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8年第15期(总第47期)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4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8年第15期(总第47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8年12月22日

大学教学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是学生的体验,并将其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

大学教师需要教学新策略

高中时代形成的学习习惯并没有留在高中时代,而是悄无声息地渗入到了大学生活。然而,很多高中时候的学习方法在大学是不适宜的,也是不可取的。

如今的大学教学系统需要充分调动的不是教师的创造性,而是学生的能动性。与此同时,它有可能过于相信学生在学习上的适应能力。

是否大学教师可以不用太多地考虑学生的特点而进行授课?

是否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足够适应任何教学方法的能力?

迈克尔•普洛瑟和基思•特里格维尔为我们解答了上述这些问题。他们在《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以下简称《理解教与学》)一书中,将自己的独特观点明确地呈献给了读者:大学教学需要考虑的重点是学生的体验,并将其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他们结合多年来在教学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为大学教师提供了一种教学方法,也为大学教师把学术思想应用于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指导。

迈克尔•普洛瑟是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学术研究室教授兼主任,曾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多所大学从事过教学研究。之前,他曾在多所大学执教物理长达25年之久。而基思•特里格维尔是悉尼科技大学教学中心副教授兼主任。1984年来到布里斯班的格里菲思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在此之前,他是西澳大利亚大学和英国开放大学的化学教师。可以说,两位作者有着丰富的大学教学和研究经验。

在《理解教与学》一书中,作者提出,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是大学教学中必须秉持的一个重要理念。这种对学生体验的关注不仅仅局限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而且应将教学情景纳入到教师的视野内。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清其学习经验中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以达到高质量的学习目的。这些环节包括:学生对学习情景的感知、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先有学习经验以及最终获得的学习结果。

差异是错误滋生的温床

所有的大学生都是经过了艰苦的高中学习才走进大学校门的。高中时候业已形成的学习习惯并没有留在高中时代,而是悄无声息地渗入到了他们的大学生活。但是实际上,有很多高中时候的学习方法在大学是不适宜的,也是不可取的。这些学生的先有学习经验是大学教师首先必须要注意到的问题。

学生的先有学习取向是什么?

不同的学生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异?

在学习的过程中,先有的学习经验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些先有的学习经验是否会随着不同的教学计划而改变?

正确而清楚地认识这些问题,是大学教师要做的第一门功课。如果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那么不但教师的教学效果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会下降,而且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除了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异性的影响因素之外,学生对教师教学环境的感知差异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不能假定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准确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能假定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教师和学生对他们所处的教学情景都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在这种认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学环境的很多特征都可以在师生的意识中凸显出来。但是,还有其他一些特征则潜伏在意识背景之中,需要我们仔细地思考才能感受到。

迈克尔•普洛瑟在《理解教与学》中,以学生关注的教学方式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对于大学的物理课程,有的学生特别关注教学环境中的某些特点,如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内容;有的学生则特别关注其他的课堂特点,如小组讨论。学生关注点的不同,即他们的感知差异性、过去的学习体验、所采用的学习方法等,将和他们最终的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十分系统的关联性。

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每个学生对教师所强调的课程内容的理解都有不同的认识,教师设计和构建的课程内容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关注点。为了避免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教学障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先有学习经验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

迈克尔•普洛瑟认为,最好是从师生共处的教学环境中凸现出来的特点入手,来理解学生的先有经验。不能把先有经验看作是师生带入教学环境中的稳定不变的东西。事实上,先有经验是随所处情景不断变化的。教师需要认识到自己所创造的教学情景能够唤起学生什么样的先有经验。教师也需要明确地知道,在教学环境中学生所使用的学习方法和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吻合,而且在这样一种教学情景下产生的教学结果是否成功。

师生怎样感知教学情景,是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两个主体的错误感知都会导致教学的失败。大学教师怎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学习,这是教学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领域。

教学中相互依赖的师生关系

鉴于教师和学生的体验对于教学成果的重要性,教学情景和师生之间的适配性就很有必要值得专家们进行探讨。很多教师都面临这样的难题:为什么同在一个教室,但是学习的效果却有如此大的差异?这样的疑问在教学情景中有很多,目前我们所知道的知识也许并不能完全给予解答。但是,至少有一点我们很清楚,在这样一个情景中,能够产生最主要作用的就是两个实体:教师和学生。

笔者认为,如果从单个个体的角度上来研究教学,所得到的结果虽然也十分有价值,但是却可能过于僵化。实际上,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产生作用的过程。要想全面地考虑教学问题,就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考虑。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依赖关系是非常明显的,我们能够根据教学实践得出以下的结论:在一种教学情景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另一种教学情景中未必有效,而这里所谓的教学情景就包括学生这样一个主体。也就是说,对一名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用在另外一名学生身上就未必有效。通常,每个大学班级中至少都会有三四十名学生,要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差异性是很难做到的事情。所以,大部分大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但是,迈克尔•普洛瑟和基思•特里格维尔则认为,大学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克服困难,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这时,如何解决以学生为中心所要面临的问题,就成为大学教师的心中大事。

尽管教师和学生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但是教师若想改善教学效果的话,就应该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因为,作为教师而言,很难快速而有效地改变学生,但是却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学生。

迈克尔•普洛瑟和基思•特里格维尔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贯彻一套实践的原则。这套原则共分为四个层面:学生的先有经验、学生对学习情景的认知、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结果。

提出这四个层面,并不是说要让教师去改变学生所具有的这些特点,而是建议教师能够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从了解学生的这些特点出发,设计出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其中,第一条原则强调学生感知方面的差异性;第二条原则强调它和其他感知差异的关系;第三条原则强调感知特点是如何通过师生所处的教学环境而激发起来的;最后一条原则强调学生对教学的感知特点和其学习结果的相互关系。这套原则可用作衡量现有教学的标准,也是进一步改善教学情景的基础。

和谐是制胜法宝

就像本文所提倡的理念一样,教育要达到成功的目的,就需要教师对自己、对学生都有一个准确的认知,既要了解学生,也要了解自己。

教师在对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同时,开始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做到其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技巧之间的契合。总的来说,高校中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认识学生所处的学习情景,认识到教学对情景的依赖性以及学生对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的理解程度存在差异,同时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不断的评估和改进。这也是作者给所有大学教师的建议。

如今的教学已经将教学测量纳入其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成熟的测量工具采集自己需要的信息。比如,学生对教学情景的感知、学生的课堂体验,等等。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获得学生对于自己教学效果的反馈。笔者同时认为,获取信息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并对之进行很好的处理,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学经验得到不断的丰富和积累,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越来越好。

迈克尔•普洛瑟和基思•特里格维尔在书中曾提到了学生的表层性学习法的问题。由于大学课堂的特殊性,高中时所经常使用的表层学习法并不适合大学的学习。对于大学教师来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让学生改变原来的学习方式,帮助和激发他们学会采用深层的学习方法。对于这个问题,可能不同的教师和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在此,笔者还有一个想法:为什么我们不能从小就尽量培养青少年采用深层的学习方法?这样的话,可能就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理解教与学》这本书是针对大学教师群体而写的,但是实际上,其中的教育理念也适用于中小学教师以及其他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中小学的课堂中也存在着与大学课堂类似的问题,不同的是,中小学课堂中的这些问题可能表现得没有大学课堂那么明显。值得指出的是,学习习惯包括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很容易的,但是改变起来却非常困难。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够从青少年时期,就鼓励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和动手实践来探索事物的规律,培养孩子识别问题本质的能力,那么很多教育上的失误都能够得到避免,孩子的求学道路也会变得更加顺畅。(作者:王萍萍)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13日

知识经济呼唤高素质大学教师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以及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作为知识发源地和集散地的大学,开始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影响和引导着知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教师必须对知识更新、利益驱使、优化结构、竞争上岗和互促互动等观念进行科学认知。

发达国家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之所以强于我们的大学生,主要归功于那些创新素质优秀的大学教师。我国的大学教师大多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占总数近三分之一的中老年教师已经过了成长可塑期,创新素质的培育显得较为艰难。提升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高校师资力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没有一定数量的一流名师就不会对学生产生引领终身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大学教师的根本要求。名师出高徒,大学生所需的名师,不仅要学富五车,教学有方,而且要有崇高的师德,学生则“度德而师之”。大学教师在知识结构上要精深广博,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做到游刃有余。大学教师应在教学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使教学效果到位。教师还应具有创新素质生成的教学能力,成为学生模仿创新的典范。

大学教师除了必备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学识水平外,还要保持良好的授课心境去传道、授业、解惑、指路,保持良好的心境站立于讲台,能起到以自己的人格感化学生的作用。虽然教师不是完人,但在学生心目中,应该是美好的化身和模仿的榜样,因此,教师必须做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全球形势的发展,知识更新节奏的加快,引发了一场知识与信息的革命,大学教师必须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追踪时代前沿,并不断“充电”、修炼“内功”,以弥补知识的老化和陈旧造成的缺陷。校方应把教师的进修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和组织化,要把它列为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有些教师由于多方面因素,不想也不愿进行系统进修和参加岗位培训。这就要求校方要设法解决教师进修培训的动力问题,把“要我进修”转为“我要进修”。未来的大学将更加开放,知识经济要求教育在空间的拓展上呈现国际化的趋势,大学教师在教育思想和学术研究上要具有国际水平。因此,大学教师应当经常走出国门,在广泛的国际性文化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学术水平。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知识经济的内驱力是在不断的变化中进行创造,而知识经济的生命力则是在创造中不断变革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一般要求高中毕业后接受两年专业训练,其中三分之一须具有大学学历,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比传统产业高出5倍以上。因此,大学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作为办学的宗旨。

我们的大学,应当在继承历史上优良教育传统的同时,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特别是借鉴发达国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在教学中,不仅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善于站在前人的肩上,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不仅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答案,更要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不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掌握驾驭知识、实现知识价值的方法和手段;不仅随时为学生引进新的教学内容,更要及时淘汰那些已经陈旧过时的内容,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不仅教导学生虚心好学、尊师求教,更要鼓励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者:李永山)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7日

如何改善我国大学教师学缘结构

面对我国高水平大学与美国大学在师资队伍学缘结构上的巨大差距,为了加快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尽快缩短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必须在改善国内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具体建议包括:

在实施“985工程”中,重点改善高水平大学的教师学缘结构

大学是一个有着较为严格的“群分”性特质的场所,教师会根据每所大学的“群”性特征,选择适合自己从业的大学。同时,某类教师的群体加入,又会促成和改变一所大学的“群”性特征。因此,在我国高水平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过程中,改善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时机已经不容再错过,以确保现阶段形成的大学“群”性特征。这会对我国高水平大学在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产生积极作用。

提高一流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质量是重中之重

拥有博士学位,已成为美国大学中教师的“基本资格”;而且不管学校自身处在哪一个层次上,美国大部分教师是在世界著名大学(指排名在世界前200位的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流大学培养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就是日后一流大学的师资。因此,提高我国一流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质量,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确保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提供机会,提高在职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利用学术或其他方式,提供机会让高水平大学中的在职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进修、访问或进行其他形式的学术交流,在保证学习和进修时间至少在一年以上的基础上,增加出国访问和进修的教师人数,提高在职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将优化基础学科的教师学缘结构放在优先保证的地位

对于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来说,基础学科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因此,优化基础学科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应该放在优先保证的地位。特别是在还没有条件实现所有教师从世界一流大学补充的情况下,大学更应该根据学科的性质,确定不同学科教师来源的标准:基础学科的教师一定要坚持从世界一流大学中引进;其他学科的教师至少要从国内高水平大学或一流学科中引进。(作者:刘念才)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24日

关注30岁大学教师群体素质培养

数十万研究生才出校门就执教鞭 委员呼吁关注30岁大学教师群体素质培养

30多岁的老师教20多岁的学生——北京某大学经济学院大三学生刘智发现,上专业课的年轻老师一年比一年多。“青年老师好沟通,教学内容鲜活,深受同学们的喜欢”,不过,刘智和同学们也有担忧,“年轻老师人生阅历毕竟有限,很多人生发展规划问题,他们指导不了,我们是否能把未来的生活放心地交给他们?”

大学生们的担忧,也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关注:近年来大学扩招,教师紧缺,大量硕士或博士刚毕业,没有经过严格培训,就直接登上大学讲台。

“他们才30岁左右,刚刚步入社会,就要立刻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建保3月12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呼吁,扩招后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个30岁左右年龄的峰值,这些青年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和教学质量,怎样培养这些教师,值得全社会共同研究。

李建保是在做中国高校人力资源调研时察觉这个问题的。他将2000年至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校项目申请人的年龄作了分析后发现,2000年项目申请人数最多的年龄段分别是35岁和55岁,而2006年人数最多的两个年龄段分别是42岁和30岁,其中30岁左右的占了60%。

李建保说,自然基金委的项目开放、自由,大多数高校老师特别是青年老师都会积极参与申请。现在,我国还没有教师年龄结构详细调查数据,这个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高校青年教师出现了一个庞大的30岁教师群体。按照李建保提供的数据,高校教师已由扩招前的六七十万人迅猛增加到160多万人,30岁左右的教师约有96万人。

这一数据和李建保在高校看到的基本一样。李建保在青海大学和清华大学待了近20年,“我身边的青年老师越来越多,现在占了半数左右”。

大量30岁左右的青年教师直接登上讲台,让李建保委员有些担忧。他说,这些老师没有经过严格培训,毕业后就上岗,教学经验比较缺乏。而十几年前的状况却不一样。李建保刚当老师时,先给教授当助教,然后帮着教授改作业,第三年才被允许偶尔讲讲课,教授就在下面听着,随时指出错误。

李建保说,部分青年教师充满激情,希望尽快得到认可,成长的愿望往往过于急切,对待教学和科研的态度不是很严肃。“社会本来就很浮躁,如果他们再把这种浮躁带给学生,后果将很严重。”李建保的担心在一个数据中似乎可以得到印证:2006年3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期简报称,2005年弄虚作假的20个反面案例中高校占了15个,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青年教师所为。

“他们的人生经验非常有限,责任感不一定很强。”李建保说,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如果他们仅仅把教师岗位当作一个跳板,教书育人敷衍一下,最终受伤害的将是现在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难,综合素质在下降,恐怕和部分青年老师的不负责任也有一定关系”。

李建保说,人生的30岁就是一道坎,好与坏就在一线之间,青年教师位置特殊,更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他建议,教育部门必须营造和提供好的教学、科研环境,让青年教师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感到积极奋斗就会有前途,以稳定教师队伍;学校也应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并把多年前流行的“传帮带”传统恢复起来。

“更重要的是,青年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进取,把教育工作当作最崇高的事业来对待,因为他们影响着中国的下一代人。”李建保说。

“30岁大学教师群体”素质也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视。2月28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宣布“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正式启动。同时,教育部下发了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没有被聘为副教授的青年教师,原则上不得作为基础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作者 李健 赵飞鹏)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7年3月13日

武汉理工大学导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传帮带

武汉理工大学十分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把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开展了导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传帮带”活动。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保证一对一“传帮带”活动有序开展

学校要求各学院要站在推进师德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实现“两个一流”大学目标的高度,认真组织实施导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传帮带”活动。各学院积极响应,学院领导、博士生导师、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纷纷要求担任一对一“传帮带”活动的导师。由于此次活动需要占用导师们很多的业余时间,但导师们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投入到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中。为了落实好这项活动,各学院建立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主抓,教师参与的组织运行机制,并形成了以教研室或科研团队为单位、坚持学科专业相近开展一对一“传帮带”活动的组织模式,使整个活动得到有序地推进。

二、周密部署,责任到人,保证一对一“传帮带”活动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学校35岁以下教师有979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00名。学校要求,35岁以下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必须参加一对一“传帮带”活动,同时将博士毕业两年晋升副教授的青年教师也纳入了本次活动范畴。各部门工会积极动员本部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与一对一“传帮带”活动,并认真组织推荐德才兼备的教师担任一对一“传帮带”活动的导师,现已结成400余对。为了增强活动效果,学校要求参与此次活动的青年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和不足,制定提高的内容和计划,主动请指导教师帮助解决;担任一对一“传帮带”活动的导师要自觉履行培养青年教师的职责,毫无保留地向青年教师传授知识、教学经验和方法,尽职尽责地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带出好的教风、学风,带出德才兼备、学生爱戴的青年教师。在活动中,导师经常听青年教师的课,检查青年教师的备课笔记或多媒体课件,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导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导师、青年教师互听课后均要填写“听课记录表”。由于责任明确,使这次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跟踪管理,狠抓落实,保证一对一“传帮带”活动深入开展

各学院工会建立了导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传帮带”活动跟踪管理体系,及时总结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指导一对一“传帮带”活动深入开展。通过导师与青年教师这种有针对性的交流与切磋,使青年教师缩短了适应周期,导师自身也得到了提高,给教学、科研带来蓬勃生机,让青年教师在教学一线显现出了巨大活力,从而更有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为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使导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传帮带”活动得以规范化,学校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各学院将青年教师的情况纳入教师业绩考核,导师工作计入年度工作量。另一方面,学校制定了《武汉理工大学导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传帮带”活动表彰办法》,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工会、导师与青年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

摘自:教育部网站 2008年11月4日

大学教师应变成星巴克服务生

记者问:您在自己公司的管理中是怎样来实现磋商的?

潘石屹答:在新的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在公司里面,一个公司的领导要搞好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在教室里面,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发生变化,如果还是用过去的方式的话,就特别没效果。

我到一个大学去讲的时候,结果他们给我一个特别高的讲台,我坐在上面,下面是很多的学生,我一边讲,一边想,在新的社会中,大学的教师应该是把教室办得跟星巴克一样,一个圆桌一个圆桌,把同学们集聚到一起,一起讨论问题,老师就应该像星巴克的服务员一样,同学的网线没有插好就帮着插一下,该倒茶就倒茶,该倒咖啡就倒咖啡,千万不要像领导一样。这个时代真的发生变化了,一个能够上网的小学生到网上查到的知识,比一个大学教授头脑中的知识要多很多,这是一个时代特别大的变化,我把这样一个方式说完了以后,大学生都很高兴,说就是应该这样。

我们就一个一个问题来解决,围绕一个问题提出一个解决办法,是这个桌子上五六个同学一起提出来,千万不要觉得其他人都是傻瓜。大学也好、高中也好,考多少分对我们工作的思想是零,而我们学习掌握信息的知识和能力对一辈子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

摘自《钱江晚报》2008年7月8日

大学教师扩展专业发展

王建军在2008年第3期《全球教育展望》发表《合作的教育变革中大学教师“扩展的专业发展”》一文指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育变革中,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倍受重视,但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则少有人关心。由于中小学教育实践的丰富和复杂,来自不同背景的合作者之间的沟通事实上非常困难,人的改变过程复杂而充满变数,处于合作教育变革中的大学教师应谋求“扩展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此类变革的要求。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