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7年第8期(总第11期)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27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7年第8期(总第11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7年3月28日

如何正确看待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期刊登了潘懋元在河北师范大学所作的学术报告《规模、速度、质量、特色——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文章认为:从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一概说全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了是不准确的。

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的增量远低于学生数量的增长,生均教育资源占有率下降,尤其是教师数量不足,导致教师负担过重,加上管理力量分散,因此,这些学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肯定要有所下降。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加大新教师的培养力度,引进海外和社会优秀人才。其次,政府要切实履行财政性经费增长的承诺。再有,应开放海外招商引资、放宽民办高校的审批、要使二级学院成为真正“独立”的独立学院等,以减少精英教育机构所承担的大众化高等教育。

另一方面,还有一种“下降”是虚假现象,原因是用精英教育的质量观来对待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用精英教育的尺度来衡量高职高专的程度、水平;用精英教育质量标准来评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的质量水平。因此,转变教育质量观尤为重要。

从数量先行到质量优先

朱国仁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中撰文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获得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一跃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在数量快速扩张或大众化的同时,一系列问题也暴露出来,涉及质量、结构、体制、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办学条件、贫困大学生等各个方面。为此,我国高等教育将由数量先行进入到以质量为重心的发展阶段。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经历必要的转型,即比较全面的调整。这就是:要稳步发展,转变发展方式,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完善条件,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国际高教质量保证的发展

毕家驹在《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年第4期中撰文勾勒了近几十年内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发展的蓝图:第一,以三级学位为主线的学术资格框架———各国将会普遍采用以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为主线,以其他各级学历证书为辅,遍及终身教育的学术资格框架,显示学制的易读性。第二,以学生学习产出为主要内容的学位标准———各国将会公布各级学位和学历的教育标准。该标准主要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准,显示学位的透明性。第三,可以定量转换的学分制———各国将参考国际惯例采用有明确计算办法的学分制,使学生在转校时学分的转换获得方便,或者是双方学分为等量,或者是双方学分可以相互定量转换,显示学生学习“量”的可比性。第四,普遍建立原则相似的校内外质量保证体系——各国、各校将会建立原则上彼此相似的校内外质量保证体系,使得各国的教育质量在国际上可以获得相互信赖,以显示学生学习“质”的相容性。(侯晓明辑)

《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6日第9版

建立科研教学一体化机制

张炳生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2期《高校科研教学一体化机制的构建》中指出: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大主要任务,教学质量和研究能力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高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把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机制,使教学和科研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建立教学与科研的协调机制重点要解决以下问题:缓和教学与科研的时间对立;把科研和教学两大任务纳入有机的统一规划之中,防止教学与科研的方向相背;避免不同类型教师的错位。

大学教学内容评价的特征

蔡敏在《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美国著名大学教学评价的内容特征》中指出:通过对美国10所著名大学的教学评价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如下特征。第一,评价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涵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授课前的准备、课堂教学的实施、课余时间的辅导等。第二,评价内容关注学生学业收获。尤其关注学生在如下几方面的收获: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习课程的态度、兴趣和愿望;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三,评价内容体现学科课程特点,具有针对性。第四,评价内容指向具体教学行为,具有可测性。

(王锦凤 辑)

《中国教育报》2007年2月14日第4版

高校管理的创新路径有哪些?

邓传德、孙超等在《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第6期中撰文指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总是在管理过程中进行的,其创新从一定意义上取决于高校管理的创新。就其创新的路径而言,应从管理理念上实现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从管理职能上实现从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从管理组织上实现从垂直管理向扁平管理转变;从管理方式上实现从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从管理机制上实现从维持学校向经营学校转变。这些路径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高校应注重人本管理模式

王一定、李金轩在《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12期中撰文指出,高校人本管理是指在高校管理过程中,运用人本管理理念,调动和发挥高校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高校师生员工的自我管理为核心,以尊重、关心、培养人为宗旨,以激励为主要手段,有效地实现高校组织目标,促进高校优质、高效地运转。高校人本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师生员工是高校人本管理的主体;(二)人际关系是高校人本管理的基本条件;(三)民主管理是高校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四)激励是高校人本管理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五)优质高效是高校人本管理的本质要求。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楼燕芬在《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中撰文指出,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国有资产的规模也不断增大、构成日益复杂。高校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方法、手段等在实践中已日益显现出其局限性,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客观要求。文章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三)产权意识淡薄,隐性流失严重;(四)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五)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从而加大了管理难度。因此高校要健全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搞好清产核资,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要切实加强高校应急机制建设

《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0期刊发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发布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报告认为,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加剧和改革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因此,加强高校应急能力建设是各级政府和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高校而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创新高校舆情工作机制;(二)建立扁平型的信息传递网络;(三)建立日常化的应急管理运作机制;(四)将高校应急管理有效纳入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五)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实现高校应急管理的公共治理;(六)加强应急心理支持系统的建设;(七)加强高校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

《中国教育报》2007年2月26日第5版

重视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张倩红委员(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源远流长,儒家文化将“感恩”列为人生的基本修养。高校要加强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让他们捕捉、感受生活中处处渗透的恩惠,让他们对周围的人、事和物心存感激;要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完善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尽可能把感恩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甚至专业教育之中,使感恩教育经常化;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增强感恩教育的现实感与实效性。

对科研不端行为要有法律惩治

张自立委员(安徽农大资源环境学院院长)

由于受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单位和科技人员染上了急功近利、追名逐利的恶习,学术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在科研项目申报、实施与成果鉴定过程中拉关系、弄虚作假等,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和谐的音符。虽然科技部颁发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中科院也发布了《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可对诸如教育卫生部门、省级科技行政部门、企业研发机构等缺乏约束力。有鉴于此,建议尽快制订符合我国国情,全面覆盖科技、教育、卫生等多种领域的法律——《科研不端行为惩治法》。

高校德育应实行学分化

邓善熙委员(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高校德育管理仍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环节,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手段。德育学分化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探索出一条新路,把德育作为主干必修课程,列入高校教学计划,四年一贯制进行德育课程的学习和评定。在评定内容上,把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与个人实际表现有机结合,在评定方法上,实行个人同学老师考评三结合,得分由基础分、互评分、师评分构成。同时,尽快建立德育专职教师队伍。(本报记者王斯敏)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培养

杨云彦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导致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从我国现状来看,人才不是饱和,而是很缺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他们更愿意到东南沿海城市或大城市就业,面对中小城市的就业机会往往选择等待。在大学教育中,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培养,指导大学生认清自己、科学就业。(本报记者齐芳)

摘自《 光明日报 》2007年3月16日

高教投入并不是多了

——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经济学专家靳希斌

最近,社会上对高教经费问题有些议论,认为高校把国家投入的钱多用来盖大楼,而高校内部又认为经费投入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应有多少投给高教,高校当如何运用政府投入的经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最近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经济学家靳希斌。

记者:高校内部认为政府对高教投入不足,社会上又认为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很多,这是为什么?

靳希斌:高校内部认为政府对高教投入不足是一个事实,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对整个教育投入的总量就少,始终没有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正因为总量不足,所以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投入都少。另一个原因是国家财政投入增长幅度跟不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社会上人们认为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很多,有很大一部分只是看到了表象,比如盖的大楼、建的大门等,但对高校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了解得不多。基础教育是对公民素质的提升,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与其他层次的教育相比,大学学生的培养成本、公用设施、实验室设备、教师工资待遇等办学费用都要高。所以我认为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应该占更大的份额,而且国家对高校的经费投入不仅用来支持一流大学,同时还应该扶持薄弱院校,对不同类型的高校以及地方高校、民办高校的投入应该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而不应该是马太效应。

记者:高教经费来源主要有哪些渠道?

靳希斌:高教经费来源一是政府投资机制称为综合指标加专项经费。综合指标即按招生多少由国家财政拨款,专项经费为重点实验室建设、“211”工程、“985”工程等专项投入。这部分应占高教经费的一半以上,是高校经费来源的主渠道。二是学费收入,应占教育事业费的20%-25%。我认为进行大学生生均成本核算主要应就事业成本核算,而不能打入建设成本。三是高校通过为社会服务、自筹资金、校办产业企业、科研开发等获得的资金。四是社会捐助。五是银行贷款,高校银行贷款大部分用于教育基本建设。

我认为在政府投入这部分中应当加强生均经费的比例,适当减少一些专项经费。而且生均经费还应该考虑物价指数。教学用品、体育用品、学生生活用品等的价格在不断上涨,而目前政府投入时没有考虑这个因素。

者:在目前高教经费短缺的情况下,高校如何解决好经费问题?

靳希斌:目前许多高校存在着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整合利用能力较差。比如许多高校每个院系都建有计算机房、实验室等,如果建设一个共同的资源加以统筹协调使用,这样将可节约一大笔经费。此外,一些高校还有资源浪费、追求豪华的倾向。高校搞基本建设是必要的,但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大学水平的高低不是体现在大高楼、大门口上,而是体现在大师、教学质量上。

高校扩招到现今的规模后,一下子让政府拿出足够的资金不太现实。我不主张高校一味地向银行贷款,高校除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外,还应加大科技开发、校企联合,尤其是工科高校更应以高科技创新开发、将科研项目转化为生产应用技术来增加收入。另外,吸引国外投资和教育援助,与国外联合办学、扩大留学生生源扩大收入也是我们加入WTO后应走的一条路。(本报记者 黄文)

《中国教育报》2007年2月14日第4版

科技成果骄人 潜能有待开发

设立高校自主研究经费势在必行

本报重庆3月27日讯(记者 唐景莉)最近,高校囊括了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全部3项一等奖,展示了高校科技的骄人成绩。但高校科技经费长期严重不足,制约了高校科研设施的改善和研究队伍的优化。此间召开的2007年高校科技工作会议呼吁,应进一步加大高校科技投入,国家财政应设立高校自主研究经费。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在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高校主持自然科学奖项目13项,占总数的44.8%;技术发明奖项目20项,占总数的48.8%;参与科技进步奖项目104项,占总数的56.5%。尽管高校科技取得了诸多标志性成果,但由于高校科技长期投入不足,影响高校创新潜能的发挥。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认为,国家对高校科技投入长期不足,严重制约了高校科技优势和潜力的发挥。2005年,我国高校R&D经费总额为242.3亿元,仅占全社会R&D经费投入的9.9%。而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的这个比例一般是我国的2至5倍。目前高校科技经费基本上都是竞争性经费,长期缺乏自主研究经费是我国高校科研缺少特色、方向趋同、原始性创新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谢焕忠告诉记者,我们多年来一直在争取国家财政设立高校自主研究经费。根据国办转发的《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精神,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中设立基本科研业务费,主要用于支持公益性科研机构等的优秀人才或团队开展自主选题研究,这也应该包括对高校科技工作的支持。

《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