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10年第14期(总第74期)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5日 | 点击:

如何优化高校教学计划的维护与管理

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又相当复杂的一项工作。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人数的不断上升,课程设置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教学体制的不断变革,各高校的教学计划也在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发展不断修订和完善。 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做得好与坏是决定整个计划能否得以正常实施的关键。

一、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所涵盖的内容

教学计划的维护和管理是整个教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安排教学任务的前提和组织教学工作的依据。 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对计划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课程资源库的维护与管理、计划的执行、检查与局部修订管理、原始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管理、新开设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各院系执行教学计划的协调与管理、计划的调整与反馈、相关的统计查询工作等。

二、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管理内容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教学计划是高校教学运行的基本依据,由各个年级(专业)的培养方案构成,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而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因此,表面看来,教学计划的维护与管理主要就是教学计划管理部门对课程的维护和管理。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课程又涉及了各院系及部门之间的诸多关系,因此教学计划的管理又包含了教学管理部门与计划所涉及的各课程承担单位及人员(院、系、教研室、上课教师、教学秘书等)的协调与沟通。

(二)管理对象的相对稳定性和发展性共存。

一般高校教学计划制定后至少要用四年,即可供一届学生用到毕业。因此教学计划具有其相对稳定性。特别是正在执行的教学计划,不得随意修改和调整。但同时教学计划又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适时地进行调整和修订,才能更好地适应实现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计划又具有发展性。

(三)管理过程的连续性。

计划的管理是个持续的过程,既有每学期选课之前的集中维护和管理,又有平时的零星维护和管理。每学期选课之前的教学计划维护主要是所有开课学期课程信息的核对,包括新增专业的教学计划维护。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又分前期管理、中期维护、后期反馈,因此可以说教学计划管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决定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内容和方向。它是教学过程管理的起点,也是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基础。

三、目前高校教学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包括教学管理观念的提升和与现行管理制度的完善;教学计划管理的理论研究缺乏;教学计划课程资源库课程较多,有的管理混乱;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有待优化;教学计划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和创新水平有待提高,等等。

四、优化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教学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谈谈具体优化策略。

(一)要想使教学计划的管理良好有序发展,提高管理效率,就必须先从做好教学计划的源头抓起,保证计划本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1.完善教学计划制定主体的结构。

为保证教学计划质量,制定教学计划的主体应该包括教师(含学科专家)、学生、课程专家、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等。其知识结构必须全面反映影响教学计划制定的五个要素: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学生发展、国家政策和教学资源,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规范课程资源的管理。

前面我们讲过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因此教学计划的管理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课程的管理。课程理顺了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计划管理的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的课程资源也在不断丰富。 一所优秀的大学大约能为学生提供3000门至6000余门课程。 面对教学计划课程库里如此多的课程,我们教学计划管理部门对其必须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对所有这些课程的名称、性质、归口、学时学分的分布,等等,特别是对他们的管理规则要能了然于心。

3.做好课程归口和开课一览管理。

为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管理的效率, 必须按要求对各个学院各类课程准确合理地归口。另外,还要对所有的课程进行统一的、科学的管理。其中包括课程名称(中英文)、课程编码、课程类别、课程学时/学分的分布情况等。按照一定的编号规律将各院课程作有序排列和整理,即做好开课一览工作。这会给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中提供诸多的便利。

(二)严把教学计划调整关,合理把握好教学计划的时态性特征。

计划一旦确定下来就应严格执行,包括课程、学时、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开课单位(教研室)及任课教师等都不得随意变动。但同时学校又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及就业市场的变化需要,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修订,以充分体现其科学性、系统性和适应性。 如何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是有效达到对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进行优化的关键。我从日常管理工作中得出以下建议。

1.重视学年、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审核。

教务处编制分学年、分学期的教学进程计划,或称教学计划年度(学期)运行表,落实每学期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审定后的教学计划所列各门课程、环节的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开课单位和任课教师等均不得随意改动,要尽量保证教学计划的严肃性。各级教学管理机构及人员对教学计划的执行要达成共识,通力合作。

2.注重日常教学计划信息的核对、归纳、统计。

教学计划维护是每个学期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细节管理应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各种信息的核对、归纳、统计都要及时、准确。每个信息变动,每次计划微调,都要规范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就要求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必须做到扎实工作,一丝不苟,以达到优质、高效的管理水平为首要目标。

3.执行过程中确需要调整的,应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执行。

尽管我们严格控制当前学期和教学任务学期计划的调整要求,但还是无法完全避免个别课程教学计划的局部微调。如确实需要调整的课程,应提前一学期向教务处说明情况,填写教学计划调整申请表,注明该课程的总学时、学分、周学时、学期安排、变更原因等。学院签字后交教务处分管处长签字、批准后,方可执行。执行结果要记录在案。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经常了解教学信息,严格控制对教学进度及课程信息变更的审批,及时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增强教学计划管理的科学性。

在教学和管理中引进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决策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 同时运用网络化手段,多借鉴其他学校一些成功的经验,建立决策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监控系统等完善的决策体制,使决策和管理更加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盲目性和经验性。

(四)教学计划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与他人的协调沟通能力。

教学计划管理人员要具有明确的服务意识, 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的性质和本质。 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热情地为师生做好服务工作,特别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争议性的问题,要能以热情、真诚的态度服务,以专业的知识技能服务,使问题顺利解决。

(五)信息化平台运用(教学计划管理系统)。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面对庞大的信息量,传统教学计划管理的方法已无法适应新的情况。高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给教学计划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主要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来方便教学计划的维护和管理,在保证专业教学计划的规范化、完整化基础上来促进教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教学计划管理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计划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减少了管理方面的工作量,同时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遗漏和误报。

(六)不断开拓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与协调应变能力。

创新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学计划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与时俱进,探寻更有效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搞好教学计划管理工作重在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断总结,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计划管理人员既是教学管理工作职能部门政策的执行者,又与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秘书、教师打交道。这就要求计划管理人员把政策的原则性与各项事务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结语

如何优化教学计划的维护与管理对顺利实现教学目标非常重要,然而我们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对于教学计划管理理论上的研究还需实践的进一步检验,而新的理论的发现也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我们应该在教学工作不断的发展中,创新和完善,乐于向其他高校学习,不断总结,借鉴他校先进的教学计划管理经验。虚心学习别人的精华,纳为己用,不可完全模仿,重在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完善各方面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计划管理工作走向高效、科学化发展的道路。(作 者: 周爱花)

摘自《高教高职研究 》2010年第37期

学分制与现行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矛盾解析

我国于1978年就开始了试行学分制的试点,但由于实行学分制“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不仅涉及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的开设与教学的方式,而且还涉及整个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办学体制、管理方式的配套等方面,因此,学分制改革在我国虽然实行已久,但成效仍然有限。

一、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主要问题

为了切实了解当前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于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对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上海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以及杭州大学等近十所大学的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发放了450份调查问卷,收到有效问卷376份,回收率为84%。

1.难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选课制的形式化,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限制着学生选择权利的实现。选修课的数量少,课时少,质量不高,优秀教师的课成为高校教学中的稀缺资源,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小。这是本次调查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有82%的学生对选修课的数量、课时和安排表示不满;分别有85%和73%的学生认为热门课程和优秀教师或名教授的课程选修非常困难。教师对选修课的要求相当低,72%的教师认为选修课缺乏明确要求,分量太少等。另外,院系间的组织壁垒制约着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的设置,阻碍了知识的融合。

2.选课指导不力。

问卷调查表明,有25%的学生反映缺乏系统详尽的课程介绍,分别有37%和18%学生提到了选课费时费力和过程烦琐;另外,多数学生选课盲目,避难就易,随大众,追求市场适用性,收回的问卷中,有40%的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来进行选课,38%学生根据市场需求,而仅有5%的人在选课时考虑到要建构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3.学分分配不均。

必修课所占的学分比例过大,50%的学生都提到了这一问题;实习、实践所占学分比例过低,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设立创新学分一项。

4.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过于单一。

单一的考试方式与衡量人才质量标准的统一性与学分制条件下学生个性的多样化的知识结构不适应;问卷中有46%的学生认为他们所参加的课程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知识掌握与能力提高情况。

5.相关硬件设施有待健全。

如网络选课系统效率不高,稳定性有待加强,各种学习场地和设备使用冲突严重,图书资料明显不足。问卷中,有37%的学生对网络选课的效率不满,有78%的学生认为很难找到合适的自修室等;几乎所有的教学管理者认为,排课困难,教师等资源使用冲突相当大;85%的师生反映相关图书资料匮乏。

6.教学管理难度增大。

上课的随意性增大,教学秩序较难控制,等等。多数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认为由于学分制提倡自由选择课程和自主安排上课时间,又加之选修课要求宽泛,使教学管理面临许多问题。

7.教学管理机制缺乏弹性。

主要表现为: (1)调换专业困难。调查问卷反映有28%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同时有57%的学生认为学校虽然提供调换专业的渠道,但条件很苛刻,程序很烦琐,并且比例较低。(2)弹性学制其实并不“弹”。学分在各个学年中分配较为固定,不利于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问卷中, 40%的学生认为课程安排不符合弹性学制的要求,而76%的学生认为提前修满学分不太可能。

二、我国高校现行教学管理体制与学分制之间的矛盾

1.现行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与学分制之间的矛盾。

(1)现行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不利于学分制的核心要素——选课制的实施。从学分制的起源和发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完善选课制是成功实施学分制的基本保障条件。选课制的完善应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必须开设足量的课程可供学生选择,其次应该赋予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和自由。就我国高校目前普遍的选修课数量开设不足的现状而言,固然,硬件方面,教学资金的缺乏,这不仅是我国高校(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有挤占基础教育教学资源的嫌疑)不能解决的问题,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高校所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当前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没有赋予教师和学生相应的开设和选择课程的自由与权利。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代表学校掌握了几乎所有的决策责任,还行使全校本科教学规划、教学组织与指挥、教学控制和评价等多项职能。而院系的主要职责是将学校制定的教学政策与计划以及有关要求付诸实施,具体负责贯彻执行学校层次的决策,缺少决策自主权,主要体现在招生、课程管理以及教学基本建设上。在这种集权管理的组织体系下,学校掌控了包括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在内的所有决策权,教师的职责是根据学校给定的教学资料讲授课程,自由选择讲授内容的权利相当有限。对学生而言,在这种组织体系下,基本没有自主制定教学计划、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与自由,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情况根本上没有改变。

另一方面,当前的教学管理组织结构不利于教师开设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为了适应知识门类的高速分化,现代大学往往采用了以分科、分专业为基本特征的系科制作为学科制度与组织形式。我国高校当然毫无例外地采用了这一制度形式。这种制度将大学分解为不同的学科与专业,如法学、医学、建筑学、工学、农学、商学和教育学等,其最大的局限在于,它只重视适应知识的高度分化的要求,而忽视了对知识的高度综合的适应,它在本专业内产生凝聚力的同时,也使本部类或专业与其他专业相脱离。这种现状显然不利于教师开设高质量的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制约了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与权利,不利于选课制的实施。

(2)现行的强调共性的教学管理模式与学分制追求个性发展的特点相矛盾。现行的相对集权的教学组织体系强调共性,适应于上下之间从方法到目标完全一致的管理体制,便于完成统一的任务。而高校各个院系有着不同的学科环境和系统目标,考核标准也迥然有异,学分制的实施,更是要求学生有自主选择课程、制订学习计划等选择学习的权利,学生的课程表由学年制条件下的“统一配餐”改为“自助餐”。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凸现个性的平台,而学生追求个性发展的过程中,管理过程的“突发事件”、“个案”必然会增多,必然会增加教学管理的复杂度。学分制的实施要求高校教学管理具备快速反应、快速解决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学管理能高效率地处理各种事件。而现行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是“尖塔形”组织结构(即在校级、院系、教师、学生组成的教学管理系统中,学校处于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最顶端,集中了几乎所有的决策权利),在实施学分制的前提下,教学管理中需要直接面对各个学生,发生的个性事件增多,如果所有事件仍然按照反馈给上一级最后到达学校层次,经研究后作出决定的传统路径,显然不能满足管理的现实需要。

(3)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行政管理占主导的局面与学分制相矛盾。在我国高校,当前教学管理主要是各级行政人员的责任。代表学术力量的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组织机制不健全,已经建立起来的少量的教学民主管理机构的运转未走上正常轨道。因而,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基本停留在理论界的讨论里,尚未进入实际改革的视野。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组织体系的权利结构上体现出行政权力主导的局面。高校教学的直接目的便是培养合乎社会要求、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一种学术活动,与学年制条件下的教学活动相比,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活动更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自由与权利。学分制学术自由的理念要求高校能切实给予学生以选择学习、构建自身知识结构的自由。而我国当前刻板规范、等级森严的科层制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与之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行政管理强调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按照级别大小决定资源分配权,这与学分制学术自由的理念相矛盾。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活动固然也需要有行政管理,但如果行政管理占主导、行政化倾向太强,它们的冲突就会凸现,并制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和高质量教学成果的取得。因此,我国当前教学管理体系中行政文化占主导,学术自由精神得不到发扬,学生学习选择的自由得不到保证的状况与学分制的理念相矛盾。

2.现行教学管理机制与学分制之间的矛盾。

当前我国高校以计划机制为主导的教学管理机制与学分制之间的矛盾明显而尖锐。教学计划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是教育教学开展的依据,它包含了教学计划制定主体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活动形式。教学计划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将考察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执行的全过程以便比较清楚了解我国高校当前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与学分制之间的矛盾。在我国,政府对高校教学工作实行全面具体的统一控制,教学计划当然也由全国大学执行大学管理部门颁发或审定。在当前,政府对教学计划的行政控制逐渐减弱,更加注重政策法规对高校的教学计划的宏观指导,但总的说来,政府集权控制的主导作用依然十分明显。

学校内部,在校长和主管副校长的领导下,学校的主要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教务处组织制定教学计划。院系则负责教学计划的执行与实施,从本院系的角度提出咨询性建议或反馈意见。因此,教学计划就由改革前的全国统一制定改为学校全校统一制定,各院系则以完成行政任务的职责执行教学计划。

对各院系来说,其义务只管执行校级制定的教学计划,不问培养的人才符不符合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各院系也没有自主权来调节。对学生而言,教学计划便是学习的课程计划。当前许多高校在教学文件中颁布实施选课制,这意味着学生有选择自己课程的自由,可实际上,由于受到教学观念、教学资源等各方面的掣肘,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程的权利在我国当前的高校是相当有限的。选择课程的自由与权利有限,也就是说学生面对自己的课程计划制定的参与权相当有限,换言之,教学计划基本上仍然是学校按照事先的“计划”制定而成的,学生只是被动执行而已。因此,学生间课程计划的差异性很小,比较统一。学校对教学计划执行过程的管理以及教学计划的考核则按统一标准统一进行。从以上对当前教学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考核评估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教学管理体制基本上仍然以计划机制为主导,按照统一整齐的节奏运行。当前,学生按招生计划被录入学校,按专业计划进入到各个院系,按照基本统一的教学计划接受课程教育,因此,从入校到毕业,每一个学生都是“计划人”。

而学分制以选择为核心机制运行。在学分制条件下,教学计划事实上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在维护社会共同价值的课程得到基本保证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等特点自主制定,此时的教学计划实际上就是一份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构成适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学习计划。由于教学计划的基本组成部分的课程体系不同,引起专业、学习进度、授课教师、学习时限以及教学空间的不同(如学生选择的院系和学校不同)。为了贯彻执行因人而异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统一管理已明显不可能。学分制教学管理主要侧重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的审查和评估,学籍管理变得相对灵活,教学管理过程的统一性事实上没有太大的价值,也就是说管理形式更注重目标管理而不是过程管理,当然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过程管理。这样,学习进度、学习量、学习地点以及学习的时限等很少有统一的规定。学生在选择课程的基础上,选择教师、选择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等,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便打破了学年制条件下教学管理运行的“计划性”,使学分所依附的课程成为教学管理体系各构成要素之间权利划分与教学资源分配的基础与依据,换言之,使选择机制、竞争机制发挥主导作用。而我国当前仍以统一计划为核心机制运行的教学管理体制与之相矛盾。因此,我国当前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与学分制的矛盾最终体现在“计划机制”与“选择机制”之间的矛盾。

三、结论与建议

学分制要求教学管理机制既能保障“教”与“学”的自由,又能实现管理者对教学活动实施有效控制,并实现教学管理目标的问题。对自由的尊重与限制正是学分制对教学管理机制“刚柔相济”的要求,而对于我国当前的教学管理机制而言,总体说来,有刚性过强、弹性不足的特点。因此,未来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应该是逐步放松计划管理刚性,增强弹性,使学分制的功能尽量发挥出来。为了尽量发挥学分制的优势,我们建议现行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建立以院(系)为基础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院(系)为基础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有利于进一步理顺校、院(系)关系,减少管理环节和信息流动的障碍,实现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优化。有利于学校领导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研究部署全局的教学改革和发展工作,使学校的整体教学管理更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有利于师生参政议政,促进民主决策。同时,以院(系)为基础的教学管理机制会增强院(系)的责任感,充分调动和发挥院(系) 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其开拓创新能力得以张扬,挖掘其最大潜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因为管理中心越低管理越灵活,越能及时对学生的学习选择作出反应。学院、课堂是整个教学活动最前沿的教育实体,教师、学院与学生直接接触,对学生自然是最了解的,对学生的需要也是最理解的,这样有利于教学管理系统对学分制下各种个性事件作出迅速的反应与判断,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确定更能接近学生的真正需要,因而也更利于学分制教育理念的实现。

2.教学管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适当分离。

横向看,高校教学管理是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结合。为了适应学分制条件下,学生自主选择的需要,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组织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应相对分离,协调发展,体现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有机统一。教学管理的学术功能主要包括学校的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实践教学改革等。在我国当前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学术民主管理基础十分薄弱,我们必须重视和强化教学管理的学术功能,防止陷入繁重的日常事务而削弱了学术功能。高校教学是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活动,在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学术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各自学科专业领域的专门修养和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创造性,都要求在有关的学术管理上,教师应当拥有自主决定的权利,以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这个自由除了指学术研究自由,还应包括教学自由。教学自由在以往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关注得很不够。同时,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的实施使得学生的需求信息变得复杂而多样,教学管理行政部门处在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之中,管理控制变得困难且代价上升,管理内容只能停留在表面上的活动,难以渗透到学术领域的内部,行政管理层难以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实施有效的直接管理。

3.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一是完善决策机制。建立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及学院构成的教学管理决策层,体现“学院自主办学,学校宏观调控”的思想,校级对高校教学作出宏观的重大的方向性的决定,如制定教育教学发展规划、计划,而院级则拥有对具体的教学事务性事件的决策权。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信息中心等组织构成咨询机构,对教学管理发挥决策论证、咨询作用,负责提供决策参考信息。二是优化执行机制。组建由教务处及其所属职能科室、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组成的层层递进的决策执行机构。教务处及其所属职能科室是管理职能部门,代表教学管理决策中心执行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如教务科或教务办公室,履行学院层面的教学管职能;系是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具体从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管理工作。执行机制的任务就是保证政令畅通,保证决策的内容迅速而准确地得到贯彻。三是加强信息反馈机制。由教学督导组、教学信息中心等为主体构成的学校经常性信息反馈网,以及国家教育管理组织和社会评价机构进行的大学评价为主的教育质量评价信息反馈网,主要是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提供决策参考。(作 者:陈 刚)

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年第10期

高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教学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教学管理是围绕着教学活动而开展的一系列计划、组织、监督、服务等工作,目的是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和最优化的教学过程,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学管理体制与模式也都在适应形势的变化,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与模式逐渐建立与发展,成为目前高校管理普遍应用的管理模式。本文就黑龙江大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对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建立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必然性

(一)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是普通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指学校的管理制度、机构设置、管理权限以及相互关系的根本性组织制度。这种制度的最优状态是:符合教育规律,能够主动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变化;能够充分调动基层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能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大学生产力,最合理、有效地配置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要素资源,输出最大效能。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备受关注,这既是高等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摆在高等学校和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直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包括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管理制度改革等。

(二)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而产生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管理的工作量巨增,传统的以校级职能部门为主的管理机制已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如果校级职能部门长期陷于烦琐的事务管理中,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解决学校发展建设方面的问题,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学院的各项工作,所以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要下放权力,使管理重心下移,实现由学校集中统一管理向以学院为中心的两级管理模式的转变,使教学管理方式由集中统一管理向分散管理、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三)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是基于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它所提供的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服务,学生是教育服务的对象。高校管理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管理思想,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教学管理方式也要从强制式管理向主动提供服务转变,而传统的以校级职能部门为主的管理机制更是无法满足教育的这种需求。同时学院作为教学科研的实体,直接与社会接触的渠道较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需要更多的自主性,才能做好基础性教学管理工作,满足教育的社会化需求,培养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人才”。所以建立并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是高校教育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的合理途径。

二、黑龙江大学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黑龙江大学从2001年开始逐步建立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首先是把教学管理的部分工作职责,例如教学任务的下达、排课、考试安排等下放到学院;从2002年开始增加学院教学管理人员的编制,扩大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规模;2005年学院开始正式成立教务办公室,到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了办学资源配置的主体由学校向学院的转变,充分调动了学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管理的过程更科学、管理的效果更合理。

在我校,校级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主要包括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处、创业教育(学院)中心、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对教学工作宏观指导、调控,重点放在教学组织与监督、各种教学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基本建设(硬件、软件)、教学发展规划、教学运行的统筹协调、教学质量的考评监督等工作上。校级教学管理部门面对学院时更多的是强调指导、服务与评估的职能。

院一级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主要包括各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教务办、各专业负责人、院级督导。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贯彻和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配合学校完成教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本学院的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综合督办、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监督、教务管理工作、考务管理工作等。在实际工作中院一级教学管理更多考虑本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如何实施和提高等具体工作上,承担的多是操作层面的事务性工作,同时把基层的信息向学校进行反馈,配合学校改进、完善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水平。院系级教学管理的水平可以影响和反映出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还直接影响到学院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工作中,院系级教学管理首先应该服从和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教学管理制度上,不应与学校的规定有出入,同时在管理中也要根据自己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学校具体管理项目相配套的制度和管理细则。

应该说,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效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校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改进,虽有近三万本科在校生的规模,可在教学管理方面能够做到条理清晰、管理有力、服务到位。但要使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发挥其最大功效,还有一些凾待改进的问题,例如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部门权责划分不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校级职能部门和院级管理部门都在忙于事务性工作;教学管理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执行起来有难度;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尚需提高等。

三、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

(一)理顺关系,明确职责

学校和学院作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管理主体,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不同的,只有明确了双方的职责,工作中各负其责,才能构建出完善的教学责任体系,做到教学各环节紧密衔接,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不会有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

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下,学校一级教学管理部门应该着眼于教学工作的长期发展,从全局的角度对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调配、对教学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他们的工作职责应主要包括参与研究学校有关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订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有关教学规章制度,研究与制定学校教学工作政策;参与研究全校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方案;负责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校内外基地建设规划,制订全校教学计划的总体框架和要求;监督检查全校主要教学过程的实施,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在角色定位上,要做教学管理队伍的领导者、方向掌控者,根据教学的特点、规律,制定出合理的规则,引导全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为教学工作服务。

而学院一级教学管理部门则更多是从事基层的、具体的、操作性的工作,他们面对的主要是本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为本学院的教学工作服务。他们的工作职责应主要包括专业、课程、教材、多媒体课件、实验室、校内外教学基地等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加强院级考试管理和教学档案管理;加强教学经费管理,确保教学经费合理分配和使用;全面实施学业导师制、选课机制和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严格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教学任务得以落实。在角色定位上更多是规则的执行者,是基层信息的反馈者,同时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地把一些行政权力下放到学院,使学院一级有更多的自主权,调动学院一级教学管理队伍的积极性,增强办学活力。

(二)完善各种教学及管理规章制度

教学规章制度是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规章、规定和规范的总称,是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建立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体系是实现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则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关键。

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要遵循科学性、整体性、适用性原则,同时需要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制定都需要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师生对教学规章制度也都需要经历服从、反馈、认同、自我约束的过程。所以教学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需要成立专门的教学顾问团进行论证与起草,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通过反馈的意见进行修订、确立。

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下学校一级教学管理部门,必须树立起教学管理的绝对权威。一旦制度颁布,就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不能各行其是,更不能通过各种关系逾越制度,从而使教务处的监督管理职能流于形式,失去权威性。而作为制度的执行人尤其是学院一级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更要注意做好工作的原则性与艺术性的相融合,执行制度,不讲人情,当然是管理简约化的最佳方式,但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师生满意才能真正体现出管理者的能力与水平。

(三)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没有好的教学管理工作就不能有好的教学质量、好的办学水平,也就没有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而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在教育走向市场的情况下,学校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企业,没有好的员工也就培养不出适合市场需要的学生,这些员工除了教师外还包括所有为教学服务的人员。学校各级领导不仅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还要把教学管理队伍的发展与建设提到日程上来。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对教学管理队伍的状态合理测定,从而制订出这支队伍建设的目标和具体的发展规划,包括近期和远期的规划,努力建设一支与本校教学工作相匹配的教学管理队伍。

1.采取措施,激发教学管理人员尤其是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内在潜力

(l)流动管理。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如果教学管理人员仅在一个部门、一个岗位上工作,就会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下降、效率不高,而且会使其视野拘泥于某一方面,没有全局观念和开阔的思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可以尝试进行人员流动管理,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在校级、院级之间流动,也可以在不同岗位之间流动,流动周期不应少于一个学年。教学管理队伍的有序流动,客观上产生了竞争,有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

(2)培训与开发。培训是提高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可以给个人提供发展的空间。可目前各高校对教学管理人员的长期培训机制还没有建立,到外地进行调研、交流的机会就更少。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培训的方式要多样化包括岗前培训、在职人员的进修、调研、交流等。培训内容要不断拓宽,除了原有知识的更新,还要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学习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更要熟练掌握现代化办公的基本技能。

(3)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而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只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例如我校在新进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就有一整套系统的管理措施、培养计划与目标。而在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上,还有很大可以发展的空间。忽视教学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和其后续发展,就会导致转岗跳槽的现象的产生。教学管理队伍的不稳定、缺乏连续性为教学工作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教学管理队伍必须要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教学管理人员规划好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2.构建科学、规范的考评与激励机制

(l)坚持正确的原则。首先本着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增加可信度和透明度,还要考虑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背景、工作量的大小,包括学生数量、教师数量、专业数量等。

其次要本着既要看工作的实效,更要注重创新性工作能力;不仅看工作的结果,更要强调管理过程的原则。教学管理人员最忌讳的就是忙于事务性工作,而忽略了总结和思考,不进行理论研究,没有发展的潜力。

最后要本着全面听取意见、着重服务意识的原则。教学管理工作岗位实际上是窗口岗位,工作的效果重要,可给工作的对象带来满意、树立榜样更重要,也就是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全面育人”。

(2)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首先要采取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定期考核一般为两年较好,因为如果有新加人的教学管理人员,第一年完成了整个教学管理过程的熟悉,第二年才能真正看出工作的态度与水平。平时考核可以根据工作阶段来划分,例如开学初的教学计划管理、平时的教学运行管理、期末的考务管理等,这些根据具体工作内容的考核表现可以看出教学管理人员更适合哪个岗位,同时也是定期考核的重要依据,甚至可以把平时的成绩累加得出定期考核的成绩。

其次要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但要以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的意思是要注重工作过程评价,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抹煞全部成绩。定量考核是要把考核指标进行量化,根据得分来评定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成绩。那么考核指标的制定和所占的权重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认为考核指标应该除了思想道德品质、教学工作态度等之外,要涵盖教学工作的所有环节,包括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档案管理、实验实践教学管理、考试工作管理等,其中每个部分又涵盖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这需要高校的管理者进行详细的工作分析,才能科学地制定。同时指标的分数还要根据学生数量、教师数量、专业数量等进行加权才能合理。最后定量考核还要通过多方面的评定主体认定,例如要由学校教学主管部门领导、学院领导评定、教师评定、学生评定、教学管理人员互评等综合得出分数。

高校的教学工作是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服务的,高校教学管理的工作状况和管理效能如何,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的实现。进一步理顺教学管理关系,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对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 者: 王丽波)

摘自《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