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9年第13期(总第60期)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1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9年第13期(总第60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9年12月9日

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高校教改应在更开放环境中进行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30年。3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世界称奇。在回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进一步探究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改革开放之路如何走,在今天或许是更重要的。

在我看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目前还开放得不够。

这首先表现在现有的高等教育其实并没有做到对学生完全的开放。在大学内部,学科壁垒现象严重,不同学科之间的大学生在专业方面鲜有交流,一些在研究方面非常活跃、颇有建树的教授却没有活跃在大学的讲坛上。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

不妨先看看传统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整个世界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唐代韩愈之师说,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基本含义亦是如此。这两个基本功能毫无疑问是必需的。但仅仅只有这两个功能,还称不上好的教育。

在我们的传统中,一个大学教师,把一门课讲得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应该算是一个好教师了。然而更好的教育难道不应该是进一步开启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吗?

在我们的传统中,讲究师道尊严。学生尊敬老师天经地义。问题是这种尊重不能泛化到教学上,不能以丧失学生的主动性、质疑能力等为代价。

在我们的传统中,教与学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自不待言,即便是实践环节,包括很多学校开展的课外创新活动,学生也基本上是在老师确定的框架中进行的。这样的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通常为学生设计了完整的专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必修课、选修课;不仅有本专业的课,还要选修外专业的课。基本的体系应该有,但是除了必要的体系,是否还应该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而不至于让学生封闭于某个体系之中呢?允许选修外专业的课程虽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开放,但学生依然处于相当严重的束缚之中。

试想,如果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为某一个课题或项目协同工作,他们由此而进行的相互学习、交流所得到的知识空间和知识开放程度,恐怕远大于选修一两门外专业的课。对大学生而言,这是打破学科壁垒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还可以进一步审视眼下各个学校不断进行的教育改革。几乎所有教育改革的进程都是完全由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主导的。其实教与学的活动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二者缺一不可。既然如此,教育改革的进程为什么不能对学生开放一些呢?

可见,我们有太多的方面需要对学生开放。对大学生开放,教师不能只是传道者,不能成为绝对的尊者,不能处处以自己为中心;对大学生开放,学生不能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能封闭在自己的专业中,更不能只是教育改革的旁观者。

另一方面,我们的高等教育对社会和业界的开放程度也明显不够。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曾有过一段对社会或业界非常开放的时期。诚然,在开门办学的那个阶段,出现过否定基础理论学习重要性的“左”的表现,但是,在反省之后决定强化基础训练时,原来重视与社会、业界联系的积极一面就像洗澡水一样被我们泼出去了。近年来,教育部以及很多学校都在强调加强实践,各个学校的实践条件在本科教育评估的促进下也改善了许多。然而很多学校却将学生的实践环节更多地封闭于学校之中。殊不知学生在社会和业界的实践是校内实践不可替代的,也是完全不能比拟的。我认为,如果因为校内实践条件的改善而把学生的实践置于更加封闭于校园环境之中,那将是高等教育的灾难。

近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包括一些著名大学纷纷推行“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的理念。这种理念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把社会服务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如果在服务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和体会社会中的某些重要问题与需求,除了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之外,可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这难道不是更生动、更有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吗?

很多大学已经把社会服务作为其基本职能之一,也就是说要实现大学向社会的各种形式的知识转移。然而人们却忽视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知识转移,即社会或业界向大学的知识转移。应该有更多的社会或业界人士走上大学的讲坛,不仅是讲座,还可以包括授课。此外,在大学生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业界人士提供的指导咨询对于学生亦将大有裨益。

更进一步,大学的教育改革中,应该有社会或业界人士的参与。他们对社会或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什么样的知识结构等方面无疑应该有很大的发言权。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改革基本上是封闭于学校之中进行的。

总之,高等教育需要进一步开放。只有更加开放,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才会更有活力,更富于生命力,大学生才会受到尽可能好的教育。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8年12月8日

关于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面对21世纪的教师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现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必然提出全新的要求。面对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许多国家把建设高水平、高素质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可以说,我们能否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关系到21世纪我国能否追踪世纪科技前沿,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尽快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当我们面向21世纪时,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宽厚的基础。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及教师自身的素质。

江泽民曾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所有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要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政治和道德修养。”教师应该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对学生的爱心应该是发自肺腑的,尊重学生与尊重自己一样,把学生看成被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统一体,把自己看成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统一体;他们应既有民主风范又不失严格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又井然有序讲究纪律;他们应以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组织教学的艺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将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智慧内化为大学生的知识,整合成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的教师固然很重视教给学生职业技能、生存本事,同时也很重视教会学生治学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如何提高学术水平,但他们更为重视的是帮助学生塑造独立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正如江泽民所说:“教师教得好,育人育得好,才是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学校的主旋律是教书、育人,其根本任务有三:第一,教会学生做人。塑造崇高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国家、民族是自古迄今没有灭亡、历史没有中断的国家与民族,这同自己的优秀人文精神是密切相关的。爱国主义是集中体现。应该在学生中提倡普及人文教育,陶冶高尚情操,锤炼崇高人格,净化精神世界,塑造生气勃勃的民族精神。第二,教会学生思维。不会思维,只能是读死书,死读书。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传统,是重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培养,强调对前人文化成果的继承,倡导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作用,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在教育观念上和实践上都是薄弱的。面对世界经济科技、尤其是新科技革命的挑战,面对社会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中的新课题,中国面向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继承人类科学文化的优秀成果,更要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教育如何培养和弘扬这种时代精神,造就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型人才,将是教师面对和认真思考的。第三,教会学生掌握高层次的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有关能力。只有通过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才能去谈掌握思维方法;只有通过具体的才能有抽象的。教师应当从全面塑造人出发,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给学生传授丰富的文化知识,从社会、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到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以使学生认识几千年来人类所积累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个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有益于社会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21世纪教育将摒弃狭隘的知识教育观,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具有广泛适应性和丰富创造力的人才。那么,面临严峻的挑战并必须在挑战中取胜的21世纪高校教师应该怎样加强、提高自身的素质呢?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创造力,必须首先确立全面、正确的师道观,全面认识自身肩负的现代育人使命,不能仅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授知识的层面,还要积极“导创”——在传授已知知识的同时,必须在教学中积极引导、指导学生进行求异性、发散性思维,去探求未知的科学真理,去创造、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大学生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走进大学,他们渴望获得人类文明的精华,他们也渴望求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他们期待自己仰慕的教师在课堂上为他们展示人生的典范。我们作为大学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单纯科学教育的片面性,确立科学育人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思想,肩负起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发展人才的时代重任,应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来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最重要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使学生成“才”,又要使学生成“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教养的现代人。

第二,教师在具有深厚扎实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要实现教育过程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培养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人才,教师必须自身首先达到完美的结合。教师的思想情操、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审美趣味等人文素质都会时刻直接地或潜在地影响学生。在人文知识的获取上,高校教师应向人类一切积极的人文文化,其中尤其要向中国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人文文化宝藏。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生存价值观、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价值观,仁义礼智信的伦理道德观,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的师道观等等,都可以使教师的思想境界、修养情操得到净化升华,使其人格得到完善。

第三,高校教师更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要唤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个人热情;引导受教育者将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使受教育者学会工作、研究、发明,学会参与教育过程。他们应成为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面对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去学习掌握之,一方面要与这些技术展开竞争,努力发挥以“物”为载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人”的作用,以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同时,积极用自己的形象、人格、言行去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学生,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第四,终身教育是教师角色泛化的重要成因之一,而面对终身教育的发展,教师同样必须接受终身教育,在当好教师角色的同时,当好学生角色。教师应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树立世界眼光,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不断融化新思想,新观点。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掌握各种先进文化、各种新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人类文明一切肯定的成果,中国的,外国的,过去的,现在的,我们都要学。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我们讲学习,除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外,还要“努力学习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学习反映当代世界的新知识,使我们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这除了接受正规进修学习外,还包括时刻向周围一切长于自己的人虚心学习,尊能者为师,努力充实提高自己。掌握和提高计算机使用能力、电化教育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同时。高校教师更应该树立团结、协同、合作、兼容的现代观念,摒弃由小农经济和封建宗法制度而导致的横向排斥性心理传统。加强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交流、反对唯我独尊、夜郎自大的行为,形成宽广、大度、谦虚的胸怀,才能更好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做出贡献,才能培养出同样具有这种时代精神的人才。

三、教师的模范、表率作用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决定并要求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做到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陶冶学生。也就是在当好“灵魂工程师”的基础上,还要无愧于“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以身示范育新人。中华民族历来就注重身教示范的优良传统。早在春秋末期,孔子就主张正人者必先正己,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为“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子而至焉。”在孔子看来,为官者要安民治国,首先必须自己起表率作用,这样才会使人信服。孟子也特别重视身教示范的作用,识为“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其意是说:用仁厚的言语教人行仁德,不如用表达仁的行动教人行仁德的功效大。

在教学中,教师的身教示范作用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青年大学生的身心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步形成过程中,可塑性很大,模仿力也很强;另一方面青年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的楷模。当教师赢得学生爱戴时,学生往往会把他作为崇拜的对象,并情不自禁地追随他、模仿他,从而产生强烈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教师做到:要学生信服一种理论首先自己真信,要求学生上好课首先自己备好课,要求学生遵守纪律首先自己遵纪守法,要求学生文明礼貌首先自己举止文明,要求学生勤奋好学首先自己严谨治学……总之,教师有责任成为学生修身做人的楷模,以其人格魅力去影响陶冶学生,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的神圣称号。

未来世界将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杜会更加进步而又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界。高校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生的活的载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这不仅应当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最为强烈的自觉意识,而且应当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思想与行为。把高等学校办成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教育园地,这是每一位高校教师所承担的时代使命和历史使命。(作者:蔡静 荆蕙兰)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探索培养创新能力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

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义重大。《规划纲要》提出的前两项主要任务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战略和政策的主要目的。因此,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创造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的环境氛围,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发挥独创精神的空间。美国哈佛大学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中所实施的研讨会课堂教学模式对我们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教授抛砖引玉引发学生创新思考

笔者曾在几年前去美国哈佛大学英语系作访问学者,同时就读美国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课程,亲身感受到了哈佛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氛围。罗伯特•凯利教授讲授的“二战以来的小说(及其他叙事)”是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可以选修的课程。这门课程讨论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创新对深化作品主题思想的作用。在大教室课堂上,教授作为第一个发言人,只讲一个小时。他首先从理论上阐述后现代主义世界观和艺术主张,然后从文本分析入手,画龙点睛地但又故意留有余地地探讨小说的艺术技巧和主题思想,甚至抛出一些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观点,把形式创新与意义深度之间关系的问题留给学生们在随后的由五位助理教授负责的小班小教室研讨会上去解决。

教授开放性的讲解是精心设计的,它留给学生们无限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们进行大胆独特的思维,敢于并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教师对作品的讲解,使每个学生都感觉是自己的解读使作品产生了深刻而生动的意义。

教授自我消解权威让学生展示才华

凯利教授主持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可以参加的研讨会课程“狄更斯与乔伊斯”,每次连续上课3个小时。教授为每一次讨论会设计两个讨论题目,根据每一个话题,指定学生课前阅读与该话题相关的多部作品中的若干章节、相关研究文献和文艺批评理论著作的相关部分。

研讨会上,先由教授概述与该讨论题目相关的不同观点,然后以一位研讨会参加者的身份,而不是以权威的身份,提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以与学生平等的态度,引导、鼓励大家各抒己见。每次研讨会都有两名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按指定的题目讲至少20分钟,然后回答同学们对他发言的质疑。这一环节之后,其他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谈出自己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教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两位作家,一位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一位是现代主义小说家,究竟哪一位对社会和生活的表现更具有客观性?有的同学认为,现实主义作家们选取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运用线性叙事模式和因果逻辑,贴近现实,忠实地再现社会现实,可信性强,比现代主义更具客观性。有的同学认为,现实存在于生活留给人们的印象,而不是存在于人们所不知道的任何事实,心理现实主义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物思想和动机的复杂性,读者感到自己是故事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因此,现代主义比现实主义更真实、更具有客观性。教授权威的自我消解释放了学生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认识能力,使他们在没有范式约束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得到鼓励、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哈佛大学的研讨会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们在思维、人格、智慧三个层面均得到了发展。在思维层面,学生们摆脱了思维标准化与知识非活力化的束缚,大力开发了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在人格层面,学生们敢于并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教师和书本知识;在智慧层面,学生们培养了自己求真务实、灵活多变的精神。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深刻性、准确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辩证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等能力。

哈佛大学的研讨会课堂教学模式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旨,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研讨氛围,使学生们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学习,大胆交流,共同提高,同时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一贯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并实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作者:陈世丹 张卫平)

摘自《光明日报》2009年3月4日

像重视课堂教学那样重视实践教学

时至今日,在许多高校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的倾向,实践教学仍处于从属位置。因此,高校提高实践教学的自觉性十分迫切和必要。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受传统思想影响,在以往的教学体系中,始终是以教师和课堂讲授为中心,实践教学依附于课堂教学(或叫理论教学),是课堂的补充和延伸。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桎梏,严重地束缚了实践教学的发展。实践教学彻底打破了课堂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确立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像重视课堂教学那样重视实践教学,不是即兴的口号,而是时代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21世纪人类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生活、学会生存。后三个“学会”都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完成的,必须由人的活动和实践才能实现。就连“学会学习”也有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会应用学习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途径。实践教学是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这一活动本身不仅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是学生主体性的张扬。当然,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但指导代替不了活动本身,活动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这样,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就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践教学是知识和理论转变为素质和能力的中间环节。有了知识并不等于就有了素质和能力。知识转化为素质和能力必须经由实践这一中间环节。当学生投身于实践活动时,完成某项实践活动的客观要求与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之间的差距便会立即显现出来,而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消除自身素质、能力与实践要求的差距,才能顺利地完成实践任务。知识再多,考试成绩再好,不能实现知识转化,不能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也只能是死的知识。

实践教学的过程和结果是评价学生的根本标准。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学生的考试检验标准与实践检验标准相比,应该属于次要地位。因为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的品德、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更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和可信度,更能从本质上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当然,运用实践检验标准会有一定难度,要使实践教学在高校中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还面临许多问题,如实践教学的学分和学时占多大比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经费如何划分,实践教学基地如何建设,科学的运行机制如何形成等,都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一定能够探索出用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来评价学生的好办法。(作者:王贤俊)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10日

高校教学不该淡化板书和听课笔记

信息时代的高校,多媒体教学得到普遍应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湖南省组织的高校教学抽查显示,高校课堂上,教师的板书越来越少,学生动手做听课笔记的也越来越少。这两个“越来越少”引起有关专家的担忧。

以往评价教学,对教师的教案、板书设计、教学方法、课后小结非常看重。特别是教师精心构思的板书设计,经常引起听课者的共鸣,在课堂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现在,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普及,那些现成的音画设计有许多课件都是教师找来的资料,不是自己的制作,代替了教师们的写字,也把板书给代替掉了。一位专家说,听一堂这样的课,好像读一首没有诗眼的诗,看一幅没有神韵的画。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学生们在课堂上普遍不做听课笔记了,他们或只是捧着教材,或做着其他事情,就是很少有拿着笔和纸记录课堂内容的。缺少了听课笔记的听课,学生疏于动手写字,教师在讲台上的提纲挈领、临场发挥、灵光闪现,都没有留在学生的“纸写笔载”中,难免是一种缺陷。教师的不写板书和学生的不做笔记,或许可以看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分析原因,主要还是高校扩招后,教师总量特别是专职教师数量不足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没有相应跟上而带来的问题。有的青年教师一上岗就担任数门课的教学任务,上岗前却没有进行严格系统的培训。一些青年教师教案写得不完整、不规范,教案中甚至没有提出教学方法。多数教师上课时没有了让学生“起立”的习惯,以致于一些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及时回到课堂上来。也有教学资源紧张,大班额上课的普遍现象。种种现象表明,部分学校课堂教学的乏味,教师的不善板书,网上搜索资料的便捷,也使得学生懒于做听课笔记,从而影响到教与学的质量。

这种比较普遍的高校教师忽视教学基本功的现象,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警觉。这方面湖南等省采取了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注重老师基本功训练等相应措施,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鲜的气息,期盼高校教学督查在更大范围发挥积极作用。(作者:章仙踪)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10日

教师成长离不开听课评课

“教师听课评课”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倡导并规范着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与评课。为了更好地发挥听课、评课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把“教师听课评课”提高到教师生活方式的高度来认识,并在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期听课评课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阶梯。

在很多学校,听课评课的价值和功能主要定位在学校职能部门或领导“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管理”和“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诊断性评价”两个方面上,听课评课成为学校对教师管理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事实表明,这样的定位容易造成只有少数领导听、广大教师不能自觉主动参与的局面,容易带来重视“听”、轻视“评”、忽视“改”的不良后果。我们认为,听课和评课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是一个诊断、交流、合作的活动,是一种学习、反思、研究的活动,是一种观念更新、思维转换、行动改进的活动,因而它是一种教师自主建构和专业发展的活动。为此,我们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第五届教学工作大会上,以“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的讨论为基点,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听课评课制度,从领导、组织、机制等多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听课评课的实施方案。

为使听课评课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成熟,学校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听课评课的组织、实施、检查以及评估,学校除了教务处和教师教育处这两个职能部门由专人负责组织具体实施外,还成立了以主管校长为组长、由各学科带头人组成的21人教学评估委员会。

为更好地发挥听评课对教师的发展功能,我们把听课评课中的“课”分成了“推门课”、“抽签课”、“录像课”、“问题课”、“观摩课”等九类。其中,对于“推门课”,任何教师都可以随时随地去听其他任何教师的课,随后听课人与上课教师之间自行安排评课;对于“抽签课”,教务处每天通过随机抽签产生一节课,教务处组织部分校教学评估委员和同组没课的教师听课评课;“问题课”,如果某位教师的课学生有不良的反映,学校指派专人跟踪听课和评课,帮助该教师改进和提升。为了完善这些课的听课、评课环节,除了“听”和“评”之外,我们还增加了“说”和“改”这两个环节。“说”,即上课教师说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的情况,这样可以避免评课人因为不了解上课教师的意图而偏离事实作出不恰当的评价;“改”,即上课教师根据评与议的情况以及自我反思,重新设计本课题,改善日后的教学行为,如缺少了这个环节也就失去了听课评课对改善教学和促进教师发展的实效。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听课、评课能否有效地促进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应该是评课的标准问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新课程背景下评课的标准:教学目标明确,师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学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全身心参与;教学耦合,师生互动;教师组织教学意识强,应变能力强;教学内容安排体现学科结构,重点难点突出,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环节合理,节奏恰到好处;教学手段运用合理,语言准确;教师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学有特色。

实践表明,听课评课不仅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管理功能,促进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还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群体的成长,促进具有生命活力的合作文化和探究文化的形成。(作 者: 杨骞)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