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10年第2期(总第62期)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6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10年第2期(总第62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10年4月6日

安徽大学校地合作培养研究生

围绕地方需求开展课题研究 在培养机制上实行“双导师制”

来自安徽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赵四明已经进入安徽省怀宁县的三官实业集团工作一年多了,这家公司正处于扩大规模实施二期工程阶段。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赵四明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公司人才资源不足是制约发展的症结所在,并且受公司委托,只身到合肥为企业招聘到高层次专业人才,一年间,该公司年销售收入同比提高31.6%。

赵四明是安徽大学与怀宁县政府联合培养的首批研究生。安徽大学与地方政府共建创新基地,联合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启了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一年来,校地双方以基地为载体,加强沟通协作和项目合作,取得了“多赢”效果。安徽大学首批赴怀宁的10名研究生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成绩,在服务怀宁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安徽大学副校长牛立文说,推进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能够适应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共建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地方政府作为合作主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科技、产业等方面提出需求课题,安徽大学选拔相同或相近学科专业研究生赴地方围绕课题开展研究。这种培养方式密切联系实际,能够培养出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在培养机制上,创新基地实施“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研究生在安徽大学导师和创新基地导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以安徽大学导师为主,创新基地导师为辅。研究生在创新基地学习研究期间的科研成果属安徽大学与创新基地双方共同成果。在管理上,校地双方共同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由地方政府提供经费支持、学习科研平台及生活保障,并从创新基地选拔专门的辅导员负责基地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在怀宁的这段时间里,我已经完全适应了环境。结合我的论文选题《县域经济发展与财源建设的研究》,财政局柴绍副局长安排我协助作一项调研——‘转变乡镇财政职能和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研究’,要求5月底完成。针对课题,我一方面上网搜索相关内容以了解形势及专家观点,另一方面经常浏览怀宁政府网,仔细阅读《政府工作报告》、《统计信息》等,收集相关数据,力求对怀宁作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为深入实际调研做好准备。”刘昀同学在日记中写道。“经过一年的创新基地建设,校地双方实现了‘多赢’效果,尤其对怀宁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初步显现。”怀宁县副县长李斌如是说。

怀宁创新基地的创办,促进了怀宁县技术合作、人才培养意识的提高。安徽德琳集团的生物降解包装袋技术转化项目、安徽稼仙米业集团的蚕桑食品研发与示范推广项目等产学研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基地研究生们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关注国际国内变化的宏观环境,紧密结合怀宁实际,撰写了一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提高了怀宁县决策的政策和理论水平。

目前,安徽大学除在怀宁共建创新基地外,还先后与太湖、舒城、巢湖签订了共建协议,正在推动与来安、怀远、宣城等地的合作共建工作。学校正在开展2010年基地研究生选拔工作,预计派往基地的研究生将达到100人,涉及10多个专业,安徽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黄德宽教授说:“随着创新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市、县加入到创新基地的行列,派往创新基地的学生规模将越来越大。”(记者 俞路石)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19日

双导师制: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

我们正处在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更进一步归结为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竞争。创新带来的技术进步已成为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研究生作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载体,担负着科教兴国的重大历史使命,其教育的最终目的便是培养具有独立思维和开拓意识的创新型人才,这种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更要注重科学实践和科学创造活动。因此,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在着重培养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大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创新是增进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根本途径。在我国研究生培养实践中,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正在生成,也就是学校导师和企业、管理部门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业的制度,简称“双导师”制。

一、双导师制的缘起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仍主要采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专业式培养方式,研究生导师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指导任务。尽管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研究生导师的权限与责任历经变迁,虽然在各个发展时期与各个培养单位有不同的表现,但在师生关系上,导师作为指导者的地位和作用从未出现动摇,且在新时期有更全面的要求。研究生导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以外,还包括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指导、职业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对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挑战之一:研究生扩招与导师队伍不足的矛盾

近年来,为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研究生培养规模急剧增加。随着招生规模的膨胀原来居培养主体部分的理论指导力量渐显不足。导师指导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挑战性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学用结合,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寻求创新。这种实践机会的提供和利用在我们传统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中运用是不够的,对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也是很不利的。

挑战之二:导师队伍本身知识与能力的矛盾

多年来,高校研究生导师绝大部分来自高校自身的培养和补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毕业就走上了教学研究工作岗位,本身缺乏动手实践能力,更缺乏实践创新经验,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近亲繁殖现象也比较严重。这种体系下的导师受制于教育背景的影响,很难做出开创性成果,往往从属于母校的某一学术门派,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也参差不齐。不少导师学历偏低、年龄偏大、能力偏弱,有的知识出现老化,有的研究经费不足,在推进研究生创新教学与科研国际化合作方面难有大的作为。由于导师本身存在知识与能力的不协调,导致整个研究生教育还是以课堂为中心的集体授课模式,崇尚书本,内容陈旧,学用脱节,导师的指导作用得不到应有体现,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由此,许多研究生培养单位都正在探索能够激发创新潜力的师生双赢培养模式。

挑战之三:研究生重理论提高与轻实践创新的矛盾

双导师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有利于改变目前研究生培养中整齐划一、忽视个性发展、从理论到理论建树的呆板模式,强化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总体上说,目前高校培养研究生比较重视理论水平的提高,不少研究生根据学校培养计划的要求,发表了不少专业论文,反映了一定的学术水准。但是,由于许多研究生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更缺少动手能力。按照这样的培养模式,是不可能真正改变研究生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创新的实际状况的。双导师制的设立,有利于改变研究生培养现状,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和施展才华提供优良的环境。

二、双导师制的功能

双导师将社会与高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吸收校外新鲜血液加入导师队伍,集理论与实践培养创新于一体,突出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优势,这种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是对传统单一、封闭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超越。双导师制不仅有以校内教授为主的学术导师,而且有校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工程师或政府管理部门人员等来担任职业导师。校内外两位导师合作指导,交流情况,切磋经验,互相配合,有利于研究生在读书期间拓宽知识面,增加社会经验,缩短成才过程,并能促进导师水平的提升,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1.导向功能。双导师制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双向互补。两位导师虽一个在学校、一个在企业(管理部门),但彼此经常交流情况,共同制订指导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探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等,能够充分发挥研究生培养的导向功能。在双导师制的框架下,校内导师可对学生的生活和行为品德给予更多关注,自研究生入学之日起就对他们的研究方向予以确定,考虑创新的可能性空间,留出更多精力来改进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制定可行的培养计划。校内导师也能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刻板授课方式,多采用讨论启发式等更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方式,引领学生探索学科前沿,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开拓意识,为做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打好坚实的基础。双导师制的设置,不仅能够加强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自己选择和归纳,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不断提出新设想,构建新理论,而且能够督导学生以掌握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为出发点,全面透彻地领会理解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知识内容,形成整体性的拓展能力,使学生以创新的精神去研究问题积累知识,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与此同时,校内外导师积极沟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对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行深入探究,边思考边实践边验证,逐步寻找突破口,能够发掘出研究生自身的创新潜力。

2.整合功能。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在拓宽专业知识面的同时,社会活动能力也得到提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两位导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学校导师主要负责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选题的指导等;企业导师则主要负责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论文实践部分指导等工作。校内导师负责学生的理论学习,校外导师则负责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并在生活中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关爱。他们利用其工作经验和社会影响力,负责联系实习单位,争取研发课题,寻求企业合作,洽谈资金支持等。在培养过程中,双导师都是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具体指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能够提供更多社会资源供学生利用,指导学生以问题牵引创新学习,多出原创性成果,学生在这种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中更易出创新成绩。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本来就是一种计划性组织性较强的校外活动,以往放任自流的社会实践存在许多问题,使得研究生与校外实践单位产生许多利益冲突,一旦将这种实践纳入教学环节中,校外导师作为中间人,便能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对口锻炼岗位,避免种种不规范引发的弊端,如专业不对口、干活不给钱、工作不连续等。在提供实践机会的同时,校外导师还会就工作中的问题给予研究生及时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适应岗位、总结经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学,师生形成一个互利共荣的创新团队,与实践单位一起构建创新平台,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使学生自身也获得经济收益,免除弟子学而无用的后顾之忧,为学生谋得了生计,也为校外实践单位提供了一次选拔人才的好机会。

3.保障功能。双导师制育人模式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有利于研究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当前研究生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健康向上的人格,应当立足于现实经济生活,着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善于把知识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解决了实际问题就意味着创新,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校内外导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且校外导师的设立为这种转化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保障。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抓科研训练,主要是追求课题自身的目的,局限于课题的立项,既忽视了研究成果向生产的转化,又忽视了研究生人格的培养。双导师的合作,有利于学位论文的选题与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相结合,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生产第一线,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对之研究利用提炼成为新知识,知识加以应用就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节省了研究经费。而且理论联系实际的课题,不仅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情操和道德境界,而且容易得到政府、企业或社团的支持,研究经费取自社会,使研究成果最终走向社会、造福人类。

4.反馈功能。双导师制教育模式有利于将学生所学知识更好地接受实践的检验,更有利于按照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校内导师侧重理论培养,教给学生更多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而校外导师着重实践指导,教给学生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两者结合,相互补充,学生就能从中学到如何在科研中创新,并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像在学位论文课题的选择上,两位导师都能根据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选题,多数论文都能解决企业或管理部门的实际难题,这样就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从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设立双导师后的反馈情况看,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拟订培养方案,不仅发展目标明确,研究内容新颖,考核标准具体而且强化了“产一学一研”一体化合作,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双导师制的运作

1.校外导师的聘任。在实施互利共赢的双导师分工合作的新培养机制时,聘请到合格的校外导师是关键。一般情况下,一名合格的导师应具备四项基本素质,即有专业技术职务、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有切实的指导能力和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多数导师一直集中在学术领域范围内进行选拔和聘用,来源过于单一,体制相对死板,应当建立开放、流动、竞争的选拔制度,由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公开招聘,不拘一格选人才,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专任导师与兼任导师相结合,打破导师终身制,避免近亲繁殖。为使双导师制育人模式切实取得成效,需要高度重视对校外导师的选聘。要收集整理相关企业或管理部门的信息,把有一定理论基础、学术背景,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家或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记录在案,建立校外导师库,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需要配备校外导师。

2.双导师的合作。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有学术事业的开拓,理论水准的提升,也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锻炼、实践创新能力的增强。校内外导师的制度化沟通合作,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帮助他们寻找创新的突破口,作出切合实际、引领学科前沿的选题,实施校内外导师强强联合,以优秀的导师指导优秀的学生,营造优秀研究生脱颖而出的新的培养机制,能够避免因单一培养模式而造成学术氛围压抑的状况。可以说,在研究生培养中,一旦丧失了宽松的环境、自由的氛围,就会窒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3.双导师的管理。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的设立,是研究生培养创新的重要举措。作为一项新的机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更需要加强对双导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和管理,充分调动双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经费投入到位。两位导师共同培养研究生意味着教育成本的增加,对研究生教育投资是一大考验。要积极筹措双导师专项研究生培养经费,没有一定的经费投入,双导师制将流于形式,甚至形同虚设。

工作考核到位。双导师制作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的举措,不能安于现状。要发挥双导师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加大工作考核力度。要根据研究生培养计划,明确双导师的岗位职责,对他们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定期考核。

奖励措施到位。双导师制作为研究生培养方式改革的新尝试,需要积极鼓励校内外导师的共同参与、投入和配合。对于工作做得好的导师要给予表彰奖励,总结他们的经验,交流他们的体会,推广他们的做法,使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成为实际可能,真正落到实处。(作者:周红康)

摘自《江苏高教》2006年第5期

人大代表热议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

教育部日前决定,增加5万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认为,此次扩招是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的一次变革,但同时应该改善研究生培养体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不能让研究生成为“本科后”。

导师数量不足,如何应对扩招压力?

教育部决定从今年开始,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的项目管理方向和公共卫生硕士、体育硕士的竞赛组织方向、艺术硕士等管理类专业以及少数目前不适宜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其他半数以上的专业学位将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志民代表说,目前,在我国每年招收的40多万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仅占10%。此举有利于调整、优化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结构,尽快改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原有的以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的格局,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需求,也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他同时认为,近几年,不少高校研究生招生数量激增,使得导师严重缺乏。一些学校为了解决导师紧缺问题,在导师评定方面数量压倒质量,在遴选导师时降低标准“突击提拔”,致使导师整体水平下降;个别导师行政社会事务过多或指导学生过多,精力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少,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支撑,无法给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还有一些导师知识严重老化,既无法向研究生讲授最新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又没有能力去解答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大学校长宋益乔认为,目前,学校对研究生导师缺乏监管、考核制度,只强调导师有无课题和科研经费,而不注重导师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的考核。

“满堂灌”、标准化,研究生沦为“本科后”?

25岁的小阮今年从武汉一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还在为找工作四处奔波。她说,虽然研究生毕业了,但是找工作还很难,比上本科相比,研究生阶段理论学习更多一些,但实践能力还是不强。研究生实际上就是“本科后”。

“很多学校给研究生上课还是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标准化考试,束缚了学生的想象空间,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创造,答案的唯一性与绝对性扼杀了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思维的独立性。”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大学副校长江林昌说。

江林昌代表说,目前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模仿力与解题能力也很强,然而在创造性思维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传授知识,对培养学生做事能力认识不够,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这都导致研究生实践能力较差,从校园走向社会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所需的时间偏长。

他说,目前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了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造成研究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偏弱。这导致部分研究生自我意识较强,缺乏集体合作精神,最终限制了创造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学术交流合作能力。

部分代表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更大的需求,有更迫切的愿望,研究生结构调整、培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不能让研究生成为“本科后”。

研究生扩招,要质量兼顾

部分代表建议,面对此次研究生扩招,培养体制应该尽快加以完善。首先要严格遴选导师,提高其指导能力。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推行导师竞争上岗,对无课题、无成果、无文章的三无导师不能上岗,连续3年未带研究生者取消上岗资格。

王志民代表建议,要加强研究生导师管理和考核,定期培训;严格研究生论文审查和双盲评阅制度,答辩专家要严格地随机从人才库中抽取,外省专家不少于答辩委员会人数的三分之一;对在研究生导师遴选、研究生答辩等工作中弄虚作假、为作假提供帮助或泄漏机密、提供信息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江林昌代表建议,设立包括助研津贴、助教津贴和助管津贴的助学金、奖学金和创新基金、研究生国际交流基金及特别资助,将奖助金与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表现相挂钩;提高研究生奖助金的资助强度,扩大奖助金覆盖面,增加奖助金总额度;由学生申请,实行动态管理,强化以科研工作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形成研究生培养的激励和竞争机制。

宋益乔建议,研究生教育应该是开放式、启发式的教育,因此,学科门类之间的界限可以尝试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突破。硕士研究生的选课应逐步走向开放式,在研究生学习的前半期采用宽领域、多学科交叉学习的方法。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学习,建立学科交叉的培养导向和淘汰机制,推进研究生合作培养。增加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建设“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吸纳社会优质资源,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深层次改革。还可以科技服务、文化服务为特色,组织研究生到老少边穷地区支教或开展其他对口支援活动,使研究生了解国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新华社记者张晓晶、刘宝森)

摘自《攀枝花日报》2009年3月13日

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存四个弊端急需改革

经过近几年的扩招,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但研究生的整体培养质量出现下滑的趋势。部分专家建议,研究生培养体制需要从多方面加以改进完善,提高质量已成为急需关注的问题。

一、当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几个明显问题

一是导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山东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曹成波认为,导师的学术水平、精力和经费投入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几年,不少高校研究生招生数量激增,使得导师严重缺乏。一些学校为了解决导师紧缺问题,在导师评定方面数量压倒质量,在遴选导师时降低标准“突击提拔”,致使导师整体水平下降;个别导师行政社会事务过多或指导学生过多,精力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少,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支撑,无法给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还有一些导师知识严重老化,既无法向研究生讲授最新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又没有能力去解答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山东省立医院主任医师、山东大学教授崔连群认为,目前,学校对研究生导师缺乏监管、考核制度,只强调导师有无课题和科研经费,而不注重导师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的考核。例如,一些导师水平有限,课题设计不合理,指导研究生做的课题只是简单低水平重复别人的工作,甚至编造科研数据和成果。等到毕业时,导师跑关系,研究生编造科研成果,蒙混过关。

二是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标准化考试束缚了学生的想象空间,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创造,答案的唯一性与绝对性扼杀了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思维的独立性。曹成波说,目前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模仿力与解题能力也很强,然而在创造性思维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研究生培养体系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如奖助金的享受与否在研究生入学录取时就确定下来,没有与研究生的实际表现相挂钩;研究生生活费受益面小、金额有限;没有强化以科研工作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不利于调动导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科研创新水平。

三是专业面窄,实践能力较差。高等教育无论是本科水平,还是硕士、博士层次,普遍存在重“专”而忽视“通”的现象,特别是研究生教育阶段,过窄的专业教育,单纯的师徒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传授知识,对培养学生做事能力认识不够,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这都导致研究生实践能力较差,从校园走向社会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所需的时间偏长。

四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偏弱。一方面,研究生分散培养、个别指导、自我教育为主的特点容易形成其放任自流的现象。另一方面,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了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这两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研究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偏弱。许多研究生过分强调个人奋斗,注重个人价值、自我理想的实现;对个人身份、个人名声的重视高于对学问与能力增长的重视,对条件、待遇的追求高于对学业、责任的追求。这导致部分研究生自我意识较强,缺乏集体合作精神,最终限制了创造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学术交流合作能力。

二、各地积极探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的现状,近几年各地展开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限制招生数量。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一个原因是招生数量扩张。针对这一问题,部分高校明确提出,对研究生招生数量进行明确限制。例如,复旦提出原则上每位博士生导师每年最多招收2名博士生,浙大要求每位导师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人,博士生不超过2人。限制研究生招生规模,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导师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分配到所带的学生身上,对学生加以学术指点,有利于研究生质量的提高。

——培养机制改革。山东大学从2008年开始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核心是完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进一步理顺学校、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使责权利更为明确。改革以合理配置相关资源作为切入点,学校内部统筹规划和使用国家财政拨付的研究生培养经费、导师的部分研究经费和其他有关资金,构筑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

——严格进行导师选聘考核。从2007年起,山西省建立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选聘和考核制度,考察导师在本学科领域内学术成果的同时,对导师在师德、课程教学、指导研究生成效等方面进行考核,连续3年招不上研究生或培养不出合格研究生的,自行取消上岗资格。

三、专家建议从四方面入手完善研究生培养体制

一是要严格遴选导师,提高其指导能力。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推行导师竞争上岗,对无课题、无成果、无文章的三无导师不能上岗,连续3年未带研究生者取消上岗资格。加强研究生导师管理和考核,定期培训;严格研究生论文审查和双盲评阅制度,答辩专家要严格地随机从人才库中抽取,外省专家不少于答辩委员会人数的三分之一;对在研究生导师遴选、研究生答辩等工作中弄虚作假、为作假提供帮助或泄漏机密、提供信息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二是研究生培养应创新教育方式,构建创新文化以激发研究生创新潜力的释放。曹成波认为,应设立包括助研津贴、助教津贴和助管津贴的助学金、奖学金和创新基金、研究生国际交流基金及特别资助,将奖助金与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表现相挂钩;提高研究生奖助金的资助强度,扩大奖助金覆盖面,增加奖助金总额度;由学生申请,实行动态管理,强化以科研工作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形成研究生培养的激励和竞争机制。

三是打破专业边界,增强实践能力。曹成波说,研究生教育应该是开放式、启发式的教育,因此,学科门类之间的界限可以尝试实现一定程度的突破。硕士研究生的选课应逐步走向开放式,在研究生学习的前半期采用宽领域、多学科交叉学习的方法。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学习,建立学科交叉的培养导向和淘汰机制,推进研究生合作培养。增加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建设“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吸纳社会优质资源,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深层次改革。还可以科技服务、文化服务为特色,组织研究生到老少边穷地区支教或开展其他对口支援活动,使研究生了解国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记者张晓晶)

摘自《新华网山东频道》2008年8月27 日

课程设置不变 学子戏称读硕士等于读大五

《半导体基础》、《模拟集成电路》、《量子力学》……小余本学期入读无线电专业研究生,一开始就碰到了弄不明白的事:这几门必修课,本科时不都学过吗?而且,老师就是那时的老师,教材就是那时的教材;老师依然站在讲台上“一言堂”,只不过课堂里的同学比本科时少,约二三十人。

小余弄不明白的事,正是一些教育专家头疼着急的事。有位专家说起一所中医药高校的相同情况:为硕士研究生开的一些中医课程,内容与本科生的课颇多重复。

难怪有人把读硕士戏称为读“大五”、“大六”

还有别的问题。不久前在上海大学举行的2009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上,来自济南的一位老师从另一个角度评说国内的研究生课程:“知识性课程多,技能性课程少,讲授型课程多,研讨型课程少。”至于教学方式,“多数课还是老师讲,学生记笔记;考试依然是老师出几道题,学生做答卷。”

本科、硕士教育怎么区分?课程怎么科学规划?教学方式如何改进设计?诸多教育专家感叹: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不免显得随意、粗放和低效。眼下,又一个考试季来临。从各高校提供的信息看,201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仍在上升。一些高校目前的研究生数量甚至已与本科生相当。人一批批招进来,怎么把他们培养好?

“教什么”和“怎么教”

在国内高校读硕士、在美国读博士的姜震宇,比较两边的研究生教育有一大感受:人家对课程和教学方式的用心规划,对“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讲究。比如他所学的无线电专业注重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每门课都要求和引导学生带着应用课题去学习、消化知识和理论。

他告诉记者,在美国的大学里,研究生课程的考核中都有一个部分是“应用设计”,设计什么,不是到课程结束时才布置,而在一开始就提出来,上这门课的一学期里,学生们始终得边学边琢磨。姜震宇学无线电专业,某门课布置设计一种电路或一个小系统,老师提要求、做指导,学生自己查阅大量文献,学着动手设计。有的课程中做的设计,最后都能做成产品。

讨论课更让他受益匪浅。教授提出话题,在学生经过几周各自准备后,课堂上当场“掷骰子”,选出一人上台演讲,然后讨论。因为大家都作过一番钻研,都有想法,讨论起来热烈而有效,把个话题越辩越明,人人都有收获。

美国的研究生课程包括必修课和文献阅读课,老师讲课十分精要,要求学生自己大量阅读参考书及资料;考试则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和研究进展是否有全面把握,是否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么能“还没仔细考虑”

今年中国高校减招5%-10%的学术型研究生,把名额用于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意在更多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当记者询问一些老师“教什么”和“怎么教”,他们却说还没仔细考虑,“不会跟以往有很大差别吧,但会给这些研究生增加一些实践型课程”。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扩招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些突然,很多高校都没做好准备,在招生前仓促做出一份“培养计划”,有的基本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如果没有培养方式上的变化,只是学位名称换一下,意义不大。”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副教授王晓渔对此如是评论。另一个问题是,我们以往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式就科学合理?就不需要改进?

有专家指出,应用型研究生并非不要学术研究功底,这对课程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借此契机,我们该认真研究一下研究生的课程改革了。

摘自《东方网》2009年12月21日

悲于重复 喜自熟悉

“土著”硕士生本校读研像留级?

年年岁岁课相似

凭借着对本校专业知识的了如指掌,罗非在研究生考试中一路过关斩将,轻松考上本校硕士研究生。

即将开学时,罗非还特意换了副比较知性的黑框眼镜,以此新形象来迎接这段与前4年截然不同的学生生涯。

研究生开学后的第一堂课,却让这个期待成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有志青年“很失望”。

让罗非失望的,不是这副给他上了4年本科课程的熟悉面孔,而是这位主讲者教授的专业内容。罗非觉得,既然是进入研究生阶段,课程内容应该比本科阶段有所提升,应该向研究生传授更深、更广的专业知识。而这位夫子,依然在声情并茂地重复着本科的“故事”。

罗非上课正好带着本科时的笔记,看老师念得起劲儿,他也跟着无声地朗诵,“真是一个字儿都不差”。就这样,一个人在说,另一个人在“表演”,就在这样类似“双簧戏”表演的课堂上,罗非百无聊赖地结束了研究生生涯的第一门课。

“还是那些老师,还是那些课,有的课完全属于第二遍复习。”自言“青春献给理工大”的姜莉莉来自中部某理工院校企业管理专业,对于罗非所抱怨的课程内容重复现象,她也深有体会。

本校读研以后,做了十几年乖学生的姜莉莉不再像本科时按部就班地积极上课,认真做笔记,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接二连三地不断演绎现实版“逃学威龙”。

“相比本科,好多课程内容设置基本是‘换汤不换药’。比如现在的《高级管理学》和本科的《管理学》,虽然课程名称不同,但它们的主要理论基础与模型基本一样。”与其在课堂上重复吸收原有的知识,不如到图书馆多涉猎些新鲜、有价值的领域,姜莉莉解释说,她翘课也是有选择地翘,只针对那些在重复本科内容的课程。

和罗非、姜莉莉一样,好多“土著”研究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他们发现,读研之后,专业课程往往还是由本科时的任课老师讲授,虽然有些课程挂了研究二字,但是基本没有跳出本科的思路与框架。

单一文化氛围下的“原地踏步”

“谁在?想约人晚上一起上自习!”当新建的班级QQ群里蹦出了这条信息时,“土著”研究生孙春雨着实被雷了一下,“这年头,还有上自习的?”发这条邀约信息的是从河北某高校考进来的同学。

接下来的课堂上,孙春雨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班级前两排座位都被“非土著”密密麻麻地占据着;和其他“土著”一样,更多的时候,孙春雨选择在教室后两排及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翘首观望。如此的布局也让孙春雨能时刻观察到“非土著”们的一举一动。

“目不转睛,奋笔疾书”,春雨描述着“非土著”们的上课状态,“生怕疏漏了某个知识点”。

孙春雨认为,本校学生考研过程压力相对较小,没有经过类似外校学生的艰辛与磨砺;他们觉得好多课程本科都学过,老师又都认识,自我感觉游刃有余。

孙春雨很佩服那些考外校的同学,“当别人跨出了一大步时,你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相当于你落后了”。她认为,考研挑选的外校在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上,一般都要强于本科学校,这样跨校考研可以领略更多大家的学术见解,更多高深的科研方法,而本校读研会仍然处于原有的单一文化氛围中。

孙春雨所在的现当代文学专业,本校学生占了五分之一,剩下的“非土著”学生中,大部分来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院校。经历了研究生考试,他们现在和孙春雨站在了同一个起点,一起享用着这个“211院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同是“土著”的罗非认为,长期受一种模式、一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使得身在其中的学生“没有压力,缺乏动力”,他对孙春雨“原地踏步”的描述深有感触,他调侃地形容这是——“留级”。

如果说孙春雨的“留级”感受是与考进来的外校学生比较后得出的,那么林佳的类似感受则来自与考出去的同窗姐妹的对比中。

2007年,在保送本校和跨校考研的抉择中,林佳和苏楠这对宿舍姐妹花作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稳重的林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苏楠则坚定地踏上了漫漫考研路。

“她的视野比先前开阔了,业务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在苏楠考入北京某高校新闻专业后,林佳能明显感觉到她的不断进步:苏楠研究生阶段在中央级媒体实习时发表了大量作品,她能熟练地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对老外讲电话,她还可以十分专业地背着相机拍很有感觉的照片……这些,都是林佳所羡慕的。

如果这世上真的存在月光宝盒,林佳有时常想,她会不会像至尊宝一样高举着它,大声高喊:“般若波罗密”,然后回到2007年,重新选择跨校读研?

轻车熟路背后,亦有收获与归属感

本校读研所呈现的“留级”问题得到了不少“土著”的赞同。同时,他们认为所谓的“留级”更多地体现在心理状态上,不能忽视现实中“土著”们相对于本科时代的进步与提高。相比跨校读研,本校读研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其实,用‘留级’来形容本校读研,更多的是出于我们对于本校读研弊端的情感发泄。”罗非说他并不是在否定本校读研,而是在发现问题并期待解决问题。“就像要看到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我并不否认母校7年带给我的归属感与成就感。”

鉴于本科时的优异表现和老师的信任,研一开学不久,罗非就跟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与了一个国家级课题的调研,提早感知了科研学术的罗非收获颇丰。

“外校可能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但环境因素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归根结底是要靠个人努力,我们终究是要自己去学习,去发展的。”天津大学研究生高杉表达了自己对本校读研的看法。他举例说,他有同学到国外读研,由于不珍惜机会,反而碌碌无为地在混日子。

和高杉一样,孙春雨也强调了个人能动性的重要性。“关键在于自己的目标是否明确,如果有清晰的规划,知道自己在研究生期间想要学什么,想要得到哪些方面的锻炼和提升,那么,无论在哪里读书,都能有收获。”(实习生:王辉)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9年12月14日

时评:研究生的课堂重复本科的“故事”?

考研读硕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在本科基础上获得更进一步的深造机会。如此看来,硕士生课堂上的教授是本科时期的熟面孔也就罢了,既然硕导能升级为博导,本科教师升级担纲硕士课程,也还说得过去。不过,假如当上了硕士课程的教师,却还是本科课堂上的“三板斧”,甚至连教授的专业内容也与本科生课一成不变,恐怕不敢恭维。对于那些不得不将“本科专业课”重上一遍的硕士生来说,称之为本科“复读生”或是“留级生”,还真是相当恰当。

的确,假如硕士生中没有来自本校的“土著”,而全是“外来和尚”的话,硕士生课堂上重复着本科“故事”的内幕,还真是不那么容易识破。某种程度上,为了让“外来和尚”也能念好本校的“经”,把本科阶段的专业课重新来过,似乎也有一定道理。更何况,专业课如此博大精深,本科阶段尽管也教了一遍,但学生们可能仅得皮毛罢了。既然孔夫子都说了要“学而时习之”,硕士阶段用本科专业课来“温故而知新”,似乎也能自圆其说。

事实上,既然硕士生的教育目标显然与本科生不尽相同,作为更加专业化的人才培养,硕士生专业课的教学,显然不应该只是本科阶段的简单重复,而理应更为深入,更加专业才是。某种程度上,硕士生专业课成了本科专业课的重演,显然难逃“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当然,硕士课堂重复着本科的“故事”,也不能全部归咎于“一课两卖”的授课教师。既然本科硕士连年扩招,授课教师的水平却并未同步增长,不仅如此,授课这事儿,在大学里其实也并不是最重要的,既然教授们有着更多有利可图的事情可做,教课当然只能排在最后。于是,为了应付扩招学生的课时之需,“硕士的课”,就干脆把本科教师与课程“赶鸭子上架”,滥竽充数,也就在所难免了。

一言以蔽之,沦为“本科留级生”,的确令“硕士生”们大失所望,不过,最令人失望的,恐怕是玩“挂羊头卖狗肉”伎俩,甚至涉嫌教育欺诈的大学本身。(吴 江)

摘自《羊城晚报》2009年12月19日

社会需求并不少,研究生为啥还是感觉就业难?

“我们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着两大通病:缺少特色、闭门造车,这样培养出来的硕士生缺乏就业竞争力。”21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江苏省2010届毕业研究生暨高校师资专场洽谈会上,记者多次听到用人单位这样评价。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我国学术人才严重断档,当时招收研究生,主要是为了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研究生的需求早已不再那么单一,但长期形成的“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理念,直接造成了目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剩,与社会需求不对接。这个问题也已经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并开始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案例一】

南京林业大学哲学硕士王同学 “3年前我辞掉工作考上研究生时,月薪4000多元。现在研究生毕业了,发现我这个专业不仅对口工作很难找,一些单位开出的薪水也就2000多元。越看心越凉,三年书真是白读了!”招聘会现场,南京林业大学哲学硕士王同学拿着几份简历,一脸茫然,“我现在要求也不高,就是想在南京找个稳定工作。如果能进编,哪怕月薪只有1000多元我也认了。可转了一个上午,稍微和我专业对得上路的只有两家单位,但人家认为哲学和他们提供的岗位并没关系,简历都不肯收。”

【点评】

“其实社会对硕士生总体需求并不少,为什么还是有不少硕士生感觉就业难?因为存在结构性矛盾。”正忙碌着接待求职毕业生的南昌航空大学人事处处长邓瑾表示,“一些专业,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史哲类、管理类等偏文专业,由于前期投入不需要太多,许多学校就一窝蜂地办。甚至一再扩招,出现一个导师带一堆硕士生的状况,结果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不仅质量下滑,而且过剩。”邓瑾表示,硕士生培养也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飞行器专业,博士少,硕士也少。我们前一天专门跑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要人,发现该校飞行器学生特别走俏。”

【应对措施】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就业与招生计划适度挂钩,根据社会需求对省内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人数进行了宏观调控,就业结构性矛盾已开始呈缓解态势。从学历层次看,2010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本科生增幅均低于平均增幅,而就业率相对较高的专科毕业生增幅较大;从专业看,就业较为困难的经济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工商管理学类、艺术类毕业生人数虽依然增长,但增幅趋缓,而哲学类、法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等就业较为困难的专业,毕业生人数则首次出现负增长。

【案例二】

“老师,你就收下简历吧。我在学校里就很喜欢跳舞和运动。”在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摊位前,学化工的南京工业大学化工硕士许同学居然投递简历要当健美操老师。面对小许哀求的口气,招聘人员看看简历,还是摇了摇头。无奈之下,涨红脸的小许从排成长队的人群中挤了出来,“我们读研时多数时间都在写论文、做课题研究和实验室中度过,没有和企业接触的经历。今天来找工作,发现用人单位对这个并不是太感兴趣。竞争太激烈了,就到这个学校来碰碰运气。”

【点评】

“硕士研究生教育一定要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和社会、和实践紧密结合,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也来招聘会求职的南京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博士生江伟,很快在上海电力学院找到对口的教师工作,“我们博士生可以埋头从事学术研究,毕竟我们的就业方向主要就是高校和研究所。但如果硕士生也和博士生一样只顾做学问,最终他就会发现就业时高校进不了,因为高校要人起点都是博士。企业也不欢迎,因为你不适用。很尴尬。”

【应对措施】

教育部11月10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具有专业学位授权的招生单位以2009年为基数。按5%-10%减少学术型招生人数,调减出的部分全部用于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通过这种调整,推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

摘自《新华日报》2009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