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8年第6期(总第38期)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21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8年第6期(总第38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8年5 月16日

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作为知识产生、传授、传播和创新的基地,功能不断扩展,也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当代社会,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等功能正在不断地完善,已经与社会密不可分,尤其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融为一体,互为补充,逐渐在良性的互动中实现双赢。

一、大学与社区的互动

学校从社会性质的归属上首先属于社区,与其联系最为紧密。大学校园的文化生态与周围社区的生态是相辅相成的,社区对大学有渗透作用,而大学对社区的辐射作用和提升作用也是其他社会单位很难超越的。

大学生一走出校门,就处于一定的社区环境中,成为社区活动的一员,社区为大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社会情境,提供了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机会。社区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浸染作用。社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起到一定的同化作用,社区的文化将会在本社区内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留下烙印。因此,社区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社区因此应该重视这一因素,有意识地为大学生提供良性的文化食粮。

反过来看,大学对社区的辐射作用也是明显的。现代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相互交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来,大学生会为社区群体提供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大学生文明素养会不自觉地影响和带动社区居民的文明素养。从青岛科技大学来看,学校每年都有大学生到街道挂职,参与社区的规划和建设,帮助街道社区解决科技、文化、卫生和管理方面遇到的困难,大学生们与贫困家庭结成了对于,义务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义务辅导困难家庭的子女上学。大学生的成长与社区的发展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二、大学与区域经济的互动

大学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器和辐射源。许多重大科学理论的提出,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大都产生于高校。统计表明,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有70%源于高校。高校以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科技成果优势和信息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些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高校在这些领域拥有的巨大优势是区域实现快速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动力。

而地方区域拥有物质、服务等领域强大的资源,为大学提供科技创新的环境,必备的公共科研服务平台和能够激发大学创新能力的各种机制,这些对大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高水平的大学无不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着良性的互动,没有哪所优秀的大学是脱离于区域发展的。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也会面临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和困难需要高校帮助解决,因此两者需要合作。地方企业在发展中为大学提供了科研课题和资金支持,大学的科研成果借助于企业进行产业化,从而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目的。同时,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平台和就业的基地。

在推动区域发展中,青岛科技大学在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上紧扣市场需要,许多专业的开办和学科的凝炼都是围绕地区发展的紧缺人才,如韩语的开办是着眼于青岛有数千家韩资企业和6万多韩国人,油气运输工程专业的设立和炼油化工研究所的设立是着眼于中石化在青岛建设的大炼油项目,船舶工程专业的开办是为了服务于青岛市造船业基地的建设。当然,学校在推动区域发展中最突出的是科技和成果转化,被政府官员和社会称为“青岛科大现象”。青岛科技大学较早地树立了“不找校长找市场”的理念,从市场上寻找学校发展所必须的资源,鼓励和引导校内科研力量以各种形式与企业合作,要求教师肩负科研项目组成团队深人生产第一线,依托材料、化工、化学、橡胶、机电、自动化和信息等学科的优势,与地方企业共同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通过校企、校地的产学研合作,使 学校与企业、地方政府产生互动.带动人才、项目和基地一体化平台的建设。

学校近年来还通过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等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开发中心或基地,将加快基础研究和高精尖技术、应用技术相结合,民用和军用技术相结合,创造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2006年,学校与中海油合作开发的“海上钻井岩屑的脱油处理”技术攻克了国际性难题,其工艺处理效率比当前国际最高指标还提高10余倍,从而大大推动了我国海上石油开采技术的变革。与该项课题相关的另一项用于工业除尘的“环流式旋风分离技术”则使我国的旋风环流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每年为我国企业节支增收2亿多元。学校承担的863项目“万吨级高性能顺丁橡胶材料制备技术与轮胎应用评价”推动了我国橡胶工业和高性能轮胎技术的升级换代;承担的“973”国家大基础研究项目主课题“硫化橡胶结构多尺度衔接及其动力学调控”陆续取得突破;与烟台万华集团合作开发成功的MDI制造技术,突破了世界上4个国家联手对中国进行的技术封锁,从而使我国成为第五个具有MDI制造知识产权的国家,成功盘活国有资产30多亿元。这一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列入20世纪中国化工i00件大事。学校的山东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基础上与海尔集团合作生产纳米抗菌材料,应用于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庭用品各个领域。作为目前国内极少数开展异氰酸酯生产技术研究和212~2k转化的高校,学校与中国兵器_-Em集团联合建立了聚氨酯产品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开发被称为世界六大最具发展前景合成材料之一的聚氨酯及其原料异氰酸酯的新产品、新工艺及工业化技术。学校还与青岛颐中烟草集团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水平的土工格栅材料,用于青藏铁路建设、长江大堤加固、新疆油田开发及高速公路建设,使我国成为继英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高性能格栅工程材料技术的国家。该项目已经被列入国家级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学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并于200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高反式—1,4-聚异戊二烯”(简称为TPI,又称合成杜仲胶)项目目前也正在青岛科技大学都市科技园进行产业化,产品广泛用于医学、记忆材料及绿色轮胎等领域,市场巨大。目前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年产500吨的TPI中试装置并成功试产,下一步将扩大到20000吨,使青岛成为世界最大的反式聚异戊二烯新材料生产基地。另外还有用于橡胶工业的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新型硫化机的研究等均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三、大学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大学既然不能孤立地存在,而社区和区域也需要大学,那两者就应该推进政府和管理层面的合作。高校在土地需求、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基础设施建设、周边环境治理方面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也需要大学这一智囊库的支持。

青岛科技大学近年来在资金支持、新校区建设、大学都市科技园的建设、学校周围环境治理、交通等基础条件需求等方面得到了青岛市政府和山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享受到了山东省和青岛市的相关待遇补贴,许多科研项目得到了政府的配套经费,确保了学校发展必须的各项条件。学校也积极参与政府的决策,参与政府的城市建设。目前,青岛科技大学有20余人是山东省委省政府、青岛市委市政府及市人大、发改委等不同层次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经常为区域发展出谋划策。近年来还参与了山东省、青岛市及黄河流域的多个领域的发展规划和研究项目数十项。如青岛市十一五制造业发展规划、青岛市十一五高技术发展规划、青岛市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规划研究等。2006年青岛科技大学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人文社科项目经费达250万,在山东省高校屈指可数。青岛市的十一五规划项目有20余个,学校主持和参与了10个规划的制定。

学校还积极为地方政府培训急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比如为政府培养工商管理人才。作为山东省、青岛市工商管理培训先进单位和中国职业经理人培训资格院校,在1996—2002年期间,学校为青岛市培训了工商管理人才1000多名,这些干部分布在经济和社会不同领域的岗位上,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着直接的支撑。

在山东省提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建造半岛制造业基地以及青岛市政府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电子等产业集群的新形势下,学校主动走出去与地方政府整体合作,依托政府的平台和强大的资源,再将成果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这种做法突破了以往科研成果转化主要采取成果项目负责人与企业点对点联系洽谈的模式,在更大的平台上实现了校地合作。如

青岛科技大学与日照市政府开展了全面合作,结合日照市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十一五规划,面向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领域有针对性地在化工、材料等领域进行合作,在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等方面实现共享,促进了一批项目的开发和转化,实现了双赢。与青岛市和四方区政府共同规划建设的青岛科技大学都市科技园,结合城区改造,以“建设园区、改造城区、辐射地区”为目标,正在大力推进中。目前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一批研发中心已经落户园内。另外,青岛市和城阳区政府以青岛科技大学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建立的新材料工业园以“项目+公司”的形式,形成了从实验室—中试—孵化为一体的“三点一线”成果转化模式,已经被国家科技部批复为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成为国家级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平台。学校还以上市的软控公司为载体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工业信息化基地;与青岛市高新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生物科技产业化基地;参与青岛市市南区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另外还与东营市、青岛胶南市、淄博市临淄区、济宁邹城等区市开展了全面合作。

同时,通过与国外高校和企业合作也为地方政府做了许多工作,在青岛主办的“中德橡塑材料与工程技术研讨会”、“东北亚经济合作论坛”、“中国青岛国际橡塑论坛”等国际会议,参会人员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国别也越来越多,使论坛开始成为晶牌,提高了青岛和山东在相关领域的国际知名度,为国内企业和高校提供了开展国际交流的平台。学校与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22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学校,同10所高校开展实质性办学项目。学校还与日本阿尔卑斯公司开展了合作,在青岛科大建立国际工程师培训中心,以此为契机,日本阿尔卑斯公司还组织了日本高校学生来青岛科技大学访问交流,增进了双方了解。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没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其成长是很难有十足的动力的;一个城市没有几所著名的大学,城市的底蕴必然是缺失的。大学因一个城市的发展而发展,随城市的崛起而崛起;城市也因大学的存在而荣耀,也因大学的存在而更具品味。对一个区域来说,是同样的道理。大学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共存共荣共兴的,只有良性的互动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才可能使彼此获得更好地发展,这也是与我们大学完善自己、服务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的。 (作者马连湘 青岛科技大学校长)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11期

地方高校必须扎根地方服务地方

地方高校在办学规模上占有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多一半。地方高校的发展对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重大。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影响不可小觑。办好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如何适应地方发展,整合各方面资源办好地方高校?日前记者采访了对这个问题颇有体会和见解的常州工学院院长马树杉教授。

记者(以下简称记):马院长,作为一所地方高校的老领导,你觉得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环境与那些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有什么不同?

马树杉(以下简称马):地方高校,顾名思义,行政隶属关系在地方,招生、毕业生就业主要在地方,科技、知识等服务主要面向地方,所以叫地方高校。地方大学往往不是一流大学,也不是研究型大学,还不是重点大学。但是这并不等于地方大学不能办成有特色、有水平、有影响的大学。像我们这种办在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面对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联系密切,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只要你的办学、服务能适应这些需求,就能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我看这也应该是一种优势。地方大学在办学上一定要紧扣地方发展之需。

常州工学院就是这样一所地方大学。它就是应地方的发展之需而诞生,而成长起来的。30年前,常州的发展已经开始起步,乡镇企业也暂露头角,但是技术人才奇缺,就靠着上海来一些“星期天工程师”支撑着。那时候当地的企业大学生要不到,就是分配到常州也不愿去企业,更不用说乡镇企业了。怎么办,自己办!不能从高考中录取学生,市里就自作主张组织了类似成人高考那样的考试。市委组织部下文件,有两年工龄就可以带薪上学。1980年省里批准成立了职业大学,1982年改称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当时教育部的领导正在寻求开创新的办学路子,办那种社会化、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高校,类似于国外的社区学院、短期职大,就带领专家来参观指导。我们又得到了世界银行短期大学贷款156万美元。市里又发动地方企事业单位筹集了两千万,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市里批了300亩地,办起了全国条件一流的职业大学。

后来常州市的企业升级,技术设备更新,乡镇企业也上了台阶,缺少高级技术工人、技师。中专毕业生知识不够,专科生技能不够,大学本科生只是作为人才储备,没有两年以上的企业实践无法胜任。这样我们就下决心办应用型的本科。

记:应用型本科大学在办学、育人上有什么特点,如何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

马:地方大学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我们抓住两点,一是“新型的应用型本科”,二是“产学研结合为地方服务”。学校没有搞理科,以工科为主,还有应用文科和管理。外语搞的也是外贸类的专业。本科嘛,专业的面向就要宽一些,对应的是岗位群。我们在实验、实习这些实践性教学方面下了些功夫。

我们有自己的科技产业园区,有常州大地测距仪厂、常工电子计算机有限公司、常州蓝联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校办科技企业,作为校内产学研结合基地,本科生到这些企业里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像常州大地测距仪厂已发展成为省内新技术龙头企业,研制开发出红外光电测距仪、电子全站仪、智能电能计量系统等高新技术产品,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机电的本科生来厂里做毕业设计,在工程师的带领下做一些制图、标定公差等辅助性工作,参与科技开发,“零距离”接触企业生产实际。学生们在这里可以参加装配等劳动,这很重要。这些仪器的机械加工精度很高,尺寸公差在3微米以内,搞过装配就能体验高精度配合产生的手感。常州市的骨干行业,几个大企业像常柴、飞天、多棱数控、托利多电子衡器公司、戚墅堰机车车辆厂等也都是我们的校外实践基地。我们校内的“讲师、工程师”双师型的教师有136人,占校内教师总数的21%,校外还有一百多位专家兼任我们的教师。

记:现在很多大企业不太欢迎学生去实习。

马:有这个情况。企业改制以后,车间的人员精简了,你一下子去几十人实习有时确实对它的生产有影响。我们与许多企业的合作时间比较长,有的企业长期得到我们的帮扶,教师带学生去实习实践已成为合作互惠的方式。还有,我们的机电学院考虑到企业的情况,安排学生在大二、大三暑期前自己联系企业,组成三五个人的小组去,每个暑期实习三周,效果不错。大学生要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不要怕和企业打交道。实习计划、内容由教师来指导制定。实践教学环节也是质量监控的重点,我校组成了学院、二级学院、教研室三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培养质量方面,质量观是值得提出来的问题。学校当然要严格搞好各类考试、考核。但是我们坚持考核考试成绩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社会评价即企业的用人标准,你能干什么。

记:人们议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地方院校近年来的发展中体现得比较充分。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有什么不同之处?

马:地方高校的学生往往都是高考成绩不靠前的学生,在育人上必须做到因材施教,进了大学就尽量不搞淘汰。这里面有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观问题,我们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这里讲的是“让”,而不是“使”,意思是强调创造环境,加强引导,让学生自主成长。在人才观方面,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应用”的偏向。二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做法是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教书、管理、服务全方位育人。

对遇到困难的学生,无论是成绩不合格、家庭贫困还是一时迷失、犯点小错受了处分的学生,我们都要积极帮扶,开展跟进教育。我常常和学工处、团委的老师,加上系里的干部找这些同学谈心,开个座谈会。告诉他们,一门功课不及格不要怕,要学会自我总结提高,是方法问题还是功力不够?家庭贫困就跟系里老师讲,我们不让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掉队。入学考分低、基础差就安排基础好的同学结对子,一帮一,老师也多来指导。对有困难、有问题的学生,学工处要有所掌握,建立资料库,跟进解决。

如果比学校里有几位院士,有多少一级教授,几个重点实验室,我们跟人家名牌大学比不了。但是我们在两个方面有底气。一是学校有多年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经验,有在全校形成共识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追求,我们的毕业生在地方很受欢迎。二是与企业搞产学研结合,为企业搞技术开发服务,近年来我们的科技产业收入已经超亿元,居于同类高校的前列,这些都是学校的办学优势。

记:地方大学搞科研指的是哪些层面的科研或开发?

马:社会需要有人去搞那些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课题,也需要有人去解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我们也积极参与国家基金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去年就有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顺利结题了,但我们搞的主要是围绕企业技术进步、地方产业调整的一些课题。比如一些新产品的设计、改进,工艺、装备的设计,还有高新技术的推广。高校教师有能力跟踪所从事的领域内的前沿,像制造业的数字化,像一些新软件的使用,很多都是由我们向周围企业推广过去的。我们引进了常州第一台激光快速成型机,正在向企业介绍,给他们做培训。我们也在一些技术、设备上具有特色优势,生产一些技术含量高一点的产品,像叶轮、凸轮、槽轮等等,为企业的整机生产做配套。常州正在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如动漫,我们就搞了动画专业,师生们干劲很大,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奖,如在2005年中国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了季军,在2006年中国广告节网络广告大赛中获得银奖等,很多学生已经能够为企业做一些项目了。

记:看来地方大学的建树要体现在地方的发展建设上?

马:常州工学院办学三十年来,在常州地区可谓门生遍天下。十五年前的统计,常州市大专教育程度以上的人,工学院毕业生占到了四分之一。现在常州市的骨干行业,几个大企业像常柴、飞天、多棱数控、托利多电子衡器等企业公司的技术骨干基本都是我们的毕业生,建筑行业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关键岗位也是。在常州还有父子两代都是我们的学生,父亲是专科生,儿子是本科生。我们的毕业生里出了两位副省长,四位市委常委。市长出席校庆大会,看见台下边坐的净是熟人,高兴得要给学校发奖金。 (记者陈宝泉)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16日

论地方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后,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步人大众化阶段,不但在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但是,如何突破跨越式发展的限度,摆脱过度负债等系列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在未来发展和新一轮竞争中必须认真思考的新课题和新任务。对此,地方高校必须认清形势,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

一、地方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

地方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学校在发展中不但要注意当前的优势和特色,还要注意适度超前发展,更要注意形成后发优势。在发展中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速度与规模、质量与效益的关系。使学校实现长期、稳定、快速、高质量的发展。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要树立以下理念。

一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高等学校的以人为本,虽然也要体现在教师和员工上,但其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而展开。以学生为本要特别注意为学生服务,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要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学生上。

二是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办学者也不会否认。但高校近年来却出现了“二个中心论”,甚至“多个中心论”。“二个中心论”是指学校既以教学为中心,同时又以科研为中心,而且常以“二个中心”作为学校办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标志或奋斗目标。首先,“二个中心”或“多个中心”的提法在逻辑上就不合理,多中心实际上等于没有中心。何况学校本来而且只能以教学为中心,但并不排斥学校搞科研或说学校科研工作不重要。高校的科研工作在为社会提供科研成果和服务于社会的同时,更要为学校的教学服务。高等学校的教师,第一要务是教学,学校的首要责任永远是教学。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还要体现在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是否落实,学校的党政领导是否真正成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学校领导和管理者是否优先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都成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具体体现。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能停落,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也绝不是时尚的口号。

三是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理念。人们在谈到发展时,更多的是指“增长”,而且特指数量的增长,而常常忽略了质量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谈到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时,所依据的都是数量的增长。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数量的增长,还应包括质量的提高。按照高等教育规律,质量提高是个渐进而连续的过程,质量不可能出现跨越,因而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提法自然就不科学了。因此,地方高等学校的发展要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理念,质量才是发展的永恒主题,数量增长只是阶段性的。数量可以饱和,但质量永无止境。质量系统是个多维结构,因此质量有其多样性,质量随时间而变化,因此质量有其发展性,质量要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一次质量有其适应性。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发展质量”比“发展速度”更主要。当前,推动高等教育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就应该切实把发展的着力点和积极性引导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二、地方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模式

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模式。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从经济学中移植过来的概念。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以靠提高教育要素的质量和教育要素的效率,实现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与此相对应的教育的外延式发展是指单纯依靠增加教育要素的数量,即增加投入教育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学校,21世纪初在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中,采用的多为外延式发展为主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使学校的规模得到快速增长。当今我国大部分高校现在规模上都基本趋于饱和,在外延式发展中,多数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不同程度地在借助“外力”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固定资产负债率有的高校已经到了安全的边缘。这时,地方高校的发展必须尽快转入内涵发展为主的模式。即学校未来的发展主要依靠内部调整结构、挖掘潜力、提高效率来实现,而且要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高。这样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适度超前的发展模式。高校适度超前的发展是指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滞后性,因此高校的发展要比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前一些。这种发展模式是对社会需求的提前预判并作出响应。适度超前包括规模的扩大或缩减,专业的增加或减少以及人才规格的定位和服务面向的调整等,而且这种变化要争取变在其他学校的前面,从而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也是为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争取了发展空间和时间。

后发优势的发展模式。高校的后发优势是指能在学校未来发展中发挥支撑作用的先期储备的教育要素。后发优势可以是强势学科引领下的多学科优势,可以是多学科共作用下的综合优势,可以是先期储备的人力资源,也可以是长期积淀形成的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后发优势是地方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后发优势既是实力也是竞争力,后发优势是学校发展的潜力,这是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学校发展的高级战略抉择。

三、地方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对策

地方高等学校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最难也是最主要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实践中要注意做好几项重点工作:

科学制定发展战略规划。邓小平同志曾高瞻远瞩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等学校要面向未来科学地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是指学校为适应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而采取的优化方案、奋斗目标、保障措施来调适学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谋划方案。战略规划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期待、安排、布置等的总体谋划。战略规划要有超前性、创造性和宏观性,“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r2)地方高等学校一定要制定好谋划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这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这种设计包括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设计和时空设计。战略规划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规模性和稳定性,具有“立法”性质的约束性,执行中方向和目标不动摇,需要时,修订的只能是操作方法或程序。

开展可持续发展力评估。可持续发展是指学校实现持久的、可维持下去的或支持下去的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利用评估的诊断和鉴别功能,要对学校的可持续力进行评估。这种评估的对象和内容都是新课题。笔者曾依托地方高校的实践经验设计过一个“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力自主评估方案”,由于是学校内部自主的诊断性评估,“方案”不仅设计了指标体系,还给出了评估等级标准及评估结果的处理方法,从而实现自我诊断,给出学校可持续发展力所处的状态和水平,以此可以帮助指导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各专门人才和广大劳动者的可持续发展知识、意识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质量。因此,必须对全人类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此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设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教育项目。可持续发展教育(ESD)是对广大青少年和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保护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于1998年也启动了这项教育活动。把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既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也给教育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这是一个人口众多、从小到大的全民教育,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也要走改革和创新之路。可持续发展教育一是要根据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二是要有不同的要求。对青少年的教育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可列人常识体系;对大学生的教育要侧重于理念和方法的教育,可纳入素质教育体系;对广大公民的教育要侧重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教育,可纳人公民道德教育体系。教材应有科普性读物、专门教材、宣讲材料等多种形式。还要利用多种媒体宣传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主力军,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该是其责无旁贷的责任。

(本文是2005年黑龙江省高校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高等学校发展观与发展摸式的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王司瑜 包常海 单位:黑龙江大学)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