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7年第10期(总第13期)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18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7年第10期(总第13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7年4月19日

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访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树道

刘树道,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曾发表《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经验和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等文章,对如何建设高水平大学有独到的见解。记者日前就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采访了他。

记者:近十年来,通过“211工程”、“985工程”实施,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获得相对宽裕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办学面貌也发生很大变化,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您认为我们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刘树道:“985工程”的实施,赋予了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教兴国”和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的历史使命。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需要进一步明晰。我国现代大学是在模仿欧美大学办学模式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又使高校形成“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目前高水平大学办学的趋同化现象严重,普遍追求“大而全”、“综合化”,欠缺个性化、特色化办学理念。这已成为制约高水平大学发展的理念瓶颈。

投入相对不足,历史欠账太多,这是第二点。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水平大学基础设施和办学基本条件相对薄弱。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潮流和新趋势下,如何获得符合办学需要的投入是建设我国高水平大学面临的迫切问题。

第三是师资队伍差距明显。我国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素质尚未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尤其缺乏国际公认的一流学术大师,缺少著名教授群、学者群和教育家群体,缺少形成学术大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

第四是现代大学制度尚未健全,大学文化的助推乏力。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政府、大学、社会和市场等四种力量尚未达到平衡,大学内部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时有失范。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处理和解决好“象牙塔”和“服务站”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学内部基层学术组织也亟需改革。

记者: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您认为当前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应从哪里进行突破?对高等学校来说首先应解决哪些问题?

刘树道:我国大学在吸收国外大学先进教育理念和合理制度元素的同时,要明确所面临的特殊体制背景和社会需求,明确自身学科基础和发展资源,以确立合理的、适当超前的办学理念为突破口,加强队伍建设,进行大学制度的本土化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首先,要突出特色,强化个性,凝练现代一流大学办学理念。当前,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要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努力思考、凝练和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一方面要有鲜明的大学理想,要有自身的展望和向往,要有面向未来的设计与构想。另一方面,要形成现代大学精神,明确自身的信念、价值,形成优良的校风和相对稳定的群体精神状态。同时要明确自身的使命,保持更多的自主、平等、激情甚至适当的清高。

华南理工大学在对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对学校发展历史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大办学理念:开放活校、人才强校和文化兴校。这三者既是我校的战略理念,同时也是我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措施。没有开放的思维、视野和行动,学校活不起来,学科是会萎缩的,谈不上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的大学;没有人才、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学校就根本强大不起来,也就丧失学科发展的基础;缺乏文化底蕴的大学是很肤浅的,从长远说,决定学校兴衰和核心竞争力的还是大学文化。

其次,要汇聚队伍,建设创新团队,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队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当前,我国高水平大学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特”与体制的“统”之间的内在矛盾,以建设结构优化、富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为目的,以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和学术带头人,将凝聚人心作为建设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动力源泉,树立关心人、重视人、尊重人的管理意识,形成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和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兴华人才工程”,将教职工分成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教辅队伍等三支队伍进行建设,其中又将教师队伍分为以科研与专业教学为主的学科队伍和以基础与技术基础课教学为主的教学队伍。通过组建团队、目标管理、定期考核、任期聘任和择优上岗,改革分配制度,确立新的竞争与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与科研相互渗透的教师队伍,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最后,要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积极作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初期,迫切需要制度文化的规范和养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方法和途径,大学要消除各种不必要的壁垒,克服高校现有院系管理组织的弊端,打破现有学科组织模式、科研组织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平台和基地的建设,探索建立一种灵活的、开放的、有活力的矩阵式的教学、科研管理模式。

多年来,华南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大学文化的建设并且积极实施“文化兴校”战略,创新管理制度,改革教学、科研和学科组织形式,营造和谐环境和氛围,对文化载体进行系统的规划,有领导、有步骤地开展各种各类文化建设活动,使我校的物质文化有了新面貌、制度文化有了新建树、精神文化和人才培养有了新突破,全校师生员工焕发出新的精神状态,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巨大的凝聚力和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实习记者 侯晓明)

《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8日

提出30条措施 突出八大重点

山东科学规划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山东省日前召开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会议研究制定了《山东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规划》。山东省委副书记高新亭提出,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整体规划、重点推进,当前要在八个方面狠下功夫,力争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这八个方面是:一是在领导班子建设上下功夫,特别要加强对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二是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师生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三是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下功夫,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四是在推进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尤其要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学校发展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五是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上下功夫,精心打造“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六是在加强校园管理上下功夫,以严格有效的管理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深入健康发展;七是在造就高素质骨干队伍上下功夫,努力建设一支奉献精神强、能成为大学生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辅导员队伍;八是在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上下功夫;把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每所学校、每个班级,把工作做到每一位师生。

据了解,《山东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规划》提出30条具体措施,旨在用规划引领和谐校园建设.(记者 张兴华)

《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28日

我们要从“和实生物”的传统思想资源中汲取营养,建设和谐的大学,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和实生物”与和谐大学建设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和”,《国语•郑语》中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和”,是一个包含了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存在,是在差异性和多样性基础上的平衡、协调与统一。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中“和”的观念,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古代社会和谐状态的反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进步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部署。大学是生产、传播、应用知识的重要阵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对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从“和实生物”的传统思想资源中汲取营养,建设和谐的大学,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以“和实生物”的理念制订共同愿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总量的迅速扩张以及知识的传播速度加快,知识的内涵和形态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知识成为大学最重要的资源,成为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形势下,要促进大学的发展就必须凝聚全校师生的人心。用“和实生物”的理念制订师生共同的愿景,使共同愿景成为全体师生一种执著的追求和内心强烈的信念,使之成为大学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学校要积极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数字化校园,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高校组织文化,积极营造共享学习的宽松环境,形成以知识共享与创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使广大师生摒弃传统的竞争观念,建立合作竞争的关系,把个人创新与团队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学要鼓励师生的学习活动,鼓励师生相互学习、合作共事,成为良好默契的工作伙伴、学习伙伴,使师生对大学组织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愿意为学校的事业奉献力量,愿意把自己融入到建成一个和谐的学习型组织中去。

以“和实生物”的理念创建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永远是大学的主旋律,人才培养的质量事关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在当今学科发展趋势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且这种综合趋势日益加速并逐渐成为主导发展方向的形势下,我们要用“和实生物”

的理念创建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上,要打破原有的学科、系科的壁垒,开设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教师培养上,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融会多学科知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树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观念;对学生的教育上,要以“礼之用,和为贵”的观点处理人际关系,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年龄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管理上,要融入真心、爱心,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身心健康教育、诚信教育工作,做好学生的人生导航、就业指导工作。

特别要关注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对涉及学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突发事件应做好预案,并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以“和实生物”的理念搭建发展平台

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其特点在于其拥有高深的知识,因此大学的科学研究是大学的应有之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表明,重大的科技发明、发现都是集体共同奋斗的结果,任何单一的学科和个人都难以完成。而现实中由于科研工作的高度专业化和复杂的学术分工结果,往往使大学内部各系科林立,彼此划地为界,各自为政。近年来有一些高校脱离自身的实际,定位不准,盲目攀比,给教师制订了不切实际的科研任务和考核标准,致使一些教师学术浮躁,甚至出现一些不端的学术行为,这是与构建和谐校园背道而驰的。

现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已是必然趋势,学校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实施知识管理,贯彻“和实生物”的理念,制订切实可行的科研管理办法和措施。如打破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实行矩阵制的结构模式,打破原有的院系设置,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所、研究中心,组织教师跨学科学习、兼职上课和带研究生,组织跨学科申报重大课题和项目,加强学校的科研平台建设,促进科研资源的共享。组建学校创新群体,建立不同学科的教师、科研人员合作共事、团结友善、信任鼓励、宽容失败的科学研究机制。

以“和实生物”的理念构建和谐环境

和谐的环境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处理好校院(系)组织结构的关系。大学是一种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底部沉重”的教育、学术组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等职能活动都是由广大教职员工在学校基层组织中进行的,但现行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学校管得太细,职能部门管得太死,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利于提高办学效益,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做好集权与分权相协调。二是处理好干部和教师事业结构的关系。干部(含管理人员)和教师在大学系统中只是分工不同,应正确对待权力和利益问题。学校及职能部门在制订规划、政策、制度、措施、评价体系时,必须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鼓励并尊重教师的创新劳动,尽可能为教师的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作为教师也要理解和支持学校及职能部门的工作,配合干部落实好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政策.三是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人际结构的关系。教师要爱护学生,鼓励学生的创新,宽容学生的失败,给学生更多的指导,鼓励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做到“和而不同”。作为学生要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刻苦努力,勤奋钻研,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教师、学生要从自身的身心和谐做起,进而构建与他人的和谐、与组织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

另外,要创建学校与社区的和谐环境。大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学校要主动适应社区的发展,为社区的发展服务。要“合群济众”,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地方的支持,共同创建一个安全、有序、协调的社区环境,达到“政通人和”的境界 (作者杨如安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7日

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

高等教育的评估工作,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评估主体———评估者以一定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对照高等学校部分的或整体的办学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高等学校的办学工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评估者是否具有科学的价值取向,是教育评估活动客观公正的前提和基础。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质量、质量观和质量标准的共同特点是发展性和动态性,高等教育评估作为保证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其价值取向也应与高等教育的质量、质量观和质量标准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相适应,其基本价值取向也应是促进学校的发展,帮助学校构建能够不断满足外界质量要求发展变化的环境和机制,促进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以促进高等学校乃至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这一价值取向应包括这样几重含义:

———评估最重要的目标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与传统的鉴定性、终结性评估不同,现代教育评估越来越强调要把改进学校的教育质量作为主要的目的,更加强调评估的形成性功能,强调组织过程评估和“工作”评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证明已经取得的“质量”,而在于帮助学校持续不断地改进其教学专业活动的效果,不断满足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人对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期望。高等教育评估的用意应当在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突出高等教育评估的诊断功能,以有利于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改进和提高,使得学校的学生在一个长的时间段里能够真正受益。因此,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就要在详细了解学校的当前状况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帮助学校总结提炼已有的办学成绩和经验,找出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帮助学校找到问题的症结,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学校健康发展提供有指导价值的反馈信息。

———高等教育评估应当帮助学校建立有利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环境和机制,帮助学校建立内部的质量保证体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的永恒追求。因此,各级各类的高等院校都必须处在永不停歇的发展与变化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适应外界需求的能力。在许多发达国家,评估不仅成为政府部门管理高等教育和民间组织进行研究和鉴定的手段,更是高等学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中,也应当更强调高等教育评估的自评和自律功能,使评估不仅成为政府部门实现管理的手段,也成为高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途径。把学校的自我评估和同行专家的评估紧密结合起来,在自评和“他评”的过程中,帮助学校逐步建立有利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持续改进的环境和机制,帮助学校逐步建立内部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使其能够满足外界不断变化的、确定的和隐含的教育质量需求与教育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强调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本身的可持续性发展,突出学校自我评价的作用,除了考查学校的投入、过程及产出结果之外,还要考查学校的定位、指导思想、质量目标、资源配置方式等,重点考查学校是否建立了有利于目标实现的质量管理及保证体系和有效的自我诊断与治愈体系,为学校相应制度的建立、有关环境的创设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高等教育评估应当注重评估内容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同时考虑学校的特色。评估内容的全面与整体性有两重意思:首先,评估者应当把被评院校当做一个有机的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整体来看待,不仅注重评估内容的全面性,更要注重学校发展的长期性;不仅要考察学校当前质量教育活动的投入、过程及其结果,更要考察学校的整体绩效水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考核学校的变化趋势、进步速度、质量改进的效率。其次,在评估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全面地掌握评估信息,尽可能拓宽获得评估信息的渠道,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同时要认识到,高等学校的魅力就在于它有自己的特色和特长,社会需求、学校规格、学科门类、学生个性是多样的,中国高等教育在投资主体、办学模式、体系结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等方面,愈来愈向多元、多层次发展。因此,虽然高校有共同的规律,但不应用一个模式、一套标准去评估所有学校,要通过有针对性评估来促进各个学校特色和特长的发展。

———在高等教育评估中,被评估的院校是评估的主体,评估过程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评估应该是评估主体为了自身质量的改进与提高所开展的活动,而不是一个单纯由外界机构居高临下地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审视和评判的过程,因此,被评估的院校在评估中处于主体地位,享有充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评估机构是一个协助评估主体总结工作绩效,分析优缺点,提供改正意见,帮助其更有效地实现自身目标的服务性机构。这样,被评估的院校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估过程,评估者也才可能在充分了解学校情况的基础上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评估过程才会成为双方就学校发展中积累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平等、坦诚交流和对话的过程。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事业正在向纵深发展,5年一轮的教学评估制度正在逐步形成,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是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的基本思路。在高等学校评估工作逐渐铺开的时候,坚持科学的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评估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科学价值取向的指导下所建立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 纪良 东北师范大学)

《光明日报》 2007年2月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