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7年第24期(总第27期)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3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7年第24期(总第27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7年10月22 日

高等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历史性的跨越。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直接推动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进入到21世纪。

一是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108万的5倍;高等学校在学人数2500万人,毛入学率为22%。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过短短数年的艰苦努力,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美元的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

二是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新的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改革,组建了一批学科综合和人才会聚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新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民办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

三是高等教育聚集了数量巨大的优良教育资源,校园面貌焕然一新。2002年至2006年,学校占地面积从112万亩增加到212万亩;教学用房从1.2亿平方米增加到2.7亿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617亿元增加到1424亿元,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校园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进一步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一是切实把握好发展的节奏,实现了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目标。在招生计划安排上,坚持规模增长与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就业状况等相挂钩;在学科专业布局上,紧密结合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加强对紧缺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农、林、地、矿、油、交通等类学校和学科给予支持;在区域结构布局上,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实行倾斜政策。近两三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招生540万人,比上年增加35.5万人,增幅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较好地实现了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

二是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和以评促管,通过广泛开展高等院校教学水平评估,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切实落实名师、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要求,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2006年,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正式启动,中央财政将投入25亿元,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

三是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人才会聚的优势,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模式,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如:广东省与教育部共同打造产学研联盟,动员和组织全省企业与国内高校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上海市大力推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建设了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浙江大学全面深入地融入到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创新事业之中;河北省引导和鼓励农业院校师生走“太行山道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推广农业技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等等。

四是继续加强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继续组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等,进一步加强了创新基地、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工作。目前,“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已经培养和会聚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有63%建在高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36%建在高校;正在进行试点10个国家实验室,多数是依托高校进行建设的。“十五”期间,我国高校累计争取科技活动经费1300多亿元,年均递增18.5%。2006年,全国高校科研经费是1998年的6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贡献力度不断增大。

一是高校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果。“十五”期间,全国高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技术发明奖64项,科技进步奖433项,分别占全国总数的55.1%、64.4%和53.6%,特别是在原始性创新和高技术研究前沿领域取得了许多具有标志性的重要科技创新成果。2004年,高校一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后者打破我国连续6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空缺的局面;2006年,高校又囊括了在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中全部3项一等奖。

二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2006年,全国高校专利拥有量达4.5万项,国家大学科技园62个。高校具有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不仅掌握了一批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而且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如方正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同方威视集装箱检测系统、中南炭/炭飞机刹车片、东软CT、华中数控和“农大108”玉米新品种等等。

三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组织编写了四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多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正在组织编写一批核心教材,与中央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15期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组织实施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建立健全了国家、地方和高校三级科研创新体系,形成了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体系。目前,全国有9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高校,有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来自高校。

“十五”期间,高等教育为各行各业输送了1397万毕业生。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不仅使成千上万的城乡青年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为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家庭改变命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而且主动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10月18日

校企合作建优秀工程师成长平台

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白热化促进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急需一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同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也要求高等教育更加面向社会、贴近经济建设主战场,更加注重工程技术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其中深化校企合作,是培养“未来工程师”的有效途径。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系统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要有相关的实际能力和个性品格。简而言之,企业需要未来的优秀工程师“头脑灵活”、“双手勤劳”和“脚跟稳健”。

所谓“头脑灵活”,就是要有勇于挑战、敢于突破、善于实施的创新意识。所谓“双手勤劳”,就是要有精益求精、注重细节、灵活应变的实践能力。所谓“脚跟稳健”,就是要有勤奋工作、忠于企业、甘于奉献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要有自觉拓展、善于应用、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要有尊重他人、相互信任、取长补短的合作能力,要有主动融合、善于表达、快速响应的沟通能力。

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既是学校的任务,也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近期,我们分别与企业领导、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部门,包括刚离校不久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对校企合作培育工程技术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许多很有建设性的意见。概括起来,有三条。

对大学生的培养和就业要等同重视,做到学以致用

在工程本科教育中,部分专业设置范围较大,如目前的材料专业,由于考虑拓宽就业面,课程设置“口径”比较宽,包括了高分子工程材料和铸造专业,但专业重点不突出,学生工作后进入角色比较慢,企业培养周期长;部分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结合不紧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的期望有距离。

分析其原因,一是现代工业技术发展快速,专业门类比高校专业设置更精细。二是高校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企业界与高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三是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我们的建议和做法是:企业应为高校专业课教学提供实际案例。在这方面,上汽曾做了一些工作,比如,上海泛亚技术中心从技术上全面支持上海交大,将别克凯越轿车中不涉及知识产权的副仪表盘及手制动系统的概念设计,提供给在校学生进入教学和试验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还不够,企业应该把类似于这样的实际案例更多地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上汽将继续通过上汽教育基金会鼓励高校教师编写有特色的专业教材,并准备通过上海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一些企业专家支持高校编写和修订能充分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汽车专业教材。同时,我们还将鼓励企业技术骨干到高校开设专题讲座,并视其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高校应该鼓励教师开展调研丰富实践经验。校企要把教师调研和学生实习抓实抓细,从政策、制度和具体操作上,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和各种机会,进入企业开展调研和项目研究,丰富其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同时让学习能力强、提前完成课堂学业计划的学生早日进入企业实习。校企双方要共同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管理,企业不能从狭义的眼前利益对待学生的实习,要从长计议,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心会增强。

校企应建立人才需求和培养的沟通机制。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高校要“加强与职业界的合作和对社会预期需求的分析与预测”。因此,我们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在大学的教务部门、二级学院与企业界的工程技术和人力资源部门之间,建立起定期的有效沟通交流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着眼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利于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明确目标和方向,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

加强产学研的整合与融合,做到教学相长

作为配有研究型人才的平台和载体,目前部分产学研工程研究中心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培养方法也比较单一。

分析其原因,一是技术项目攻关与研究生培养的结合度不高,只是做项目,未将研究生培养计划列入其中。二是高校与企业资源整合利用的有效性不高,包括企业和高校的师资力量、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未做到充分的利用和共享。有的企业参与面不广。

我们的建议和做法是:整合现有资源深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工程研究中心的领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工程研究中心作为高校联系企业的平台和载体作用,整合现有校企师资力量和研究资源,结合科研项目,共同制订明确的培养计划,认真落实双导师制等措施,把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作为考核工程研究中心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从而有效推进和深化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

融合全球工程资源拓展产学研合作,在整合国内现有产学研资源的同时,要广开思路和渠道,集成和融合全球高校工程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寻求研究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合作伙伴、途径和方法,从而降低自主创新的基础研发和人才培养的周期和成本。

鼓励校企专业骨干双向交流和挂职锻炼,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或专业工程系主任,必须具备企业工程技术部门工作或实习的经历。企业专业技术骨干应定期到高校接受前沿理论和知识的专题培训,并在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一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校企双方应从政策和制度上为双方相关人员的双向交流和挂职锻炼创造必要的条件,并制订易于操作和管理的推进措施和管理办法。

关注“80后”青年的共性与个性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教育

近五年来,上汽共招聘了6750名大学生,占员工总数的十分之一强,绝大多数都是上世纪1980年以后出生的。根据上汽团组织的最近调查分析,他们的主流值得肯定,但是,有些“80后”青年对于自己“想做什么”有很清晰的阶段目标要求,但对于自己“能做什么”却很茫然。有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比较浮躁。

分析其原因,学习能力较好,社会责任弱化,竞争意识较强,自我意识强烈,创新精神较足,坚韧刻苦缺乏。

我们的建议和做法是:高校应加强敬业教育和工程师品格塑造,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认证研究和分析“80后”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入国民教育体系,按照社会、企业对未来工程师能力素质的期望,在教学和实践等各个环节,从细微处塑造和养成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等优秀工程师的品格。

企业要为人才提供双轨制职业发展道路。在毕业前,校企要共同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校企要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针对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在学生就业前后的过渡阶段,提供专业深化(如铸、锻、热处理等)和技能方法的教育培训,缩短其在企业中的适应周期,比如,上海大众和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近期推进的预备工程师培养计划,大四或大三的学生从2007年开始,滚动实习三年,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培养优秀工程师的企业意识、实践意识和工程意识。在入厂后,企业要坚持管理岗位与专业技术专家岗位双轨制的职业发展道路,尊重和认可其创造和价值,宽容技术创新中的失败,引导在校大学生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增强服务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稳定其长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从业心态,不断提高其专业兴趣和专业能力,使工程师成为大学生向往和热爱的职业。

校企要共同开展“树名师、育高徒”活动,鼓励高校的专业名师和企业的技术骨干承担课堂教学和实践指导,通过言传身教,以崇高的职业理想、坚定的职业信念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影响和塑造未来工程师的能力和品格,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面临时代前进、行业竞争的环境,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工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上汽集团将一如既往,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把教书育人和造车育人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和发挥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共同努力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共同推进教育事业和企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总裁 沈建华)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10月12日

对造就工程科学应用人才来说,现行高等工程本科教育存在两个根本性的缺陷:一是严重脱离生产实践;二是对能力的培养没有规范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创新高等工程教育

我国现行的高等工程本科教育能使学生扎实地学好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通过有关教学环节,发展学生的科学分析能力,使其毕业后就能较快地上手承担科研任务。这正是我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因此,现行高等工程本科教育的主体是可以适用的。但对造就工程科学应用人才来说,现行高等工程本科教育存在两个根本性的缺陷:一是严重脱离生产实践;二是对能力的培养没有规范,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革:

以创新意识、科学作风和创业精神为核心

没有牢固的创新意识,就算不上是创新人才。创新必须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浮夸,不然,创新就会变质。设定创新目标,可行性研究再充分,它也只能减小失误几率,不可能消除风险,所以创新必然需要承担失败的风险。只有具备甘于奉献的创业精神,才能不怕挫折,勇往直前。敢于赶超的创新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甘于献身的创业精神正是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学校应把它们作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来抓。

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强调创新目标的实战训练

高校在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以后,应当在本科教学计划中为其安排一次为期一至二月的设定创新目标的实战训练。创新目标的课题要求来自工厂和企业。一个班可以分成若干课题组,承担不同的课题。要从学科发展前沿和产品生产销售第一线两个方面,对有关论证设定创新目标的信息资料进进行查询、调研;然后汇总、整理、归纳、消化,得出是否具有先进性、重要性和可行性的结论,并写出报告。这是一个以前未曾有过的教学环节。

科学地设定创新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项基本功。但设置这一教学环节,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这一基本功,也是为了提倡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过去,学科前沿最新发展情况和先进产品最新指标,只是少数高层次的教授、专家所关心掌握的信息。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些学科和生产前沿的信息,应为广大科技人员所了解。所以学生所写成的报告,要经过学生相互评议。凡属合格的报告,都可汇集成册,作为资料公开发行;优秀的应予奖励。这个教学环节,应先行试点,逐步推广。

着重发展四种能力,并逐步加以规范化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长期以来都认为学校教育应重视能力的培养,但至今尚未见到一个实施发展能力的规范。现在我们提出要发展四种能力并加以规范化,这是为什么?是否可行呢?

很长时期以来,学术界对能力和智力两个概念及其间相互关系的观点有分歧。在过去不少教育著作中,可以看到能力和智力两个词往往交互使用,没有严格区别。后来逐渐趋同,认为能力和智力是互有联系的两个不同概念。至于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又各说不一。既然能力的概念长期得不到明确界定,能力培养也就无法规范化了。其次,由于有的教育家把智力要素作为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而智力要素是与脑神经特性相对应的一种心理功能,这是无法去具体考核的,也就更不可能加以规范了。

现在已明确能力是与具体活动相联系的,是要在具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凡是具体活动的结果,都是可以考核的,这样,能力也就可以考核了。所谓能力培养逐步规范化,是指在教学计划中要对需要培养的能力,明确提出目的、要求、方法和考核制度的规定,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逐渐形成规范。

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从事创新项目的研制任务,必然会遇到新理论,新知识。培养这一能力,其目的就是更快、更有效地看懂和学会这些新理论、新知识。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就是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规定能高效地自己学懂本专业有关的新文献,新资料,并且还能学懂邻近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培养的方法是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可以在保证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改变基础课程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讲课程思路、重点、难点,教材的其余部分全由学生自学。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改进自学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到高年级结合设定创新目标的实战训练,学会一套检索文献资料的方法,并进行自学,弄懂有关文献资料。还可结合其他教学环节进行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考核时不仅要按原先规定来评定学习成绩,而且还要考核能力的成绩。最终毕业前还要对其能否自行学懂一篇邻近专业的文献资料进行考查,作为独立获取知识能力是否合格的评定。根据上述思路,可以看出,在教学计划中确定能力培养的目的、要求、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是可以做到的,在今后改革实践中逐渐积累经验,进而形成规范,也是可以实现的。

科学分析能力。从理论出发,通过各种试验推导出新的理论,主要采用的是科学分析方法;运用理论进行推理或运用理论通过试验解决实际问题,主要用的也是科学分析方法。运用科学分析方法的能力就称之为科学分析能力。教师在讲授理论课程时,除了讲授具体的理论内容,实际上也不自觉地在传授科学分析方法。再加以习题课、实验课和课程设计这些验证理论或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环节,实际上也是在培养科学分析能力。因此,尽管人们过去并非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但实际上科学分析能力在现行的高等工程教育中已得到了有效培养。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在四年大学本科学习过程中并未参加过一项科学研究任务,而毕业后也能较快上手承担科研任务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培养科学分析能力,应规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承担一次科学研究任务。这样一来,学生的科学分析能力不仅仍能得到培养,而且还能适当加强。至于如何考核这项能力,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所培养的部分,无法单项考核,只能从科研任务的完成质量中去考核。如果今后能把科学分析方法从方法论的高度,加以探索研究,总结提炼,形成规范,那就能对科学分析能力进行考核了。

组织管理能力。针对创新项目研制过程的组织管理,虽管理的领域不大,但同样要遵循管理科学的原理和原则,所以应增设一门学时不多的管理学概论课,使学生先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知识。

在组织学生参加设定创新目标的实战训练和科学研究任务时,应力求由学生自愿分组,自行组织管理,教师只是从旁指导监督,使学生能得到组织管理的训练。考核实战训练或科研成果时也要对其组织管理能力作出评定,并在改革实践过程中逐步使其规范化。

设计综合能力。这一能力是指在对一种产品或工程进行设计时,必然会遇到对其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凡具有妥善综合这些因素而得出优化设计方案的能力,就称之为设计综合能力。高等工程教育本科教学计划中所设置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原意是要培养设计综合能力。可是由于师生都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根本不了解什么是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或是没有独立获取实践知识的能力,观察不到或采集不到这些因素,所以实施这个教学环节时,只能进行一些系统分析,就变成了科学分析能力的训练。有人甚至把这个教学环节更名为“课程作业”和“毕业论文”。

由此可见,要发展这一能力,首先应有必要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独立获取实践知识的能力。同时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必须选能够培养设计综合能力的课题,也就是要以工厂企业提供的属于生产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毕设课题。培养设计综合能力,主要是要依靠这个教学环节。因此所选课题应有足够的分量,足以保证学生应有的设计综合能力得以有效培养,从而使他们毕业后能够较快承担创新项目的研制任务。

(作者: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 樊恭烋) 《中国教育报》2007年10月18日

企业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期盼

上海电气集团公司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最大、制造能力最完备的企业集团之一。集团公司在百万千瓦超临界火电、百万千瓦核电、重型燃气轮机、大型船用曲轴、A型大车等国家明确的重点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突破。今后还将在核电、大型铸锻件、风电、煤矿机械等方面实现技术率先突破。在这种发展思路之下,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就显得十分重要。

上海电气集团公司要率先成为国际化企业,就要对照跨国公司,寻找人才方面的差距。集团公司现有工程技术人员5500名,占员工总量的15%,而西门子现有工程技术人员17万人,占员工总量的40%;集团公司产品研发人员占员工总量的3%,而西门子产品研发人员占员工总量的10%;集团公司大学本科以上人员占员工总数16%,西门子为33%以上。

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到2010年,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大量的高能级、复合型的人才,需要为数较多的高级经营管理、现代物流、国际营销及成套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从自主创新的视角看,需要大量的自动化控制、电气工程、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数控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以及产品设计方面的技术人才。另外,掌握当代金融知识、财务管理技术、企业管理技术以及质量管理技术的专业管理人才仍很紧缺。

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人才战略的总体思路是:更新人才观念,创新人才工作,管理转型、拓宽思路、聚集重点。对于上海电气集团公司来说,全国工科院校毕业生是集团公司人才的主要来源。随着产业发展,公司对全国重点大学的工科毕业生的关注度会更高。以集团公司新培育的轨道交通产业为例,到2010年,预计从业人员将达1.4万人,人才需求量将达4200人,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大专、中专四种学历人员比例应为3誜43誜40誜14。与此同时,集团公司还通过各种途径,引进高级专业人才。

上海电气集团公司正在拓展人才培育新途径。一是加强与上海和全国各地的重点院校的信息联系,期盼重点院校在科研项目、专业设置、学生能力培养上更贴近企业、人才发展的需要。二是与高等院校开展协作,建立相关专业,改进课程设置,加强实习指导,完善继续教育机制。集团公司已经与几所高校合作,建立了两个博士后工作站,7个企校合办的科研工作站,这些工作站将成为我们的科研人才培训基地。三是选派优秀业务骨干赴国外学习,到跨国公司挂职锻炼。公司的一些下属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了合作研究所、技术分中心。

企业对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考

深化“产学研”的思考 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持续多年,产学研成果覆盖产品销售上百亿元。从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来分析,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与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有待于在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入实践:一是如何建立有资产纽带关系的合作体,形成共同实施国家战略的内在动力。二是如何形成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和企业突破技术瓶颈的协同机制,促进高新技术向产业主流技术的快速转化。三是如何形成校企合作双方的长远规划,实现“项目出成果、项目出人才”的双向双赢效应。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崇高使命之一。

国外工程教育改革经验的启示 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改革工程教育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对合格的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11条评估标准:一是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二是有进行设计、试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三是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四是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五是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六是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七是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八是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九是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十是具有对当今热点问题的知识。十一是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期望,我国的工程技术教育,在重视加强教学和科学基础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表达交流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终身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社会人文和经济管理、环境保护等知识。

企业对工程教育改革的建议

建议一:加强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21世纪的工程师不仅是工程项目的规划者和建设者,同时也是问题的解决者、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目前,本科工科教学的课程体系,过分侧重工程科学知识,轻视工程实践训练;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对社会人文、经济、环保等方面知识的作用重视不够。美国工程教育促进会经过调查,认为工科毕业生中,缺乏经济学知识是教育中的严重缺陷。我国同样存在这种情况。根据工科学生的特点,加强他们的战略意识、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经济分析能力、决策能力至关重要。要培育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思维能力的素质型、复合型人才,必须改变培养专才的课程体系,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现有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建议二:加强重点院校专业设置与战略产业发展需求的对接。目前,国家重点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对国家战略产业人才需求的反应灵敏度不如高职高专。例如,EPC已经成为现代西方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并将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提高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由主设备供应商向成套供应商的转变的着力点。EPC方式是指承包商的工作范围包括设计、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以及工程施工直至最后竣工,并在交付业主时能够立即运行。EPC要求项目经理具有对项目全盘的掌控力、协调力和领悟力。上海电气集团公司正在创造新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集成研发、经营、物流等优势,延伸产业链,拓展新领域,发展一批具有工程总承包、设备总成套能力的企业和产业集团。目前,我国的重点院校还没有这方面的专业设置。我们期望国家重点院校成为国家战略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重点培养基地,尽快与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企业集团,共同商量科研、工程人才培养大计,形成互通信息、共谋大计、相互支撑、实现双赢的机制。

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三大功能。现在,高校从事科研、服务积极性较高,但是教书育人的探索应该加强。这不仅是学校发展,也将是战略产业发展的一个深层次问题。

建议三:共同制定博士生论文选题。上海电气集团公司和有关高校开始了这方面的初步探索,前不久发布的第一批博士论文选题,由有关高校和上海电气共同研究确定,高校院士、博导担任第一博导,上海电气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担任第二博导。《百万千瓦四级发电机空载及满载励磁电流计算的研究》、《基于逆变器牵引的电网谐波分析研究》等课题,分别请上海交大汪耕院士、同济大学谢维达教授担任第一博导。我们感到校企联合、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的这一新尝试,有利于集成科技资源,把高校学科研究的重点方向和企业集团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培育新一代高端人才,有利于学科发展、产业发展。我们希望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校企联合,切实改变“企业上下求索攻难题、高校四处奔波找课题”的状态。

建议四:实行注册工程师制度。注册工程师制度是美、英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行的一种对工程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的制度,它有助于统一工程专业人员的水平,便于国际工程领域的交流和互认。目前,我国在建筑领域实行了注册工程师制度。以往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予以保证,但同时也带来许多弊端。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建立,可以明确工程专业应该具备的条件,工科院校就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方式,分不同阶段培养人才,使工程教育形成完整的体系和多样化的格局。同时,注册工程师制度中,关于分级注册、有效期的规定,对工程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注册工程师在国际间互认,有利于工程教育国际化。

(作者: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徐建国)

《中国教育报》2007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