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10年第15期(总第75期)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2日 | 点击:

钱伟长论创新人才培养

钱伟长院士自1946年回国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起,到后来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上海大学校长等职务,他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结合国外先进教育经验而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道路。

在钱伟长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创新”、“创造性”思想贯穿于始终。他认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一切希望在于创新,创新是前进的原动力,必须大力重视创新,重视创新性。培养一代有创造性的人才是落实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是开创一个新时代的需要。

一、钱伟长先生谈创新教育

钱先生的创新教育观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教师“教”的方面的创新和学生“学”的方面的创新三个方面:

1.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

1993年,钱伟长先生在全国首开先河,以创新精神在上海工业大学首创新“三制”—“学分制”、“选课制”、“三学期制”。他指出,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必须进行改革,诸项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废除学时制,实行学分制。学分制与学时制的本质不同,它引进了竞争机制,引进了选课,学生可以选教师。选课制不是一种简单的事情,它意味着竞争,只有竞争才能出成果,出人才,出水平。“我们实行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自由度、更大的学习自主权,活跃学校的学术氛围,为培养无师自通的人创造良好的大环境。实践证明,我们的改革是必要而且有效的。”

“短学期制”在全国更是堪称创举,用钱伟长先生的话说就是:“我们用短学期制来克服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 “三学期制就是为推行学分制创造条件。三学期暑期长一点,可以让大学有更多的时间做准备,把科研、教学内容作些更新,把自己课程的逻辑性加强。”

在实践中,钱伟长先生还提出了著名的“撤掉四堵墙”的创新主张。1985年,他在庆祝上海工业大学建校2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办学要拆掉四垛“墙”: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拆校内各部门、各学科之间的“墙”;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墙”;拆思想上的“墙”。这是钱先生创新教育的经典之笔。

2.教师“教”的方面的创新

在这方面,钱伟长先生强调两条:一是以教会学生的“学”为主,二是教师必须进行科研。

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学”。如何培养学生是钱伟长教育教学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在这个问题上,他有过很多论述,如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具有自学能力等。在教学目标上,他主张要教会学生一种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教会学生钓鱼的方法和动手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把鱼儿送给学生。他说:“我们主张的学习不光是学一点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习创造性的技能,培养能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的人。”钱伟长先生指出,我们要“使教育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进入社会,在工作中创新、改革”。

其次,教师要搞好教学,前提是必须搞科研。钱伟长先生指出,教师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有远见,学生也有远见;教师守旧,学生成长不了多少。要培养学生成为有创造性的人,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水平。他指出: “教学必须与科研结合。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一个教师在大学能否教好书,与他搞不搞科研关系很大。对教师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科研。”

3.学生“学”的方面的创新

在“学”的方面,钱伟长先生要求学生学会自学、到实践第一线去学习、学会终生学习等。他指出,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只有通过老师教’才能‘学’到知识的陈旧的教学思想,即‘不教不会,一教就会’的教学思想,因为这种思想并不能满足当前高等教育的需要。大学的教育过程就是要把一个需要教师才能获得知识的人,培养成在他毕业时不需要教师也能获得知识、无师自通的人。要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来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从一个被动的先生教学生听,不教不会、一教就会的教学方式,变成一个不教也能会这样一种教学方式。

钱伟长先生认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的时代跟30年前不一样。在30年前知识发展很慢,学的东西比较稳定,你在大学里学了,出去用20年不要紧,还可以用。现在不一样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知识发展得很快,现在是4年加1倍,4年里全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创造出来的知识相当于已有的知识量。每4年加1倍,就是说,今年学的东西,4年以后就只有一半能用得上,另一半用不上,这就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在大学的教育里,不单是知识的传授,现在的课题是怎么能跟上时代。他指出:“每个大学生都要在大学里培养一个习惯——自学,这个本领一定要学会,不能光依靠老师,……,一个人在大学的4年里,能不能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会自学的本领,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否学好大学的课程,把知识真正学通、学活,而且影响他大学毕业以后,能否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一个大学毕业生,应该学会自己去找材料,自己学习,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新东西,……,自学有本事,第一个是会找资料,你需要的资料;第二是自己要会读这些资料,能很快从这些资料中提炼出最核心、最有用的东西,能整理得有条有理,跟原来的东西挂上钩;第三是要有眼光,能够逐步看到进一步发展的景象。”

钱先生言简意赅地将学会自学的重要性,特别是学会自学与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之间内在的密切联系,以及如何来进行自学的方法,阐述得相当透彻,无疑能给我们以深刻的教益和启迪。

二、钱伟长先生谈创新精神

钱伟长先生一生倡导创新精神,包括创新精神的目标、意义、培养等。钱先生的创新精神观是与创新人才培养联系在一起的,他指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高校必须全力推进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有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钱伟长先生认为,有创新精神的人与没有创新精神的人不能同日而语,有创新精神的人就是不断学习新东西的人。他指出:“真正有创新精神的人必须眼观四方,对于各种进步都要去了解,来为自己的工作服务。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太强调专业了,对于别的专业毫无兴趣,这种状况很难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对科学各方面的进步都要很注意,只有这样的人才有更多的创新精神……,创新有个必要条件,不能太专,要扩大我们的视听范围。”

钱伟长先生认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培养一支具有极大的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精神的人,而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首要条件。钱先生主张对毕业生的出路问题进行调查,看哪些人在工作岗位上有创新精神,得到表扬。第二,要认真总结办学经验,再用来指导实践,把培养创新精神的工作做得更好。必须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结合起来,不能以课堂教育为主,学生自学是更重要的,要教会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有问题,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帮助的过程就是教学的过程。大部分课程要安排学生的自学时间,尤其是基础课更需这样做。

三、钱伟长谈创新人才培养

钱伟长先生一向强调“创造”、“创新”、“创造性”、“创新性”,这些特征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创造能力的问题。钱伟长先生的创新人才观念经历了一个很明显的逻辑变化过程。如果把这个逻辑勾勒出来的话,就是从“具有创造性”的人到“具有创新意识”,再到“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在钱先生的观念中,要拥有这种创造能力,首先要有创新精神,其次要学会创新方法,再次要找到合适的创新领域,最后要找到合适的创新伙伴或创新团队。

钱伟长先生强调,教学是为生产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学校应重视培养跨世纪的一代富于创造性的新人。他指出,无论是理论创造、治理国家或从事教育事业,还是从事文科、理科、经济、社会、管理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都一样需要创新。高等教育要改变指导思想,从培养大学生的模仿力、接受力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改变,满足时代要求,培养一批有创造性的人才。“高等院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使他们带着满脑子问题进入社会,去学习、研究、工作。只有具有这样意识的青年大批涌现,我们国家才能在短时间内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钱伟长先生不仅提倡创新,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而且在自己的办学实践中,也积极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之路。例如,上海大学在全国率先创立知识产权学院和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他不仅是创新的提倡者,也是实践者。他在谈到设立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初衷时指出:“过去是搞技术跟搞艺术不结合,全国有纯艺术或纯技术的学院,可是没有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学院,我们这个学校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学院,是个很新的学院。”

钱伟长先生认为,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他指出“作为高校的授课教师,应该对他所教的这个学科领域中当前存在什么问题,对世界上哪些地方、哪些机构、哪些学校、哪些人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哪些研究得比较好,都知道得很清楚。然后通过他的授课,使学生们清楚地了解这些情况,并且有强烈的欲望和责任去解决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走上社会,就会懂得每一门学科都没有‘关门’,都有千千万万个问题等着人们去解决。所谓‘科教兴国’,只有这样的‘科教’才能‘兴国’。”(作者:李 旭)

摘自《理工科通讯》2010年第10期

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

——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为例

进入新世纪以来, 针对我国高校忽视或淡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许多高校尤其是985 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推动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 简称创新实验计划)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体现了国家对大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本文以创新实验计划实施为例, 研究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 以期对创新实验计划顺利实施、对大学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提供参考。

一、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意义

在质量工程各项目中, 面向211 工程大学的创新实验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高校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促进高校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本科人才培养和研究性教学改革,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在项目的研究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的意识, 掌握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引领高等院校改革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1.为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目标,拓宽了培养途径

洪堡在论及大学的任务时指出, 大学兼有双重任务, 一是对科学的探求, 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在论及大学中科研和修养关系时认为, 科学不是为修养而刻意准备, 而是天然适于修养的进行; 大学尽可以专心于科研, 只要科学活动在大学里能蓬勃发展, 修养的目的也就会随之实现。我们可以将修养理解为培养目标, 那么科学研究工作就是达到或实现修养目标的必然途径, 可见科学研究活动对于大学的重要程度。

创新实验计划的本质就是通过科研活动把教师和本科生紧密地联系起来, 使学生也成为主动的研究者, 在教师的指导下,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并围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创新性实验, 进而提高本科生学术道德修养和个性修养。

2.引导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管理改革

创新人才的培养一定是在创新活动中进行和完成的。现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欠缺的就是这种探索性、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一般来说, 大学课程的知识体系都是完整的甚至是完美的, 教材内容严谨无懈可击, 学生的学习主要以了解、理解和记忆为主, 学习时很难找出问题, 因此也很难围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讨论。实验内容大都是以观察验证为主, 学生做实验时, 由老师完成很多实验准备工作, 且严格遵照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应该让学生有机会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问题设计实验, 自己来完成实验的所有工作, 包括实验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实验后的总结工作, 但由于经费及其他因素的限制, 学生还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另外, 能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也很有限, 由于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不足, 学校对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管理, 致使实践的内容和收获有一定的局限, 与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期待有较大差距。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在强大的就业压力和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已经弱化或淡化, 其作用大打折扣。

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 从制度上, 经费上、管理体制上为基于问题或课题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了保障, 承担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大学必须针对学校和承担项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其设计融项目研究工作和课程学习以及实践活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并注意其研究内容和专业教学实习、毕业论文的结合, 这对于大学的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 迫使高校必须进行基于问题和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必须对由此带来的各种教学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制定新的、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

3.引导本科生学习方法的创新

在科研至上的德国大学中, 教学和学习也被理解为一种研究的过程, 学习本身就应该是研究性的。哲学家谢林说:大学的学习方法只能建立在对所有科学门类有机联系的真正认识之上。

创新实验计划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项目研究工作的需要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习的内容不限于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内容, 而是在此基础上扩展到整个项目研究内容所涉及的多个有关学科领域, 学生不仅要对项目研究内容涉及的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 还要对涉及的多个学科的联系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这一点对本科生来说非常重要, 有助于帮助其跳出专业的局限, 站在更高层次上用整体的眼光看待知识和问题。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 为在本科生中倡导围绕学术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和制度保障。

4.引导建立更加密切的师生关系

洪堡认为, 大学生与教师在大学同是为科学而共处; 大学生已非真正的学生, 大学生已在进行研究, 教师不过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研究, 这就是德国大学理想中的师生关系。但随着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的扩展、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师生比的不断提高, 师生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困难, 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能见到老师外, 其他时间很难见到老师, 有的老师下课后甚至不愿意在教室多停留一分钟, 更不要说和同学们就某一学术问题进行交流。

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 在实践层面为师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 或者说是创造了一个契机,使项目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次数随着项目研究的进展越来越频繁, 交流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 从而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和谐。

二、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所需的制度环境

1.在本科生中建立学术竞争制度

创新实验计划为本科生创造了主持和参与科学研究工作的机会, 这个机会弥足珍贵, 谁将获得这个机会呢? 必须通过一定的竞争, 这种竞争是一种学术性竞争, 与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和奖学金等不同, 这会在本科生中产生很大的导向性作用。怎样把热爱科学、潜心科研的本科生选拔出来呢? 在实际的操作中, 可通过项目申报、初评、答辩评审等一系列竞争性的选拔活动来实现, 选拔主要从项目设计、项目主持人以及项目团队等方面进行。

项目设计一定要科学合理。选题要科学, 具有前沿性或前景价值, 有助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项目要体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或研究方法创新, 实施手段以实验或调查为主;项目方案条理清晰, 实验设计合理, 方法可行, 实验条件能满足项目要求;预期目标明确, 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主的项目要有可视化的实验过程和数据, 以研究方法创新为主的项目有量化的对比结果。

项目主持人一定要有工作热情和持之以恒、顽强拼搏的献身科学的精神以及稳定的兴趣, 还要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团队成员是因为对研究领域相同的兴趣而组合到一起,而不是抱着各种投机的心理来搭便车的;团队成员的专业结构要合理;团队所有成员均学有余力。

2.指导教师选聘制度

导师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作用关键, 责任重大, 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完成创新性实验计划活动, 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还要引导学生在科研活动中提高自身修养, 那么什么样的导师才是理想的呢? 科研水平和能力应该成为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指导教师遴选的第一标准。包尔生对此作了精辟的描述:只要你能够通过某项工作证明你具有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能力, 那你便具备了大学学者所应有的主要条件; 能够独立发现新知识的人, 自然不会缺少传授知识的能力。

作为导师还要热爱学生, 有教无类。而目前很多导师带学生, 都希望学生的研究方向与自己保持一致, 有的导师甚至要求学生研究的问题与自己相同, 其目的是使自己在研究领域发展得越来越快, 越来越具有权威性, 而对于研究领域与自己不一致的学生则拒绝指导。顾明远教授数次发表文章阐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观点, 他认为单纯地讲爱学生还不够, 爱要建立在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3.教学管理制度

既然创新实验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途径, 我们就要将其纳入到正常本科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统筹考虑, 并且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对由此产生的各种教学管理问题认真对待, 妥善解决, 保障承担项目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不会受到教学管理制度性障碍的制约。

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实验计划与现行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在项目学生身上最大限度的统一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培养方案的个性化, 这需要学院、教务处、导师和项目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和论证, 原则是使项目学生有更多时间围绕实验计划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实验, 而又不至于影响学生毕业学分和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性。如针对项目学生的研究内容来分别确定某一门课程可以申请免修, 或者某一门课程可以直接参加考试获得学分, 某一门实验课的部分实验内容可以减免, 某一学年的学年论文可以从项目研究内容中选择。项目学生的毕业论文和项目的研究成果怎样认定呢? 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认真把握的问题。因为项目组的研究成果可能是1- 2 项, 但项目组成员可能是3- 5人, 按照教学计划要求, 每个本科生都应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 这些具体问题都需要有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进行明确的规定。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创新实验计划在实际的实施中陷入困境,不但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会成为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包袱。

4.学术交流制度

承担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本科生学术交流制度, 或者在学校的各项学术管理规定中考虑到本科生学术交流的需求, 如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有关规定, 使管理工作者、导师和项目学生遇到问题时有章可依。通过实施创新实验计划, 不仅要探索建立基于高校的本科生学术交流制度,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个交流制度, 引导和促使本科生知道学术交流的方式有哪些,学术交流的规范有哪些,最后让本科生学会如何进行规范的学术交流。导师应该在教会学生进行学术交流中起重要的作用, 如怎样引用文献, 怎样进行会议交流和文字交流, 怎样和其他项目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怎样在项目内部进行讨论和交流等;项目管理者应该探索建立基于学校和学院层面的灵活的本科生学术交流制度, 定期组织校内不同学科、范围的学术交流活动, 选择适合本科生的方式进行交流, 使本科生学术交流可以不受限制地广泛进行, 以期促进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5.激励制度

学校的激励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项目学生的,一是针对项目指导教师的。学校对完成项目研究工作的学生要进行合理的奖励, 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完成项目研究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进行研究性学习, 进行独创的、艰苦的大量的实验, 其所占用的时间, 不亚于学习几门课程。因此学校应在学生承担项目研究工作期间, 给予其一定的奖励学分, 这个奖励学分是否应该记入毕业总学分, 如果可以记入, 那么这个学分可以替代什么类型的课程学分呢? 我们的学分管理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都应该做出明确的规定, 否则会在制度上造成学生专业课程体系不完整的漏洞。如果奖励学分不计入学生毕业总学分, 而只是作为教学计划之外的创新学分记入成绩单, 那么会不会增加项目学生的负担, 从而影响项目的研究质量, 能否起到激励的作用, 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总结。

针对指导教师的激励制度除了给予一定的工作量外, 学校要对其指导的本科生所发表的论文或申请的专利等同硕士、博士研究生一样对待, 因为本科生开展的创新性研究活动, 比研究生阶段的创新性研究活动更加困难, 需要导师付出更多的劳动。

三、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所需要的文化环境

为保障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卓有成效的实施, 大学必须下大决心改变长期形成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重传承轻创新、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等教育教学观念, 建立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 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 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 尊重个性, 宽容失败, 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 鼓励敢于探索、勇于冒尖, 大胆提出新的理论和学说的创新文化, 并逐渐把这种创新文化转变成大学的价值观念和办学理念, 使学术创新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并自觉地在这种价值取向的指引下进行文化环境建设。

1.营造学术自由的宽松环境

学术自由是大学最重要的组织原则之一, 西方思想家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论证学术自由的必要性。一是从人的修养角度出发, 认为修养是人的自我能动的过程, 不追求任何外在的目标, 不为外在因素所制约, 修养必须以自由为条件。施莱尔马赫说, 大学的目的不在于教给学生一些知识, 不在于简单的学习,训练记忆力, 而在于为学生唤起一种全新的生活和高尚的、真正的科学精神,而这些远非强制所能造就,只有在精神完全自由的氛围中才能达到此目标。二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 认为科学是理性的活动,是无止境的探索过程,是自为目的的,任何来自国家、社会或个人职业方面的限定和影响均会损害科学。落实到制度中主要是教师教学的自由和学生学习的自由。

创新实验计划的本质是本科生的科研活动,是大学学术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修养的一种途径,因此应该遵循学术自由的原则。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学术自由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学生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自由组成项目小组,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专业不同、年级不同, 只要兴趣相同; 第二是项目小组有根据自己的学习研究兴趣、自身个性发展需要, 选择研究内容的自由; 第三是项目小组应该具有选聘导师的自由。

2.坚守积极性寂寞

本文所谈的寂寞主要指教师和学生要远离浮躁和名利,专心致志沉潜于项目的研究工作。寂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性寂寞,一种是消极性寂寞。积极性的寂寞看似寂寞, 实则并不寂寞,当一个学生连续几天都在专心致至地研究思考某一学术问题时,在别人看来, 会认为他很孤独、很寂寞, 而他的思想也许正自由地驰骋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之间, 探求某个学术问题解决方法,他的内心可能因为研究的心得或沉思的顿悟而感到快乐和幸福,也许他会因为忙于苦思冥想或沉浸于研究的内容而感到很充实。而消极性的寂寞则是真的寂寞, 整日无所事事, 对一切都不感兴趣, 这对修养非常不利。大学的教师和管理者应该清楚地区分这两种寂寞, 对于处于积极性寂寞状态的学生, 不要轻易打破他的寂寞, 不要因为他的特立独行而不能容忍, 要尽量保护这种状态, 只要是积极性的寂寞, 他总会在有了一定的思考成果时或者百思不得其解时主动和老师、同学交流, 交流之后再进行思考、研究, 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时, 他会暂时结束这种积极的寂寞状态, 在遇到新的学术问题时, 又回到这种寂寞状态。

但是在今天的大学里, 教师和学生能做到不为任何杂务所干扰, 完全沉潜于科学研究工作已经非常困难, 他们中许多人或多或少都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和驱动, 也承受着来自各自的评价体系所带来的压力。所以创新实验计划院校一定要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种相对的局部的宽容寂寞或悠闲的环境, 使专心致志思考或研究问题的学生能够在这个环境中很好地生存。

3.宽容失败,但不轻言放弃

允许失败、宽容失败是创新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失败是成功之母, 特别是对科学研究来讲, 任何成功都来之不易, 都是建立在失败基础上的, 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只要是科学研究活动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学生们在设计某项实验方案时都是抱着必胜的信念, 但是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把握不好就有可能失败。失败也是人生的一种体验, 对于承担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学生来讲, 是终身难忘的体验, 体验失败要比体验成功承担更大的心理压力, 体验失败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导师和管理者的作用之一就是当学生正在承受失败的时候, 及时帮助其树立信心, 指导其总结经验、改进实验设计, 继续完成实验。在项目的结题报告中应就失败的原因进行客观总结, 提出相应的建议或意见, 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现实中的一些思想观念不能接受失败、不太宽容失败, 这不利于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顺利实施, 如果因为实验的一次失败而终止项目, 使学生失去实验的机会, 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 承担项目的学生和导师、以及项目管理人员都要抱定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 坚持到底。(作者:任良玉 张吉维)

摘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