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7年第4期(总第7期)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22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7年第4期(总第7期)

)

河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所编印 2007年1月22日

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内地高校落后了

以背诵中国古诗为考题考学生,结果,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连续20次听到的都是:“床前明月光……”,这样的尴尬让这位以钟情中国传统文化著称的理工科校长备受“刺激”。

2007年新年伊始,一本以“两岸三地学术精英历时五年合力编撰,系统完备、深入浅出的中国文化基础读本”为卖点的《中国文化导读》摆 上了三联书店的书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梦溪笑言:“这本书源于张校长所受的‘刺激’。”

“我们需要一部文化教材”

怀抱人文理想的张信刚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自然科学家,但他1996年出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后的一项重大举措却是向城大董事会主席董建华提出开设中国文化课程的设想。1997年,城大教务委员会通过此方案,从此,凡就读香港城大的学生,无论学习什么科系,中国文化课程都是必修课。在张信刚看来,“即使城市大学不是培养思想性、人文性专家的大学,但人文教育、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是21世纪专业人才所不可缺少的。”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一部教材。不是传统的教科书,而是可供大学生参考并自修的读物,让青年人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一个入门的途径。”张信刚为此邀请北京大学数位专家并联结港台学者,经过反复切磋,拟定了专题式的描述分析体例,论述中国文化的各个侧面。经过两年的试用及香港城大中国文化中心三年的教学实践与修订,《中国文化导读》最终定稿。如今,这部已在城大使用8年,并被香港电台评为2002年度“十大好书”之一的通识课教材以简体字版呈现在内地读者面前。然而,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书中的60万字的内容.

“这样的教材,内地为什么没有早些出?”

1月10日,三联书店为《中国文化导读》的出版,召开了以“传统文化修养与通识教育”为主题的座谈会,有意思的是,与会者在热议该书的重大价值及意义时,纷纷发出这样的慨叹:“这样的教材为什么是香港城市大学出?内地为什么没有早些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座谈会上发表演讲时甚至措辞严厉地说:“这应该让内地所有的大学校长脸红,包括北京大学。”“现在全国1400多所公办大学有哪一所大学让所有学科的学生以《中国文化导读》为必修课?没有。城市大学一学期上课的学生有3000人,每年投入2000万,我们的重点大学哪一个肯做这样的投入?没有。”许嘉璐说。

内地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陷入迷茫

这样的责问或多或少源于专家对当前内地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现状的忧虑。

何谓通识教育?通俗的理解是强调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要求学生在学习各自专业知识之外接受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教育,并以此培养他们的人格修养,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提升他们的格调趣味。近年来,当越来越多的大学校长为理工科学生写不出文从字顺的论文、文科学生读不懂古典文学而叹息时,内地诸多高校开始在素质教育试点、通才教育实验和公选课实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识教育——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了本科学院复旦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成绩。而随着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的深入推展,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开始愈加清晰地显现出来——通识教育拿什么来教学生?

“现在,90%的高校都开设了关于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课,”但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对它们的评价却是“效果平平”。分析原因,他指出:“专门为传统文化通识课编写的教材现在还比较少,更多的是比较专门的教材,比如专为中文系学生的专业课编写,而它们本身并非是给非本专业学生编写的通识教材。”他同时指出,现在的传统文化课几乎都是“因人授课”,老师想怎么开就怎么开,哪方面懂得多就多讲些,不懂的就少讲甚至不讲。“这也是因为传统文化课涉及面太广,没有统一教材所致。”同时,也缺乏专家将其作为正规课程来建设。三联书店代理总经理张伟民同样认为,当前高校实施的通识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远未达到科学完善的程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缺乏好教材。”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认为,内地大学对“通识教育”有一种普遍误解,即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因此在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时,不是建设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而是片面追求通选课的范围和数量。大量增加通选课数目,导致学生选课时迷茫困惑并常常做出避重就轻的选择,人文素质教育因此流于表面。

应建立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

与很多内地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的寥无兴趣相比,香港城市大学的学生对他们必须拿的中国文化课程的6个学分却表现得热情高涨。据张信刚校长介绍,为了让学生随时、有趣、有效地学习“中国文化课程”,学校专门为这门课设立了“中国文化中心”,组织了几十名辅导教师,每周每个教学小组要由教师领导讨论。同时,学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除了文化常识外,学生可以在网上与导师交谈、聆听艺术家和学者的专题讲座,“学生在网上学习的时间超过了面授时间,考试也在网上进行。”张校长对这样的教学效果似乎很满意,现代科技在传统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得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灵活地学习中国文化,并以此启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有数万学生念了这门课,毕业问卷都是正面的。种子已经埋下,什么时候发芽不能确定,应该会发芽的!”他肯定地说。

相对张信刚在通识教育上的身体力行,甘阳被称为中国思想界推动通识教育的代表人物。他现在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荣誉研究员,面对内地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他提出,要落实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两大中心环节之一就是建立通识教育的“共同核心课”。他说,现在我们的通识教育出现两个倾向,要么各个专业谁都重要,谁都参与;要么谁都不重要,谁都不管。有鉴于此,一些专家大胆提出,大学人文教育应变“概论、原理加通史”的模式为研读古今中西原著经典的方式,拿出10-12个必修学分,精心设计中国大学人文教育最基本的必修课,以经典(包括人文经典和现代社会科学经典)阅读为中心,建设大学本科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作为全校本科生必修的“共同核心课程”。

摘自《光明日报》2007年1月18日

大学生德育工作现实性管窥

社会转型给大学生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物欲冲击和诱惑。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给国家和民众带来经济繁荣和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同时,它强调物质利益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性,也不可避免地在一些大学生头脑中滋生金钱至上、物质第一等负面思想,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有些学生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贪求虚荣,攀比吃穿,把学习、道德修养、个人品质、崇高理想等全然抛在脑后。也有的学生虽然努力学习,但把学习的目标仅仅设定在将来自己工作的高收入和生活的高享受上,这为他们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发展埋下了不良的种子。

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据有关研究,当前大学生中患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睡眠障碍等,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网络的负面效应。作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和信息传播的新型媒介,网络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而当今大学生更是网络时代的先行者。然而网络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方便快捷,还有许多不利因素和负面影响。网络的虚拟化特性使一些大学生沉缅于此而难以自拔,出现了“网瘾”、“网络孤独症”等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的大学生连续几天几夜玩网络游戏,有的大学生在网上轻率地谈情说爱,也有的大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进行网络犯罪,这些现象表明,网络已经严重扭曲了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大学生的人格。

贫困学生现象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进一步扩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实行招生并轨、学费制度改革等,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这也给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在新问题面前,需要有新的思路.树立开放意识。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和现代化意识,大胆迎接挑战,认真研究新时期思想文化交流和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抓紧学习掌握网络技术,在网络上不断开辟、扩大德育工作的新阵地,把网络变成创新和加强德育工作的先进工具。

增强人本意识。德育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无不与人直接相关。强调人本意识,主要是指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强调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德育工作建立在更加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必须把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统一起来,必须把德育工作与学生的个性培养及人文精神培养统一起来。

强化现代意识.高校德育工作要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使教育思想、观念、工作方式、装备设施和队伍建设等逐步走向现代化,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工作网络体系,完善德育内容体系。

转变片面的“社会精英”人才观。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树立“平民”意识,使学生逐渐转变“社会精英”的人才观,改变部分学生自我评价过高、眼高手低的思想倾向,脚踏实地地学习各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树立大学生服务家乡、奉献社会的国家建设者意识。(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23日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责任观教育

责任是外界条件对行为主体的客观要求,是对人的行为的外在约束和规定。责任观,是个体认识责任、履行责任的态度,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大学生责任观教育,就是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并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

由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不同,人的责任具有多样性。按个体自我意识以及承担道德责任的能力发展过程,在逻辑上可以将主体的责任依次分为对自我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集体的责任、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对人类的责任、对自然的责任等七个层次。在任何社会中,社会责任感都是社会前进的精神支撑力之一。因此,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89年,该组织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呼吁一种道德关怀与道德责任;该组织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更加明确地指出,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责任观教育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时代的变换,始终与青年的责任紧密相连。青年大学生是最活跃、最富有朝气的社会力量,在推动历史发展变化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时代赋予了青年大学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神圣使命。大学生己经到了全面承担人生责任的阶段,而且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待人生责任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决定未来几十年社会主导责任观的价值取向。因此大学生有无社会责任感关系到他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历史使命,对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前,在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日渐淡化,与社会生活要求人们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的要求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表现出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如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对社会缺少主人翁责任感;家庭责任观念淡薄,只愿享受家庭的爱与照顾,不愿承担家庭的责任,只愿过养尊处优的生活,不愿为家庭有所付出;自我责任观迷茫,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倾向和功利化倾向,甚至走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对他人责任混乱,往往倾向于夸大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而对个人和他人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认识不足,等等。新世纪的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他们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说,责任的重要使责任教育成为永恒,那么,现实中大学生中见惯不惊的责任意识模糊、责任感淡化的客观现实则使责任观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对大学生进行责任观教育,一要立足于培养“责任公民”,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新型公民,已经具备了公民权利、公民意识,已经成为也必须成为责任主体;同时,大学生多元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的存在是客观现实。对大学生实施“责任公民”教育,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个人需求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作为责任观教育的主导价值要求。二要多措并举,构建“三育人”的责任观教育共同体。要坚持“教书育人”,将责任观教育贯穿于科学知识的教育之中。全体教职工应当树立对大学生进行责任观教育的责任意识,一方面,身体力行,以身垂范,用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去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要坚持“管理育人”,积极营造负责任的良好氛围。围绕育人的根本任务,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在制定育人方案、组织和实施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强化责任观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明确责任观教育的目标;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时要进一步明确责任观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履行责任;通过规范管理,形成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要坚持“服务育人”,身体力行做好负责任的表率。在学校从事服务工作的广大教职工,为了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在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以一定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生理想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教育,通过自身负责任的服务活动,在思想、道德、纪律等方面感染学生,赢取学生的尊重,从而激发学生“人人为我、我应为人人”的责任心。三要深化大学“两课”改革,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主渠道的作用。要以责任观作为要素重新构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法渠道。一个完整的责任教育体系和一个完整的责任观念的形成,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内化,对当代大学生面对自己和他人、家庭与集体、国家与社会、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时,作出正确的思想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会大有裨益。要循序渐进,坚持责任教育的层次性。既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知责任,提高责任意识,又要培养人们坚定地履行责任的意志和信念,同时还要通过教育使人们养成责任习惯。要创新教育形式,改变“两课”教学呆板的课堂灌输形式,以更加灵活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要与实践相结合。责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此可以说,责任观教育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就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无数的教育机会。教育者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让青年大学生在承担责任、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感,坚定责任意志和信念,养成责任习惯。(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摘自《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1日

构建和谐校园 一个都不能少

——广西大学建立扶助“特殊群体”机制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受助于“国家奖学金”、“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学生齐声合唱《感恩的心》,悠扬的歌声、虔诚的神情,令人动容。这是广西大学感恩励志教育活动中的一幕。

“一个都不能少”

在广西大学,目前贫困生有6000多人,占本科生总数的32.6%。由于经济拮据,贫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行为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相比,都呈现出不小的差异。

大学学习内容的专业化程度、深度、广度、难度逐渐加大,学习方法独立性、分析性也随之增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学习方法不当、厌学等状况,有的甚至不能达到国家规定学业的基本要求。

违纪生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虽然因为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受到纪律处分,但其违纪原因却错综复杂,不能“一刀切”。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很好的引导,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随着竞争的日趋白热化,大学生在学业、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同时他们又缺乏正确应对压力的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心理困扰挡住了青春的笑脸。

“构建和谐校园,一个都不能少,因此完善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刻不容缓。”广西大学学工处处长唐兴说。

建立四大扶助体系

从2003年起,广西大学就推行勤工助学岗位竞聘制度,旨在为贫困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除此以外,广西大学还建立了“贷、奖、助、补、减、免”等为主体的助学模式,多渠道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学校还推行了“社会公益活动承诺”制度,凡接受各类助困类奖学金的学生每年都参加一定量的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以回报社会,培养责任感。

广西大学建立起学困生数据库,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情况录入帮扶系统数据库。在本科学生中,试行本科生导师制,给予学生更细致的学习及生活辅导。学校开发学生选课系统,由老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选课作具体指导。特别是英语采取分级教学的办法。

对违纪受处分的学生,广西大学实行“以帮为主、帮管并行”,从“管理”的框架转到“服务”意识上来,将“严”寓于“爱”之中。

一间大约20平方米的房间里铺上了绿地毯,飞镖盘挂在墙上,全功能的电动按摩椅位于房间一隅,一个“不倒翁”拳击器立于屋子中间。在这里,你可以向“不倒翁”挥几拳,也可以享受一下舒适的按摩椅。据广西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所主任刘惠珍教授介绍,心理放松室只是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部分,让学生了解如何放松心情。早在2004年5月,广西大学就建立起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所、各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和班级学生组织的心理协会。

重在建立长效机制

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李继兵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给大学生特殊群体更多的人文关怀,使他们愿意敞开心扉,信任和接受自己的老师,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寻求帮助与支持。只要把事情做到学生的心坎上,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就会增强,学校的学风状况就会得到好转。

保证管理教育取得实效,辅导员建设是关键。前不久,广西大学举行了“首届辅导员论坛”,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素质和能力”这一主题进行探索。

倾力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和管理体系,广西大学营造大学生特殊群体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一名学生因多次旷课,主动向学校提出退学请求。学院经多方调查了解到,他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父母都生病,心理负担沉重而无心上学。经与其家长联系后,同学们纷纷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让他打消了退学的念头,以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摘自《光明日报》2007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