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10年第5期(总第65期)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2日 | 点击:

如何加强大学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要创新就必须有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主要靠创新教育培养。所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抉择。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场所。高层次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创新人才队伍中的主力军。高层次的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成果主要来源于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加强大学创新教育对于建立创新型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大学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很多大学生忙于职业资格考试,无暇进行创新性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有不少学生甚至一入学就准备各种职业资格考试。这促使大多数学生大学四年期间把绝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应付符合标准答案才能得分的职业资格考试,反复看资格考试教材,大量做标准考试题,知识面狭窄,专业基础薄弱,思维方式僵化,对所学课程只求弄清是什么,不求弄清为什么,没有对所学内容是否正确表示质疑的意识,对学术讲座、社会调研、论文(设计)竞赛等创新性的课外活动也懒得参加,久而久之创新意识就消失了。

传统的和保守的教育教学方法限制甚至扼杀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传统观念认为,老师没有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就是没有教给学生的内容;老师没有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就是老师没有讲清的问题。这使得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命题学生解答的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方法仍没有根本的改变。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被激发出来,甚至一些教师死扣标准答案评判学生答案的正确性,把学生有限的创新意识也给打消了。同时,过于细致的专业设置,过于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过多的必修课,几乎完全统一的学习成绩考核,个别考核过少,也限制了学生特长的发挥、个性的张扬、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

试验、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形式严重弱化。创新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才能发现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出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在校内进行实验室试验和模拟实习,在校外进行社会调查和现场实习,从中发现问题作为毕业论文(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撰写毕业论文或者进行毕业设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受寻找就业机会的影响,不少学校毕业实习“放羊”和毕业论文(设计)流于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得学生很难检验所学书本知识中存在的问题,没有精力和能力质疑所学知识的正确性,丧失了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大好机会。

加强大学创新教育的对策

首先,政府主管部门要严格限制在校大学生报考职业资格考试,用人单位要改变招用毕业生的考核标准。允许在校大学生报考职业资格考试不仅影响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对报考职业资格考试的实务工作者来说也是一种不公平。用人单位也应当改变以毕业生是否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决定是否录用的做法,要把毕业生的知识面、专业基础和人品及思维方式作为录用的根本标准。因为只有这样的学生才有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才更可能成为单位的栋梁之才。

其次,要大力改革大学教育教学方法,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教师要平等参与讨论,鼓励学生用新方法、新视角、新理论来解答问题。要根据学生在课堂内外提问或回答的积极性、创造性、方法的正确性、证据的可靠性判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扩大专业设置口径,允许学生自主转调专业,实行学分制,增加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修选课比例,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感兴趣的课程;要改变以选择题、判断题为主的试题形式,实行以讨论题、分析题为主的试题形式。要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风气,允许各种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不要把学术问题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要限制本校学生留校任教,尽可能从全国甚至全世界招聘教师。要鼓励学生跨学校选修课程,增加校际间学生交流的活动。

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强化实践性教学的质量控制。“实践出真知”,只读书、听讲,不实际操作和实际调研,就很难有创新。为此,大学应当增加校内试验、模拟实习等实践课程,增加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时间;必须对毕业实习的过程和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实行集中实习,确保实习时间和实习内容;要以学生在试验、实习中是否提出具有新意的问题为主要标准,评定学生试验或实习的学习成绩,而不仅仅以学生试验或实习是否规范来评定学习成绩。必须加强对毕业实习(设计)的质量控制,要严格以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否新颖,是否进行实际试验或调研,是否获得原创性数据或资料,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否合理,结论是否可靠和新颖等来评定成绩,对于抄袭、剪贴、没有实际试验或调研数据资料作论据的论文(设计)要坚决按不及格论处。有条件的大学应当建立大学生创新试验中心,为大学生进行创新试验进而实现创业提供孵化性的支持。(作者:杨瑞平)

摘自《光明日报》 2009年6月3日

大学应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沃土

大学毕业生踏入求职路上的社会竞争,越来越凸现出大学生的人格健全的重要性、情商的决定性作用。那么,今天大学生的精神发育成熟吗?大学教育对他们的精神成长能起作用吗?大学教育究竟能带给他们什么?

动力缺失型学生值得关注

笔者从2003年来对本院每年入学的新生进行了心理普查,并结合其他大学对新生的调查,以及笔者对学生的作品分析和个别访谈,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或基本健康的,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是成长中的困惑和来到新环境中的暂时不适应,其中自卑、焦虑、强迫是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不过,有一类大学生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但在生活和学习中往往有很多不良表现。调查显示出,30%左右的大学生“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对人生观等问题没有认真思考过”;40%左右的大学生“缺乏耐力”、“缺乏自信”、“对未来没有明确目标”。总的来说,至少有30%左右的大学生缺乏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和乐趣。

大学生的动力缺失有以下几种表现:无所事事、沉迷网络游戏、整日昏睡、通过谈恋爱来解闷、不屑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任何活动、经常无故缺课、旷课、酗酒等,概括地说就是“三无”:未来无目标,学习无动力,生活无乐趣。消极、悲观、过于依赖,是目前大学生容易产生抑郁倾向的基本特点,其根本原因在于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没有生活的乐趣。这类动力缺失型“三无”大学生是值得重视的大学生人群。

“三无”大学生的精神缺失,其重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人生目标的短浅和功利;二是大学教育的人文缺失,没能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精神支撑。

“精神成人”比专业技能更重要

我国有学者指出,一个年满18岁的大学生,从生物学和法学层面讲算是长大成人,但如果面对多元文化选择,到毕业时还没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抉择承担力,就不能算作精神成人。

我们认为,大学生的精神成人,首先表现在已具备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有较好的诚信力,对人类有普遍的爱心、正直心,有良好的符合社会规范的并已经内化为品格的文明的行为方式。

大学生的精神成人,其次表现在对自己和自己面临的外部世界有一个清醒、客观、全面的认识;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有自己独立的、稳定的、比较完善的价值判断标准,不盲从,也不自我封闭,对自己负责,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的精神成人,还表现在面对纷繁的社会环境和内心矛盾,有自主选择的能力,有抗拒诱惑的能力,有不断进取的自我发展的动力和学习能力。

总之,一个在精神上完全成熟的个体,应该是具备了人道主义精神、民主主义精神、理性主义精神的人,这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以说,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帮助和促进这些20岁左右的青年在精神上成人。

人文教育促进精神成长

反观今天我国的很多高校,几乎成了学生就业前的岗前培训或考研辅导班。如果说高考是高中教育的指挥棒,考研和就业则是大学教育的指挥棒。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大学=文凭=就业,学习被简化为文凭,学习的目标是找到工作而不是获得智慧。由于现在的大学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各种学科很容易让人们专注于具体的细节而忽略了最根本的人生意义。

大学教育,比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并热爱真理和智慧。大学的人文教育,不仅要关注大学生脚下的路,还要让他们抬起头来,关注远方的天空,关注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只有他们真正在精神上成人了,才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个体的幸福和快乐,也才能维护和促进社会真正的和谐发展。

大学的人文教育可以通过课程的设置来实施,我国高校目前普遍采取的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通识类课程。然而,这一类课程的内容体系今天来看仍有很大的改革空间。美国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改革方案也是直指学生的精神层面,具体而言,这一核心课程改革有四大目标:培养全球性的公民;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使学生理解生活的道德面向;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既是文化传统的产品,又是创造这一传统的参与者。这四大目标,则以核心课程的方式显示出来。所谓核心课程,是所有本科生都必须修的基础课,也就是通才教育的主干。与现有的核心课程相比,这一新核心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知识领域,而淡化在某一具体题目上的深度。换句话说,就是求广不求深。这里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大学要为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作实际的准备,而不仅仅是提供专业知识。(作者:李群)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23日

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

●学校在自我介绍时,大多介绍有多少个博士点、硕士点,院士、“长江学者”,等等,给人家的感觉就是一大堆数字。

●一个真正的学者,学术就是他的生存方式,如果一所大学里没有这样的学者,那就不是一所好的大学,学术共同体这个概念就更是无从谈起。

●大学行政机构是现代大学根据发展需要逐渐演进而成的,可以说天生就是从属于学术的。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University)一词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简单的解释就是教师与学者的共同体(community of teachers and scholars),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术共同体”的由来。

强调学术共同体的概念,有助于我们重新回归大学的本质。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大学越来越被人们等同于一般的行政单位和社会组织,逐渐淡忘了其原本应有的品格。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是由它产生的历史因由和固有使命决定的。大学必须以学术为目的,以科学精神为核心凝聚力,并具有某种对绝对精神的追求,如果脱开因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赋予大学的各种相对具体的任务,从理想的层面而言,大学在本质上应该为学术而学术,为科学而科学,对真理的向往不会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同时,大学必须有所作为,能够通过创造知识,培养优秀人才。大学应该面向未来,并服务乃至引领社会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社会上某些挂牌为“大学”的机构,未必具备学术共同体的禀赋,因为它并未具备追求真理、创造和传承知识的大学精神,也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理念和品格,这样的大学,也就是一所普通的“职业养成所”,谈不上学术共同体。

学术共同体应有核心价值理念

10年前,合并前的中山大学为庆祝建校75周年拍摄了一部专题片,虽然我十分清楚,包括校办工作人员在内的摄制组花费了大量心血,片子内容很翔实,也颇具观赏性,但我后来还是对校办的同事说,按这部专题片所描述的中山大学,可能只能算是一所“三流学校”,因为里面只强调了历史,很少描述现在,更看不到未来。我讲这个例子,是想强调,我们的大学应该面向未来。面向未来,大学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展理念,因为这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得以维系的核心价值。

这一点,在与国内外大学交往的过程中,我有较深的体会。学校在自我介绍时,中国大陆的大学大多只是介绍现状,有多少个博士点、硕士点,院士、“长江学者”,各类重点实验室,等等,给人家的感觉就是一大堆数字,非行内的人很难明白其意义。而台湾的大学则不同。我们最近走访了台湾的8所大学,在与校长的交流中,我感到他们都着意地介绍本校的育人理念。我上个月应邀前往菲律宾雅典耀大学参加该校的校长论坛。雅典耀大学创校150年,其办学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培养有社会担当、为国服务的人才为己任。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也在不同的时期赋予其理念以新的内涵,这说明自始至终,雅典耀大学都有自己的理念支撑。

由此,我想到了中山大学,“善待学生”是我们的核心理念之一,这一理念,我在去年本科教学评估的校长报告中也作过描述。我认为,“善待学生”的理念如果体现在目标层面,就是我们要培养具有领袖气质的文明的现代人,他们知礼、诚信、勤奋、阳光,敢于超越、勇于担当,并具有职业准备。这样的目标,让我们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对他们的一生负责,这是“善待学生”这一理念更为深层的内涵。总之,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强调大学与国家、社会的紧密联系,强调关注民生,强调培养富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学生,是中山大学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这个学术共同体的价值追求。

学校及学校的各个院系凝练发展方向、制订目标的过程,应该也是一个让教授们深度参与、进一步凝聚人心的过程,因为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学者之间的和谐与共识,正是大学赖以长远良性发展的关键之一。

学者应该以学术作为生存方式

一个真正的学者,学术就是他的生存方式,如果一所大学里没有这样的学者,那就不是一所好的大学,学术共同体这个概念就更是无从谈起。一个学者,在受聘到大学工作以前,就应先考虑在这个学术共同体中是否有适合的位置实现自身的发展;在进入大学后,既然已经选择成为这个学术共同体的一员,就必须努力为此作出贡献。

以学术为生存方式,体现在学者之间的关系上。共同体这个词本身就含有互动、 相互支持的意义,而一个学术共同体的维系,也是靠具有学术价值认同的人们内聚在一起,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在大学这个学术共同体里,每个人都是其他人的外部环境,和谐的整体正是由每一个“互为外部环境”的个体共同营造的。我们知道,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社区,家家户户都习惯于把自己的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特别是在重要的节日,主人们总是将家里最漂亮的装饰朝向窗外,将美丽留给别人,他们是在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同样的道理,我想,在共同体中工作、生活的我们,也应该学会更多地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这样,彼此之间才能融洽,大家心情才会愉悦。因此,在大学这个学术共同体中,师生之间,教授、学者之间都应该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同时,我们更加鼓励学术上的挑战与争鸣,并且十分期待青年学者脱颖而出。

在不同的学科之间,要承认差异,尊重别人研究的学问。一方面,要保障学者有从事各种学术活动的自由,学术自由的根本价值在于为创新提供氛围,有了学术自由才可能创新;另一方面,如果某些学者的研究立场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影响甚至破坏了学术共同体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氛围,这时就不能抽象地谈学术自由了,必须有一定的约束机制,从而保证其他大多数学者的学术自由。我想,只有认识到了这些,才能有助于在共同体内形成宽松、和谐的氛围,从而调动起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学术共同体应不断完善制度安排

要维系任何一个组织的正常运作,离不开相应的制度,要让一个组织的运作富有效率和成效,必须有好的制度安排。学术共同体也不例外。在这里,大家认同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并遵循这些道德和规范的制约。这些制约,为的是在大学中尽可能地维护学术的纯洁性,大学是一个学术的共同体,如果学术腐败了,大学就腐败了。

对于有意识安排的、明确建立的正式制度,需要不断反思,止于至善。例如,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校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类投诉。按照以往的做法,这些投诉只是由人事处等职能部门负责解答,而许多问题最终往往都会归结到我这里来裁定。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校长和职能部门也是政策的执行者,把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再交给政策执行者来裁决,是不合适的。而且,这种情况又让职能部门背负了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学校确实需要设立相对中立的机构,来受理各类申诉,就申诉提出的问题进行裁决。现在学校也设有多个受理申诉的委员会,但是,这些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仍以职能部门负责人为主,在执行的过程中颇难中立。为了使大学的行政运作更加有序、有效,营造公正、公平、和谐的大学文化环境,有必要在原有各申诉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一个校级的学术与行政申诉受理委员会,下设教师职务聘任、人事争议、学位授予、学籍管理等分委员会,成员应包括教授及学生代表,必要时可以公开听证的方式处理相关申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最好不进入这个委员会,只在必要时向委员会作出解释或提供咨询意见。这实质上也是不同的“事权”相分离的一种尝试。这个委员会必须认同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其组成人员应该兼具学术成就和个人威望,既理性,又富于理解力和同情心。

大学行政机构是现代大学根据发展需要逐渐演进而成的,可以说天生就是从属于学术的,行政机构也理所当然是学术共同体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习惯上将大学的行政部门叫党政管理机构,但我们强调管理就是服务、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这也是我们行政工作的基本理念。

大学行政机构最重要的责任,在于维护学术共同体的利益。这个命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学校职能部门的领导,在处理问题特别是那些重复信访的问题时,要十分敏感,因为这些问题极可能会触及现行政策的一些很敏感的原则。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是政策的掌握者,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学校,因此,必须理性、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绝不能凭借个人的好恶来作出判断,也不能为了迁就个人的、小团体的、局部的需求而牺牲公平的原则和整体的利益,必须时刻考虑到政策的原则性,必须时刻考虑到大学这个共同体的利益。(作者:黄达人)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23日

把法国“两段式”工程教育模式引进中国

北航探索“通用”工程师教育新模式

“工程教育要建立‘大工程’的概念,现代工程师应该成为全面之才、全局之才。”著名材料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说,现代工程学已进入“社会工程”时代,一个现代工程师所要关注的问题已经远远不止是某项工程能否修建完成,还必须关注它是否经济,它会引起什么社会后果,它与人类面临的工业污染、能源危机有何关系……

循着“大工程教育”的方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我国传统的工程教育中引入国外资源,开辟了工程师培养的新天地。如今,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正在培养通用工程师的道路上积极探索。

以“通用”为特色的工程教育

“我们课程多,压力很大,学习紧张程度比起高中有过之而无不及”,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首届学生张文秀说,“不过,我们比别的同学收获更多,比如,基础知识学得更为扎实,思路也更加开阔;语言方面接受了法语强化训练,现在已经运用自如;我们还经常参加中法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自2005年9月进入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以来,张文秀和她的同学们已经在学院学习了近4年,并已经于2008年10月开始了工程师阶段的学习。一路走来,以“通用”为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使他们体会着更多的苦,也收获着更多的乐。

“作为中法两国首个合作办学项目,学院采用法国中央理工大学的通用工程师培养模式,我们希望能学到法国原汁原味的东西。”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院长熊璋说。

法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程教育体制,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在工程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培养出来的学生以适应性强、综合能力高、潜力大著称,不仅在科研领域,而且在管理、开发或者金融领域都可以大显身手。

法国的工程教育模式分为“两段”:以预科教育为基础,在3年预科教育阶段,学生受到非常扎实的科学基础教育;在预科教育之后的3年工程师教育阶段中,学生受到涉猎领域非常宽的工程基础教育。相对比例较少的专业教育是学生向某一专业领域发展的入门阶段,通过与企业各界以及与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实现。

按照中法双方达成的协议,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把法国工程教育模式“搬”到中国,并同中国的本硕教育结合到一起。本科阶段为4年,接下来的硕士阶段为2年,在第四年的时候有一个升级考试,时间共计6年。在这6年中,第一年着重学习法语;接下来两年选用法国的预科阶段课程,主要为基础科学的学习,主要课程内容是数学和物理,其中一半的课程是法国教师用法语授课,另一半用汉语授课;最后3年进入工程师教育阶段,课程借鉴法国高等技术大学的模式,其中,前两年是通用工程师的公共科目,涉及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以及工作方法论和企业管理,最后一年学生在某一工程领域进行专业深造。

“学院的使命就是在中国应用并发展法国工程师大学的成熟经验,通过6年强调宽领域、厚基础的教学,培养出理论水平高、语言能力强、高素质的通用工程师,可以在中国、法国及其他国家的企业、研究机构、管理部门中很快担任重要职责。”熊璋说。

培养学生自主动手的实践能力

在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的一节电子学与应用物理实验课上,法国来的教师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与放大器实验有关的带宽、输出阻抗等概念后,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学生分成小组,各个小组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操作流程、到“公共区”选择器材,分工合作完成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学生提炼出其中的问题。这时,教师开始剖析概念、讲解原理,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提出的问题。

“这种引导式教学模式,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和想象的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把实验当作不断发现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来完成,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物理教师、实验室负责人徐平说,“对实验教学的格外重视是法国工程教育的特点之一。”

为了让学生从法国先进的实验教学和管理模式中获益,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采用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建立了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徐平告诉记者,学院前3年采用法国预科教育的实验教学模式,在路易大帝学校的帮助下,引进了先进的实验仪器和教材,实验课由中法两国教师共同授课。进入工程师培养阶段,实验教学将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实际环节提取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适应工程实践的综合能力。

熊璋将法国工程教育的特点总结为“三个工”与“三个实”,即“工程、工业、工作”与“实验、实践、实际”。他指出,法国的工程教育面向工程,紧靠工业,培养工程领域领军人物的目标非常明确;企业参与制定学校的战略方针和专业发展方向,参与教学并提出项目计划,提供实习机会;学生则在实验中提高动手能力,在工作中建立团队意识,在实践与实习中参与企业的实际操作环节。

为了造就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

当今社会,没有一个先进的系统只涉及某个技术领域。通用工程师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面对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系统,如何着手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

法国工程师培养的目标非常明确:要培育工程领域的管理者。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也是如此,其目标是培养具有雄厚科学基础、接受正规工程技术训练、兼有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知识的国际化通用工程师,并进一步成长为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

熊璋告诉记者,进入工程师教育阶段,学院基于学生在预科阶段获得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实施多元化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高水平多学科的通用工程师,将来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决策人或技术专家。工程师教育阶段遵循三个基本方针:让学生获得宽广的、多学科的科学技术背景;开发学生适应社会的个人潜能;使学生了解有关企业和职业生涯中的各种问题。

为了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习,通过加入实际的工作团队,了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情况,学会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积极参与团队的组织和管理。学院2005级学生正在做本科阶段的毕业设计,他们5至6人组成一个团队,在同一目标下开展既相互交叉又相对独立的研究工作,团队成员之间紧密合作,协调互助,最后完成总体研究报告,分别得到评价。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也是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培养学生合作理念、团队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学院分团委书记顾广耀向记者介绍了“中法一号无人机”项目。这个项目已经于去年12月启动,将于今年12月完成。在这个项目中,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项目组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飞机的机型设计、飞机制作和试飞等工作。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组的成员还要与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项目组的5名学生及相关的指导教师、专家进行交流与合作。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将得到锻炼,与此同时,他们的团队精神将得到培养,项目管理能力将得到提升。”作为指导教师团队的一员,顾广耀对活动的收益充满信心。(记者:毛帽 储召生)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