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研究

如何让创新创业的“种子”在高校“生根发芽”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1日 | 点击:

3天,300支团队,近3000人参赛,被视为全面展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总决赛,10月20日晚在吉林大学决出胜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Unicorn无人直升机系统、浙江大学智能视力辅具及智能可穿戴近视防控设备,获得并列冠军。

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集聚区”,也应该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发源地。在“互联网+”推动大学创业实践的同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该如何走?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又将怎样影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既要奇思异想,更要脚踏实地

10月19日,合肥工业大学的“物联芯温室智能种植云管家”团队第一个走进了赛场。团队负责人王良帆向大家描绘了一幅未来农业的图景:打开手机客户端,光照、温度、湿度等数据一目了然。即使身处百公里之外,管理者也能完成大棚内设备的实时控制。

本次大赛分为创意组和实践组两大类。包括王良帆团队在内的实践组参赛项目共有189个,而创意组项目也达到了111项。实践组即已注册公司步入市场的“互联网+”企业,创意组全是高校在校生还未落地的“奇思异想”。

值得一提的是,台下的评委们都是各大企业的管理者,他们的投资意向就成了项目好坏的“试金石”。

一款通过监测人体脉搏,实时反映人体健康情况的“小p手环”刚展示完,就有评委表达了投资意向。谈起这个创意,合肥师范学院大二学生郑浩告诉记者,这是他看到中医把脉时产生的灵感。经过近一年时间,样品初步成型。

创新创业离不开敢想敢干的劲头,更离不开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

“我们今年的计划是亏120万元,”遗爱网创始人、黄冈师范学院大二学生陈浩表示,“创业需要有长远眼光,不能只看眼前。”目前,这个专注于地级市同城服务的网络平台已经得到了400万元的融资支持。

创新创业教育重在优化培养方案

开一堂创业课程,讲几个成功企业案例,交一篇“纸上谈兵”的结课论文,以往的做法早已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需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该如何走?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依赖脉冲式的活动刺激,要通过对培养方案进行优化重构,同时开发高质量的课程、专业和学位项目,真正将创新创业落实到学生培养的主要环节。2015年,清华大学围绕当前全球性挑战问题进行课程设计,并采用小班授课,建设了14门挑战性示范课程,让学生和老师“边做边学”。

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协同育人已在更多高校中实施。吉林大学依托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立了“学生创业专区”,吸引了35家学生产业企业免费入园孵化。南京大学引入国外高校先进教育经验,与美国纽约大学理工分校、英国华威大学联合成立国际创新创业学院,整合国内外各类资源,已培训近万名长三角地区优秀创业者。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坦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应该避免一哄而上,我们既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投入实战,也要在更多的学生中种下创新创业的‘种子’,让他们在合适的时机与条件下‘发芽’”。

以过程评价替代考分评价

目前,大学教育和大学老师还习惯于带有应试色彩的课堂教学、标准考试,这种做法让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感到担忧,“这样培养的学生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不强,批判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更不会强”。

这样的观点在世界经济论坛今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得到印证:我国国家竞争力排全球第28位,其中创新列第32位,高等教育和培训居第65位。

正在全面展开的创新创业教育,将如何引领高校改革?

“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能使国家经济发展从依靠人口红利向依靠智力资源转变”,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评委马德富认为,高校不能闭门造车,需要紧跟市场,逐步形成以过程评价为导向的高校评价体系。

事实上,蓬勃兴起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逐步引领高校改革走向深入。互动式课堂教学、非标准答案考试等高校教学改革实践正在部分高校实施。谢和平介绍,目前,四川大学的课程从开课到期末考试,每次课堂讨论、课后作业、随堂测验都按比例计入总成绩;过程性学业评价被放置在核心位置,“新方式、新思维已经进入了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

而清华大学推出了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变百分制为相对等级制,引导学生弱化对考试成绩过于功利化的追求,将课程的着眼点定位到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能力素质提升上来。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让创新创业深入骨髓,融入血脉,这样的共识正在高校中逐步形成。马德富认为,“接受了创新教育熏陶的学生,即使不能直接去创业,在普通岗位上也可以发挥一定的创造能力”。(记者 陈鹏 鲍盛华)

来源: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