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8年第8期(总第40期 )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23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8年第8期(总第40期 )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8年9月10日

高校精品课程实施的误区及建议

●一些教师在欣赏精品课程的同时,很直接的反应就是:终于有可供模仿的范本了,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不加思考,简单模仿。

●各层次的学校积极选取适宜自身特色的课程,充分利用区域中的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地变革和创新,推动精品课建设在“精”的一般原则下,以“品”为突破口,提升精品课程的核心竞争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以来,精品课程建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展开。

人们纷纷从各个角度诠释精品课程的内涵和意义,参与到精品课程的探讨和建设中来。精品课程以其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在推动基础学科建设、打造专家型教师、推广优秀教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几年来的精品课程建设实践已经充分验证了其示范性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然而,建设精品课程的关键在于实施精品课。各高等学校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精品课程这一稀珍的资源值得我们深思。精品课程无疑是比较完美的课程,一些教师在欣赏精品课程的同时,很直接的反应就是:终于有可供模仿的范本了,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不加思考,简单模仿。

造成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在客观上,将拿来主义视为改革创新的捷径。虽然现在创新一词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到和最常见之于文献的词汇,但是,具体落实到操作层面,无论在哪一个领域,创新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特别是在教育界,需要厚积薄发。

教师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多年积蕴的经验,也许只是创新的萌芽与起始,每一个理论和实践上的小小突破都可能需要教师长期的艰苦劳动。人的创造力要想摆脱固有的惰性而有效地发挥出来并持之以恒,确实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泛化的精品课缺乏自己的特色与风格,难以做到普遍受学生欢迎,有悖于精品课的特质属性。

在主观上,崇尚权威的现代迷信心理作祟。精品课程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是高水平、前沿性、特色化的课程体系,有着“名牌课程”效应。很多教师面对精品课程都是赞赏、接受、模仿。这种心理的产生会将教师自己的思想淹没在“无超越的可能性”的假设里,精品课程的“桥段”被移植到教师的教案设计,并实施到课堂教学中去。无疑,这促使了优质教育更公开、公平地传播,但是这对教师和学校来说,却产生了固守和难以超越的心理,从而失去了推行精品课程的初衷,不利于精品课程的纵深发展。

那么,如何创造性地打造和运用精品课程?首先,在打造精品课程时要树立创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精品课程的新境界。诚然,精品课程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是高水平、前沿性、特色化课程体系,精品课程有许多优势,体现了基础学科的最佳教学成果和最新科学进展,但是,创新是永无止境的,它仍然有发展的空间和余地,所以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精品课程,打破固有框架的束缚,突破既定模式的羁绊,运用创新思维去探寻。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反馈到精品课程的研发中,在教学和科研的互动中促进精品课程的充实和完善。

其次,在利用精品课程时要考虑区域经济社会特色,要结合学校独特的人才培养定位。精品课程有其自身的内容与要求,必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学校定位变化的实际。精品课程分国家、省、学校三级展开,其目的正是让各层次的学校积极选取适宜自身特色的课程,充分利用区域中的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地变革和创新,推动精品课建设在“精”的一般原则下,以“品”为突破口,提升精品课程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在学习和借鉴精品课程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教师的专业所长。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是学校的首要任务,高校要依据人的发展规律办学。学生的基础不同,对精品课程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始终是精品课程运用中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同时,教师要对精品课程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自身专业所长,积极反馈,实现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互动,甚至于更深层次的对话与交流。从个体智慧的挖掘,扩展到教师团队的合作,以育人为中心,推进精品课程的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应该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辅助教材为核心,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以推进教学资源共享为原则,集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于一身。精品课程评选出来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如何更好地推广,发挥其辐射、传播作用,促进精品课程的深入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作者:孙伟 吕国辉 乔江艳 长春工业大学)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日

精品课程建设专家谈

一.精品课程建设首要任务在于造就名师

精品课程建设不是单一的工作,不与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师资教育教学水平相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注定不会成功。因此,要重视优秀教师梯队建设,组建优秀教学团队。这样,一门精品课程教学,就不会因为某一名师退出教学工作而中断。要着力培养能够担任精品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队伍,也就是造就大批教学名师梯队,实现优质课程教学的接力。

二.精品课程建设要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教材,但又不能单纯关注教材。

精品课程建设不是简单的一本(套)书或一本(套)教材的建设。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从系统观出发,着眼于整体来建设部分项目。必须改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教学中存在的“一本书或教材包打天下”的局面,必须打破高校教学对固定书本和教材的过分依赖,要将作为导读导教的教科书与大量的指导阅读书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改变一本教材统治高校教学,从而导致大学生知识量过少、知识面过窄、知识理解过死的被动状况。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应该是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长能力和智慧。特别应该加强大学生对原著的学习,因为教材是编者对原著的归纳,不同的编者归纳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归纳,但由于教材在教学中的权威地位和影响,导致学生错误的认知而不为人知。学生直接接触原著,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归纳能力。

三.精品课程建设在“精”不在“多”,在“质”不在“量”。 精品课程存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甚至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教师学生的水平也有差别。这决定了同一课程所起的作用不会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精品课程建设要考虑和照顾方方面面。比如,精品课程建设中要不要照顾西部地区?实施向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与会专家学者对此是否定的。他们认为,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水平,而不是要迁就现有的水平。精品课程宁少勿多,宁缺勿滥。通过少数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带动全面课程建设和提高质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

四.精品课程建设要建立国际化平台

精品课程建设不能仅仅着眼于国内现有的水平和状况,必须放眼世界,向世界先进国家看齐,扩大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吸收其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经验,有条件可以派教师出国培训。

五.精品课程建设要建立在我国以往高等教育改革的基础上。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质量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贯主题,也为各高等学校所重视。比如,教育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启动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成果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已出版了1000本左右,现在已经出版了几百本,从编写出版质量看,总体上体现了新世纪科技文化与教育发展的最新成果,为广大高校欢迎。精品课程建设,应该在考虑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建设已有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精益求精。要进一步加大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宣传力度和使用范围,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精品课程建设要与科研相结合。

只有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课程,才有可能成为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并不是组织一批人马简单地编写教材,精品课程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与任务。好的教材和课程就是一部具有影响的学术作品,它能够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另一方面,科研不仅能够将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充实进课程内容,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溶入课程体系,也能够将科研过程中的科学精神,如严谨求实创新存疑的精神带入课程教学。比如,著名科学家黄昆先生并没有正式出版过教材,但是,他的教学是公认的精品教学,他所担任的普通物理学课程是公认的精品课程。他教学中使用的概念,严谨而又具有新意,他的教学别具风格,令人沉思,常常将学生带到科学理性的王国,使学生着迷。

七.重要的是尽快建立起教学规范,为教学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建立正常的学术规范和教学制度环境,甚至比精品课程建设或者某某工程建设还重要。因为精品课程建设、某某工程建设,只是表明做了什么事情,是治标不是治本,提高教学质量,根本上是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使高等学校、政府都在制度框架下自觉地开展工作,这就能够杜绝政策朝令夕改,因人设事,杜绝政策的不稳定和长官意志给教育教学实践带来损害。

八.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学术自主与政府干预的关系。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学者自身的事情,行政干预应该掌握“度”,不能用行政手段取代和过度干预学校内部学术事务;二是处理好自发与人为的关系。精品课程是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不是哪个人自封的,也不是外部力量强加的,因此,必须坚持长期的自我建设原则,不人为拔高、不人为干涉,要自然成熟。另一方面,要给予政策和经济等各方面条件支持,加快其成长成熟的步伐;三是处理好评估过程中的软与硬的关系。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硬性指标,但不能过于僵化,要有弹性和柔性。否则,过于刚性,对精品课程建设,对创新是不利的。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各自体会

1.清华大学建设精品课程教学的认识体会。

清华大学十分重视教育质量建设,重视课程、教学与师资建设。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理念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为载体,以综合化为基础,以研究为核心,以国际化为条件,培养造就高层次、研究性、创造性的专门人才,核心在于创新。因此,课程教学应该由过去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创新型转变,课程建设必须为创新奠定知识、认知和创造的平台,大学特别要重视课程的基础性和通识性。精品课程教学要考虑完整的六要素或六环节(授课、讨论、作业、实践、考核、教材),要抓住六大环节及其关系整体建设而不是局部建设。关于教材建设,不求面面俱到,在某一方面质量和特色突出,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就确定加以支持和重点建设。

2.北京大学建设精品课程教学的认识体会。

近年来,北京大学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了一批主干课程教材,在课程教材建设中,注意配套建设。其一是任课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必须高,要形成梯队和接力团队;其二是课程教学内容要先进,反映本学科世界最新发展成果,同时要适合于学生学习;其三是要选择优秀的教材,反映学者本人的学术观点和教学思想;其四是重视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有的学科,如人文学科、逻辑思维强的教学不宜使用多媒体教学);其五是重视评估,学生评、同行评、专家评相结合;其六是重视教学成果的形成、表彰和奖励,通过奖励优秀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3.北京化工大学建设精品课程的认识体会。

从1999年开始,化工大学就启动了学校样板课程,树旗帜,通过它来激励大家提高教学质量。样板课程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什么样的标准就是样板的?对这个问题,他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开始以为事情很简单,确立几个指标就可以进行操作了。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比如,样板课程教学项目经费已经下拨了,过了两年即将验收。但怎么验收?用什么指标验收?怎么量化?凭什么说这个人完成的项目是样板、优秀的,另一个人的项目的就不是样板和优秀的?经过一番思索和探讨,确立了弹性的、个性化的指标体系。一是要考虑样板课程教学的师资建设状况,二是考虑评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变化合理性,三是考虑和评估项目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合理性,四是考虑评估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实验课时与方法,五是考察其教学效果。通过样板课程建设,形成了一批名师、建设了一批优秀教材。总之,样板课程虽然复杂,矛盾较多,难于一个模式,但建设样板课程,促进了全校师生教学改革意识和风气,认真教学成风,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摘自全国高等教学研究中心 高等学校信息与动态简报 第九期

课程微观结构的研究与精品课程建设

一、研究微观结构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

“课程”的定义有多种,本文所指的课程特指学校的教学科目和进程,包括教学的内容、安排、进程、时限,也包括教学大纲和教材。在课程领域,对于“结构”一词存在着不同的用法,通常是指在某一课程总体中各类课程的比例,比如高校专业教学计划中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等。此外,课程结构也可以指课程从宏观层次到微观层次的呈现方式,比如一门课程是怎样从基本目标逐渐具体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显示,关于课程结构在微观层次上的研究,已经成为十分现实和迫切的任务。

精品课程建设必然建立在对现行课程的评价基础之上,尤其是对于现行课程缺陷和不足的分析批评之上。在这方面,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乃至社会各界已经达成了诸多共识,其一即指出:现行课程中,缺少令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的机会,现行课程中缺乏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并且由此导致了学生发展上的一些缺憾。这个问题的存在,便与课程的微观结构存在着必然性的联系。

迄今为止,国内关于课程微观结构的研究是相当薄弱的,以致课程微观结构这一概念本身很少为人们使用。但在教育实践中,可以说课程的微观结构又是人们相当熟悉的,人们将课程微观结构理解为“教学大纲+教科书”。然而,这一理解是否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结构决定功能。“教学大纲+教科书”的课程微观结构是课程结构的一种客观的形态,但这是一种有局限的结构,是一种不完善的结构,它的作用和功能亦是有限的、不完善的。在今天课程走向多元化的趋势面前,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的大环境中,特别是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精品课程建设必须构建一种新的微观结构,否则,必然导致课程改革迷失方向。

二、不同的学习方式是课程微观结构的基础

如何构建精品课程新的微观结构?我们必须首先回答:构成课程微观结构的根本基础是什么?笔者认为,这个根本基础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课程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从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来看,教师、学生、教材、媒体、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思想等都会产生作用。然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程的诸多因素中是最为深刻和带有根本性的因素。

人们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教科书”的课程微观结构,是传统教育思想影响的结果。传统教学论由于把观察视为获得知识的最终源泉,将理性视为人性的最高要素,主张把传授知识和发展理性作为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基础和目标,从而认为教学首先是给学生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据此建立起以教师、书本、课堂教学三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与这样的教学论思想十分相宜的教学大纲详细罗列学生在课程中所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知识,教科书按照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尽可能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将这些概念、原理科学准确地呈现给学生。

虽然传统的“三中心”教学思想存在不少弊端,但其影响之深远致使我国今天的高等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它的束缚。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终身教育理念的逐步建立,人才培养中最为重要的是获取信息的方法,而不是获得信息的多少。当学习方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不再是以接受为主,而是以自主性探索实践为主时,上述微观结构就必须彻底改造了。在这里改变的正是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各种概念、原理、结论不再是教师说明、解释的结果,而是学生自己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索性实践活动最后获得的结论和答案,不再是学习的起点而成为学习的终点,不再是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寻找,证实和确认。可见,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教学大纲+教科书”这样详细罗列学习内容的微观结构是不适当的。

三、建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课程微观结构

1 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信息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建立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而要做到这一点,恰恰是以建立相应的课程微观结构为基础的,必须从自主、探索性学习方式本身的特点出发,研究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微观结构。认知心理学研究及国内外课程改革实践表明:与学生的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微观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个单元必须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主题、任务、评价标准。主题是课程单元的主要内容范围。自主性探索学习的课程,每个具体的课程单元总是围绕着某个主题展开。

主题所涉范围相当宽泛灵活,可以是学科课程的某个内容,比如物理学的某项定理;也可以来自社会和自然现实,比如环境或人口问题;还可以来源于教师科研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主题的选择和确定应当遵循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富有教育和创新意义。任务是在一定的课程单元中,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必须完成的学习作业。任务是根据主题确定的,学生的学习及由此可能得到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任务的设置规定的。任务的种类是多样化的:借助必要的资料证明一个定理、应用某个数学原理解决具体的问题、调查某地区的空气质量等。在同一个单元中,任务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在同样的主题下,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实际的条件设计出难度和广度各不相同的任务,在不同的任务中,学生的体验和发展也就有所不同。任务的设置应当根据学生发展水平而制订,在同一个主题下,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可以承担不同的任务。评价标准是对于任务完成状况作出判断的依据。在此类课程的每一单元中,都应当有根据主题、任务、学生情况而制订的评价标准。十分明显,在这种课程结构中,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在时间和空间上,乃至思想上和行为上都是相当大的,由此保证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丰富体验,从而达到促使其发展的目的。然而,课程毕竟不应当等同于学生的生活和自发性的活动,教育者必须通过各种努力保障他们在课程中活动和受益的高质量。除了主题的确定和任务的设置要尽可能合理外,评价标准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2 数字化学习

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与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以数字化为支柱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后,引起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向数字化方向的发展,从而形成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方式。

(1)数字化学习环境: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环境的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其最基础的是数字化的信息处理。因此,所谓信息化学习环境,也就是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

(2)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数字化资源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等。

(3)数字化学习方式: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将发生重要的变化。数字化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学习者的学习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数字化学习方式具有多种途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表明,适应数字化学习的课程微观结构应是:教师+教学大纲+教材+网络课件,其中网络课件包括网络授课(电子教案和教学录像)、课后辅导和课程评价等部分。网络授课通过对电子教案和教学视频基于WEB平台的技术实现模拟课堂;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主要包括课程相关知识的拓展和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等内容;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自我学习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综上所述,建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课程微观结构,可以从内容结构和载体结构两个维度展开。其内容结构以单元的形式表现最为适宜,每一个单元必须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主题、任务、评价标准;其载体结构表现为由教学大纲+教材+网络课件,其中网络课件包括网络授课(电子教案和教学录像)、课后辅导和课程评价等部分组成。

四、以网络课件建设为重点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教育部要求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建立切实有效的(上接第16页)激励和评价机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起开始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目前已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建设了一大批精品教材。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当前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最为迫切的是要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加强多媒体资源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如何建设好精品课程的网络课件?湖南大学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同行们借鉴。为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近几年湖南大学分三个阶段推进了多媒体教学工作。

一是硬件建设,投资约1000万元进行多媒体教室建设,已建成多媒体教室80间,其座位数为11000多个;二是大力推进网络授课,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两课”等主要基础课实现了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南北校区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三是加强资源建设,投入400万元进行课件建设,立项研究课程150余门,并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毛泽东思想概论、国际金融、工业设计史等5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网络授课、电子教案、习题课后辅导、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料均上网开放,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近5年,承担教育部网络课程建设8项。在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中,我校先后有24个课件获奖,其中一等奖1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6个,《毛泽东思想概论》和《日本语初级综合教程》课件进入了教育部新世纪网络重点课件建设行列。网络课件的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精品课程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其目的是推动各校课程的整体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推进观念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笔者相信,这一工作又将掀起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改革的新高潮。(作者:龙跃君 龚理专 尹新 湖南大学)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3期

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如何让学生受益

——对部分本科生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精品课程建设工程2003年启动,五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07年共评出国家级精品课程1798门,并已形成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据粗略估算,各地省级精品课程合计约1万门以上,此外还有数量更多的校级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的特点之一在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课程的教学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建设、发布、应用、共享、评价等环节,其中课程资源建成后的共享与应用是关键点和落脚点。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各级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应用状况,山东大学以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获取、网上资源的应用、效果与评价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对25个学院进行了调查和访谈,调查以本科生为主要对象,共回收898份有效问卷。

调查反映出来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其他高校亦有一定借鉴价值。

调查结果及分析

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应用已具备条件,部分学生还不太熟悉和适应网络使用条件是应用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首要前提。调查显示,77%的学生拥有比较便利的网络使用条件,65%的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以知识学习为主,如查阅文献等。这表明,该校学生已经具备了应用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基本条件,而且学生的网上活动大体上是积极的、与学习生活相关的。

在问到授课教师是否能够结合课程教学推荐一些网上资源时,15%的学生选择“经常”、59%的学生选择“偶尔”。在问及对各级精品课程的熟悉程度时,仅有5%的学生选择“非常熟悉”,25%的学生选择“比较熟悉”,46%的学生“听说过,但比较生疏”,24%的学生“完全不了解”。针对精品课程的使用状况,调查显示,仅有6%的学生“经常使用”校内外精品课程的网上资源,28%的学生“偶尔使用”,30%的学生“极少使用”,37%的学生竟然“从未使用过”。

为什么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平时极少使用或从未使用过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呢?通过进一步调查及访谈发现,这部分学生中约35%的学生“不知道有精品课程的存在”,也有29%的学生表示“平时学习负担较重,无暇使用”,26%的学生认为“网站连通状况不好,使用不便”,此外还有近20%的学生认为“网上资源对学习帮助不大,不愿意使用”,也有部分学生反映,精品课程“更新速度极慢、没有新东西”,他们还表示,网上课件很多都是传统教材的电子化,特别引人入胜的内容不太多。由此看来,目前精品课程的应用与普及状况并不理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大学生对精品课程还不太了解,其次是一些精品课程还没有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程度,此外,学生对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方法还没有完全适应。

老师推荐是学生了解精品课程的主要方式

使用过和知晓精品课程的学生最初是通过师生推荐、网络链接和搜索引擎、媒体的宣传等渠道了解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这表明精品课程的宣传推广渠道很多,其中师生推荐是最有效的方式。

在使用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有近一半的学生遇到速度太慢、需要密码才能登录等问题,有29%的学生反映有的精品课程网站常常打不开,有近20%的学生反映有的精品课程网络链接与显示内容不符,在使用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时没有遇到障碍的学生仅为7%。笔者通过随机点击某些精品课程网站还发现,有些精品课程网站只提供课程负责人、师资队伍、教学计划及其他申报材料,至于课程教学的实质内容涉及较少,授课视频更是不完整,多数尚未达到全程上网的要求。调查表明,当前多数精品课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并实现免费的开放与共享。

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应用层次待提高在

使用过精品课程的学生中,有73%的学生的授课教师来源于精品课程团队,这些教师通常会推荐学生使用相关的网上资源。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仅有64%的学生访问过这些网站,他们的访问目的主要在于辅助当前的课堂学习,这类学生占56%,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学的学生占47%,还有20%的学生“仅仅想了解精品课程是什么样的”,这表明即便是学生访问了精品课程网站,其应用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访问精品课程网站最希望获得的是:课程内容-如授课教案、教学课件、素材案例、实验演示等,学科前沿,作业练习、习题、试题等,参考资料-如相关网址、参考文献等,课程概述-如课程大纲、课程公告、学时分配等。

大部分学生对精品课程网上资源质量较为认可调查显示,总体上讲,使用过精品课程的学生对网上资源的质量及应用效果是比较认可的。54%的学生认为网上资源(如课程讲义、授课录像等)内容丰富,对精品课程涵盖的学科领域和课程数量“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但大多数学生认为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经常更新不及时。

存在问题及建议

加大精品课程推广和应用力度,构建精品课程专用平台。

从整体上讲,国家与省级主管部门尤其是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但对评审后的推广与应用特别是应用效果的关注不够。以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2003年至2007年共评出1798门精品课程,但在“国家精品课程共享系统”网站中收录的只有217门,所占比例仅为12%。很多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网站更是分散。在精品课程二期建设中,必须积极探索网上资源的应用模式,逐步拓展应用的范围与层次。值得借鉴的是,北京市教委专门构建了“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网”,该网不仅提供了与课程申报和建设有关的丰富资料,还提供各年度省级精品课程的列表及搜索功能,为学习者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因此,建议省级主管部门构建精品课程的专用平台,集中管理该省各年度的国家级与省级精品课程,同时要求各高校网站在醒目位置提供各级精品课程的网址链接,从而方便大家使用。

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应用精品课程资源的意识。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还不能自觉地把精品课程的应用与自己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对精品课程不了解,这与精品课程的推广应用不够有关。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学生主动参与网上学习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这种状况的改变需要授课教师增强以精品课程辅助课堂教学的意识,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学会应用丰富的网上资源。

应进一步完善评审体系并加强质量保障与过程监控。

为完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教育部于2005年8月成立了专门的质量检查组,组织专家对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年度检查,各地主管部门也启动了相应的检查工作。这些检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精品课程的自我规范与维护更新,检查发现存在网络不通、内容陈旧的的问题,有的精品课程在得到荣誉称号后就加设密码甚至销声匿迹。精品课程评什么,如何评,不仅直接影响到精品课程的建设更新与共享应用,还直接关系到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建议现行评审体系纳入网上资源建设及应用状况的考评指标,各参评课程除提供现有参评材料外,还必须提供网站运行、课程连通、基本维护以及网上资源的点击率、访问IP地址数、PV流量、资源更新、学生对课程的应用状况及具体效果的反馈信息等。只有这样那些应用成效显著、尤其是学生喜爱的课程才能脱颖而出,从而避免评审前突击建设、评审后疏于管理的现象。

对于已经评为精品的课程,则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保障与过程监控,评估机构可通过提取网上资源的状态信息,如网络连通状态、访问量、PV流量、资源更新状况及师生互动等,并及时发布各高校甚至各门课程的建设及应用状况评价报告,以此督促精品课程团队密切关注应用,持续提升质量。对于过程监控达不到要求的课程,应撤销其精品课程的荣誉称号并停止拨款。

总之,只有把建设与应用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考评,并把质量保障与过程监控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精品课程产生内在和持续的建设动力,并有效促进精品课程的应用与共享。

(作者: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张会杰)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19日

构建精品课程动态教学模式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整个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不能建成后停滞不前,成为挂在网上的面子课程、形象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不是停滞不前的。精品课程建设要注重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特色,要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作保证。

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科体系、专业结构的交叉融合,对知识更新提出更高要求。在符合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动态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没有学术研究的课程建设是苍白无力的。教师只有及时地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术研究,及时借鉴吸纳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把教学内容中的静态(教材、作品)与动态(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自觉地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扩大课程的学术分量,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教学的学术品位,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丰富课程的学术内涵和教学内容,从而在教学当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学术兴趣,培养学生理论思考和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稳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现在打开精品课程网站,有的课程大同小异,如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基本相同,似曾相识,从《诗经》到屈原,从李白到杜甫,没有什么新鲜感,看不到教学内容的异同以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在什么地方。其实在教学中,教师们大多注重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不过在网站没有体现出来,这方面没有做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人们也没有看到教学内容的动态建设与发展,这应该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遗憾,也是以后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应重点注意改进提高的地方。我们希望经常看到教学内容的革新,取长补短,以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提炼精品课程的个性特色

国际上一些著名大学很注重教学特色的培养和提炼,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学特色是“坚持以学生为本,鼓励每一个学生在多元和共有的环境中开发自己的潜力,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和学生思维能力及方法论的培养”;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学特色是“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取,教学与实践并重”;芝加哥大学的教学特色是“研究工作是学校的主要工作”;斯坦福大学的教学特色是“实用教育”。这些特色使他们的某些学科处于世界的最前沿,产生了广泛影响,确立了学校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

国内大学也是如此,有的特色很显著。从另外方面来看,由于各学校的具体条件和学科基础不同,培养目标不同,社会需求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有差异,这就要求各校要根据具体情况优化结构,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与其他课程相比,精品课程已经是特色了,但这是精品课程的共性。精品课程与精品课程相比,要凸现自己的特色,还需要不断努力。凸现精品课程特色,要根据学校定位确定,如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重点大学、非重点大学,部属院校、地方院校等。

教学特色、课程特色应是不同的,要多样化,而不是趋同。课程特色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是教学观念方面的。如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可注重人文教育,把古代文学研究者所关注的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在新世纪的延续与发展的内涵在当代大学生中首先得到转化。用当代意识发掘、阐释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与科学精神,使学生通过教学得到精神上的滋养、人格上的培育、感情上的熏陶、审美上的愉悦和智慧上的启迪,从而拉近古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育化心灵的效果。

课程特色也可以是教学内容方面的,如临沂师范学院古代文学课在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近几年来,我们根据临沂师院的特点,从本地实际和学校实际出发,把古代文学与沂蒙文学结合起来讲授,形成自己的特色。六朝时期,临沂文坛人才辈出,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学优势。如诸葛亮、王羲之、颜延之、徐陵、何逊、刘勰等,他们为沂蒙文学的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留下了灿烂的文学作品,重点讲授这些文学作品,突出地域文学特色,使学生知我沂蒙、爱我沂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之,有了特色,就有了亮点。

在精品课程网站上,有时我们很难明确看出特色的东西,供借鉴的特色成果也是不多。也许精品课评审过程中凸显了教学特色,但在动态发展中要进一步建设,网上材料要进一步丰富,以供大家借鉴。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育是艺术,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具有先进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进行了多年,如何体现先进性,有的注重教学形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有的采用与研究型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授课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有的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有的通过创建教学团队,开发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但在精品课程的网站上,介绍一流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不是太多。实现这方面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依然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在师与生、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书本与网络、校园与社会等方面,依照其内在规律,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开拓创新。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以下两方面可以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容之一,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优化课内,强化课外

课堂讲授突出重点、难点、新知识点,做到精讲和略讲相结合,学生能自主掌握的、不大重要的内容,可以略讲,反之则精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50分钟。同时,构建自学指导和课外训练体系,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籍、参考文献,包括网上资料,并布置适量的作业题、思考题和小论文写作,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学术期刊网,尽量减少查阅纸质文章带来的不便,以便较快地获得新的研究成果,开阔学术视野,形成有限课内、无限课外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新局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强化自主性、研究性学习

建设精品课程最终的成果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就业率、创业成功率和学生为社会所能创造的价值上。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探究问题,这是其主要特征。大学的教学有其学术性和严谨性,如何启发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如何开展师生互动,不同学科、不同课程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可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将其看作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看作师生互动的重要方面。问题式的教学,不单单是老师提出问题,还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双边互动。

以问题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式教学,老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认真考虑,精心选择。另外,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期,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问题式教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导向,老师要知己知彼,既要激发学生兴趣,又不能难倒学生,在问题的广度与深度上,有一个恰如其分的把握。有些问题学生可以自行解决,老师只作简单的点拨、学生课下作简单的交流就可以解决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作者:徐玉如 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2日

把精品师资建设放首位

精品课程有其特定的内涵,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显然,一流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流的教学内容须由一流的师资建设与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建设,一流的教学内容既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又要反映本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始终保持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组织与有效传授。因此,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新颖性无不依赖于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一流的教学方法离不开优秀教师的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目标意义深远。一流的教学方法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运用并不断创造出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凡教育者皆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可循,但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教育教学不能翻版、复制,而要因人而异。师圣孔子早有训言:为师者要因材施教。教师既是教学方法的实施者又是设计者,集“演员”与“导演”于一身。精品课程要求具有一流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要求教师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以开放的思想、探索的姿态不断创造出新颖而实用的教学方法。

一流的教材需要组织一流的教师团队编撰。教材是人们按照教育教学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而组织的教学资源,它是教育理念的载体和教学内容的物化形态。一流的教材在内容上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在表现形式上集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于一体,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满足教学之需要。一流的教材大多是由精品课程的负责人根据学科特点、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所编撰,而课程的主讲教师往往是多媒体课件、辅助教材的编撰者。

一流的教学管理需要优质师资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教学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精品课程建设既需要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又需要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始终要凸显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学管理主要由学校的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系)来完成,它既需要有一支谙熟教育理论的高素质管理队伍,更需要优质教师团队的协作。教学管理除了规章制度的制定、师资队伍的配备、学科建设的管理外,还包括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实践的安排、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和参与。显然,在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中,教师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是影响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

精品课程建设就是向课程要效益,向名师要质量。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把精品师资建设放在首位,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人员精干、结构合理、造诣精深、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只有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才能实现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叶通贤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周鸿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8年7月14日

强化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建设优质的课程资源,提高全国课程质量的整体水平,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精品课程建设应通过建设精品课程的共享机制,使精品课程资源突破传统课程时空的局限,成为区域乃至全国可供学习借鉴的资源体系。

其中,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是一个有效的建设策略。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核心是将网络因素渗透到精品课程建设制度中。高校应强调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要求,明确规定课程的课堂讲授与网络共享资源平台建设同等重要,并针对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体例、内容、结构等制定出相关的指导性意见,供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参照。

各高校应保证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均具备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精品课程的评选也可通过网络采取匿名评审方式,保证课程评选的公平性和课程建设的高质量。精品课程确定后,高校可通过对各课程的网络资源集中进行统一管理,并通过学校网络技术部门保证课程网络资源的平稳运行,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强化精品课程的共享性,高校应将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程度作为课程验收和检查的重要参考,同时作为高一级精品课程推荐申报的依据,充分调动教师建设课程网络资源的积极性。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需要课程保持较强的时效性。因此,学校必须要求教师注重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创造条件,把本学科课程最前沿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并结合课程知识,不断丰富课程的资源,强化课程资源的精品性。

互动性是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最大优势,因此,高校应为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创造条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打破因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而造成的教学互动障碍,并通过在线测试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实现课程教学的跨时空性和资源共享性,发挥优质课程资源的最大效益。

(作者:张涛 天津外国语学院教务处)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