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10年第13期(总第73期)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5日 | 点击:

构建有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环境与氛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亲手创建了学校的前身——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开创了我党我军通信技术人才培养的先河。我校的发展历史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史紧密相连,得到了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主席曾于1949年和1960年为两次我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我校素有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工程实践能力的传统。学校与时俱进,不断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发扬“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办学传统

革命战争时期,我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围绕着培养战争所需的、“政治坚定、技术精明、体格健康”的技术人才展开,规定全部教学时间的一半用于实习,要求学员实习合格才能毕业,以保证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经过见习期就能独立工作。

解放后,进入我校的一批海内外杰出学者推动学校重视基础教学、培育科学精神,面向为国防现代化培养无线电电子学人才的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开始成为我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信念与行动。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我校的科研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一大批面向国防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填补了国内空白的优秀科研成果,教学相长、产学研结合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积极影响,“西电的毕业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逐渐成为社会对我校毕业生的一致评价。

改革开放以后,我校在保持和发扬国防科研特色的基础上全面主动出击国民经济主战场,努力开展学科前沿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走上了“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发展道路。1988年,时任校长的保铮院士提出本科教育要贯穿“四个不断线”的教育教学体系,即“外语教学不断线、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应用能力培养不断线、工程实践教学不断线、思想政治与素质教育不断线”,倡导教师要从事科研工作以提高教学水平,鼓励开展创造性人才培养试点,为优秀本科生提供参加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实施本科生——硕土生贯通导师制的分类培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社会对以电子信息为主要专业特色的我校本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我校注意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知识基础与持续学习能力是今后成长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重点培养学生与国际接轨的意识,主动获取并有效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将课程中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从网上获取的最新信息相结合后付诸于实践的意识与能力等。

近年来,针对扩招后的实际情况,我校适时提出了“保证大面积成才,强化优秀生培养,促进拔尖生脱颖而出”的分类培养思路,构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分层培养体系,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人文素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对我校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定这方面的工作是我校的一个鲜明的办学特色。

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环境与氛围

我校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专门构建了由6个强化方向构成的创新实践课程组,每个方向由若干门理论课程和若干门实验课程组成,供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与这些创新实践课程和学科竞赛结合,近10年来学校建成了7个创新教育与实践培训基地。支撑这些基地的是学校和各学院的新技术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使用的设备和软件都是国际一流的。

在充分发挥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和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等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学校还以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其他科研实验室为平台,着力在科研环境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坚持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实施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经双向选择后,本科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从最基本、最具体的科研工作做起,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务实的科学态度。

学校采取了“一推二选三开放四实行”为代表的一系列管理措施,用制度的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倡导个性发展。“一推”即“推荐优秀学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制度”;“二选”即“选拔优秀学生赴国外留学制度”和“选拔优良学生选修辅修专业制度”;三开放”即面向学生“开放数字化图书馆”、“开放校园网络课程资源”、“开放实验室”;“四实行”即“实行三学期制和课外8学分制”、“实行个性化专长生转专业”、“实行退学与试读制”、“实行学科竞赛优异者以专项指标免试读研”。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为学生成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本科生培养环节中,我校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数理基础、实用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能力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电子与信息领域的迅速发展与变化,我校注重拓宽专业口径,构建适应性强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设计能力,是我校许多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例如,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系列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微波电信方向)的主要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数学基础要求高、理论抽象,教与学都有很大难度。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我校购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磁场仿真和微波电路设计软件,增设了《电磁场虚拟实验》与《微波电路CAD》,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接触了真正的微波电路设计与分析工具,独立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设计与分析。近年来,该专业许多毕业生也因此而广受用人单位好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能力,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

我们担负着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责任,从事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神圣事业。虽然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几年来的评建工作已经表明,西电的广大师生员工所具有的潜力和能力是不可估量的,“西军电”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对在西电做好创造性人才培养工作有着比过去更大的信心。(作者:陈 平)

摘自《高教领导参考》2010年第12期

创新人才与终身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是使人常惑常问;是教会年轻人在今后一生中能自己教育自己。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提出“终身学习”概念,指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学知(Learning to know)学做(1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ming to 1ive together)学会生存(1eaming to be);强调把着眼点从教育转向学习,从外部的“教”转向内在的“学”,强调教育的使命就是使人学会学习,以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和才能,强调学习就是人类的内在财富。2l世纪更需要多样性的个性,多样性是社会创造力和革新活力的保证。

教育应该培养的是终身学习者,无论学生在校成绩如何出色,所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在知识爆炸的21世纪,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甚至微不足道。但信息时代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即使不在学校,没有教师也可能学到大量知识。重要的是要有去了解知识的动机和找到有关信息的能力,有独立思考、探索、分析、研究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但我们的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在学生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诸如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情感、社会性、态度、价值观、创造性关注不够;课程内容繁杂、艰深、陈旧,缺乏对学生学习有效指导,以考试代替评价。学生缺乏对教育内容和学习时间的自主支配,消极的学校生活体验,等等。由此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过于服从权威;经验世界贫乏与苍白,缺乏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兴趣狭窄且不稳定和不深刻;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长期在应试教育下的被动学习者往往不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

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国内外差异印象深刻,并且无不认同海外的方式才真正有利于人才培养。而只有思维不受约束,创造力才会最活跃。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比知识更有效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显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科阶段更应重视教会学生怎么学,而不是知识本身。通识教育也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和批判精神的重要基础。刘遵义校长说:通识教学就是什么事情都要认识一点,要启发学生,多给他们机会看看不同的东西。鼓励学生可以去在自己主修科目外选学科、选课。多方面接触其他学科,需要转变的话有一点弹性,有广博的知识做基本平台。大学其实最主要的并不是知识传授,最主要的是学生能学会离开学校之后还能够继续学习。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演变得很快,教给学生的不能只是现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去自学,不然的话,十年后一定会落伍。当然,在教学中还应当鼓励提问,让学生不要过分相信权威。《香港中文大学学能提升研究中心职责》就特别强调:(1)帮助教师采取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技巧;(2)协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3)提升学生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的质量;(4)实施新的教育观,用于教育研究创新等。

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就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研究其实就是创新,要讲究灵感,要想人所未想。而唯有学问广博,才能有创新。在中小学接受填鸭式教育,上了大学从头来学习方法,其实是很可悲的。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也曾谈道:“中国培养学生的模式是,教师将书本的知识讲出来,然后学生进行记忆,考试时让学生将这些知识再还原,这样的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记忆和在试卷上还原,教师就会只注重灌输基本概念、知识技能以帮助学生通过考试,忽略或不愿意下工夫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忽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美国教育有史以来一直注重这两种思维的培养,认为这两种思维能力比知识本身更能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和学业上成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学生应该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够不断创新,而不仅仅是依靠记忆学习。现在,美国的大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大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重复所谓的标准答案。中外大学校长往往在这些方面表现出巨大差异。

当前,教育界内外都在强调创新人才培养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创新能力不一定依赖于特别的天赋或智力,而是依赖思维产生的创造力。先决条件是要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学会独辟蹊径,而不拘泥于大家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人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根本,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素质差异本质上不在于知识信息量,而在于思维能力的不同。我们常常强调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也正是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过程。通过提出问题,可以产生自己新的想法。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善于运用提问这种工具来理解身边的事情和认识世界。这正是一切创新的基础。

就中国的教育传统而言,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并非易事。重要的是,必须树立并采取批判的态度和观念。如随时对各种观点和主张进行评估以确定何种信念最适合于我们的准则:不断发展、提高对周围世界进行理解、阐释的能力,积极面对各种质疑;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以有效地作出决定和选择。可是,要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态度和观念却有相当大的难度。必须通过自觉的训练和大量的重复性实践,才能把批判性思维的品格内化为一种思维习惯,改善和提高人们的日常思维素质。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教授曾讲到求学的“十二字真言”,即“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面对疑问引发思考,思考要问究竟,回答要运用分析和推理,选择判断答案要进行审验和评估,找出接受或者拒绝某种信念与决定的根据和理由。这就是思维的基本素质。有学者说得好,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作用是软化思维土壤,激活思考系统,增强思维空间的兼容性。它不能替你作出什么事情应该去做、哪种信念值得接受的具体决定,也不能使你直接产生创新的思想和观念;但是有助于思维流畅、有序而又活跃地进行,这对思想与观念的创新无疑非常重要。

当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决不只是技术方法方面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在体制、制度、历史、经济、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也制约着改革与发展的速度。但是,只要我们真正树立起先进的教育理念并持续不断地为之而努力,中国的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一定会迎来辉煌灿烂的明天。(作者:程 伟)

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10期

2005年7月,在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这既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批评,又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殷切希望。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种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探索新的思路、政策和措施。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培养过程中有关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结构。从这一概念出发,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要素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日常教学管理等6大要素。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围绕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反思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不足,我们认为,最大的不足在于长久以来创新思想、创新理念的匮乏。面临社会的要求和学校的长远奋斗目标,如何保证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尤其是培养出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学校发展面临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近几年来,学校每年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或年度教学工作会议,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着重围绕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题,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提升理念。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了创新的价值;将培养创新人才与国家兴旺和民族振兴联系起来,提高了对培养创新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学校必须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创新,创造有利于个性成长、个性发挥的宽松环境和广阔空间。

二、探索创新人才内涵,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在培养模式中起着导向作用。培养目标规定高等学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反映各级各类高校对所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构成培养模式的其它诸要素均受培养目标制约。高校培养目标最终又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出来的。

通过不断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和探索、研究,我们认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个体。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可以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加以概括。创新精神属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素质,主要包括:富于探究精神,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敢于怀疑、批判与冒险的科学精神;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灰心、不动摇;鲜明的个性,独立性、主动性强。创新能力属于智力因素方面的素质,主要包括: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一定的创造性认知策略与创新技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与研究能力。

我们注重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坚持“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努力打造具有电子科技大学特色、先进的本科教育体系。基于此,学校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义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三、调整专业结构,构建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

专业结构主要是指一所高校内各种具体的专业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和方式,包括专业数量、布点以及相互之间联系等。

学校根据“突出重点,强化优势,促进交叉,扶持新兴”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对现有本科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一是依托重点学科,建设优势专业。二是积极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构建教学新体系。学校打破学科壁垒,在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先后设立了信息学科、计算机学科交叉的信息安全专业、计算机学科与通信学科交叉的网络工程专业和信息学科与管理学科交叉的电子商务专业等交叉学科专业,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新体系。三是依托电子信息学科优势充实、调整和改造传统专业。学校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对机械、生命和文管类专业进行充实、调整和改造,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通过专业结构调整,目前,学校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

四、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在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引下,学校分别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校本科课程体系由普通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四大模块构成,其中构成比重为:40%、35%、10%、15%。在这一体系中,实验教学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5%,选修课比例约为25%。在任意选修课模块中设置了素质教育选修模块和跨学院选修模块,前者旨在突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后者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跨学院选课,激发学习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此外,还设置了20学分的实践教学环节和4学分的创新学分,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3年,学校实施了“3+6+X”基础课程建设模式,强调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桥梁作用。对全校理工类专业搭建公共的基础平台,文管类专业按学院搭建公共的基础平台,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对工科各专业搭建公共的学科基础平台,为学生打下宽厚的学科基础;同时,工科专业结合专业开出1—2门(4学分)的理学课程(数学、物理等),强化学生的数理基础与理工渗透。理、管、文类各专业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构建宽厚的学科基础平台。在课程内容上,坚持适应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删除陈旧落后的部分。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学校强调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主线,带动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校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我校增加了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其中“211工程”第一期投入1500万元;2002~2004年,又投人了3000万元。同时,学校还积极争取到价值4475万元的国内外企业捐赠用于实验室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已构建起上百个设备现代化、技术手段先进、实验项目新、管理规范的基础实验中心、专业实验室和校企联合实验室,并向本科教学开放,努力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按照“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全面贯彻“强化基础训练、着力提高能力、实现综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全面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以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了循序渐进的“五层次、四结合”实验教学体系。五层次包括“公共基础课实验、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专题实验、创新型实验”;四结合包括“专业必修实验与跨专业选修实验相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验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实施“跨专业课外实验选修”制度,积极探索新时期实验室开放新模式。2002年以来,全校100余个实验室先后开出350余项次实验项目、参加选修的学生20000余人次,共完成了60余万人学时的实验室教学工作量。

五、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校在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注重学习计划的柔性和学习时间的弹性相结合,以比较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适合个性发展的良好空间,鼓励学生在自主完成本科学业的过程中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

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或延后毕业,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极大的自由度。以学生为本,放宽本科生每学期最低修读学分的要求,从而给学生宽松、自由的学习时间,可以凭个人志趣自主设计学习进程,为创新人才自由而全面地成长创造了条件。学校紧紧围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允许确有特长或有特殊困难的学生转专业学习,使其个性和特长得以发挥;学生不仅可以申请免听、免修课程,还可以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选课。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从制度上基本保证了人才培养的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

六、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将科研引入教学

教学模式是培养模式的执行要素。它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教学目标,用来设计课程,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基本范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模式的运作质量。

研究型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培养具有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们学校努力实现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传授型转变为研究型,强调改革教学方法,反对注入式教学,加大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的比例,强调探究性学习,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合作教育的新型师生观”。我们加强对大一学生的学业激励,鼓励著名学者、知名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建立教授与新生沟通的新型渠道。在研究型教学的具体实施中,要求广大教师做到:一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情感和品质的陶冶,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科学素养。二是教师与学生相结合。体现学生掌握自主发展的权力,始终保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共同的研究中,形成师生共同体。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志品质。特别是在实验、习题课、学年论文、考试等环节,发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的创造性。四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通过第二课堂建设、课外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开发,把传统的课外活动接人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

此外,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选拔优秀本科生进入教师的研究团队,参与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接受规范研究的训练,培养学术兴趣,将创新人才培养拓展到课堂之外。

七、实施“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完善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日常教学管理是培养模式的保障性要素。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管理的支持与保障,为了继续狠抓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学校实施了“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包括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考评、课堂教学竞赛、教学培训、教学团队建设、教师教学档案和教学规章制度的完善等。通过“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努力完善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为了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而人才培养改革任务可谓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的具体工作。但是,我们深信,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和和中国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就一定能够探索出适合国情、校情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作者:朱 宏)

摘自《高教领导参考》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