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9年第5期(总第52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9年第5期(总第52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9年4月13日

斯坦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征

一、斯坦福大学的“实用教育”理念

斯坦福大学诞生于1891年的美国西部,从创办时起就是一所非传统的新型大学,并没有模仿美国东部名牌大学的理念和模式。其“实用教育”理念源自学校的创建者利兰•斯坦福(Leland Stanford),斯坦福本人是非常著名的实业家,丰富的社会实业实践使斯坦福先生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与实业相结合对于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实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高等教育。适值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急需一批有文化、又有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的创业大军,而传统大学的“绅士”教育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通过《莫雷尔法案》赠地给各州兴办的农工学院所培养的职业技术学生却缺少文化修养。正如斯坦福先生所言:“我东部的朋友写推荐信要年青人来找我,但最派不上用处的就是那些学院出身的青年。受过技术教育的青年未必是成功的实业家。为了人生的成功必须发展和培养创造力,一个人如果不会创造,他也就不会建设。我认为人文科学对提高人的心智和实业能力特别重要”。因此,斯坦福大学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当时大学所独有的“实用教育”的理念。一个多世纪以来,斯坦福大学始终坚持这一教育理念,走出了自己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这种理念的独特内涵如斯坦福先生本人在首次开学典礼上所说:“请记住,生活归根到底是指向实用的,你们到此应该是为了为自己谋求一个有用的职业。但也应明白,这必须包含着创新、进取的愿望、良好的设计和最终使之实现的努力”。第一任校长戴维•斯塔尔•乔丹(David Start Jordan)也明确地指出:“斯坦福不会像旧的教派学院一样使学生与世隔绝,而要使他们为‘实际’世界的生活做准备”。当时打出的“科学”、“艺术”、“文学”和“技术”八字标语,可以说是具体阐明了“实用教育”的办学理念。即这种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结合,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

正是因为这种在大学传统中创新的“实用教育”理念,使斯坦福大学既摆脱了传统大学与新兴工农学院的缺点,同时也克服了通俗实用主义的急功近利,使学生“受到人道和文明的熏陶,明晓法律约束下的自由的可贵,懂得热爱和尊重人生而享有生存、自由和寻求幸福 圣原则,从而推进公众福祉”。正是这种高尚和实用的有机结合,持续推动斯坦福大学无论是在人文还是在高科技方面都成为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并在它的周围产生出世界最著名的高科技实业王国——硅谷。

二、斯坦福大学的“领军人才”培养目标

斯坦福大学建立之初提出的培养目标为“造就有文化教养的、有实用价值的公民,这些人在校期间必须为今后各自选择的职业做好准备,以便成就计日可待”。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斯坦福大学工业经济时代的“实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要求。

进入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斯坦福将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知识渊博、个性鲜明、富有创造力的,能够引领下个世纪的领军人才”,这一目标实质是在知识经济环境中追求“优异与广博相结合”的“实用教育”人才观。相应地各个学院也有其各自的具体目标,商学院的目标是“创造可以促进和加深我们对管理理解的知识和思想,并用这些知识和思想来培养有创新性、有原则性、富有洞察力和深刻见解的可以改变企业、改变组织、改变世界的领导人”。工程学院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生产力,能够将好的想法应用于实践,从而促进世界更好发展的领导人”。法学院所要培养的是“勤勉的、富有想象力的、受人尊敬的能够为公众和委托人服务的,能够引领律师职业不断发展,能够为国家和世界解决问题的人才”等。

虽然斯坦福大学顺应时代发展不断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但其实质是一致的。今天斯坦福大学仍然坚持培养有文化教养、有实用价值的公民,只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最“实用”的“成就”和“公众福祉”就是成为社会各领域的引领和主导者,即具有“优异与广博相结合”素质的新世纪领军人才。

三、斯坦福大学的综合性学科和专业设置

斯坦福大学设有7个学院,即人文与科学学院、工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其中前3个学院为承担本科生教育的学院。学院虽然不多,但其学科覆盖面极广,是典型的专业设置全面的综合型大学。如最大的人文与科学学院下设了哲学、历史、宗教、人类学、语言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社会学、外语、外国研究、数学、物理、生物、通讯、心理学等30多个专业,承担了斯坦福大学80%的本科教育与学位授予工作和40%的博士研究生教育。

“大学院制”的学院设置充分体现了斯坦福大学“优异与广博相结合”的培养实用领军人才的办学宗旨和需要。斯坦福大学在创建之时设有21个系,主要涉及人文学科、理工科等领域。发展中逐渐意识到“旧的系制度已开始成为水泼不进的封闭机构,因此我们必须打破一些障碍,让空气更自由地流动,获得更广阔的视野,给思想和信息交流以更多的机会”,在不断调整后基本形成了今天的学院设置框架,为培养知识渊博、个性鲜明、富有创造力的,能够引领下个世纪的领军人才奠定了学科专业设置基础。在人才培养方面斯坦福之所以能够进行学科专业创新,现任校长汉尼西(J.Henness)总结说:“首先,我们总是鼓励跨越系和学

院的界限进行合作;其次,我们将优异与广博相结合……;第三,我们有地理优势,我们所有的学院和中心都建在一个校园内,这样就鼓励了正式和非正式合作”。这种综合性设置有效打破了传统封闭的学科专业界限,为多领域交叉合作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

四、斯坦福大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斯坦福大学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五个模块构成。其中,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课程方面的区别就在于本科生要经历一、二学年的通识教育,而研究生则直接进入到专业教育阶段。

1.公共基础课是斯坦福大学所有本科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主要包括写作与修辞、外语两门课程。学生第一学年就要学写作与修辞课程,确保学生能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清楚、有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校还要求学生能够熟悉至少一门外语,为学生阅读外文文献,了解外国文化提供手段,并要求达到中级水平。高级水平课程不作强制规定,学生可以自己选择。

2.公共选修课实际上就是通识教育课程。要求本科生要在第一、二学年里学习涵盖人文、理科、工科、医学等多个领域的课程。各学院和中心协作开设大量的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课程规划自主选择,为今后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广博的文化基础。

3.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性专业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教授学生专业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方法论等。如商学院在第一学年就为学生开设了综合管理思想课程和综合管理基础课程两大部分的必修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可以引领学生走入专业领域,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专业基础和知识框架。

4.专业选修课程是可以根据导师的建议和学生的需要选修的专业类课程。这类课程在第二学年开始开设供学生选修(一般我国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此外,这一学年还开设了为期一周或两周的短期研讨班和综合研讨班课程,使学生结合专业兴趣更深入地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

5.实践活动课程是斯坦福大学纳入程体系的实践性课程。基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要求学生必须修满8学分的实践活动课程,以培养其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领导能力。

斯坦福大学采用学分制与选修制相结合的课程管理制度。斯坦福大学为增加课程体系的灵活性,采用把一年分成四个季度的与其他大学不同的学制,规定修满180学分才能毕业。虽然学分要求较高,但课程指涉较广,且允许学生对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有一定的选择自由。虽然这样学生的学习压力会很大,但这样的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安排学习和实习时间,因而斯坦福大学一直坚持这种独特的学分制课程体系,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的基础上,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水平。

五、斯坦福大学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

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式非常多样化,不仅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还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互补的、全面的手段体系,综合实现其“广博而优异”的实用教育宗旨。

1.课堂教学仍然是斯坦福大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手段。重要的基础课由著名的教师任教,涉及跨学科科目由多个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的教师小组共同指导学生。课堂教学的形式则服务于内容,形成了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导论课和基础课程基本采用这种方式;以学生为主导的讨论式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广泛运用于各级各类学生研讨班;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也因为有一定的难度而比较适合在高年级或研究生中实施;问答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以问题将授课内容推向深入。此外还采取计算机辅助教学、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2,科学研究是斯坦福大学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斯坦福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积极要求和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非常优秀的学生甚至可以申请独立的科研项目,除一些学科领域的科研项目外,斯坦福大学还特别开展了许多跨学科的科研项目,如环境、人类安全等方面的全球性课题,使学生突破狭隘的学科界限,在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和巩固知识,同时培养融洽的、令人满意的合作关系。

3.工作实习是斯坦福大学培养学生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斯坦福大学与工业界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有效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职业发展中心、社区中心和汉斯中心为学生提供关于实习即企业公司的信息,学生可以在这些组织的帮助下确定实习计划并实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检验自身能力,并使之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及技术、人才需求。

4,社会服务也是斯坦福大学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斯坦福大学将大学生的社会服务作为必要的培养要求。除一般意义的社会服务内容外,大学积极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服务实践的机会,成立了很多类似太平洋免费诊所的服务组织,学生可以自愿加入参与此类社会服务。

5.合作领导能力培养项目是斯坦福大学针对培养领军人才设立的特色培养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培养和训练其领导能力的科目。有意愿的学生可以选修、申请成为助教,高年级的学生申请担任新生指导,还可以参加如新生委员会等各种学生自治组织来培养自己的组织才能和领导能力。

6。住宿教育是斯坦福大学很有特色的教育项目和方式。基于“生活和学习不是分开的,而是统一的。正式的教育、非正式的学习与个人住宿都在斯坦福大学的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信念,斯坦福大学建立一、二年级住宿式学院以构建生活学习一体化模式,经常为学生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组织学生一起开展研讨会、交流会,请学术专家或企业的主管与学生共进晚餐,使学生了解科研进展、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等,以不同于课堂教学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学生的培养过程延伸到日常的寝室生活中,较好地弥补了学术课程的局限性。

7.课外活动也是斯坦福大学的重要培养手段和方式。斯坦福拥有大约640多个学生社团,其中包括学术的、体育的、文化的等各种类型,开展了丰富自由多彩的课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完成自我培养的任务。

六、斯坦福大学的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

与我国大学主要是课程学习评价不同,斯坦福大学构建了包括课程学习、科研成果和实践活动评价等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

1.课程学习是斯坦福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课程学习效果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但要求根据课程目标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考试和考察,包括随堂的小论文考试、课后的小论文考试、客观测试、口试或相关的论文和项目等。做到评价方式和标准与培养目标和效果相一致。

2.学生科研成就是斯坦福大学评价学生创造性的重要指标。根据不同类型科研项目,采用多种非常灵活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科研成果,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以何种方式来成功地结束自己的科研。选择在专题报告会或其他的学术会议上进行演讲,或参加优秀论文奖的评比,或用科研项目获得相应的学分,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等,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差异和学术自由,并提升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

3.课外实践活动也是斯坦福大学学生评价的基本指标。要求学生作为学分课程修满8学分,但考察学生实践活动并不以参加活动的数量为主要标准,他们更注重考查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看重的是他们能够在活动中学习到了什么和为团体带来了什么效益,这样的评价标准能够使学生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

七、斯坦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在培养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方面,斯坦福大学的成就不是偶然的,传统与创新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富有特色地强化了“走出象牙塔”的现代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集中体现了形式和内涵的双重模式特征。

1.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一体化是斯坦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显著的方式特征。斯坦福大学从建立之初就意识到,大学并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人才的培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校园之内的课堂上。为此,斯坦福在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同工业界的合作,首创了大学与工业区相结合的大学工业园区——硅谷,逐渐形成产学一体化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斯坦福大学的前任校长卡斯帕尔(G.Casper)教授认为斯坦福大学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坚持在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中鼓励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我比洪堡的思想更要激进,我的观点是大学的教学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不仅有利于研究生教学,甚至本科一级的教学也能从中收益”,用他转引工学院前院长吉玻恩斯(James Gibbons)的话说,“学生在课程中参与科学研究,获得的正是‘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培养可以产生创新的种子’”。然而,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的基础和动力是什么呢?是现实社会应用。斯坦福大学通过设立综合系统中心来明确大学和工业界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对大学来说不是‘分心’,而是一种丰富,因为大学可以向工业界的合作伙伴学习。”这也被其视为斯坦福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产学研三者互动的过程中,来自大学和工业界的研究人员共同讨论来决定自己优先研究的领域,工业界的研究人员通过在中心工作一段时间可以增长学识,而学生可以到合作企业完成自己的实习任务,并积极地参与到科学研究项目中。此外,大学邀请成功的企业家、工商业的管理者等为学生讲授课程,与学生共同探讨当前工业界和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正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企业发展统合起来,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把以传播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以直接获取实践能力为主的现实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泛的机会和无限的空间。

2.优异与广博相结合

“优异与广博相结合”是斯坦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特征。与斯坦福大学善于在秉承传统而又不断创新的性格一样,尽管不同的时代对“优异与广博相结合”的内涵理解是不同的,但这句话却集中体现了斯坦福大学不同时代“实用教育”理念下的人才目标和模式选择。正如前任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北大百年校庆时总结斯坦福大学的成功的第一个因素就是“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追求一流的神圣使命,而不是训练,如对工程师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训练”,这和他的前辈斯坦福(Leland Stanford)先生的培养“有文化素养和有实用价值的公民”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做到“优异与广博相结合”才能达成这样的理念和目标。

在实际的模式运作过程中,“优异”与“广博”二者是“实用”的理念下互为前提的,也就是没有广博就不可能优异,没有优异的广博也失去了意义,只有二者兼备才能造就引领社会发展的实用人才,因为这是一流大学追求“实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因而,斯坦福大学人才培养方面一切的架构与努力都是围绕着这一主线来进行的:追求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发展定位,继续上世纪50年代的“学术尖顶计划”,不断延揽一流师资,坚持遴选一流的学生,将主要的学科专业办成学术尖顶;综合性学科专业设置,涵盖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

工科、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以跨学科领域的“大学院”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课程综合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渗透和支撑,要求任何专业的学生都要选修通识教育课程,研究生以领域划分,而不是以导师划分,教师和学生都要隶属于一个领域委员会,博士生除学术工作外,还需要在指定的领域内辅修并获得足够的学分;开展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具有引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作用的“多学科教学与研究”行动,这一首创的行动不仅表现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合作解决社会重大问题上,还表现在开展跨学科的学位项目,培养具有跨学科合作意识的本科生、研究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差异,采用学分制与选修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还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业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需要参加不同的科研项目和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清晰地反映了斯坦福大学贯彻“优异与广博相结合”的思路主线。正是在“优异”与“广博”这一对矛盾统一体的执着追求和努力探索中,斯坦福大学也塑造和实现了自身的优异与广博。(作者:高宗泽 蔡亭亭)

摘自《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一流大学怎么创

一流大学固然要靠“创”,但创什么、怎么创,大有深义。因为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一流大学的本质是什么,其次才能够考虑怎么创。事实上,人们常说的“大楼、大师”只是大学的外在形态,大学的实质则是应该建立体现大学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思想和制度体系,包括探索知识和追求真理的观念和风气、保护学术自由的大学自治和教授治校制度,以及大学理想、大学传统、大学品格、大学精神等文化和观念条件。要具备这些实质性内容,需要大学的建设者们进行艰苦的努力。比如,制定能够作为大学精神和灵魂标志的大学宪章,建设体现大学本质、符合大学活动逻辑的大学制度,建设凝聚大学理想、规则、追求、风格的大学精神等。完成这些工作的难度,要远远超过现在有些大学的“求大师、建大楼”的工作量。

在大学制度建设方面,亦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期望在不触动现行大学制度的基础上,用“加法”方式进行制度建设;一种是在对大学现行制度进行革新或改革的基础上,用“除法”方式进行制度建设。前者是我国大学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通过增加人力和物力投入,提高物质条件和技术水平,对现状进行强化或优化,其目标是各种成果数量的增加。后者是运用改革的方法,对现实制度进行改造,彻底清除现实大学制度中的弊端,使其能够与“世界大学通例”接轨,具有世界著名大学的特点和内涵,使大学在按照自己规律和逻辑运行的基础上,自然地产生应有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产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提升国民文化和道德修养、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影响和作用。这显然是目前一些大学秉持的工具性、技术性一流大学建设思路难以实现的。

大学改革必须以反思和批评为起点,因为不通过反思和批评发现问题,就无法确定改革的目标和路线。所以,进行大学制度改革离不开对现行大学问题的批评甚至批判。人们应该明白,大学是社会的公共事业,其活动花费的是纳税人的钱,公众有权利知道大学活动的内容是否符合大学的规律,因而大学必须接受社会的批评和监督。这些批评无疑是善意的,是期望大学真正进步和发展的,大学应该以开放的态度欢迎社会的批评,而不应该对人们的批判采取消极抵制的态度。试问,谁能说大学中的学术腐败现象不严重呢?难道“掷巨资建星级卫生间”、“上千万建校大门”不该批评吗?这种现象虽然按“比例”并不大,但却动摇大学的根本,使大学失去理性的方向和基本的是非判断,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是深刻且久远的。事实上,我国大学也曾有过不准批评的时期,但大学不准批评及大学批评能力蜕化的结果是,“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大灾大难面前,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重大事件面前,实在没有多少人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个人的尊严”。小到大学,大到国家,接受批评的能力既是其有自信心的表现,也是其有开放性胸怀和品格的表现。大学通过接受批评而改正自己的错误,使大学得到进步和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大学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有批评和批判能力。大学要培养学生的批评和批判能力,若自己没有批评和批判能力,以及接受批评的意识和胸怀,那如何培育学生的批评和批判能力呢?人们在教育子女时都知道“严是爱,宽是害”,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大学。

对于喧嚣一时的建世界一流大学潮流,作者并不认为有多少必要或重要。如同全民为了身体健康而积极锻炼的风气重于任何金牌一样,我以为建设先进、文明的大学制度,建设纯洁、宁静、公正的学风、教风和校风,招聘有志于教育和研究的合格教师,维护对包括学术腐败在内的各种腐败现象零容忍的大学规则,建设起能够让教师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精神寄托的大学文化,诚挚地引导学生做不投机取巧、不见风使舵的正派人,比建设任何一流大学都重要,都更紧迫。只要这样做了,则春种秋收,成为一流大学是早晚的事。如同蔡元培先生改造北京大学,梅贻琦先生执掌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辛勤耕耘,终有收获。

伟大的大学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是为社会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感的新人,是为社会开创一代新的风气和文化,是引领社会向文明和先进的方向前进,是对社会的文化和风气革新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而不是去追求一些只有局部意义的奖牌、项目或荣誉称号。所以,纯粹地强调所谓的一流大学建设,反倒容易使这种活动变质,堕落成功利化、形式化、庸俗化的活动,使我国大学失去真正进步的宝贵时机。

摘自《科学时报》2008年8月22日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十大主流意识

●基础教育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教育,高等教育是使人成其为才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质量包括生源质量、师资队伍质量、教学理念质量、管理质量等多个方面,但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最根本的。

●教授就是大学,在任何一所大学里,教授都有资格代表大学,有好的教授就有好的大学,没有好的教授就建不成好的大学。

自1088年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波罗尼亚大学诞生以来,大学已经走过了900多年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评价标准的国际化成为世界潮流。把握好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意识,探索大学的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不仅是高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明确发展思路、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质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

总结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性的东西,可概括为十个方面具有普遍性的主流意识。

第一个主流意识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

这是大学区别于任何其他社会组织的最本质特征。但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却把大学和大学区别开了,不同的大学在于培养不同特色的人。我们今天需要培养的人就是个性和人格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创新、创业,具有创造力的人。一个好的大学总是给它的学生们提供最高的成才率,一流的大学有一流的成才率。基础教育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教育,高等教育是使人成其为才的教育。因此,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这是一个坚定不移的主流意识。

第二个主流意识是,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永远的中心

教学和科研对大学而言,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在大学发展最初的700多年间,大学的主要使命是培养人,是以教学为主。当大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洪堡精神在大学确立后,人们把科研作为大学的第二使命,教学与科研成了大学的两个基础。上世纪3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的使命,在教学和科研之外又增加了社会服务,使大学和社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学成为社会的发动机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动力。进入21世纪之后,整个世界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和发生战争的主要根源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9•11”事件的发生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又增加了一个新的使命——把不同的文化放在大学这一平台上进行融合。这是高等教育的第四大使命。只有实现了这个使命,大学的国际化程度才会大幅度提高,大学的世界性才能得到认可。但无论高等教育的使命怎样变化,有两点是不变的——教学与科研。

第三个主流意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大学永恒的主题。

数量的扩张一定有被客观条件限制住的那一天,但质量的提升是永无止境的,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这个质量指的是全面的质量,包括生源质量、师资队伍质量、教学理念质量、管理质量等多个方面,但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最根本的。

第四个主流意识是,学科建设是大学的龙头工作。

学科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形成知识的过程中,把同类知识系统化的集合,学科是学术的土壤,是创新的源泉,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科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主体要素,就是从事学科建设的师资队伍;二是客体要素,就是一定要有原创性、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三是主体和客体结合过程中的教育要素,就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学科建设。

第五个主流意识是,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的主体工程,也是固本强基工程。 大学可能有若干个工程,但始终要把师资建设作为第一个工程,这个工程做好了,大学的水平就上来了。我的一个观念是,教授就是大学,在任何一所大学里,教授都有资格代表大学,有好的教授就有好的大学,没有好的教授就建不成好的大学。

第六个主流意识是,学术追求是大学的灵魂。

看大学的水准和品位,要看人们对学术的态度。“追求”意味着要对学术形成信仰和崇拜。对学者本人来说,自主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就是他的品位;对管理者来说,则要尊重学者的人格,崇尚学者的精神。追求学术的灵魂只在学者身上建立起来是不够的,还应当在管理层身上建立起来。追求学术不仅仅是学者的事情,也涉及到管理层能不能营造这样的氛围,提供这样的条件。学术追求主要指的是学术创新,只有以追求的精神对待学术,学术的目的才是高尚的,而不是功利的,学术活动才具有灵魂意义。

第七个主流意识是,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

一个大学需要多种动力,教师的学术兴趣是学术活动的原始动力,其他动力则需要从学术评价制度和学术激励中寻找。我们从外部获取资源的可能性是有限的,但我们内部产生动力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中国高等教育30年来走过的路,就是一条改革的路,把改革尤其是制度创新作为大学发展的动力,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意识。

第八个主流意识是,服务是大学管理的目的所在。

管理有四种价值:第一,管理的责任是给大学确立方向;第二,管理的职责是规范大学

和为大学提供秩序;第三,管理要给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提供条件和保障;这三种价值最后都表现为第四种意义——为中心工作提供服务。服务主要表现在“三个循环”:校领导带领校部机关为教学科研单位服务;校领导、校部机关、院长、系主任、所长共同为教师服务;校领导、校部机关、院长、系主任、所长、教师共同为学生服务。当这“三个循环”都完成时,学生就会有充分的自豪感,教师就会有充分的尊严感,工作人员就会有充分的成就感。

第九个主流意识是,创新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

大学的创新,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表现是对新知识的发现;在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表现是创新一种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表现是对思想的创新;在人文学科领域的最高表现是对文化的创新;对所有的学科来讲,共用的方法论和思维上的创新就是哲学上的创新,也就是思维的创新;对管理者来讲,要有能力创新制度。以上六种创新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是学术创新,这是大学的灵魂。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靠科技的支撑,科技需要创新,创新需要人才,人才需要高等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的创新发展状况决定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

第十个主流意识是,特色是大学的魅力所在。

特色发展之路是大学的根本发展道路,一所好的大学一定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用提高质量、形成特色促进大学的发展,是一种创新的发展观。大学要放弃模式化发展的方式,从模式化发展转换成特色发展,避免“同质化”趋势,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每一所大学只有彰显特色,才有存在的意义。大学的特色就是不可替代性、独有性和不可模仿性。特色就是优势所在、竞争力所在,也就是个性所在、魅力所在,有特色的大学才会为人们所向往。

凝练、提升世界高等教育的主流意识,是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高质量迫在眉睫,形成特色刻不容缓,改革体制是大势所趋,国际水准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进一步明晰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我们一定要珍惜这宝贵的学习实践机会,把握主流意识,创新发展,突出特色,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作者:徐显明)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4月13日

观点交汇

■创业型大学是一种新的大学形式

易高峰、赵文华在《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创业型大学以创新创业活动对社会进步所作出的实质性贡献,预示着大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创业型大学是由一些研究型大学在回应各种变革的境遇里产生的,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具有确定自己战略方向的自主性,主动寻求组织创新以适应内部的变革,与产业界、政府等其他机构密切地发生相互作用;教学和研究更注重实际问题;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是创业文化与学术文化一体化的新型大学。

创业型大学一般由研究型大学发展而来,但创业型大学并不一定首先是研究型大学。创业型大学的创业,必须是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创业型大学并不是高于研究型大学的一个新的大学类型或模式,它们只是承担不同的大学使命,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机构多样化的体现。不是每一所研究型大学都能够,也没必要变革成为创业型大学。

■文化资本影响高等教育机会平等

王立科在《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2期撰文指出,通常人们在分析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时更多关注经济社会资本的影响,从而忽略了另一重要影响因素——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一个人获得权力和地位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同时,文化资本与经济社会资本是可以互相转换的。社会高阶层家庭拥有的资本总量较多,有助于他们的子女通过学校教育获得更丰富的经济和文化资本。出身于具有强大经济和文化资本家庭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良性循环,即较高起点——进入一流学校接受精英教育——获得名校文凭——从事较好的工作——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由于种种限制,拥有较少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家庭的学生选择的机会非常有限;而学生对大学的感知、区隔和选择反过来又加剧了高等教育的分化和分层。

■学习动力不足是作弊根本原因

戴栗军在2008年12月出版的《社科纵横•新理论版》撰文指出,目前大学生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等现象已经非常泛滥,并且在不少大学中形成了一种“作弊文化”。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不进课堂、不学习是产生作弊的根本原因,学校监管不力是导致作弊现象迅速蔓延的催化剂。控制校园作弊泛滥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大考试的作弊风险、成本,采用疏堵结合的防治措施。

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回课堂。二是引入第三方监管制度。可以大胆尝试将高校的监考人员需求推向市场,实行第三方监管。三是坚持构建大学生诚信档案。使信用好的学生比信用差的学生在就业方面有优势。

■提前应对90后大学生就业问题

王琼在《理论观察》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90后大学生具有思维更为成熟、个性更为张扬、理想更为现实的特点。目前,我国高校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学生自我理想等方面的问题,显然与社会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如不及时予以纠正,则势必会对90后大学生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应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应对90后大学生就业问题。

学校应通过综合利用心理学、管理学和人才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人的能力水平和倾向、个性特点和行为特征等进行系统、客观的测量和评价,从而测评出学生适合哪些职业要求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包括职业取向分析、培训项目设计、岗位用人设计等。

■高等教育管理应该突破集中模式

蒋纯焦在《中国教育科研报告2008第3辑》撰文指出,从地理学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差异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临海性分布,即高教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多集中于沿海一带;垂直性分布,即高教发展水平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城乡分布,即高校主要集中于城市,高教发展水平随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农村—边远山区(牧区)依次大幅度递减。我国经济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是采取了区域推进战略,以差异促发展,由个别富裕逐渐过渡到共同富裕。高等教育同样可采取区域推进策略,国家应多给地方政府分权,再辅以宏观调控,来保证高等教育水平在整体提高的情况下,又不牺牲少数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应鼓励地方为发展本地高等教育作出贡献,以扩大差距,形成竞争,即以区域推进的策略来发展高等教育,形成地方教育与地方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以局部发展带动整体提高。

■将地域文化作为地方高校发展突破口

申明在《教育评论》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地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积极利用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教育教学是创建大学文化特色的重要举措。首先,以地域文化中的先进文化作为求生存、谋发展的根本大计。依据独特文化,将其作为地方高校发展的突破口,开出新课程,办出新专业,培养新人才,创办新产业,抢占新市场,使高校在激烈的就业、招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发掘地域文化中的先进文化,构建自身特色。地域文化是一种结构复杂、成分多样的再生性资源,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地反复开发。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开设更多新课程,构建更新的专业,吸纳更多的生源。再其次,依托地域文化,开发地域文化中的先进文化,构建地方高校的发展特色。用先进的地域文化教育大学生,把先进的地域文化同社会生产相结合,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通过毕业生走上社会后的努力工作,使先进的地域文化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