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9年第10期(总第57期)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5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9年第10期(总第57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9年9月18日

走出校园文化生态建设的误区

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职工和管理者在作用于校园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创造的物态文化和精神文化,它既体现在校园的教学设施、办公场所、生活环境等物质生态中,更蕴涵在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形态、行为方式和学术氛围等精神生态里。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和高校的扩招,中国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很多学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搞校园文化生态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发现,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目前一些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建设还存在不少误区,需要予以矫正。

一是重硬环境而轻软环境。一些学校或基于吸引生源的考虑、或出于其他目的,在经费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把学校的教学楼、食堂、宿舍、运动场和办公楼等硬环境建设得很漂亮,但存在忽视师资队伍、学科规划、创新精神、管理制度、服务意识等软环境建设的倾向。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的确在客观上为学生的学习、生活、锻炼和教师的教学等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但如果软环境很差,那也只是金玉其外。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学校的名气不在于有没有大楼,而在于有没有大师、有没有学术氛围和创新精神。大学校园应是富于“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学术殿堂,为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为学术大师的涌现提供良好的平台。因此,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下大力培养教学名师或教学骨干、狠抓学科建设、营造学术氛围、规范管理制度、优化服务意识,才能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并进而提升学校的地位。这样的学校,才真正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教师满意、让社会满意。

二是重人与环境的和谐而轻人与人的和谐。当下高校普遍重视校园建设的科学规划,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等合理布局,校园绿化统筹安排,这样的校园的确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置身其中学习、工作、生活,自然十分惬意。这种校园规划,体现了对人与环境和谐的重视,应该肯定。但问题是,一些学校只重视这些而不重视抓师生关系的和谐、同学关系的和谐、教师之间的和谐以及干群关系的和谐。我们在一些学校发现,一些老师很少与学生接触、交流、谈心,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人生经验来影响学生;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或者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课外更是不与教师往来,师生关系疏远;部分同学彼此之间缺乏真诚交往,很少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激励;有的教师之间拉帮结派,彼此看不起,由学术分歧发展为人身攻击,团队合作精神差,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学互帮局面;一些学校的干群关系紧张,干部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利益,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奖酬金发放,往往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教师则自扫门前雪,忙自己的事情,很少配合学校党政研究学校发展、学科规划等。对于这些问题,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积极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融为一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富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思想得以交流、观念得以碰撞、情感得以交融,真正构建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是重自然生态而轻精神生态。上述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将自然生态建设与精神生态建设并重。自然生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自然生态的和谐只是基础,精神生态的和谐才是人类的终极追求。精神本身是生命个体的内在需求。一旦精神生态失衡,后果将十分可怕。面对各种非理性思潮的冲击,一些人丢失了心灵的纯洁、精神的平衡和信仰的纯真。从高校来看,有的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膨胀,凡事从自我出发,不顾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感受;一些人缺乏责任感,只图自己享受,沉溺于网络世界而不认真学习,没有目标和进取心;有的交往不得体、出口成“脏”,破坏公共文明;有的人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参与集体活动;有的教师混日子、有的干部谋私利、有的管理缺乏人文关怀……对此,学校应该强化精神生态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导向,培养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高尚情操,让他们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专业、爱学习的习惯,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开展学术讲座、知识竞赛、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形色色的校园生活,构建丰富多彩生活空间,真正让教师潜心教学科研、学生潜心学习知识、干部潜心服务管理。这样的大学,才能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是“人-教育-环境”的有机统一,是一项涉及面广、参与者众的系统工程,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学校区别于社会其他单位的核心因素,需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认真建设。只有硬件环境与软环境并重、人与环境的和谐与人与人的和谐同步、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协调,才能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生态,也才能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作者:丁世忠)

摘自《光明日报》2009年08月08日

提升校园文化 传承大学精神

北京、清华、农大等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综述

校园文化是以在校师生为参与主体、以校园环境为地理空间、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化,是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科学健康、与时俱进的优秀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成才追求、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近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效拓展了校园文化的育人途径,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北大从2004年开始积极整合工作资源,创新教育方式,为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奖学金颁奖典礼等三大传统典礼注入了新活力。开学典礼上,北大合唱团教新生集体学唱《燕园情》。这首作于1952年的著名校园歌曲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北大人,让新生的爱校情感在合唱中得到升华。

北大还着重通过大规模的奖学金颁奖典礼激发学生的成长感恩、奉献社会的意识。设立奖学金的个人以及单位代表济济一堂,应邀出席隆重的奖学金颁奖典礼。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成功人士和著名企业的成功之道和奉献精神,加强获奖优秀学生成才报国、奉献社会的意识和信念。

在创新后的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以院系为单位分别走上典礼舞台,身着学位服,校领导和导师代表为每一名毕业生拨穗,祝贺他们顺利毕业。北大还选择教师代表和父母代表等,在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之际说出对他们的嘱托和祝福。

良师益友评选是清华树立教书育人典范、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的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已经坚持了10年。1998年,第一批良师益友由全校研究生投票选出。2008年3月,37位当选第十届良师益友的研究生导师在千余名师生面前接受隆重颁奖。10年中清华大学共评选出良师益友931人次,参与评选的研究生人数超过7万人次。

良师益友评选不仅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个推进大学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

评选方式是让学生评选老师,让学生撰写征文来展示导师的感人事迹,由师生一起制作展板、DV等展示材料,让学生上网投票评选导师,安排学生为导师颁奖。这些环节的设置有效地保证和促进了师生充分的交流和互动,同时也保证评选出的导师是真正受同学们喜爱的良师益友。

中国农大重点扶持品牌社团,通过树立典型人物,激励广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

学生社团峰云社在成立5年的时间里,多次成功攀登境内外高峰。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在珠峰点燃时,在峰云社中磨炼成长的汉族学生黄春贵,在珠峰火炬手选拔中脱颖而出,代表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登顶地球之巅,照亮全世界”的历史时刻。

无论是登顶珠峰的黄春贵,还是圆满完成火炬登顶保障工作的农大学生苏子霞和周鹏,他们都秉承了农大“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敢于胜利、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学校通过对3名学生先进事迹的广泛宣传,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向身边的登山英雄学习,学习他们热爱祖国、心系奥运的广阔胸怀,学习他们勇攀高峰、拼搏向上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吃苦耐劳、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作者:李江涛)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18日

高校应特别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高校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是人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

●培育和弘扬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教师为什么教,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

近年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功能急剧扩展,但工具性、技术性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明显,学生们不再追求终极价值,转而变得功利和务实。于是,一些热门学科专业“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一些基础学科专业则“门庭冷落车马稀”;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人满为患,人文性突出的课程则冷冷清清。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高校育人功能弱化的表现。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人文教育的弱化与精神文化的缺失会造成人才培养上的缺陷,并将直接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高校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审美情趣、崇尚信仰等精神品质,不仅是人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

经过规模扩张和稳步提高的大发展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正进入一个以内涵建设为主的时期。在充分肯定新校区建设、硬件的投入、教学条件的改善、招生规模的扩大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醒认识到,高等教育仅有这些“物”的层面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校园的物质文化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但它是浅层次的校园文化。如果我们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忽视了中层次的制度文化和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建设,其导向作用就会出现偏差。评价一所高校,如果只看它拿了多少科研经费、实验室面积多大、图书馆藏书多少册,必然导致科学研究功利化、学术行为商业化、学术期刊商品化、学校机关官场化,导致高校育人功能的缺陷。因此,一所高校在推进自身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把精神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实现高等教育的理性发展。比如评判人才培养质量时,不能仅仅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看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否可持续发展,是否确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等,这些都是反映人才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著名教育家匡亚明先生讲过,高等学校必须形成四大空气:高度的政治空气、高度的学术空气、高度的文明空气和高度的文娱体育空气。这四大空气在校园里流动,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这就是校风!

校风的核心应当体现一所高校的校园精神,它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可以感受到的一种氛围,一种风气,工作、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员工潜移默化、接受熏染,只有这样,学校的校园精神才算基本形成或者说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2008年7月,南京邮电大学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凝练一种精神”——凝练并弘扬南邮精神,铸造“务实、进取、高效”的校园文化;“发挥四个作用”——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师生的主人翁作用、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培育和弘扬良好的校园精神,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教师为什么教,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如果教师只是为了利益而不是育人而教,学生只是为了职业而不是事业而学,这种势利的意识逐渐在师生中生根发芽,那么,教师可能就不关心学校的事情,不关心学校的顶层设计、发展规划,而只关心自己的“课时费”;学生就不关心国家政治,关心的是如何在大学的时候建立社会关系网络,毕业时怎样才能找到好工作。

培育和弘扬良好的校园精神,还要营造良好的机关作风。如果高校的广大领导干部能够确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为师生服务的意识,这样就营造了一种良好的领导干部的作风。只有领导干部具有了良好的作风,才能带动学校良好的机关作风的形成。机关作风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立足于基层,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培育和弘扬良好的校园精神,广大教职工应当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教师的主要职责,概括起来不外乎两个,一是教书,二是育人。如果重教书而轻育人,只能不断强化“工具性”在高等教育的主宰地位。

培育和弘扬良好的校园精神,广大学生应当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高校培养的人才发挥着全社会精神文化风貌的引导、主导作用。社会精神文化的主体,应当是知识阶层。高校应当牢牢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加强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发挥高校在全社会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先导性作用。

近几年,南京邮电大学在实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学校强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把不断更新观念作为学生今后不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作者:闵春发)

《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23日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管理现状与对策

目前,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管理机构有以下几种建制:一是管理机构附设在教务处,人员和业务归口于教务处。二是全部归口于学工部门,人员和业务直接设置在学工部下面。三是成立专门的常设机构,直接隶属于学校领导。四是成立学院负责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比如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和浙江大学的本科生院、宁波大学的阳明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的一年级工作部等。

相对于管理机构的多样化,目前我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方式也是丰富多彩。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建立课程系列,推荐必读书目;二是建立模块课程选修制;三是推行课程套餐制;四是结合欧美的通识教育形式、经验与内容,成立文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本科生院)。

迄今为止,我们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尚未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可以推广的评价体系。200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曾经建立了一套针对设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高校基地的评价指标,但是其评估对象是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而不是对教育的成效进行评价。

总体看,目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其一、管理机构条块交叉。各高校虽然在机构设置上都体现了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一定的差别。由于不同的体制与机构有着不同的工作范围、责任定位、职能效力与资源配置,所以其工作绩效或曰机构的工作能力也是不同的。

其二、课程设置与实施方式随意性大。目前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出发,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期望,因而难免有些课程学生不感兴趣,也难免有价值不大的课程混杂在其中。在课程的构成上科学论证不足,“拼盘”现象明显。学者李曼丽在调查北大、清华、人大和北师大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时发现,这几所大学的课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种类不合理、内容过于偏向应用型、领域划分普遍缺乏明确标准等问题;特别是普遍较多地强调政治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道德伦理和社会分析类、科学类课程开设不足,对课程比例的合理性缺乏深入的探讨。

其三、课程内容存在知识化倾向,大多以掌握知识的数量来考虑课程的价值;以知识体系的选择来代替课程体系设计,造成了知识量太大而课时有限的困境。其四、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的以学校为单位的评价体系存在各自为政、各有侧重的特点,尤其受到行政力量与个人好恶以及传统思维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当前实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策有:

一要理顺组织机构。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需要全校各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学校有必要成立“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等类似机构,由相关校领导挂帅,教务处、学工处、宣传部、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教授、专家参加,负责规划、实施、指导、协调、评价全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并组织力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具体措施。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应成立专门的本科生学院或曰文化素质教育学院。但这一机构设置只是适合研究型大学或重点大学,而对于一些小型本科院校,比如一些省属院校则可能存在编制、师资、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困难。因此,探索不同类型学校的不同机构设置方式,将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二要探索适合的课程体系与实施方式。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实施,目前各高校、地区的理解与实践很不一致。有人认为,理工科学生就是进行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基本知识教育,文科学生就是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专业外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方面的基本知识教育。也有人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从内容来说应该包括人文科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两部分”。周远清同志也曾指出,“主要还是人文科学的教育和艺术教育,当然对文科的学生要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以上诸论虽然表述不同却无本质分歧:文化素质教育包括人文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三部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住”科学知识,却往往忽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课堂教育模式作为最主要的参与者,却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也是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大学教育的试金石不是讲授伟大真理,而是用什么高明的方法来讲授伟大的真理。所以,讲授什么不及如何讲授更重要。”

三要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采取多种标准,分别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评价。(作者:李继兵)

摘自《光明日报》2009年07月22日

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的人文使命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文化素质教育狭隘化和人文使命淡化的倾向应引起关注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的重要切入点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实现全方位化、全员化,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高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更好地履行大学使命的需要。大学的基本使命是创造知识、传承知识,两者都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主体——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意义重大,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

人文使命淡化制约了人才培养的境界

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我们遇到的首要问题是“以什么样的理念指导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如何具体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问题。创造知识是“源”,传承知识是“流”,只有不断实现新的知识的创造,人类文明的长河才能源源不断,历久弥新。但知识的创造并不是知识的简单累积,而是原有知识的革命和进步。我们应该让承担知识创造的主体——人——拥有追求真理、繁荣学术的价值取向以及独立思考、自由思考、创新思考的兴趣和条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大学讲授的知识不应该是对具体事实的获得或实际操作技能的发展,而应该是一种状态或理性的训练。

按照这种理念的要求,我们会发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学、研究和学习可以而且也应该实现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互动。从教师的方面看,大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并不仅仅是将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激发、诱导学生的自我兴趣,帮助学生欣赏真善美并形成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从学生的方面看,学生应该超越狭隘的工具理性的约束,主动构建具有较宽基础的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学会思考,学会欣赏真、善、美,并在充分发挥自身禀赋的基础上为繁荣学术和服务社会作出贡献。只有这样,教学和研究、教书和育人才会真正摆脱“两张皮”的现象,也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如果以上面的标准反思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着文化素质教育狭隘化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类通识教育的平台还未完全搭建,文、理、工之间的学科专业壁垒仍然非常明显,彼此间的交叉渗透融合不够,不同专业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综合思维训练不够;二是在现有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中,重知识传授、轻知识内化和素质提高的情况仍然大量存在;三是专业教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很少,实践薄弱,教书和育人没有实现有机的融合。这些都导致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其次,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着人文使命淡化的倾向,这直接制约了人才培养的境界。大学不仅要授予学生谋生的技巧,更要引导学生完善自我,不仅要引导学生适应社会,更要引导学生引领社会,这就是大学的人文使命。大学人文使命的实质和核心是超功利主义的,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所言,大学的真正成绩应该在于它使学生有可能,或者说它迫使学生在一生当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学,也就是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思想上的完善。但在实际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某些教师缺乏自觉的人文意识和人文责任,满足于一般的知识传授,自己不能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也不能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当然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责任。某些学生完全成为工具理性的奴隶,学习的焦点放在考证通级方面,学习兴趣和视野狭窄,知识结构不健全,缺乏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力和使命感,他们即使今后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工匠”,也会因为缺乏高层次持久发展的后劲,而难以成为卓有成就、引领潮流的创新型领袖人才。

从文化建设角度思考学校的整体发展

为了更好地履行自身的使命,大学必须加强文化建设,优化内部管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是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的重要切入点,这是提高大学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人们认识到: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科学研究和学术水平的差距,我们的差距是如何创造一所大学的文化和精神,如何把各个学校各个系统的人员调动起来,形成统一意志,积极认真地把本职工作与大学的使命结合起来。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我们首先必须加强大学成员的人文修养和文化素质,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我们经常面临一致性要求和个别特殊情况的矛盾,在这个时候,管理工作往往面临两难境地:如果坚持一致性要求,我们就会非常痛心地看到一些特殊情形所承受的不公正;但如果例外行事,我们往往又会顾忌到是否会影响程序公正而破坏既定规则、遭受非议。在教师的科研评价标准中,在科研考核周期的设定中,在对学生的管理要求中,都会面临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容易引起管理干部和教师之间、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矛盾。这里面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怎样予以改进?过去,我们总是仅仅从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方面进行反思,甚至简单归结为管理机构和管理工作者的官僚主义。实际上,这不仅是一个制度是否科学完善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是否健全的问题。以对教师的科研管理为例:我们知道,哈佛等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存在对教师非常具体的科研要求,这是因为,哈佛已经形成了一套教师的遴选传统,能够保证汇集这样一些个体,学术研究不仅是他们的谋生手段,更是个人的生活方式,这些个体所构成的群体,其内部文化就是学术至上,其从事科研的主要原动力来自于自律,包括同行之间的认可,而非他律,而这种宽松的制度环境恰恰能够保证哈佛充分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方向,使其能够静心从事周期较长的原创性的研究工作。但是,如果这种管理方式放到由另外一些个体所构成的文化群体中,很有可能就会形成管理松弛、软弱无力、放任自流的非常混乱的状态。可见,特定的文化既是特定管理方式的土壤,也直接渗透到管理工作之中并发挥看似无形实则深刻的作用。

综观世界范围内现代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到,大学的管理模式遵循着从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前进轨迹。制度管理取代经验管理,是法治取代人治的重要进步。但大学本质上是一个文化单位,文化包括器物、制度和观念等多个层面,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单纯的制度管理过于强调量化的约束,容易形成对个性的束缚和对知识创新的阻碍。另外,任何制度的形成和执行,也都需要一定的文化土壤作为基础支撑,否则,既难以制定,更难于执行。大学越发展,文化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必定越来越强,越是优秀的大学,其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意义越重大。当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从文化的层面来整体思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文化素质教育要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从履行大学使命的高度认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转变观念,点面结合,加强研究和实践。

首先,高校应切实转变观念,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

我们一定要走出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是“第二课堂”、是学生的事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额外增添工作负担的认识误区,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实现工作范围的全方位化,要使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涵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文化建设的各层面;二是要实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渗透化,即贯穿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从单独的文化素质知识的传授到注重知识的内化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三是要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全员化,即全校教职员工都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体、也是客体,既要在工作中贯彻文化素质教育的原则,也要主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高校的各教学单位、相关部门应该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学生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一并考虑,从机制上保证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更好的落实。

其次,要继续抓好三个课堂:一是要抓好第一课堂。要按照新的培养计划,抓好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保证文化素质知识进入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即教学活动中。二是要抓好第二课堂。要通过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着力建设高格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欣赏真善美,追求真善美。要普遍开展学生课外读书活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要特别组织好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是要抓好第三课堂。要引导学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三下乡”、“五进社区”等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促进育人和自育相结合,使青年学生在认识国情、民情的过程中,实现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内化。

最后,要在突破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上下功夫。主要是:一要促进文化素质教育由知识传授向知识内化的转化;二要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和教师文化素质共同提高;三要促进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四要促进专业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这些问题,既是实践的难点,也是理论探讨的重点,应该积极研究、积极实践,不断取得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的新进展。(作者:高天琼)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14日

学者论点: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文化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的调整使人才的培养、流动方式发生改变,人力资源市场的新需求迫使大学进行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的改革,而高等教育不仅要适应市场需求、社会需求,还要有更高的文化追求。大学精神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精神引领作用,大学教育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方面的历史使命,大学人才系统在现代社会的主导和先锋功能,是我们在倡导高等教育走向开放的同时不能忽略和放弃的。

从培养“人才”到培养“人”

高校素质教育发展至今,应把重点放在与教育现代化、国际化趋势合拍的方向上,建构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体系,逐步消弭基础教育环节的应试教育模式形成的学生视野狭窄、能力相对低下的弊端,克服大学教育阶段专业分化细致造成的学科屏障,缓解单一性知识灌输形成的发展障碍,并在学生身心健康、生涯规划、道德修养、职业准备、文化理解、社会融合、精神发展等方面提供必要的课程辅导和实践训练机会,如果说专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人才”,注重人的社会功能即工具性,那么通识教育重要着力点则在培养“人”,关注个体心灵成长和精神发展,注重人的主体性。专业教育注重学科分化和专业知识的深化,而通识教育可以打通学科界限,使学生体会到复杂学科背后共同的人类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在概念体系的冰面下涌动出真正的学习和创造的激情,把知识学好用活。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应有国际视野

文化素质教育负有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的重任。尤其对于非文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深入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甚少,与传统渐行渐远。语言文字文化与现代视听文化的逐步断裂,造成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弱化和模糊化。现代化的目标是促进民族文化新生,而非使一个民族文化体系悄无声息地消亡。在全球化的时代,全球性的危机如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危机、人口危机、核威胁、恐怖主义等也在伴随现代化和西化进程而全面扩散,文化生态的平衡对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系统化的不同文化体系,在各自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文化、人与自我的关系的不同方式中,形成了不同的生存经验和生存理想的模式,这些生存模式可互补互证,互动互制,形成促进文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而单一单极的文化往往以文化霸权主义消灭弱小的边缘的文化,把一种文明的优势和缺陷无限放大推广,增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风险。因此,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应有国际视野,有人类情怀,对本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同时,也对其他民族文化体系有同情的理解、客观中允的评判、去粗取精的吸收。

以通识教育培养“文化通感”

信息文明时代,创造力是第一生产力,而文化素质教育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打破学科界限的通识教育,对于狭隘的专业视域是有效突破,各领域创新型人才多有很好的文化通感。文理科互选课程收益更大,理科学生需要提升文化鉴赏力,文科学生需要理解科学精神,而文学及艺术教育对于各专业学生提升敏锐感受性、丰富的想象力、整体的感悟、细节的体验,以及对人类主观世界的深入了解和对情感的自如表达、顺畅交流等等方面有重要促进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是敏锐的青年文化与宏博的精英文化的结合,其建设对社会文化有强烈的辐射力和导向性,高校学生也是各种新媒体上文化创作的主体,而各校所处地域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偏重专业不同,也形成了校园文化的个性色彩和气质类型,而这些对于中国现代科学的创新、现代人格的建构和现代文化多元化发展都是重要的优质资源。

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应扬长补短,目前重心仍应放在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观念支持、人才系统、知识体系、理论导向方面。中国教育继承传统人文教育的合理因素和成功模式,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有尊师重教传统的中国人在不少异质文化体系的生存中,都体现出乐于学习、善于融入、积极进取的特质,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也应在继承本土传统的同时,认真总结和提升这些鲜活的经验。而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端竞争中,更要善于汲取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快速进入同一发展平台,在同等条件下竞争时才能突出中国特色的优势,特色不应成为安于落后现状的借口和快速前进的绊脚石,而应成为不同类型的现代教育模式竞争中的铺路石和王牌。

建立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以往的素质教育已大致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外语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及科学文化通识教育的公选课程体系,现在学校工作重点应放在建立系统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合理全面的精神营养,可包括人文学科系列(如文史哲及伦理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问题研究)、社会科学系列(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学等学科问题研究)、自然科学系列(重点在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方法论、科学文化论、科技发展前沿问题介绍等)、艺术教育系列(可分艺术导论、艺术史、艺术鉴赏、艺术实践等层面),学校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普遍特点提供方向性指导,如列出少而精的必修课程或学科搭配框架,鼓励跨学科学习和学术视野交融,而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和需要进行菜单式选修,规划自己的发展道路。通识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开阔学术视野、打破专业局限、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要求教师能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深入系统的把握,对研究前沿动态有敏锐反应,并善于深入浅出地讲解,才能保证通识类课程既有深度又有新意,同时对不同学科学生有广泛吸引力。

大学是每一个个体与人类文化深度接触的基地,大学精神始终是现实社会和时代文化的浪潮中不灭的理想精神的灯塔。大学在培养工具性人才的同时,也在坚定地迈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课程体系建构正体现出这一目标的落实进程。通人情达世理、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目标,也可成为今天集合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精华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出发点。(作者:杨岚)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