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7年第2期(总第5期)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08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7年第2期(总第5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7年1月8日

扬州大学鼓励学生走上科研讲台

研究生为本科生作学术报告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日前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人是在读研究生包云,他为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作了题为《现代竞技传统训练的理论》的报告。扬州大学鼓励学生走上科研讲台的新举措在大学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今年10月,扬大体育学院在党政联席会上出台了一项新规定,要求研究生要为本科生作学术报告,优秀本科生也要为本科生作学术报告(研究生参加旁听),而听报告的学生的任务不仅是听,更重要的是要“挑刺”。据了解,体育学院本学期已经排定了4场报告,每次都安排一名本科生或研究生作学术报告,同时必须直面听众的“挑刺”。谈到这一规定,体院党委副书记陆阳说,这一“新招”是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科研劲头不足的情况而“憋”出来的,没想到此“招”还挺灵验。

这一新规定施行后,立即受到大学生的高度重视,正在着手准备作报告的学生感慨颇多。2003级本科生陶伟华告诉记者,因为有研究生旁听,感到压力很大,更感到动力不小,必须静下心来,钻研问题,查阅各种资料,这样虽然也难免被“挑刺”,但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2004级本科生周伟也深有同感,他说想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学术报告,要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要查看很多资料,否则无法面对大家的“挑刺”,在全院学生“专家”面前“挂黑板”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作报告的学生如此,听报告的学生也不轻松。为了能在听报告时挑出几个有价值的“刺”,他们比作报告的同学也没少花工夫。自然,他们同样感到收获很大。现在,该院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学生的科研热情不断提高。

《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29日

针对极少数“考研专业户”学校,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院士指出

警惕极少数高校本科教育应试化倾向

现在值得我们警惕的是极少数高校本科教育应试化的倾向。”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12月13日在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大会上表明了上述观点。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日前结束,全国共有128.2万人报名考试,比2006年略有增长。然而走进高校,师生们普遍反映,目前的考研大军中不乏热衷将获取名校热门专业文凭作为就业敲门砖的考生,甚至还出现了从大一开始便专门培养考研应试能手的“考研专业户”学校,这些学校仅仅注重对学生应试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对考试课程并无深度了解,导致了研究生考试成绩很高,但知识结构不合理,且有很多基本知识的盲点。当这些学生成为研究生后,种种应试弊端便暴露无遗。

杨玉良表示,极少数高校在本科生培养方面专门针对重点高校某些专业考研究生的课程,只教学生考研时考试的科目,很多基础性科目都不教,只教学生如何应付研究生的考试,而根本没有给他们系统地讲授这门课程、这门学科整体的知识来源以及应用领域,使学生从根本上缺少科学研究的意识,这不能怪学生,而是这些高校对人才培养不负责任的体现。

“考试是必要的,但是纯粹为应付某一专业考试而进行的教育绝对应该禁止。”杨玉良斩钉截铁地说,“本科教育应试化的倾向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我们国家整个教育系统的危害都非常大,尽管这些现象只发生在极少数高校,但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警惕。”

《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5日

安徽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评估

日前,安徽开始对全省79所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这是该省首次对全省高校的思政工作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高校教育评估和办学条件评估的重要依据。

根据标准,此次评估共有核心指标5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费不低于财政拨付的事业费和收缴学生培养费的2%;学校每个年级都有1个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有兼职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符合国家规定;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每3000名学生配备1名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近3年来学校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同时,评估每5年进行一次,对已经达标的学校3年进行一次抽查;对未达标的学校次年继续接受评估直到达标。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25日

江西理工启动“人才预约”培养计划

相关专业学生大三就可“预约”工作

记者日前从江西理工大学获悉,今后该校有色冶金、工程管理、采矿、矿物加工等专业的优秀学生在大三就可向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预约”申请。

据了解,知名企业在江西理工大学推出“人才预约”培养计划,用人单位从全日制三年级本科生中选拔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优秀学生,满足条件且有相关就业意向的低年级优秀学子,则可随应届毕业生一同参与面试,或在次年1月前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申请。“预约”学子通过用人单位的严格考查,符合条件正常完成学业的,企业将保障就业,提前签订就业协议。其中,紫金矿业集团、新疆地矿局等用人单位还将对“预约”紧缺人才如矿冶类专业学子提供特别“扶持”,给予学费、生活费资助,以确保学子顺利毕业。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2日

大学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据统计,2000~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07、115、145、212、280、338和413万。在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则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持有“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的心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次对205位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大学生的调查显示,62.2%的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2.8%的不明确,只有4.9%的有明确的设计。

大学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准备相关事宜。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职业分析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性,比如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具体实施来看,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大一做起,并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行动计划。比如,一年级为试探期,这一时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但由于学习任务繁重,不宜过多参加实践活动;二年级为定向期,要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寻求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进行社会实践,以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三年级为冲刺期,在加强专业学习、寻求工作和准备考研的同时,把目标锁定在与实现自己的目标有关的各种信息上;四年级为分化期,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出路都应该有了明确的目标,这时可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补。

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其运行规则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有很大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得“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表示出冷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他们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就业能力的根本

近年来,在我们大学生身边经常发生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马家爵一怒之下砍死自己的室友,起因竟是打牌这样的小事,几句争执、一场误解便上演了一出震惊全国的恶性杀人案件;大学生自杀、虐待动物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升学的压力和父母的期望,无数学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却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才有了“马家爵”,“涌现”出为数众多的高分低能者。大学生不仅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素质体现着一个社会综合素质的高低。而当代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总是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尤其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败,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直到达到胜利的彼岸。

正确的择业心态:提升就业能力的保证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中在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的认识上,毕业生和企业的选择截然不同。毕业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认为“提高技能”和“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在企业界看来,首要的却是“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提高学生技能”反倒退居其次。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应当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

首先,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毕业生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资源上,出现了求职“全家总动员”的现象;一些毕业生则期求依靠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的途径,因为能否胜任工作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说话。

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仍然把留在大城市、端上“铁饭碗”作为首要选择,也有不少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外企、合资企业等薪酬较高的职业,但很少有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其实,很多岗位还是非常需要大学生的。比如,近年来,一批新型适应非正规就业方式的职业正在不断涌现,自由演艺人员、软件开发人员、翻译人员、美工设计者和自由撰稿人等自由职业岗位在社会上走红,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见,只要大学生能转变观念、面对现实,就不难找到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第三,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渡期,一些当代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据调查,我国2006年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2006年全国共有413万名高校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较去年增加22%。这一增一减更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摘自《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