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10年第4期(总第64期)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2日 | 点击:

给大学生也减减负

热热闹闹过了个年,大学生们又该忙起来了。都说中小学考试多、负担重,大学生也当仁不让。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各类招聘考试等等,成了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要经历的一个个难关。

现在高校学生流行“裸考”,实在忙不过来,也不提前复习,随便考一下碰碰运气,一切听天由命。确实有一举成名的,比如有位“牛人”4年之内没作任何准备,毕业前考取某省公务员第二名。这种事听起来真是悬而又悬,即使是真的,也没什么可复制性。

这些考试似乎都跟大学生的前途息息相关,一个都不能少,也无怪乎大家趋之若鹜,但是,如果已经到了“裸考”的程度,这些考试还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直接抓阄来得爽快。

现在,有用或者无用,几乎已成为大学生衡量考试本身好坏并决定是否参加的唯一标准。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我以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否需要这些?

在大学里,已经成年的学生要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未来方向,更进一步,要学会在迎合社会需求和实现个人理想间寻求平衡,对于各种考试,不是简单地跟风,而是要在个人规划的前提下慎重选择。

对于大学来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选择、不断学习的能力才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考试说到底只是衡量学生某项技能的参考标准,所谓通过率更不应该成为学校教学的目标,不然大学和中小学还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作者:袁建胜)

摘自《科学时报》2010年3月2日

美国本科通识教育:让学生生活得更有意义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又称“通才教育”。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而并非培养人的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它强调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重视培养人的思维方法及敏锐的洞察力;强调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同时也重视人的情志的培养等。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从1828年被称为第一次“通识教育”运动的《耶鲁报告》提出的“文雅教育”,到第二次“通识教育”运动中,哈佛大学校长罗尔推行的“主修制度”,直至今天,美国大学仍在不断检讨中完善其通识教育。

教育课程

美国大学本科的通识教育源于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和教育的多样性,其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社会、自然三个方面的内容。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广博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生活得更丰富多彩,更有意义。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在不同学校各有差异。由此,有人指出:没有一个完美的通识教育课程能适合各种各样学生的才能和习惯。

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近四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历经了五次较大的通识教育改革。新世纪的哈佛大学通识教育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精神、科学意识、知识的整体性、国际化视野以及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准备等。基于这一理念,哈佛大学开设了下列通识教育课程:审美学的理解;文化与信仰;以实验为依据的推理;道德推理;生存方式的科学;客观世界的科学;世界中的各种社会;美国与世界。

此外,哈佛大学鼓励教师以课堂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要求学生提高除了英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能力,尤其是这一语言的交际与写作能力。

再比如,夏威夷太平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三个部分:通识教育的普通核心课程,两门跨学科必修课程和高级通识教育课程。其中,普通核心课程包括15门必修课。这15 门必修课又分为:交际技巧;全球体系;科学研究;价值与选择以及世界与文化五大类别。两门跨学科课程是:数字信息系统的读写能力;艺术、审美和创造性。高级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关于科研、写作和公民权利方面的课程。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学分也因学校的不同而不同。但总体而言,各大学通识教育学分一般不少于35 学分。据调查显示,美国大多数大学的通识教育学分为45学分。其中技艺或技巧占15学分,包括演讲与写作9学分;量化分6学分。知识范畴占30学分,包括健康与身体活动3学分;自然科学9学分;艺术6学分;人文学科6学分;社会与行为科学6学分。

教学方法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教学方式大致分为四种。一是课堂讲述。主要以教师传授和讲述为主,当然学生也会发言和讨论,但就整体而言,是以教师言论为主。二是小组讨论。通常在课堂讲述之外,另设有小组讨论,尤其是采取大班授课方式者,常辅以此种方式。三是研习发表。事先分发研读资料,并将全班学生分组或以个人为单位,开学前第一、二周内分派指定好各组或各人负责部分,依次担任主角轮流报告。四是独立研究。学生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自行拟订研究主题和纲目,在教师同意后,进行独立研究。定期或不定期与指定教师研商讨论,期末时交研究报告。

在以上这四种教学方法当中,研习发表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在某主题下与教师密切接触的机会,一般一年级新生就开始参加教师主持的学术研讨会,大多是关于自然科学中的跨学科研究课题。而且,这类研讨会不是一次性的,它刊列在正式课程目录中,按学期进行。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之外,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学习及研究活动。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有一套严格的评分方法,在学生成绩中,课堂发言占总分的25%~50%,而且,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是否得出正确的答案,而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因此,学生参与的质量将决定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这种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于同教师一起的讨论争辩中。为取得好成绩,学生必须发挥主动性,以发掘潜能,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根据课程自身内容和授课对象的不同,还会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功能与特色。

主要特点

首先,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目前,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强调学生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知识。由于许多学院实施小班化教学,班级人数较少,所以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写作、演讲等基本技能课程,大班上课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也会陷入被动状态。因此,美国大学把这些课程的学生人数限制在15~20名。这样,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训练,老师也会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美国大学每年有四周的独立活动时间。这期间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可以自主选择在校内或校外完成学术性或非学术性的学习题目。

其次,美国大学本科的通识教育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英文写作、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等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写作能力被视为通识教育计划中极其重要的技能,也是涉及面最广的方面。美国通识教育理论认为,写作就像肌肉一样,它能够通过反复练习得以加强,不用则废;写作不仅能够促进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而且还是培养批判思维的有力工具。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华盛顿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基本技能课程里,都包括了写作课程。

最后,美国大学本科的通识教育强调对全球各种文化的理解。经济的全球化使得美国大学更加重视对异域文化的研究。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学习一门异域文化课程。这些课程包括历史、文化及不同的观念等。以哈佛大学为例,其核心课程之一是外国文化,共包括27门课程。目的是扩大学生视野,提供一种看待本土文化的新视角。首选内容是当代文化,尤其是当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主要文化传统的代表,课程内容涉及各种文化体系的宗教伦理观、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各种思潮、文学艺术成就,几乎涵盖了世界各地不同时期的文化和与文化相关的重大事件。有些学校,如哈佛大学等,甚至规定学生要熟悉一种非西方的文化。

通识教育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本科教育中备受关注的话题。美国大学本科的通识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普及的范围也很广。在美国各大学中,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学分分布各有不同。研究美国通识教育的主要特点,会为我国大学教育带来些许有价值的启示。(作者:周海燕 周景辉)

摘自《科学时报》2010年2月1日

美国大学里的禁忌

在美国,如果有禁忌入门手册,第一条一定是种族歧视,第二条一定是性别歧视。而且不光是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禁止同性恋歧视、年龄歧视、阶级歧视、残障歧视等,都会写在校规里。冒犯其中一条,无论终身教授还是刚入学的学生,都有被开除的风险。

我的课堂上有过同性恋的学生,头发花白的学生,也有过残障的学生,但是在学术评价上都一视同仁。比如,在讨论同性恋着装上,同性恋学生并不会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而在讨论中被加分或减分。智障的学生一般会提前知会教授他(她)的情况,教授会酌情给予帮助,比如提供课堂笔记、考试时安排单独安静的空间等,不过学业上的评价标准与大家一样。大学有义务帮助残障学生。残障人士通道几乎每辆校车、每间教室都有。

在很多问题上,教授们都要有“打死也不说”的精神。学生的性取向、年龄、智力状况、分数、疾病等,除非他们自愿透露,否则教授们不能告诉其他人半个字。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即使他们的父母来问他们的分数,学校也有义务为学生保密。

这些禁忌虽然让大学显得条例森严,实际上却十分有利于大学的多样与包容。与众不同的学生们因此拥有了自由空间:有穷的权利、有老的权利、有病的权利,也有不聪明、考低分、不爱异性的权利。他们不会因此而受到舆论压力,或感觉低人一等。

此外,宗教信仰、政治立场与堕胎是3个颇有共识的禁忌。不单在大学,在办公室里,在日常生活中,这些都是能让每个美国人脸红脖子粗的敏感地带。堕胎与宗教相连,所以很有争议。有些教授虽然会毫不在意地表明自己的信仰和立场,但询问、评价他人的信仰和政治立场,会属于不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总统竞选时,同事们最多会问:“去投票了吗?”而不会问“投了谁”。(作者:吴绢文)

摘自《青年参考》2010年3月5日

是什么让澳大利亚国家课程世界一流

澳大利亚力争在三方面确保国家课程达到世界一流:课程的制定方式、课程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全社会获取课程的方式。

一、制定方式

大纲凝聚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包括教师、学者和课程专家的智慧,吸纳了国内各州、各领地以及领先国家的先进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广泛征求意见。

二、课程结构与组织方式

学科的课程(标准)对教授给学生的学科内容以及对学生每学年的学习要求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它指出了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核心内容,同时确保学生对这些内容有深入学习的时间。国家课程还给学校和教师留下了容纳地方特色内容和主题内容的空间。

三、大纲的获取与使用方式

各州的课程都是以硬皮本的方式出版发行,通常每一个学习领域(科目)有其单独的册子。这种方式强化了传统课程静态、二维及学科中心的特点。而澳大利亚国家课程草案及最终文本都将采取在线发布的方式,为课程的使用和组织提供了灵活性。(作者:李茂文)

摘自《中国教师报》2010年3月5日

大学改革要应对时代挑战

——访墨尔本大学校长格林•戴维斯

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是澳洲最古老和最杰出的大学之一,以其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和学术研究水平,被公认为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

然而,就是这所几乎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世界一流的大学,却在2008年开始彻底改变已沿用了150年的教学传统,推行被称作“墨尔本模式(MelbourneModel)”的课程和学制改革,改革首先应用于学术范围广,内容宽泛的本科课程,然后再导入职业研究生课程或研究高等学位,力度之大,甚至被人称之为“激进的大学改革”、“里程碑式的教育变革”。

近日,引领这项改革的墨尔本大学校长格林·戴维斯教授来华访问,本报记者就墨尔本大学的改革对他进行了专访。希望他们的一系列思路和做法能对正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我国高校有所借鉴。

记者:“墨尔本模式”以其对大学课程和学制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引起了世界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请问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

格林·戴维斯:实施这项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们要应对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压力,二是应对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要求的挑战,三是应对澳大利亚政府对高等教育支持减少的压力。我们从2005年开始启动和构思这项改革,制定了以“提高声望、追求卓越”为主题的十年长期发展规划,旨在形成研究、学习和知识传递三者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三维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墨尔本模式”课程体制改革是这一长期发展规划中的核心内容。

记者:人们认为“墨尔本模式”是一项重大的学科和学术结构改革,请您介绍一下这项改革。

格林·戴维斯:“墨尔本模式”是一次全方位的课程体系改革,新的课程体系实行“3+2+3”培养模式,即3年本科学位、2年研究生学位和3年研究生与研究类高等学位。具体来说,在课程体系方面,我们将原来复杂的本科学位体系综合成6个:人文、理学、经济、生物医学、环境、音乐,我们将其称为6个“新生代”本科学位。作为过渡期的安排,目前墨尔本大学仍会提供农业、计算机科学及教育等14个学士学位课程。但今后将逐步削减目前96个学士课程的数目,至2011年,学士课程只会余下上述6个学士课程。

至于研究生学位,作为“墨尔本模式”的一部分,我们强调提供更加精深、高度专业的职业研究生课程,即逐步把职业教育比如法律、建筑、教育、护理、医学提高到研究生课程,学生毕业都可获得硕士学位。从2008年开始,墨尔本大学开始执行澳大利亚第一个综合性的研究生院模式。从今年开始,墨尔本大学的法学院和医学院都将不再招收本科学生,而直接招收研究生。

关于研究生与研究类高等学位,“墨尔本模式”倡导培养的博士生应适应不断变化、竞争的国际就业环境。培养的博士生具有多方面知识和广泛的技能,例如:领导能力和多学科知识,了解精深研究课程的知识。预计到2015年,墨尔本大学将会拥有领先的研究中心,获得一系列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和成为国家研究培训的先驱。

记者:请问为何要将本科课程综合成6个,其意义是什么?

格林·戴维斯:我们的调查显示,雇主对雇员职业技能的要求是他们要有很好的应变能力,能够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快速地改变自己。另外,根据近10年的职业状况看,许多10年前的职业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所有的大学都面临着如何训练自己的学生去面对新职业的问题。我们认为,大学的改革必须应对时代的挑战,而足够深度和广度的课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墨尔本模式”的主要特色和优势是追求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国际化和交叉性融合。

6个新生代本科学位的立意是以基础教育为主,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也使大学与国际学术结构接轨。这些本科课程力求使学生从他们选择的专业课中学到精深的知识,比如经济学位开设的使学生获得专业资格的课程——会计和精算学专业资格,同时还要求他们至少选修1/4的其他专业知识作为拓展课程。学生还可以在学校全新的“广度”课程表中选择课程,这些“广度”课程具有多学科性,经常挖掘全世界所面临的大课题,以此建立跨学科研究,比如气候变化和水、人类关系、食物和药品,以及那些改变社会、世界生态历史,还有澳洲当地文化的课题。这些课程都是由学校各专业领域里的专家级教授来授课,这些课程覆盖和连接不同的专业,会增强学生的逻辑、分析和多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里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来上这些广度的课程,运用从各自专业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探讨这些大问题,这可以使学生互相学习,获得与他们核心课程完全不同的知识。

我们认为这种学习会造就知识和技能全面、具备学习能力的毕业生,使他们能够适应在那些需要具备跨学科理解能力和知识持续更新的领域工作,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研究能力,尤其是对那些要求多元学科背景的领域。

记者:实施“墨尔本模式”使你们彻底告别过去150年的教学传统,请问这么大力度和规模的改革是如何成功进行的?

格林·戴维斯:的确,这不是一件易事,涉及到学校各职能部门的整合调整,院系之间的衔接配合,需要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使得院系、教授和学生对实施“墨尔本模式”达到基本认可和共识,这是一个非常繁复的过程。我们从2005年开始讨论这项改革,学校各个层面都开会对此进行充分讨论,然后再把这些层面的意见进行汇总。2006年是关键一年,我们建立起实施的原则和标准,并调整组织管理架构,明确第一责任部门,成立了课程委员会,与当时各个学院检讨当时的课程并计划未来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2007年,我们开展了量化工作,并在质量框架和跨学科研究上取得进展,我们对老师进行了培训,还专门设立了学生中心。

大学改革必须应对时代的挑战,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模式。墨尔本大学教学委员会提出每三年根据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以及学生对课程体系的反馈和意见,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记者:王庆环)

摘自《光明日报》2009年6月3日

校园媒体: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

在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中,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媒体更多仍在实践着对管理层面的信息传达功能和校园文化活动成果的通报功能,并且信息量小、周期性长、互动性差、服务性弱。在如今素质教育的宏大语境下,通过校园媒介功能的深化来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深化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从而进一步打造文化校园,不失为一项多赢的工程。

通过校园媒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首先来自于读书的魅力和学术的激情。校园媒体具有不同于社会大众传媒的特性在于,它在积极促进和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以多种途径来营造这种彰显大学精神的大学舆论空间。在校园媒体传播内容的构建体系中,无论是名师泰斗思想的赓续,还是年轻小辈学术的张扬,亦或青年学子求知的感言,都是课堂的延续和智能升华的阶梯,是打破专业分割绝对化、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手段。近百年前,蔡元培先生即强调“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所以校园媒体的传播内容对于避免校园主体因缺乏交换知识的机会而产生隔阂、促进高校校园的学术和谐与文化和谐都至关重要。

不能奢求校园媒体的内容传播在一夜之间改变校园主体审视社会的眼光,但是它会在潜移默化中重构人的思维结构,使大学精神在学生身上形成烙印并得以体验,校园媒体内容也是校园内不同群体之间对话的有效载体,它是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认识范型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沟通,这自然是对校园和谐的极大促进。古人云: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尤其是对于今天以个性、自我、甚至于后现代为特征的大学生来讲,选择真正能够触动人之心灵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来舒解矛盾、促进校园和谐将事半功倍。对此,校园媒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校园媒体夯实校园主流文化

校园媒体针对于特殊受众对象的区域性功能,在强度和功效上是绝不亚于社会大众传媒的。但是如何利用“议程设置功能”等大众传播理论的研究成果,高校校园媒体的相关组织管理者却思考甚少或基本不去涉足。所以在校园文化多元并存、校园主体迷茫困惑的当下,在更深层次上科学、合理、有效地发挥校园媒体的信息传播手段,让校园内受到某种议程影响的特定受众成员按照校园媒介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调整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进而打造并夯实校园主流文化,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因为一种文化的主流化总会带来其他文化的相对边缘化,对于在大众媒介信息的包围与轰炸下成长起来的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代,校园媒体和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日益重要。

校园媒体是校园内部实现充分互动的平台,话语的多样性是文化转型和过渡时期最为典型的特征。但是,校园文化在多种文化的冲击和并存中必须具有主导性的精髓性的文化精神作为本质性的文化支撑点即主流文化,它是大学之为大学的关键所在,而校园媒体是最有可能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将理性愉悦与感性快乐相融合的平台,因为大学校园受众是精英内涵与活力内涵独一无二的结合体。

通过校园媒体深化专业知识教育我们要摒弃专业知识学习仅限于课堂教学和专业分割绝对化的认识。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专业知识教育的立体式扩张,不仅校园媒体的操作平台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校园媒体的传播内容也应是专业知识教育的形象化解读。

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大众媒体的小众趋向和专业化程度已初步显现并将继续深化,随之带来的即是对日后媒介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高标准需求。因此日后媒介的传播者将不再仅仅是所谓新闻传播的“科班出身”,在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设置的结构中有诸多的学科和方向都可以与媒介进行完美的结合,进而加深日后“小众传媒”的专业化程度。校园媒体完全可以通过规模的扩张和具体内容、栏目、板块的重新设置而让更多的师生参与进其中的工作,促进专业学习的实践性应用。对此,绝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人文学科,现代媒体本身就闪耀着技术的光芒,它已经对媒体武装到了每一个细节。更何况,认识并熟悉媒体的运作过程是现代人提高日常辨析能力、合理结构自己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

在以往,更多的人习惯于将学生参与校园媒体工作仅仅放入校园文化活动的范畴。这与我国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相符。因为对于中国教育传统的精英观念而言,任何学习型、研究型之外的培养观念和教育成果都显得与之格格不入。其实,在大众化教育的素质教育理念中,专业教学与校园活动绝不是对立关系,二者恰恰应是在大学校园这一整体领域中辩证统一的组成。现代教育抑制对学生标准化、齐一化的培养,因为它将使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大大衰竭。因此,在我们更多的关注高校扩招、体制改革带给师生内心深刻触动的同时,有理由通过高校校园媒体这一平台培养学生在某些能力上的特殊发展,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使理论型的、设计型的、应用型的、管理型的、经营型的等等各类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成为具有特色、特长的创造型人才。

通过校园媒体深化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修养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所以它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尽管高校应该是人文气氛最为浓厚的地方,但是当外面的世界滑进了以效益为基本曲线的发展轨道之后,所有那些不能迅速兑换为现钱的事物势必都会逐渐地遭人冷落,人心的天平开始向一面严重倾斜,象牙塔并不例外!

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突出人文素质内容的比例当然不失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课堂教育必然会带来一种应试的压力,所以我们不可否认,今天这些以个性、自我、甚至于后现代为特征的大学生对于填鸭式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常常怀有一种抵触的心理,这无疑会让教育的有效成绩大打折扣。因此,无论人文学科还是理工学科,都更需要一种真正能够触动人的心灵的高效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在这方面,校园媒体也有着自己的优势。

霍克海默讲:收音机和电影决不亚于飞机和枪炮的作用。百家讲坛引发的对传统文化解读的热潮再次证明了媒体——这个没有围墙的学校——文化传承的魅力。而且校园媒体与社会大众传媒相比较几乎没有市场的压力,这就有条件使校园媒体在尊重各种媒介的先天优势和传播规律的前提下促进其内容的高质量和理性化,通过内容的熏陶和冲击潜移默化地完成校园媒体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进而有效促进对文化校园的成功打造。(作者:刘萍)

摘自《光明日报》2009年6月3日

大学与当代主流文化构建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乃至提高综合国力,是时代命题。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使我们的国家在21世纪从文化大国变为文化强国,就要着力构建当代中国主流文化。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其本质就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代表着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具有其先进性并体现时代精神,为人民服务、具有中国特色。它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是对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的文化形态。

大学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调整着存在方式的文化有机体,大学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成果的重要部分。大学文化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大学的文化生态,与校园文化含义相近,表征着大学组织来自内部的对师生发挥着潜移默化作用的文化存在;另一方面是指大学的文化力量,表征着大学组织对外部社会发挥的文化影响和文化整合功能的文化存在。通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来推进中国主流文化构建,保持主流文化的先进性和普适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大学成为文化重要的推动器,国内外学术界已作了诸多研究。“二战”之后,高等教育得到空前发展,“知识爆炸”和“知识经济”的出现,大学由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展示了空前的文化力量。大学文化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中心(Centralization)。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和欧洲的高等教育就开始显露中心化的端倪。布鲁贝克描述这种变化时说:“大学”不仅是美国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它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重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美国的主流文化包括宗教文化、共和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美国教育家克拉尔强调,美国的主流文化与高等教育之间关系密切,他们相互结合而发展。

在国内,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先生明确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将是历史的必然,大学成为经济社会的中心也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少专家针对大学传统的三大职能,提出大学“‘第四功能’——引领社会先进文化”说,这表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大学与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大学社会文化影响空前。戴跃侬对现代大学精神与社会主流文化进行了论述,强调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内核,不仅有利于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而且有利于推动社会主流文化建设。

与此同时,对于“文化强国”这一时代主题,众多学者纷纷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对执政党意识形态构建、先进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学者指出,构建当代中国主流文化成为当务之急,认为主流文化由三部分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创造的优秀文化、外国先进文化的精华。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大学这一独特的文化机构出发,紧密结合大学的文化使命,系统地从主流文化的起源、积累、发展,主流文化的生态系统、主流文化的时间、空间系统,主流文化的社会系统等方面探索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构建须从四方面入手:

一是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实践,着眼于应用,着眼于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大学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构建理论的创新,加快大学文化建设,增加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建设的理论积累,为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理性支持。

二是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吸取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吸纳中外现代文化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的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建设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实践途径等三个部分的内容,涉及大学与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建设的概念内涵、时代特征、历史地位及其建设的目标、方针、内容、方法、机制等重大问题。

三是确立全新的文化观念。即文化生产力的观念、文化多样性的观念、文化双重性的观念,主流文化建设内容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强调主流文化的先进性,其核心在于思想内容的先进性;主流文化重在建设,建设的重点是思想内容建设,主流文化建设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始终。

四是坚持大学的文化自觉。提高大学的自主性,主动承担起先进文化建设的使命;提高学科之间的文理相生、文理互作水平,培育大学文化的复合生态系统;提高大学的批判精神和勇气,构建兼容并包多元化的文化范式;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学术道德,恢复大学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作者:李莉)

摘自《光明日报》2009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