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8年第14期(总第46期)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5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8年第14期(总第46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8年12月3日

不断加强高校办学特色建设

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位置,科学定位,正确规划,突出优势,办出特色。这既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高校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大学的比较优势和核心价值。每所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等形成办学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讲,特色就是学校的个性和质量,特色就是学校的竞争力和生命线。高校办学特色具有以下特征:1.稳定性。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完善、创新的实践过程,是学校继承历史积淀的办学传统与创新发展的现实选择的有机结合。办学特色是学校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和办学追求,能够在实现学校功能中稳定、持续、高效地发挥作用。2.优质性。办学特色应该是一种优于其他学校特别是同类学校且具有比较优势的教育资源,这种人有我优的优质风貌可以体现在办学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等不同方面,它既表现为办学的科学性,又表现为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用的重要性。这是办学特色的内在价值。3.独特性。独特性是指本校特有的,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具有人无我有、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教育资源,具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品质和行为模式,其作用主要反映在人才培养质量的成效上。4.指导性。办学特色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全局的指导作用,具有应用、推广价值以及示范作用和放大效应。5.认同性。办学特色的价值取决于学校在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中做出的被社会广泛认同的实际贡献。办学特色是学校市场价值与竞争优势的完美结合,它既需要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可,更需要社会的认同。认同性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最终评判标准。

办学特色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有:一、符合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符合学校的目标定位,符合学校的发展实际。二、必须与学校的发展定位相结合,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办学特色建设首先要抓住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先进的办学理念具体表现为办学目标定位、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其次要抓学科建设,凸显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是教学和科研的结合点,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布局学科发展和引领学科发展,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带动学科发展,保持与发展优势学科,拓展和扶持新兴学科,加强和培育交叉学科,实现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统一,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相融合,逐步形成有本校特色的优势学科群。再次要强化队伍建设,培育特色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特色能否顺利实施的决定性因素,必须确立教师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突出师资队伍的关键地位,始终坚持倾斜政策跟着重点人才走,重点人才跟着重点学科走,努力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和发展留人的良好氛围。完善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就业和创新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第四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形成管理特色。按照现代大学制度构架,通过科学的组织形式和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独特的管理模式,通过合理配置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以及及时的反馈纠错机制来充分激活管理要素,形成独特的教学目标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从而为办学特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证。第五要推进文化建设,塑造特色文化。校园文化就其本质是指导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就其内容来讲,则主要是指学校发展战略、制度安排与办学特色在师生员工的理念上的反映,它要求人们在价值观念上能够认同学校发展战略、制度安排与办学特色。因此高校应该将自己的办学特色当作一种文化来建设,并将其内化为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和行为规范(作者: 兰玉杰)

摘自《光明日报》2008年11月11日

高校校长论人才培养:教育重心应由教转为学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什么问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怎样检验?11月20日,由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首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这些成为与会的600多名代表研讨的热点话题。多位名校校长疾呼,我国高等教育一定要把重心从“教”转向“学”,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

江苏省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认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许多不足与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理念和认识问题。当前,迫切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二是转变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的观念。三是转变传统以传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学习为中心的观念。

沈健厅长的观点在与会校长中引起了强烈共鸣。“高等教育千万不能忽视以学生为本。”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介绍,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每年办学经费的40%来自校友捐赠,20%来自收取的学费,因为他们60%的经费来源于现在或曾经的学生,只有很少部分来自科研经费。这样,他们的教育教学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就是必然的了。普林斯顿大学最好的房子是学生住的,老师的用房要差很多。而国内高校则不一样,以浙江大学为例,本科生学费、校友捐赠分别只占学校财政收入的3%和4%,两者相加才7%,而国家拨给的科研经费要占到30%。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觉得只要申请到科研经费,这个专业就可以发展下去,而学生想不想学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高等教育发展到现在,应该用‘以人为本’作为最高理念,引领学校方方面面的建设。”杨卫说,所以浙大全面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和按大类招生,学生可以自主选课、选择主修和辅修课程,可以选择教师,很多课程循环开课,有些课程学生还可以重修,这些都是以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及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由于受就业压力等的影响,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比较功利化。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教授认为,这是影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头号问题。与国际名校相比,我们的高校以往更关注“教”,拥有众多名师,建设了大批精品课程,但有时是大摆“盛宴”,但“吃客”很少,有的精品课程学生缺课比例很高,这是因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是为了“学”,学校投入那么多,学生学习质量却不高,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清华正在思考:如何以学生为主体,解决他们爱学习、自主学习的问题?

清华大学最近从美国引进了评价学生学习状态的指标体系,试点后发现,全部五大类指标中,清华的校园环境等四大类指标都和美国高校不相上下,只有师生互动这一指标有明显差距。“多少年来,老师站在台上讲,学生坐在台下听,很少主动参与,也不知道听懂了多少。”袁驷教授大声疾呼,我国高校一定要把重心从过去的重视教学资源投入更多地转移到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以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来检验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记者 任松筠)

摘自《新华报业网》 2008年11月21 日

我国高校如何快步迈向世界一流大学

——首批“985工程”高校校长纵论一流大学建设

“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2008”10月13日至14日在杭州召开。会上,我国首批进入“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研究型大学的校长们,围绕“如何加快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大学要出真思想

“研究型大学是跟在社会的后面,还是走在社会的前面?如何引领社会?”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国有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不少校长认为,在社会知识普及程度较低的年代,研究型大学是最突出的社会引领基地,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和网络传播机制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研究型大学作为社会引领基地的作用正在被削弱。

关于实现大学引领社会文化的功能,校长们都认为“大学要出真思想”。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我们的大学在引领社会文化建设方面还远远没有起到大学应该起到的作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让我们反思,大学培养的国家建设者们在价值观、使命感、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目前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可怕的是,我们的大学对一些社会不良习气,呈现出随波逐流。”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认为,大学首先应该为建设公正的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理性和独立思考精神的批判者。当前,“大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突破‘管制教育’的观念,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批判地学习,并能学会对自己负责。”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说,研究型大学承担“适应社会需求,引领社会文化”的功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大学既要走出象牙塔,又要守护象牙塔;学校要思考如何进一步密切与社会的关系,既要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对大学的需要,又要坚持大学的精神,始终保持先进的文化发展。“在满足社会需求过程中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建立社会对大学的文化信任。”

通过合作走向整体崛起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总量要求、内涵要求和声誉要求等三道门槛,现在正在跨越内涵要求这道门槛。他在分析了中国大学最近20年学术影响力发展趋势后认为,在未来10年,我国有若干所大学在学术影响力上可望进入世界前100至200位。他认为,高校应当在管理机制的建设上更多地探索学科生长的规律、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建立科学的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在本次研讨会上,首批进入“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高校的校长们,谈得最多的就是研究型大学如何以“群”的方式共同发挥引领性作用。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建议,与会的9校应形成一个较为紧密的合作形式,学校之间建立起数字化快速通道,创建校长与校级领导远程战略研讨会议室;加强9校优秀教授、优秀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建共享名师和优秀网络课程资源,拓展社会服务渠道等。“这不仅有利于避免争夺优质师生资源方面的无序竞争,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促进9校乃至我国高等院校的学术繁荣与整体崛起。另外,共建共享名师和优秀网络课程资源还能推进我国学习化社会的进程,并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趋向。”王树国进而提出,9校应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研究小组,剖析我国建设世界先进水平一流大学取得的成就、已有的优势、存在的不足、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等。

学科建设是迈向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认为,学科建设要以人为本,“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队伍建设,一是人才培养。目前在学科建设上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也主要是“人”的问题,包括人才引进的校内校际公平与秩序问题,人才培养的无壁垒交流合作体系问题等,亟需研究解决。

一流大学需要宽松环境

过去是大学以批判的眼光看社会,而现在是社会以批判的眼光看大学。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希望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能有更为宽松的氛围,使大学的学者具有独特的“学者气质”:既有“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也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品格;同时,大学在体制上需要进行创新,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形成鼓励创新研究的氛围和机制,形成“各得其所”的评价机制。郑南宁同样认为,一流大学的发展需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需要政府支持和社会公众的理解。

只有将大学主要力量转移到学术上来,才能履行大学引领社会未来发展的使命。在本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上,众多名校校长认识到中国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王树国在报告中呼吁,社会应该为大学的非学术性责任“减负”:若干年前,许多企业有义务,也有责任承担学生实践培养的任务,为高等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样一个好传统,现在越来越淡薄了。反过来,用人单位和社会却指责学生动手能力不足。

建设一流大学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并非拥有一流的硬件条件,而是拥有一流的师资。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认为,“211工程”三期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更为凸显。因此,要突出和加强队伍建设,突出和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说,该校已决定将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放在加强内涵建设的首要位置。“高层次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引进和培养体系,创新人才成长为公认的领军人才则又需要10至20年的时间。”

许多校长建议改革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增加科研经费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张杰认为,不论是“985”经费、“211”经费,还是国家的纵向科研经费等,在管理和投入上,都存在“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严重制约着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周炜)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23日

改革开放30年:从高教大国迈向高教强国

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大幅度提高了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今天,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实现了大众化的目标,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更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进入后大众化时代,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布局和质量等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改革开放的头2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规模稳步扩大的一个时期。从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我国普通高校从598所增加到1022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从40万人增加到108万人,招生数量年平均增长率在9%左右。

但这个发展规模和速度,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人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为此,1999年中国政府作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定。当年招生159.68万人,比上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由此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以平均每年1.54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比预定计划提前8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根据教育部2007年的统计,当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23%,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总人数超过2700万人,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跃居世界之首。

高校扩招是中国高等教育影响社会发展的典型事件,它不仅拉动了当时的内需,间接推动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本身与时俱进地进行战略转型。

扩招加速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进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探索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1999年高校扩招推动了高等教育改变办学体制,实行投入、经营、管理多元化,开展多种形式办学。

经过8年多的持续努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项改革覆盖面广,涉及到900多所高校,克服了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重复办学、资源浪费的弊病。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新体制已经形成。

与此同时,扩招也推动了教育制度创新,带动高校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更加开放地面向社会办学。

全面提高高教质量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提前实现了大众化的发展目标,进入了后大众化时代,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乃至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为加快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我国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

1991年,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非均衡发展战略,“211工程”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被正式提及。1995年,《“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发布,“211工程”正式启动建设。2002年,“211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从2002年起实施。

“211工程”是一个以倾向性资金为保障实现重点办学、有选择地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工程。截至“十五”规划末期,“211工程”共安排建设资金292.94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为87.55亿元。

“211工程”为随之深入推进的“985工程”奠定了重要和稳固的基础。为促进一流大学的创建,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重点支持若干所大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简称“985工程”。

与“211工程”不同,“985工程”是在前者努力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奋斗目标前进的具体行动纲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其核心的目标。其一期工程侧重学校的整体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二期则是“巩固一期建设成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使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学科水平”。

国家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增强了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获得了一批具有标志性、突破性和对经济社会法制具有重大意义与推动作用的重大成果。

教育质量问题,是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阶段中遇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为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的意见》,决定实施“质量工程”,这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面对的对象包含了所有高校,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质量普遍提高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并完善了相应的制度建设,积累了丰富的评价和管理的经验。

改革与创新仍有较大的空间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需要多方面探索的,数量的发展只是其中一个指标。为了保证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多元化和高质量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关的研究、试验和探索蓬勃地发展起来。一方面成立了相关行业组织,对诸如高等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布局调整、管理体制、办学自主权、教学评价、校企合作、社会力量办学、后勤社会化、科技创新、学术规范、招生分配制度、学籍学分制度、贫困生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制度等进行了长期持续的探讨;另一方面逐步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走上依法、有序发展的轨道。

与此同时,高校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扩招的第一批学生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步入就业市场,扩招政策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结构、功能的影响也逐渐凸显,尤其近两三年来,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降低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文化发展存在不均衡的原因,高等教育在东西部的发展、大中城市的发展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重点高校和一般院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致使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结构仍存在问题,发展状态不太理想,造成了教育资源新的紧张形势。

此外,由于规模的扩大和办学资源(包括教学、住宿、餐饮等硬件设施,以及师资、管理等软件资源)的紧缺和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质量的滑坡,培养的人才不达标。一些院校在大发展条件下质量难以保证,一些地方高校的扩招持续冲动难以遏制,导致了教育公平和效益的冲突,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质上体现了规模扩张的目的,高等教育在质量普遍提高方面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不过高等教育还面临结构的变化、布局的合理、质量的提高、评价的导向、制度的创新等一系列更深层的发展问题,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仍有较大的拓展和试验空间。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充满生机和活力,尽管未来的改革和创新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但高等教育不会放慢发展的步伐。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是历史赋予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摘自《工人日报》2008年11月27日

恢复高考三十年大事记

自1977年8月邓小平主持召开科教座谈会决定恢复高考起,到2007年,高考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为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精神,提高科学性与规范性,高考改革从未停止过。

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当年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讨论参加高考的学生资格。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当年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确定高考招生办法。具体包括:1、劳动知识青年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2、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而且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据统计,当年的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上海则实行3+1方案。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后续几年中,高校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1999年,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广东省率先开始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生的改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

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对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的限制。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第一次全面实现网上录取,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53所。同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2006年,在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高考考场上共有15个版本的高考试卷。同年,考虑到天气炎热,高考比以前提前一个月举行,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9日。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重返大学校园。

来源:新华网 2008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