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9年第6期(总第53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9年第6期(总第53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9年4月23日

对大学教学的“三思”

2009年1月4日,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全文登载了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上的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讲话中,温总理将“教学改革问题”作为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对其做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仅在知识的本身”。“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教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温总理的这段话,指出了目前教学中的问题所在,揭示了教学的真谛,指导我们重新认识教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教学是什么?教学为什么?教学改什么?引导我们对大学教学的“三思”。

一、对教学本质的深思

“教学”是什么?传统的认识是: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这实质上将教学看成是定向“授”与“受”的过程,教学过程以教为中心、以老师为主体。这种传统认识对教学的影响根深蒂固,至今我们的教学仍然不能彻底摆脱“5个局限”: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进了课堂,就像上了“知识”的高速“传送带”,一端是老师的三尺讲台,另一端是学生的一米课桌。这种单向、线性的灌输型教学模式,偏离了教学的本质。

那么,教学的本质是什么?简单地理解: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学生“乐学”、“会学”、“学会”。

教学生“乐学”。常言道:“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探索知识,掌握知识的自动力。”教学生“乐学”,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要善于“吊胃口”。老师上课应该像介绍一桌大餐,告诉学生每道菜多么好吃,营养多么丰富,对身体多么有益,使你垂涎三尺,食欲顿起;然后告诉他们这道菜的原料是什么,如何制作,如何搭配,使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下课后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一头扎进图书馆和实验室,为自己准备这顿大餐。

教学生“学会”。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把学生“教”会,二是教学生“学”会。在中学,重点可能在前者;在大学,重点应该在后者。学会知识固然重要,但学会学习知识的知识更为重要。“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就是这个道理。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言:“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随着知识总量的迅速扩张、知识更新的加快,一个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可能仅占其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获得。同时,一个人的成功将越来越不依赖于他所占有某个专门领域知识的量,而更多地依赖于他在不同领域间进行知识转换的速度。因此,时代要求人们从阶段式的学校学习走向终身学习。那种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将会成为历史。从这种意义上讲,“学会学习”就等于“学会生存”。

教学生“会学”。这是教学的核心。怎样才算会学?有三点很重要:会自己学、会思中学、会做中学。自学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最重要体现。可惜我国的基础教育,甚至大学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离开课堂,离开老师,就不知道怎么学了。我国的大学教学仍然摆离不了“三个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老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相比国外,我国大学课程密度很大,但强度很小。我国大学本科四年的课程一般规定有50—60门之多,而哈佛大学只有32门,芝加哥大学有42门。我国大学生每学期甚至可以选学10门以上的课程,而哈佛大学的学生平均每学期选学4门课程。据统计,美国一名大学生每周课程要求的阅读量大约为500—800页,而我国的大学生恐怕100页都难以达到。许多课程只要带上耳朵去了课堂,就能“顺利通过”。因此,我们的大学生有许多是在“听大学”,而不是“读大学”。有一个似乎有点“搞笑”的真实故事,说的是阔别30年的某班级校友回母校聚会,当问及大学期间哪门课学得最棒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大学物理”,因为该门课的老师地方口音很重,要求又特别严,除了作业外还留大量的思考题,并且小测验三天两头接连不断,搞得大家连见面打招呼都是“物理做了吗?”这种“教”法正好“歪打正着”!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提倡这种“教”法,但其中蕴含的东西却不正是我们要追求的吗?

教会学生思中学和做中学,就是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温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讲话中指出:“我最近常思考,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到,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些,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思考是智慧的钥匙,是认知的催化剂。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维在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中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应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首先,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正如人吃饭——样,只学不思,就等于不加咀嚼,食而不化,真正的营养无法吸收。其次,思是学的动力。“思竭学必勤”。孔子曾言“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再次,思考是创新的关键。只有独立思考,才能融汇贯通,才能由多而少、由博而一、由现象到本质、由无序到规律;只有独立思考,才能生动活泼、千姿百态,才可解放思想、向传统挑战,才能不安所学、不溺所闻,才有创新、有发展。爱因斯坦曾言:“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思考从质疑开始,经过疑惑或质疑后,才可以达到深刻理解。科学的历史,充满了质疑。知识在“质疑”中产生,创造在“反思”中孕育。爱因斯坦就是在对“天经地义”的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的置疑和颠覆性的反思后,创立了狭义相对论.从而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新年代。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应该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强调“君子之教,喻也。”“喻”就是启发诱导。教师要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此,我们要将“句号式”课堂教学转变为“问号式”。可以这么说,没有“问号”的课堂就不是真正的大学课堂。这种“问号”,绝不是简单的提问。频繁的简单提问就像扔“炸弹”,会把课堂气氛搞得很紧张,这样的“提问”不但不能引起学生“思考”,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思维。学会思考,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上课之前必须预习,借此对老师要讲的内容有所了解,找出难点和疑点来,形成“问号”。听课时,以此为重点,把这些“问号”一个个地打开。课堂上还可能产生新的疑点和难点,对这些新的“问号”,如果当时打不开,就把他们记下来,下课后再来解决这些“问号”。这才是真正的“上课”。

教学中的“知行统一”,就是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一文中对知行统一观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阐述。他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以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我国思想家王夫子认为,“行”(即实践)是“启化之源”,是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之源。学习得如何,思考得如何,认识得如何,都必须通过实践来判断;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只待实践来答复。创新始于实践,终于实践,实践贯穿于创新的始终。不仅如此,能力也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来表现与衡量。没有实践,怎么会成为“能干”;没有实践,怎么会认为“能干”。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面向社会实践,在做中学。

二、对教学理念的反思

教学为什么?“教”是为了“教会”,“学”是为了“学会”,这就是传统的教学理念。与之相对应的是“教为不教、学为会学”的教学理念,它是基于对上面讨论的教学本质的认识,即“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为不教”绝对不是“不教为教”,这里的关键在于一个“教”宇上。“不教”绝不是“不作为”,而是“大教”,即“大教不教”。

“教为不教”有两层含义:“教”的目的是“不教”;“教”的方法是“大教”。“教,是为了不教”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名言。这种“教”是什么?就是教学生“学”,也就是前述的教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任院长柯比在他的著作《学习力——哈佛大学对学习能力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中指出:“学习力是什么?他是学习能力、动力、态度和创新能力的总和。没有学习能力就没有创造力,创造力的枯竭也就意味着生命的枯竭。因此,哈佛才将帮助学生具备使自己终身受益的学习力当做最终目标。”这就是哈佛,这就是造就了6位美国总统、34位诺贝尔得主的哈佛。作为一所大学,要始终将“不教”作为教学之目标;作为一名教师,要始终将“不教”作为施教之功力。

那么,应该怎么“教”?也就是说,如何才算是行“不教”之“教”的“大教”呢?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叶圣陶先生曾讲:“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可见,要做到“大教”,就得“善教”。“大教”是更高层次的教,对施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评价“不教”之“教”?显然必须放弃传统的“以教论教”,要坚持“以学论教”的原则。“以教论教”的评价原则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评价依据是讲了多少和如何讲的。“以学论教”的评价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评价依据是学了多少和如何学的。也就是说,“教得怎么样”要通过“学得怎么样”来评价。

“学为会学”是一种学习理念。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强调转变“教”的理念的同时,一定要重视转变“学”的理念。学校育人毕竟有别于工厂制器,它是一个主动“加工”过程。只有“教”与“学"互动,方能成效。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是,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没有摆脱浓厚的应试教育环境,使得学生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学什么取决于老师讲什么,怎样学取决于老师怎样安排,学得怎么样取决于考得怎么样。从小学到中学,他们一直是紧紧拽着老师的双手,到了大学如果找不到这双手,他们就会不知所措。正像一名参与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试验的同学所讲:“我们是填鸭式填出来的,从来没有尝试过自己觅食。因此,在老师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中感到无所适从,没有自主学习的需求”;“我宁愿受高中的那种苦,但请别让我自主”。可见,教与学必须和谐统一,互动互进。从这种意义上讲,“教为不教”之“教”的理念和“学为会学”之“学”的理念是相合相通、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二者应相提并论,成为“教为不教,学为不学”的教学理念。

树立了“教为不教,学为会学”的教学理念,就能为我们一直讨论的“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和“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等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

三、对教学改革的再思

教学“改”什么?或者说,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教为不教,学为会学”的教学理念,不能只停留在认识层面,重要的是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中,这将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重大挑战。教学改革一定要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这是目标、是方向。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很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这些固然都很重要,但它们是“目”,而教学模式是“纲”。“纲举目张”!所以,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改革。

对于教学模式,学术界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一种比较常用的说法是: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将教学活动诸要素联系起来的结构和实施教学的程序和方式。传统的传输型(亦称传递接受型、继承型等)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尽管教学改革的矛头已经指向了传统教学模式,但它在大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始终未能撼动。

研究型(有时称研究性、研究式)教学模式,是近年来人们积极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识发展学说”。这些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学习过程与科学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探索式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标准表述尚待学术界从实践中总结和完善,但从其内涵出发,我们可将它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为不教,学为会学”的教学理念。因此,要大力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

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近年来教学改革实践中崭露头角,在某些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了初步成效。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动而积极的学习行为,其核心是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参与性和创造性。自主学习既要有内在的必要条件,如以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的“能学”、以内在动机为前提的“想学”、以学习策略作保障的“会学”和以意志控制为条件的“坚持学”;也要有外在的必要条件,即教育的干预与指导。促进上述“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的前提是学习者的亲身体验,即“做中学”。课堂自主式教学模式便是为学生创造的“做中学”的环境之一。

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包括:学习者学习经历和学习需求问卷调查,课堂教学活动目的的阐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选择,师生、生生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参与,合作与协商以及整个教学过程的自测、互测评估等。这一框架的理论基础是人文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人文主义提倡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学习的目的是走向自由(自主)和自我实现。当学习者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就会促进学习。那种涉及学习者全身心的自动、自发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学习。

针对一些课程的改革实践表明,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习者认识策略特别是元认知策略的发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果。它体现了“教为不教、学为会学”的教学理念,值得进一步探索与实践。(作者:李志义)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7期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从教学基本功抓起

我们认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为,教学计划中的大部分学分和大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用在课堂教学上,课堂教学不但是传授知识的殿堂,而且是培养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其他教学环节的基础。

最近几年,我们走访了全国7个大区的40多所高校,对我国高等学校“基础力学”的教学状况进行了大量调研,与全国500多名基础力学老师以及近2 000名学生交换了意见。

调研中发现:目前,课堂教学普遍面临着一些困难,一是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计划修订之后,力学课程学时减少,而且减得太多,已经到了离谱的程度;二是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不当;三是一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教学第一线,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以及上岗培训不到位,教学基本功严重缺失,等。以上三个方面中,除了增加力学课程学时需要由学校统筹解决外,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不当也可以归入新时期的教学基本功。

因此,我们认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需要抓好教学基本功。

一、教学内容

好的教学基本功首先是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不仅要理解吃透,而且要有必要的延伸和扩展。为此

需要做到:

1.选择教学内容首先定位要准确,要求要合理。教学计划修订之后,学时普遍减少,如果还用过去的要求讲,就是不合理的;把多学时的要求放在少学时讲,也是不合理的。怎样正确定位呢?应该以教育部颁布的课程基本要求为准。现在很多年轻同志可能不知道有这个基本要求,学校应该将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印发给相关的教师。要让每个教师都要知道并深刻领会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不同类型的课时的要求是什么。

2。概念定义要准确,深浅难易要适度。首先要准确,然后难易要适度,要针对各类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学对象确定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程度。

3.注重重点、难点以及破解难点的办法。课时减少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砍内容,而是要把基本的、重要的、困难的知识点保留,特别要让学生掌握方法以能够举一反三。一定要有重点,绝对不要开中药铺,把所有的东西都罗列起来,课时用得不少,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重点要简明扼要、易于掌握。当然,一些过时的、不适宜的内容必须减掉。要做到这些,必须深入地研究教学内容,精心地加以选择。而且,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课本上的内容绝对不应该是一样的。现在许多老师,书上怎么写的就怎么讲,而且一字不拉。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将书本上的内容提炼出来,讲给学生。

4。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有些课程内容太陈旧了,却还在那儿讲,学生就没有兴趣:而有些新的内容,现在又是非常需要的,却又没有加以介绍,学生当然不满意。如果干巴巴的就是书上那点东西,学生说,我还不如自己在家里看书。另外,有时还需要讲一点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确定之后,要取得好的效果,还需要采用启发式的方法讲授这些内容。启发式讲授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维,并且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因此,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是善于提出问题。就是首先要讲清楚“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提出问题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从身边生活中或工程实际中提出问题,也可以从过去讲过的那些问题中提出新的问题等。不要没头没脑的就提出一个问题,使学生感到一头雾水。

其次是分析问题。要分析这个问题的性质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然后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就要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处理得恰到好处。就是先有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再作定量分析。我们现在有的老师不是这样,一到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是在黑板上写公式,而这些公式都在教科书上已经写得明明白白的,他却依然要从黑板的左边写到右边。我们的学生现在都厌恶老师在黑板上长篇大论的推公式,美国的一些教授也感觉到有这个问题。我们并不反对公式的推导,但是推导要有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定性分析。推导一个公式后,类似的公式可以不必再推,让学生自己去写出来。

再就是要有结论和讨论。讨论也是给学生留出空间,讨论里可以是有结论的,也可以是没有结论的,没有结论的就要学生自己去思考。也就是说,一堂课的最后有“句号”同时还有“问号”。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分解难点,也就是怎样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这是一种本事。这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本事,而且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本事。化解难点的过程,也是逐步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

要正确理解例题的讲解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有的老师一堂课几乎全是讲例题。讲课不同于习题课,习题课可以多讲例题,但是习题课不是讲课。所以,课堂教学中对例题一定要精选。一定要明确讲授例题的目的性,讲例题无非是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服务的。也就是说,其一,要教会学生怎样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其二,通过例题讲解反过来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我们说讲解例题的重要,就不再是习题课的水平,而是真正的教授讲课的水平。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的教学效率比较高,学生就愿意听,你在那里“抻面”,学生就不喜欢听。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要有吸引力,也就是要让学生听起来有兴趣。这与教师的投入够不够,问题提得好不好,分析过程是不是简明扼要等等都有关系。教学没有吸引力,学生的注意力当然不会集中。

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对教师具有反作用,如果学生听课的兴趣高,教师讲课的情绪就来了。如果一个教师面对100多名学生讲课,学生们专心听讲,站在讲台上就有一种责任感,就觉得讲不好对不起这些学生。

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注意力比较集中、并且有响应,教学效果基本上就是好的。如果再能做到使学生认为不听课是一种损失,这又上了一个层次。如果再做到觉得听课是一种欣赏和享受的话,那就是一个最高的层次。年轻教师要达到最后这个层次,可能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如果能够坚持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往上走,总会达到最高的层次。

四、师生互动

实现师生互动,既是教学方法问题,也是教学理念问题。我们提倡师生互动,就是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响应,学生和老师之间要有对话和交流,绝对不要教师一个人从头讲到尾,口才再好,都吸引不了学生。如果这堂课总是有老师和学生之间对话,就不一样了。学生们反映交互式、讨论式与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都很紧张,思想不敢开小差,不知道老师什么时候提问,不知道会问什么问题,不知道会不会问到自己”。

实现师生互动,首先需要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们过去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如果没有学生的响应,教师讲得好,可以说是不错,但是这是被动的。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被动的效果变成主动的效果,才是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所以,学生有没有响应,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其次,为了实现师生互动,课堂讲授要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思维空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比较大。这涉及:空间留在哪里,留多大,怎么留法?为了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思维空间,需要精心设计一些能够刺激和引导学生思维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都不一样。一要看对象,要区分不同的层次。一堂课留的问题,一类是大多数学生通过积极思维都能够被启发,并且有所收获;另一类是为少数优秀学生设计的,也就是使高水平的学生也有发挥的空间。问问题可以是自问自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大家答等多种形式,尤其要鼓励学生提问题。

关键在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当中不同阶段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一堂课,需要在什么地方提问,而且在不同的阶段,提不同的问题。在理论分析的阶段,讲一段以后,就问学生,下面该怎么办?讲例题的时候,也可以讲一点,同时让学生做一点,还可以请学生到讲台上讲一讲。

第三,在交流和讨论中,要善于引导。不要学生一下子答不出来你就把答案说出来。比如,一位老师讲“摩擦力”时,设计了一个问题:有两根轴,右边的是主动轴,端部是一个圆盘,左边的轴,端部也有一个圆盘,采取什么办法可以将右边主动轴的转动传递给左边的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好几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有的说,很简单,两个盘上打孔,用螺栓连接起来就行;另外一个学生说,打孔太麻烦,用夹子一夹就行;有的学生说,打孔和夹子都麻烦,在两个圆盘之间都抹上胶,一粘就行了。但都没有应用摩擦力解决问题的答案。于是,老师就提醒大家:我们现在讲的是“摩擦”嘞!这时全场180多人鸦雀无声,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把它们转起来,然后往一块儿一挤就行了。这位同学的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一片掌声。这种全场鸦雀无声和一片掌声,老师感到很欣慰。学生虽然没有直接回答出问题,不是教师告诉他们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他自己想出来的。所以教师的作用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维。

五、教育技术的应用

我们认为,教育技术包括粉笔和黑板。完全排斥粉笔和黑板,是不合适的。以前我们用粉笔和黑板照样可以进行启发式教学,照样可以有热烈的响应场面。所以,我们现在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但是仍然可以用粉笔和黑板来进行启发式教学,只不过所需要的时间要更多。所以,应用教育技术时,第一,不要排斥粉笔和黑板的作用;第二,在应用教育技术的过程中,要继承粉笔和黑板的优点,充分体现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要注意技术和课程的整合。一是,技术的运用应该能够引起教学深度和广度的深刻变化。二是,技术的运用应该能够引导学生从教室和书本走向广阔的外部世界。三是,技术的运用应该能够引导教育者采用更好的教学策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过去难以实现的教学方法,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以后,可能就比较容易了。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需要注意视频和动画技术的合理使用,不要动辄就是动画、视频。我们是大学的教育,所有的形象思维最后都要提高到抽象思维,如果做不到这一条,就是失败的。同时还要体现教学过程,体现引导学生思维,也就是将粉笔和黑板的优点体现出来。

制作电子教案,一定要体现教学过程,体现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千万不能“书本搬家”。一定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人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怎样开展启发式教学,对现有的电子教案加以改进和完善,千万不能将别人的电子教案拿过来“照本宣科”。

根据我们的经验,在一般院校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教学,最好辅之以粉笔和黑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做效果会更好。

打好教学基本功,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年轻的老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不管这条路有多长,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因为这是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维系着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也是深得民心的大事。(作者:范钦珊 邓宗白 蔡 新 陈建平 唐静静)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期

在研究氛围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管理运行机制,更要有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同时,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是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法宝。近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三海一核”办学方略,全面实施“创新推动、打造品牌”的人才培养战略,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从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创新氛围三条途径入手,并通过改革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贯穿到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研究氛围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全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进一步深化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建立教师上岗、进修、退出机制,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得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积极创建研究氛围

研究性教学改革是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建研究氛围的突破口。深入推进研究性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课堂,鼓励广大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将科研方法融入教学、将科研经费投入教学,按照“先期试点、典型引路”的思路,学校先后在理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开展研究性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为探索适合学校定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积累经验,进而推动全校研究性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展开。

根据研究性教学改革思路,试点学院精心遴选优秀教师,推出了研究性教学改革示范课程,精心进行课程设计,把教学环节导向研究性教学方式,加速从单向知识传授型教学向关注创新性教育的研究性教学转变。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取决于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在示范课程中有的课程教学前期以理论学习为主,后期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教师提出题目课题,分配各课题小组任务,各小组形成计划书,包括组内人员分工、课题思路及实施步骤等。这期间教师与学生定期交流。课题完成一周内,小组形成课题总结。课程考核以一对一口试形式为主,教师通过判断学生掌握知识与工作情况给出成绩。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学生不断发现原方案的缺点与漏洞,不断进行改进与优化,锻炼了学生的独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

二、在研究氛围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实践与成效

1、实施自主考试和网上在线考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创新的积极性

(1)为了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机会,学校实行了自主考试。在正常的期末考试、补考之外,只要对成绩不满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随时考,一直考到自己认为满意的成绩为止。2005年11月份以普通物理1、高等数学2、英语2级、英语4级作为试点,开始组织进行学校首轮的自主考试。自主考试采用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查询考试安排,通过网络报名参加考试的形式进行。从2005年至今,已经举行了10余次自主考试,考生人次达17160万人,涉及课程46门。自主考试改变了长期以来一卷定乾坤的情况,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调动了学生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取的积极性。

(2)2007年,学校整合学院优势,结合学科特点,开发了网上在线考试系统。网上在线考试实现考试命题由计算机自动随机生成,考生使用随机生成的密码登陆系统后在线答题。考生试卷各不相同,学生已无作弊的必要,打消了学生考试作弊的念头,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开。考生试卷由计算机自动评判并及时向考生反馈考试成绩,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缩短了试卷评阅时间,也杜绝了试卷评阅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真正实现了考教分离。目前该系统已经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中推广使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吸引了更多的学生主动进入机房、实验室,实践所学的知识,提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按照学生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实行分流教学

(1)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动态管理的模式,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分流教学。分流教学让学生得到了更大的学习自主权。根据学生发展需求,以保研生、考研生和就业生三种毕业生群体为对象,在第7、8学期实施分流教学。学生可以根据毕业后去向选择学习内容,已经保研或本硕博连读的学生学校设置了若干基于研究的专业拓展课程,学生可以提前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两课部分课程纳入第七学期安排。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进行数学、外语、政治的强化学习。准备就业的同学可以进行社会调查,与用人单位广泛联系。

(2)分流教学也体现在公共英语课程。除了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快慢班外,英语高考成绩85分以上的,可以直接和大二年级上。成绩更突出的,可以和英语专业一起学。

3.积极打造“一院一品”的创新活动品牌,课内课外形成学习与研究并进的氛围

(1)学校在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具有院系特色的创新活动品牌。各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积极发挥实验室作用,搭建国际与国内大赛平台。一个学院形成一个创新活动品牌即“一院一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每年组织纸桥大赛;“飞行器结构实验室”每年组织航模竞赛;“水下作业特辅装置实验室”组织机器人竞赛、参加挑战杯竞赛;“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组织电子设计竞赛,空中机器人竞赛;“数学建模实验室”组织参加国家数学模型竞赛和美国数模竞赛等。在2008年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的纸桥大赛中,参与比赛人数达到了800余人,参赛作品达135件。解决了长期以来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高、普及性不够、作品质量不高等一些突出的工作难点。

(2)在院系创新活动的基础上,学校为学生搭建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生科研立项、大学生工程创新训练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践创新平台,并通过设置创新学分、设立学生实践创新专项基金等一系列引导措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学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参与训练的学生可以早进实验室、可以面对实际的科研(或工程)项目、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目前,学校已经开展了两期共305个学生科研项目,投入经费约50余万元。

4.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突出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1)在原“本一硕”连读机制基础上,扩大本——硕、硕——博连读学生的规模,建立“本——硕——博”连读机制,培养拔尖人才。对这些学生,采取滚动式管理,“本——硕――博”连读生在本科阶段就配备指导教师,提前进入实验室或参与科研工作,给予免交学费等优惠政策。同时在上机和图书借阅方面享受研究生待遇。这项举措系统构架了学生的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培养阶段,有利于拔尖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专业学习和科研形成体系,以产生更多的优秀硕士、博士论文。这也是衡量研究型大学的指标之一,同时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2)改革研究生推免工作的规则和范围,给个性化人才继续深造的机会。我校的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不仅提前进行而且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整个推免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由各院系根据自身特点出台相应的推免细则,并组织实施。第二阶段针对个性化人才,由各院系、学生处、校团委、体训部负责分别组织推荐专业和学术类、管理类、文艺类和体育类的优秀学生,由校推免委员会通过现场答辩方式投票选出个性化人才。

(3)改革转专业制度,给优秀学生以及个性化学生重新选择发展方向的机会。一方面,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在校学习第一、二学期累计必修课和指定选修课正常考核综合平均成绩排序在本专业前10%以内,且无不及格课程和未受任何处分的学生,可于第三学期初申请在学校规定的同类指定专业范围内转专业。另一方面,在某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须持我校转入、转出专业各两名教授推荐意见和相关能力证明材料提出申请,所在院系推荐,拟转入专业考核证实,转入所申请的专业,这样更能发挥其专长。

三、关于加强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培养的几点思考

加强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实现从办学理念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不断跨越,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各方面不断探索,最终走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路子,办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特色。

(1)深化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是加强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培养的客观要求。纵观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和组织方式都有所不同,每所学校根据自身的历史传统、学科结构等特定情况来进行管理。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2)科学制订培养方案是加强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培养的核心工作。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体系中,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路和目标定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3)建设和培育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加强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在研究性教学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整体设计,实现向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等授课方式的转变。不断开拓新思路、新途径,建立以激励功能为主的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积极引进国际国内一流师资,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创造条件。(作者:杨德森 赵琳 朱志伟)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