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8年第13期(总第45期)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28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8年第13期(总第45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8年11月21日

●大学需要营造引导社会发展的良好文化生态。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生态,大学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更谈不上发展。

●大学创新离不开文化生态的土壤。一个学校的创新成果绝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够做出的,靠的是一个群体、一种精神,以及让知名的学者发挥作用的土壤。

大学的根基在于大学的文化

每一种社会组织都有自身的定位与存在价值,大学的定位在于它是社会文明的先导,在传承与弘扬社会文明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这一定位出发,大学需要营造引导社会发展的良好文化生态。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生态,大学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更谈不上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的根基在于大学的文化,大学社会职能的实现也有赖于大学的文化。

应该看到,目前大学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完全起到对社会文明的引领作用。比如在学术上的浮躁行为,过分追求功利,忽视办学质量以及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大学的使命有所背离。大学既要融入社会,同时又要保持自身的独立,决不能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成为不良现象的俘虏,这是当前大学文化建设要充分引起关注的问题。

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逐步从偏重办学规模扩大到注重办学质量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大学的内涵式发展,首先是大学的文化建设。近年来,我国推行了“985工程”、“211工程”,这些工程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为专家学者出了多少成果、得了多少奖而沾沾自喜,而应该反思我们自身的差距,反思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相比较存在的差距。

世界一流大学的优势在哪里?很多人会说他们有很多的名人,他们的毕业生当中出了很多总统、首相,有很多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杰出企业家。那么,我们要问他们为什么能出这么多杰出的人才,是因为他们的专家多、教授多、实验室设备好、经费充足?我们承认这些都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最关键的是因为他们具备良好的大学生态环境、名校的文化传统和教学理念以及主张对新知识的不懈追求、强调自身的发展等。研究这些著名大学的共同点,会对我们的高校都有所启发。

大学文化生态是对根本性道理的坚守。莫斯科大学的办学理念是“科学是对真理的清晰认识、启迪和智慧”,莫斯科鲍曼大学的是“勇气、意志、执著和勤奋”,这两所大学都强调人类对真理价值的不懈追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自强精神;哈工大的校训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强调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培养的过程。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精神往往都遵循一些非常根本性的道理和朴素的原则,并没有很高深的道理和华丽的词藻,但恰恰是这些根本性的道理和朴素的原则,代表了大学对人类本初性价值与理念的不懈追求。换句话说,本初性、根本性的东西往往是能够经得起检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大学精神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但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不变的。

大学创新离不开文化生态的土壤。大学是先进知识的创造之地,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是大学承担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的创新使命更加明确更加凸显。我们需要很多的创新人才,我们也需要物质和资金的支持,但是有一点根本性的基础绝对不能忽视,那就是大学的创新离不开大学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为了加快创新速度,一些高校请来了一些知名的学者,我认为对我们近期的发展是必要的。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创新成果绝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够做出的,靠的是一个群体,靠的是一种精神,以及让那些知名的学者发挥作用的土壤,一个学校根本的办学环境是这块土壤,在这块土壤上能不能长出好的人才,这块土壤肥不肥沃,对创新有利还是不利,这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200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曾经发射了一颗卫星,就在今年11月5日学校又发射了一颗卫星,大家看到了这样的成果都为之高兴,但是大家不知道科研人员为此已经付出了十多年的努力,在前面的十多年当中科研人员是默默无闻的。所以我想大学应该为这样的学者提供这样的环境,这些环境对这些学者和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应该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对我们坚守的方向要坚持,对科学的真理要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一所大学的生态好不好,要看是否有好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我们看到世界上所有的大科学家,尤其是对人类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大科学家,他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想到的绝对不是自己的功名利禄,他们是凭着自身的诚信,凭着对社会的责任感,凭着对这种研究的兴趣,甚至有的一生贫困潦倒而无怨无悔地去追求,很多学者甚至是在逝世之后才被社会认可。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做的就是营造、弘扬一种对社会具有承担意识、对科学事业充满热爱的文化氛围。如果大学中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具备了这种责任感,我想我们的大学会沿着一个正常的渠道去发展,在科学上的创新会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我们的人类社会也会变得越来越文明。(作者:王树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校长)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10日

以实践教学促进高教质量提高

●以理论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无法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作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

●培养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是否具有实践能力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实际上也成为衡量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国家有必要通过立法促进社会支持高校实践教学,强化社会支持高校的责任,使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目标,但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应该加以全面审视和改革。

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可以归纳为师资问题、教学条件问题、教学内容与方法问题、管理问题、社会支持问题等方面。

师资问题:实验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缺乏。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实验教师原本就数量不足,扩招以后,随着学生和课程的增多,实验教师更是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加上结构不合理,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居多,高级职称教师少,师资水平总体不高。实践经验缺乏更是我国高校教师的“硬伤”。高校教师要么是从外校引进,要么是本校培养,教师来源从学校到学校,所学习的东西从理论到理论,实践经验普遍不足。

条件问题:实验室规模偏小、功能单一、设施落后,实践基地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普遍的建制模式是根据课程的实验要求,结合能满足其实验要求的实验技术条件而建立的,其特点是专业分得过细,专业面窄,并依附于课程,归教研室管理。在这种模式下,实验室规模小,功能单一,有效利用率低,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还影响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协作等。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相当数量的实验室设施落后、严重老化。

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缺乏,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不多。学生的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是自己找单位,而实习的单位与学生并无利害关系,因而对学生的实习过程指导不够,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找不到实习单位。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成为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瓶颈之一。

内容与方法问题: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手段落后;社会实践缺乏严格的计划和指导

不少学校教材、教案、步骤、方法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把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与步骤、报告格式甚至每一步得到什么结果等都写得一清二楚,学生完全是在教师设定的范围内机械地完成操作,缺少主动积极的思考。而社会实践,缺少规范的实践教学基地,也缺少科学的计划和指导。

管理问题: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评价不科学。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宏观上,尚未形成完善的高校实践教学制度体系,更没有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立法,这使得实践教学在很多方面没有标准,没有规范,没有法律支持;微观上,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等学校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积极主动的自我约束机制,实践教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制度化的全过程监控体系。

高校实践教学还存在评价不科学的问题。以理论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在我国高校沿用已久,而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目前尚未建立或健全,从而无法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作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

实践教学薄弱的原因

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观念原因,二是社会原因,三是体制和机制原因。

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旧教育观念是实践教学的根本障碍。

传统的高校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则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论证环节和补充而被摆在了次要地位。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学生的实验和实习被看成是课堂教学之外的辅助性活动,缺乏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指导;学校重视理论教师队伍建设轻视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教师,特别是实验教师往往被当作教辅人员看待,从而难以吸引高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学校缺少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以至实践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学校到政府缺少对实践教学投入的热情,以致实践教学设施、设备落后;对学生的评价以理论知识为主,不重视实践能力的评价,因而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缺乏参与的动力。

社会支持不力是高校实践教学薄弱的关键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强调高校要适应社会需求,却很少反思社会对高校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上,我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持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这在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支持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对学生实习,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是高校“求”自已,是否接受往往看“关系”。即便是接收学生实习,真正能安排学生上岗并进行认真指导的单位也不多。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不少单位视其为过场和形式,没有进行认真的投入和建设。

现行管理体制及机制是制约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原因。

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市场调节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我国高校远不是市场主体,人、财、物等教育资源仍然以国家配置为主,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与学校没有太大的利害关系,这在相当程度上阻滞了高校与社会结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高校实践教学的投入机制、教学质量保证机制等远未完善,实践教学的投入和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途径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都要求高校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深刻变革。

改革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实践教学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主渠道的观念。

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离开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是空话。实践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现代社会使得大学与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培养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是否具有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实际上也成为衡量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

改革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反映实践,实践课程“真题”化。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首先必须改革理论课程体系,一是改革课程内容,理论课程内容必须反映社会实践的现实和趋势;二是要改革教学方法,有些课程要推广案例教学法。

实践教学环节也需要进一步联系实际。目前高校的实验环节主要停留在理论知识的验证上,实际上是理论教学的一种延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题目主要来自教材或“想当然”;实习课程学生虽然可以到真实环境中去,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难以深入实际。至于本科生参加科研,多数高校基本是空白。而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高校实践教学的共同特点,就是实践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与科学技术进步同步,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这些国家高校实践教学实验项目、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或论文大多来自工厂和企业,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一些项目还是有偿的,也就是所谓“真题”化教学,即实践教学的内容取自于现实社会亟待解决的真实课题。

改善实践教学社会环境:加强立法,建立有利于高校实践教学的社会支撑体系。

社会必须充分认识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意义。从宏观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高了,社会才有高质量的人才可用。从经济的维度看,国家和学校培养一名大学生要花费数万元,而社会使用大学生是无偿的,因此,社会为大学生实践提供支持是一种必要和合理的回报。从现实利益看,通过接收学生实习、联合开展科研等形式支持高校实践教学,有利于相关单位提高知名度、定向培养人才、开展技术攻关等。

国家有必要通过立法促进社会支持高校实践教学,强化社会支持高校的责任。法律应根据社会组织的规模,规定其接收毕业生实习的方式、数量。法律同时要为相关单位建立利益保障机制,诸如对接收大学生实习的单位及各单位与高校开展的合作项目减税,对大学生因实习给单位造成的损失实行国家赔偿为主的制度等。

改革高校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将实践经验作为高校应用学科专业教师准入条件;建立高校与社会交流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这是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并没有实质性的成效。要改变这个现状,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把好准入关,要把实践经验作为高校应用学科专业教师资格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发达国家高校已有成功的做法。韩国的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对大学的师资要求更为严格,专门颁布了《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详细规定了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证书方面的要求。

建立高校教师和社会有实践经验人才的交流机制。政府应规定高校教师在一定期限内必须有一定的实践工作量,其内容就是到企事业单位参加生产、科研等活动,也可以像学术假一样给教师以“实践假”。政府还应该规定高校必须有一定比例的、从社会聘请的、有丰富 实践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实践教学。

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改革宏观管理,完善微观管理,建立立体化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从根本上讲要从体制上解决问题。国家应下放办学自主权,逐步减少高校在人、财、物等方面对国家的依赖,还高校以市场主体的地位,以促进其与市场和社会的结合。要改革高校实践教学的投入体制,实行政府、高校、社会一齐上的方针,建立以促进高校实践教学为目的,属于不同主体的实验中心、实践基地、创业中心、培训机构等,为高校实践教学开辟广阔的空间,并以此促进高校实践教学社会支撑体系的建立,促进高校实验、实习教学的专业化、中心化、综合化、开放式管理。

针对高校实践教学不规范的状况,国家应加强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要建立高校实践教学指导大纲,根据不同类别的高校,提出不同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标准、评价标准等。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各环节的教学目标、操作规范、评价方法、管理制度等,学院则根据这些制度和规范实施实践教学。

通过改革宏观管理,完善微观管理,建立起国家——学校——学院——学科纵向管理体系,在教学上建立起包括实践教学诸环节在内的横向体系,从而形成立体化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确保高校实践教学在科学、严谨、规范、高水平的状态下运行。(作者:施宏开)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17日

大学课堂如何留住学生

——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前不久武汉市某媒体报道,社会人员在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为学生租住的公寓旁开起了棋牌室,学生逃课在里面赌博,甚至输掉了学费。这一事件引起社会关注,让许多家长感到忧虑。

大学生逃课有“规律”

其实大学生逃课在高校中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学生逃课,不仅反映了学生个体的思想动态,同时也说明学校在管理、教学等方面存在问题。某项针对国内部分高校大学生逃课现象所作的调查显示,学生逃课行为与所授课程的性质、教师状态、时间段、年级段等密切相关。从课程来看,基础课逃课率高于专业课;从教师来看,不实行点名制的逃课率高于实行点名制的;从上课的时间段看,下午比上午、“五一”“十一”长假前夕比平时逃课的现象严重;从年级段看,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毕业班比非毕业班学生的逃课人数多。

浙江某师范院校在校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的形式对逃课生的去向作了统计,结果显示:在逃课的学生中,有47%去图书馆自习,20%准备考研,16%去上网,11%忙于找工作,贪睡贪玩的约占6%。

他们为何要逃课

高校学生逃课现象长期存在,必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对这些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引导或管理改革措施。

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自由,许多学生刚进入大学,一时失去学习的奋斗目标,进入精神空虚期,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心态没有及时调整好,又缺乏自我约束力,以致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进而导致逃课。学生急功近利,想尽快踏入社会。这种现象在高年级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考研、考公务员或做兼职上,尽可能地考取各种证书,以便取得竞争优势,毕业后好找工作。这与大多数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标准有直接联系。

从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角度看,虽然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但是还有许多课程未及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变革,部分课程教材陈旧,有些知识早已滞后,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公共选修课为例,当前高校公共选修课中,人文社科占绝大多数,而介绍当代科技成果的课程较少,艺术教育类的课程也明显偏少。这种现状,造成了部分学生难以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还有部分选修课名不副实,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缺乏吸引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许多高校课程仍以讲授法为主,讲授内容空洞,考试方式呆板。一门课程只需在最后几堂课中记一下笔记,划划重点,再加上考前临时抱一下佛脚,熬个通宵记记背背就可以考出高分,这种考核方式客观上助长了学生逃课的行为。

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也不可忽视。社会上许多不正之风,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网络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使年青人乐此不彼、沉溺忘返。就业的压力迫使部分学生不得不离开课堂,为考研、考证或为就业奔走。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同感降低,使大学生越来越背离自身的价值感,自我认同感不断下降,逃课之风也就愈演愈烈了。

改革教学吸引学生

对于高校学生的逃课现象,笔者以为,高校和高校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让高校的课堂留住学生。

培养学生兴趣,不要一味迎合学生。有些教师给本科生讲课,讲得妙趣横生,通俗易懂,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有些教师投其所好,把讲课变成了搞笑,逗得学生哈哈大笑,但笑过以后收效却甚微。教师讲课要寓教于乐,但有些教学内容无法寓教于乐,就得一本正经地苦教和苦学,教师不要一味地迎合学生,这有违学校和教学的本质和初衷。相反,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采用对话式、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法,增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对学问和学术的兴趣,把学生带到教师现有的高度和更高的水准,这才是学校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完善考试制度,改变考试方法。传统的期末单一考试方式应该改革。考试方法应该多样,采取笔试、口试相结合或学生通过查资料、调查研究、撰写小论文等多种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还应该在规范化操作的前提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死记硬背的机械劳动与理解整合后的创造性成果区别开来。另外,可以结合学生平时出勤、学习态度、课堂问答等表现,对他们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优化课程设置,合理安排课程。高校应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用性强的课程,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和数量,给学生更多时间和空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可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组织专家科学地分析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素质结构,然后以系列课程模块的形式分类确定选修课的课程结构。

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和规划,科学建构综合素质选修课的课程结构体系,改变开课不均衡的状况。如设置人文社科系列、自然科学系列、艺术教育系列、职业能力系列、体育健康系列等,每一系列又有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的选修课程,便于学生结合专业及日后发展选修适当课程。为了满足学生需求,弥补课程设置的不足,还可实行跨校选课制度。

总之,大学生逃课现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学生对学业的态度,实际上关系到教学体制、教学管理、教师素养、教学条件、学生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要解决这一问题,让大学课堂真正留住学生,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作者:曹虹)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10日

院士、长江学者活跃在教学一线

北大超九成本科基础课教授主讲

“我所学过的课程,有一半以上是由教授、博导讲授的,我从中受益匪浅。”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07级本科生严晓莉说,“教授、名师往往视野开阔,对知识把握透彻。他们的讲授,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学科知识结构,接触高深和前沿的知识,他们还会为我们推荐经典书目,指点研究路径……”与严晓莉一样,北大的本科生在教授、名师的课堂上如坐春风。

北大名师灿若星河。孟二冬、姜伯驹、温儒敏……这些教授无一不是上讲台的典范。教授、名师给本科生上课,在北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培养优秀的领导型人才,这是北大的基本思想;让在学术上有造诣的优秀教师为本科生上课,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北大常务副校长林建华一语中的。

为了发扬教授上讲台的传统,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将上讲台的要求制度化。北大教务部部长关海庭告诉记者,学校明确教师岗位职责,要求和鼓励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生课程;在职称评定时,将给本科生上课列为重要指标;在每年的教授定岗定级述职中,包含给本科生上课的内容;学校教学督导机构——老教授教学调研组深入院系和课堂教学一线,对教学进行监控和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学校通过课程设置,为教授、名师上讲台开拓广阔的空间:学科导论类课程由最好的教授开设,让新生一进入学校就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获得方法论的指导;鼓励教授开设通选课,让学生的受益面更宽。此外,学校的一系列评优工作,如十佳教师、教学成果奖和奖教金的评选,也围绕本科教学工作展开。

“在北大,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理所当然,单是数学学院每年就有70%以上的教授、博导,其中包括70岁以下的院士,都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作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数学科学学院院长王长平教授连续11年担任两门基础主干课的主讲教师。他告诉记者,从事本科教学也有效地促进了他的科研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还能吸引优秀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据介绍,北大1/3以上的院士、70%以上的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工作在本科教学一线;全校共有12位国家级教学名师、7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这些课程全部由优秀的教授担任主持人;在07—08学年中,全校297门主干基础课中,教授、副教授主讲的比例达94%以上,251门通选课中教授、副教授主讲的比例达95%以上。(记者 毛帽)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20日

鼓励教授多种形式上讲台

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上讲台有丰富的内涵。走上讲台的教授不仅有校内教授,也有外聘教授。上讲台的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教授走进课堂,为本科生授课、举办讲座;二是课下教授亲自指导本科生的学业;三是通过项目制的形式,由教授主持开展各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学校在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行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大多由教授担任,主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导师工作计入工作量,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2007年6月,首都师大开始推行探究式本科课程建设,日前已批准探究式课程40门。探究式课程主要由教授主持建设,注重前沿性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的渗透与转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首都师大,教授是教改项目主力军。教务处处长王德胜说,首都师大采取项目制方式,激励高水平教师,尤其是教授,申报各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使更多的教授主动要求上讲台,与学生有效互动,如数学科学学院知名教授吴可近日开始申报探究式课程建设项目。

为保证和激励教授上讲台,2007年1月,《首都师范大学关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出台,将教授上讲台的要求明确纳入职称评定、人事考核体系,教授与本科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实现了教授是讲台上的教授。学校规定,教授(不含延聘教授)平均每学年承担本科生基础课不低于72学时;无特殊原因拒绝承担本科生课程者,按拒聘处理;不承担本科生基础课教学任务的各级人员不得被聘任为教授;被聘任为教授的,如连续两年不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学校取消其教授聘任资格。

除了政策保障外,首都师大还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如每门探究式本科课程拨付2万元的建设经费;校级精品课程项目经费为1至3万元;成功申报北京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学校同比投入经费予以支持;获得优秀主讲教师称号的,奖励2000元,获得优秀教师称号的,奖励2万元。(作者:吴文灵)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20日

学生感言

西南交大艺术与传播学院05级本科生 东立:

常常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很喜欢听教授、名师的课,甚至经常旁听其他学院的教授、名师上课。教授们讲授的知识不仅丰富而且前沿,许多都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知识,几乎每次听完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教授们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辛勤的奋斗史,他们经常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拿出来与我们分享,有时他们的经验或是良言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教授们上课的课堂气氛很好,他们与我们的交流很多,在交流中我们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教授们的授课方式也更易于我们接受,他们讲课时总是考究措词,旁征博引,尽量做到通俗易懂。

中山大学中文系06级本科生 黄雪梅:

受益于名师的人格魅力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不仅因为他们在学术上成就斐然,更在于他们有一套成功的教学方法。他们通常注重挖掘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重视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课堂生动有趣,内容常常跳出教材而更多地结合时事和生活。在教授、名师的课堂上,我们学到了知识,更受益于他们的人格魅力,因为他们是一群成功的人,并且往往都经历过艰苦奋斗的历程,我们从他们身上还能学到很多成功的秘诀和做人的艺术。每每看到作为名师的他们对本科生课程那么认真和重视,我们总能感受到师德的高尚。名师对职业道德的坚守,也让我们明白,无论我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职业道德都是必不可少的。

首都师大文学院07级本科生 李烨:

多元角色促进教学相长

教授上讲台可以向学生传递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学科知识,而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奇思妙想也会促进教学相长。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所扮演的角色通常是多元的。当一个问题被提出,他们既是耐心引导的老师,又是专心倾听的朋友,还是平心探讨的对手。他们能够给我们有针对性的指导,也能理解我们的想法,并鼓励我们进一步探索,还能通过与我们的互动,触动我们的思想,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我们更易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6级本科生 高小洁:

接触科研领域最新动态

教授、名师对其专业在国内外的最新动态高度了解,视野比一般教师更开阔,所以,有兴趣搞科研的同学,很期望能听到教授、名师的课。教授、名师影响大,能够为教学争取更多的资源。例如我们学院的副院长王金发教授,他向学院建议多给本科教育拨点经费,引进外文原版图书,使我们能看到国外科研的第一手资料,我们深受其益。名师名气大,但他们却从来不懈怠,总是花很多心思设计教学方案,注重联系实际讲课,更能唤起本科生对科研进展的关注。此外,教授、名师还总能给予我们很多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让我们学会如何有效地学习。

首都师大信息工程学院07级本科生 张丽云:

在名师课堂上提升自我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过最高兴而充实的还是去听教授、名师的课,我们在其中深深受益。教授、名师们会循循善诱地把我们领到那熟悉但从未注意过或从未达到过的境界,并有一种动力鼓励我去探索、去发现。哪怕只是几节课、一次讲座,也有可能对我们今后的人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哪怕只是两个小时、一个学期,我们也会觉得自己已经脱胎换骨了。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学院07级本科生 宋周轩:

教授讲课“新”“趣”“实

名师出高徒。在某个学术领域造诣高深的教授会把学科的精髓带给学生,让学生领会学科最前沿、最核心的内容,他们还会以自己的学术经验告诉学生基础知识中的重中之重,把自己具有的优秀治学精神传给学生。

听教授、名师讲课,最大的感受是3个字:“新”、“趣”、“实”。他们上课理念新,提倡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思路新,采用严谨高效的教学思路;手段新,大量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他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保持这种兴趣,他们上课能提高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他们上课还特别实,课前准备充分,采用方法得当,能做到课程内容充实、训练过程扎实、目标容易落实。

《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