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15年第1期(总第141期)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1日 | 点击:

大学教育最高境界是心灵的抵达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李培根教授

“自打被视为学术机构后,人们就开始抱怨学校把太多的精力用于研究生教育。在一所优秀的大学里,本科教育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这样写道。在岭南师范学院一场名为“问教问学”的讲座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李培根用这段话来引发听众反思当前的大学教育。

李培根曾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演讲《记忆》,在场7000多名毕业生起立高呼“根叔”,“根叔”尊称不胫而走。

根叔问教问学,对当前教育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教育是在不断改革中发展的

面临挑战、存在问题,并非现在的教育所独有,而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未停止过教育改革的步伐,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在进行改革。您认为高等教育改革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李培根:在谈到高等教育改革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教育改革——道耶?术耶?教育改革要避免失去灵魂的改革,这是我们最关键的问题。哈瑞•刘易斯认为,哈佛追求的卓越是失去灵魂的卓越,在科学研究上的确是卓越的,但在把年轻人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一点上做得还很不够。改革中若忘记了教育之道,只是致力于教育之术,则是失去灵魂的改革。

教育宗旨——器耶?人耶?孔子讲,“君子不器”。其实“君子不器”可以从两方面讲,一个是不器己,一个是不器人。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工具,特别是教育者,既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教书的工具,也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工具。当前,我们的教育宗旨是建立在对教育工具意义上的理解,而不是建立在对人的意义上的理解。

社会责任——服务耶?引领耶?大学的一个重要社会责任是服务,但大学的引领作用更重要。哈佛大学前校长福斯特说:“大学的本质是对过去和未来负有独一无二的责任——而不是完全或者是哪怕是主要对当下负责。”我们今天的教育似乎主要是对当下负责。大学应该服务社会,但大学不能仅仅是社会的风向标,而应该是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尤其是一流大学,应能引领科技发展、社会思想和文化的进步。

记者: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李培根:我们应该承认今天的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个人认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应该是“人本”教育。《共产党宣言》里面说:“……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不仅仅强调人的自由发展,而且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的这些话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教育说的,但对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记者: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教育改革。人们如何看待教育改革?

李培根:教育改革并不是某个时代、某个国家的专利,人类教育正是在持续不断的改革中获得发展、进步的。

很多有识之士都在反思时代教育问题。比如,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也曾深刻反省和批评当时的教育:“今天,单个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是一个自我牺牲的人,但是,由于缺乏一个整体的支撑,他实际上仍是软弱无力的……一种尝试迅速地为另一种尝试所取代。教育的内容、目标和方法不时地被改变。”

这说明,面临挑战、存在问题,并非现在的教育所独有。关键是要正视问题,科学地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国家层面的、正确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那是对整个国家教育宗旨的宏观指导。至于具体的教育改革方案,政府不宜过多干预,应给予大学充分的自主权。

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教育要晓喻人们让精神充盈人生,与“你”相遇

记者:您认为大学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

李培根:我认为,大学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主导。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现的是教育者的人文情怀。

教师可能会说,这不是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吗?我觉得,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恰恰越是有弱化教师的作用。目前,我们的教育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形式,即我教什么,你学什么。如果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就要依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最基本的莫过于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有时候,学生的问题对教师是挑战。对教师的挑战越大,教师的作用也越大,也越难以做到。总而言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就是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成为他们自己。

记者: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发挥引导作用呢?

李培根:这里,要思考一个问题:入世为师——征服耶?适应耶?

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化的核心是理性。学者何爱国认为,西方的理性主义以“入世而不属世”为特征,与现实世界保持着一种高度紧张的对抗和征服关系,即“理性的征服”。这实际上是批判精神。东方的理性主义,比如儒教,特点是“入世而属世”,即“理性地适应”现实世界。

我认为,教育中“理性的征服”和“理性的适应”都需要。但中国大学教育中非常欠缺的恰恰是批判精神。大学以及大学教师对社会最重要的作用是引领作用。为了实现这种引领作用,教师首先要有批判精神,同时也要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这对他们的成长是大有好处的。

记者:您怎样定位大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李培根:哲学家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将人与人的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与你”,一种是“我与它”。他赞成“我与你”的关系,不赞成“我与它”的关系。

“我与它”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当我带着预期和目的去和一个对象建立关系时,这个关系即是我与它的关系。不管那预期或目的看起来是多么美好,这都是我与它的关系,因这个人没被我当作和我一样的存在看待,他在我面前沦为了我实现预期和目的的工具。”这是马丁•布伯所不推崇的。

“我与你”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马丁•布伯谈到教育时说:“教育的目的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喻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真正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便是这种‘我与你’关系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看作一种真实的存在、神性的存在,而不能只是看成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工具。要把学生视为伙伴而与之相遇,根据对方的一切因素来体会这种关系。

把思维带到从未抵达的地方

最高的境界不是知识的抵达,而是心灵的抵达

记者:您认为大学生怎样理解学习的目的,什么样的学习是真正的学习?

李培根:真正的学习就是要不断地去完善自己,更好地成为你自己。具体细化为完善人格、树立崇高理想、培养看问题的视野、关心社会和未来等方面。

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培养完善人格是很重要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不能仅仅成为一位专家,还要成为一个和谐的人。完善人格的关键是要懂得人的意义,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对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责任等的认识。当然,不仅要认识自己的尊严、权利等,还要尊重别人的尊严、权利。

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代青年,应该是真正社会意义、政治意义上的青年,应该有理想。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说,“哈佛大学是否鼓励他的老师去研究解决世界上最严重的不平等?哈佛学生是否从全球的那些极端的贫穷中学到了什么……”大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所以,同学们在理想与现实方面,既承认现实有不足,又恰恰因为现实有问题,更有责任去改善它。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如果所有人都有这个意识,就会逐步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记者:经过几年大学生活,大学生最应该收获的是什么?

李培根:现在很多大学的教育以就业为目的,一些学生的学习也是以就业为目的。这个层次是很低的。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知识的抵达,不是就业的抵达,而是心灵的抵达。

记者:这样的教育就是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吗?

李培根:谈到博雅教育,有些人把博雅教育看作通识教育,有些人把博雅教育理解成创新教育,也有一些人具体理解为书院教育。澳门大学全球事务总监兼校长特别助理冯达旋先生说,奥摩姆(Ollmom)博士曾告诉他,“把你的思维带到你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对这句话的另外一种理解是,要从大学教育中获得心灵的自由,而不是只学到一些知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崔琦曾在奥古斯塔纳学院读书,他说:“在此大学,我能自由自在以我个人的速度阅读、学习及思考。”“自由自在”是说处于一种心灵自由的状态。所以,冯达旋先生说:“‘博雅’不只是行动,不只是课程,不只是学习过程,最主要的是一种‘心灵的思维’。”

记者:在您看来,真正学习好的标志是什么?

李培根:严复有一段话:“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中国人认为懂得的东西越多越好,学到的东西越多越好,而西方人尊崇新知,即新的发现、创造或创新。今天我国政府和大学都很强调创新,但大学教师做研究真正凭好奇心驱动的很少,而好奇心更能驱动创新。另外,我认为,“创新教育不是奢侈品”。创新教育不只是重点大学的事情,也是高职、中专、技校的事情,它们也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同样,创新教育也不只是优秀学生的事情,每一个大学生都有创新潜能,只不过很多学生的潜能还没有发挥出来罢了。

记者: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看问题的视野?

李培根:这涉及“知识视野”和“问题视野”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我认为问题视野比知识视野更重要。问题视野就是要发现问题,即使不能发现新问题,也要善于观察问题、关注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素养,也是一种能力。仅满足于教师教给我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聪明的学生要去关注问题,尤其是那些大问题,包括社会的、科技的问题。(记者:杨桂青 实习生:苏文师)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4日

大学教育需“德”“法”并举

培养大学生法治观与道德观,应取“德”“法”并举之策,把法治精神培养和道德品行养成紧密结合起来,使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连续两年,江汉大学的情侣小刘和小曾都选择了相约在武昌火车站,以春运“小甜橙”的角色提供志愿服务。在春节来临之际,这样的一幕既让人浑身都是暖意,也让人对代表中国未来的群体心生更多希望。

过去的一年,不少被舆论持续关注的新闻都跟大学生有关。“复旦投毒案”二审宣判,受害者的命运令人唏嘘,而林森浩的来路也值得全社会反思。同样是身处象牙塔中的学子,为何有些人没有生长成法律的守护人与道德的修炼者,有些人却能够身体力行地诠释青春的美好和对道德的尊重?这一群体的法治观与道德观,应当引起人们深层的思考。

天之骄子固然是知识的精英,但知识的富有不等于观念的跟进与精神的追随。就树立法治观本身而言,不仅要形成一种思维观念、精神诉求,更要化为一种行为的践行。而法治观缺失的学生们,往往把学习法律法规仅仅视为学业分数,在名利的诱惑与情绪的支配下行为失范,走向违法乃至犯罪。

还要看到,当代有的大学生在道德观上出现沦落与迷失。道德不仅关切人们社会交往的伦理诉求,更关注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崇敬。在国家层面,它化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和理想目标。在变幻迷离的社会思潮涌动中,少数大学生受消极落后价值观的冲击影响,加之思想狭隘偏激,在纷繁复杂的利益诱惑下,容易在逐利与追名中放肆,逾越法律底线。

少年强,则中国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最活跃、知识最丰富,他们是我们的未来,更是这个国家能否走上法治轨道、占领道德高地的关键所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更是道德的底线。依法律重器治国理政,凭道德良心让社会和美,显然,“法治”与“德治”在内涵要求上的取向一致,其基本目标指向也是一致,两者相辅相成。现实中也只有互相砥砺,才能相得益彰,共促社会发展和进步。

那么法治与德治,如何落地生根、植入人心?

当下,培养大学生法治观与道德观,应采取“德”“法”并举之策,即把法治精神培养和道德品行养成紧密结合起来,使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实现路径上,坚持他律和自律的紧密结合。工作重点是要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德”“法”同育工作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实效性,不仅要进一步推进德治与法治内容进学校、进书本、进课堂,更要从路径选择、载体建设和手段方式创新上,使德治与法治理念一起入脑入心。同时,还要从优化教师队伍着力,切实发挥师德的模范引领力;从实践的平台上,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和自我内化能力。

总之,只有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与包容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对“德”“法”的崇敬化为一种自觉的精神追求和行为践行,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一群有修养、懂规则、守法纪的合格公民。(作者:孟东方)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2月16日

放羊式的大学教育该改改了

1月底2月初,武汉不少高校陆续通过信件、电话、短信等方式向家长反馈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有的学校还在学生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向家长邮寄新春贺卡,附带其期末成绩单;有高校要求家长在成绩单上签字,辅导员还将进行电话确认……

“不好好学我就告诉家长”,很多学生吐槽这是把中学老师的办法,用在大学生身上,太小儿科太幼稚了。但若花点时间去学校走一走,一些学生的行为其实远比我们想像中的要幼稚。该上课的时候在睡觉,该睡觉的时候在玩游戏,正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时间,他们却忙着浪费光阴。大学生对中学阶段繁重学业的逆反心理、反弹强度超过社会的想象。

大学生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想让他对自己负起责来,恐怕还远不到时候。高中初中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容不得你多想,社会推着你往前走,可大学呢?不会再有一双双眼睛盯着你了。学习有学习的好处,不学呢,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别弄得退学拿不到文凭,你的人生起点跟别人相比,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在这个年龄段,不少人还处在人生的迷茫之中,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这也算是多年应试教育的一个副产品,特别在一些普通高校,因为缺少对未来的定位,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有时就只有混一张文凭,能及格就绝不多考一分,可以蒙混过关的临考前突击一下的人不在少数。

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花着父母的钱读书,难道不应该对父母有个交代,看看这一年的钱都花在了哪里?寄成绩单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用来约束学生的放纵依然不失为一个办法,相比于学校的宽松、放任,至少家长的管束可以严格一点、更有针对性一点。

我们的很多大学不是学得太多了,而是学得太少了。很多时候,来不来上课老师不管;课上得怎么样,有没有收获,老师也不管,只要测试通过,一切都没有问题。中学阶段失之于严,到了大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失之以宽。指望学生们像初中高中那样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这不现实,需要在大学里恶补的还有人生哲理、生活乐趣。但放羊式的管理又带来了大学专业教育质量普遍不高的现状,虚度光阴带来的问题可能现在不明显,将来必受其累。想要出国了,发现英语根本没学好;想要继续深造,发现基础又没打好;走上工作岗位,又发现大学学的无法跟上实际应用。 大学看起来是“大”,其实在科学、甚至只是实用技术的面前仍然是“小”的。所以在西方的一些国家,读大学才算是真正读书的开始,而我们恰恰已经把它当成学生生涯的终点了。过早的荒废、懈怠无疑会扼杀了许多可能,学生自己容易放任自流,但有了家长和学校的督促,这种情况无疑会好很多。

用一定的方式保证学生一定的学习强度,这是对学生自己负责,对家长负责,更是对大学教育负责。对学生要求严格一点,对成绩的考核再多一点,这其实也是宽进严出的一种方式。(作者:高路)

摘自《钱江晚报》2015年2月9日

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

编者按

每到学期末,不少高校都会被一批批的校外培训机构包围,它们以宣讲、试课的方式向应届毕业生推广培训课程。大学4年已经交了两万多元学费,毕业前又花上近万元上校外培训班考取各种证书,是不是意味着大学4年白念了?上大学真的没有意义吗?当下该如何看待大学教育?本期刊发两篇文章,希望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象牙塔”不是空中楼阁

大学自然要发展其学术性,但要看是为谁的学术。那种只见“学术”不见“人”的大学,不仅难以服务社会,也很难繁荣学术。

大学临毕业还要花万元学费参加校外培训才能顺利就业,难道四年大学真的是白读了吗?笔者以为,果真勤学四年,大学自然不会白读。然而,为何大学教育在不少人眼中沦为“鸡肋”?根子还在大学自身。大学不能自视为“象牙塔”,不能脱离时代发展,大学的使命首先在于关心民生,进而引领大众之精神成长。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岂可坐视不管?当就业不充分成为常态时,大学至少要改革教材、课程等以降低教育成本。如果大学教育不能与时俱进、因时而变,一味固守传统大学文化,则所谓的大学精神就变得虚无飘渺。

我们不禁要问:四年大学教育“画龙”垂成,为何还要培训机构来“点睛”?校外高价培训凭什么吸引学生?一是使学生由“假会”变为“真会”。不少学生认为,大学课堂上学的知识往往“杂而不精又跟不上最新技术的发展,学以致用的少之又少”,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尽显后手劣势。培训学校的教学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实战型、有效性也更强,可以将学员快速提升为“专业”人士。二是优质的培训机构市场嗅觉灵敏,对人才需求情况了如指掌,与用工单位联系紧密,反馈及时,应对迅速。大学生上手快,起点高,就业比较有保障。三是学生自身原因。四年学习漫不经心,书到用时方恨少,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实训”可资应急。四是高校的推波助澜。由于校外培训可以替代实习、降低办学成本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就业率,大学自然愿意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培训。

显然,以大学实力叫板培训机构,何异于用牛刀杀鸡?其关键在于大学要降低姿态,向培训机构学习,与社会、生活贴得更近、更紧一点儿。一般来说,大学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但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人就要对学生全面负责,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当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培养的人才更多的是应用型而非学术型。用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方法和手段去培养应用型人才,自然事倍功半。大学必须转变职能,转变教育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性。

高等教育既要致力于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要满足公民的个人成长需求,因此大学必须多样化,以清晰的定位满足不同需要。陈嘉庚先生要求厦门大学“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此乃今日之所谓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职能定位。这种类型的大学,数量和规模应当合理控制,不应遍地开花。与之对应的是应用型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过程、方式和评价标准,均应有别于前者。但目前的政策导向、支持体系、大众理解、大学治理结构和大学文化使两者界限很模糊,妨碍了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大学固然要坚守理想,不能简单地充当职业培训所,但大学还需尽力培养自主自立的人。慕课时代,大学何为?如果还固守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则大学因何立足?大学自然要发展其学术性,但要看是为谁的学术。那种只见“学术”不见“人”的大学,不仅难以服务社会,也很难繁荣学术。在培训机构的勺子都伸到自己锅里的时候,如果还以象牙塔自恋,宣扬“大学不是保姆”、“研究生开出租车、卖猪肉应以之为正常”的论调,不想学生之所想,则大学的根基何存?大学如不助人“稻粮谋”,不能保障人的生存尊严,其功能就矮化为促进消费和维护稳定,弃之有何可惜?(作者:姚跃林)

上大学“无用论”太短视

大学教育的光荣之处,在于对未来的憧憬和正视人生的彷徨,帮助学生在求知和自我完善的道路上探寻方向,鼓足勇气,做好长途跋涉的准备。

上个大学就能找到像样的工作这种美好愿望,大概是上世纪的行情了。特别是到了一年毕业700万人的时候,大学文凭和大学教育在就业市场上什么也保证不了。报道中的一些二本院校大四学生临毕业花上万元参加校外培训,还真不是有钱任性,这是现实。

近年,经常会读到知名大学校长、顶尖学者或知识精英痛陈社会风气浮躁、物质主义、利欲熏心干扰了教育。许多学生以找工作挣大钱为最主要的学习动力,对看似容易就业的经济管理等专业趋之若鹜,对不能直接货币化的科学知识、人文学问兴趣低迷。自作聪明的学生企图在事业起步时抢跑,到头来只是慌不择路地随了大流,过早地向俗气的人生妥协。还有长辈们用心良苦地规劝:别去学那些没用的!

批评者们坚守着大学的育人理想,反对以职业教育为目标。大学是与师友一起思考和交谈的地方,大学教育的光荣之处,在于对未来的憧憬和正视人生的彷徨。它帮助学生在求知和自我完善的道路上探寻方向,鼓足勇气,做好长途跋涉的准备。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只关注近在眼前的下一步,着眼于把人塑造成符合特定岗位要求的一个零件,它终结着人生的憧憬和彷徨。如果最有潜质的年轻人个个都急于学以致用,全部心思都在盘算怎样把自己包装成售价最高的劳动力,养成这种竭泽而渔的习性标志着顶尖大学的失职。在纷繁变化又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保有淡定从容和强健自信,是大学教育赋予心灵的力量。来自就业竞争的危机意识,会严重干扰求学的心态和氛围,就业指标亦不应列入大学的追求。对真正的大学来说,就业是达成育人目标后水到渠成的事。

事实上,让人心生敬仰的大学在任何国家社会的任何历史阶段,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而有意愿、有条件接受那种从容教育的学生也向来是少数。如今,多数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机构必须面对大众的需求,只是眼下这种机构也叫做“大学”,于是造成了混淆。和理想大学超脱的姿态不同,这类院校要嵌入社会经济运行体系,敏感地回应市场需求,致力于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教学设计,不讳言以就业和经济回报率来衡量其质量。不论叫做什么机构,700万学子需要这样的培训,国家的富强需要这套系统。

政府已经开始主导高等教育革命性的调整,2014年宣布了600多所本科院校转为职业教育。这些2000年后“专升本”的院校或可在现代职业教育的道路上迎来新生,通过培养水平高超的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重新找回一度迷失的办学定位,重新树立混迹于大学圈内被压抑的尊严。这是长期利好的政策,然而教育机构的转型总是缓慢的,从管理体制、师资水平、教学内容到口碑声誉都需要逐步调试。从现实来看,尽早结束转型期的阵痛,减少无效的本科职业培训对个人和社会的浪费,是全社会的期待。

换而言之,中国的大学仍有大量现实问题需要直面,但不能否认大学对于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对个人来说,所有大学都包不了就业,就业须自强。我们踏踏实实地学好一技之长比如写代码、修车、开挖掘机挣钱养家,让我们的孩子有条件选择钻研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然后我们的孙辈就可能有自由去学习诗歌和音乐。(作者:陆一)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2月7日

大学教育能否“种牛痘”?

1957年,毛泽东在指示《参考消息》扩大发行时说,看《参考消息》就是“种牛痘”。这里的“种牛痘”是个比喻,是指该报“连那些骂我们的反动言论也登”,“目的就是把毒草,把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摆在 我们同志面前,摆在人民群众和民主人士面前,让他们受到锻炼。不要封锁起来,封锁起来反而危险。”

“种牛痘”后来成为《参考消息》的编辑方针,也成就了一张当今中国发行量最大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纸。

作为大学教师,我们今天是否也有必要在课堂上种种“牛痘”,以此来增加青年学生的思想免疫力呢?这是不久前,《辽宁日报》发表的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引出的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也许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在社会转型加速之际,往往也是社会矛盾凸显、环境危机频发、文化乱象纷呈之时,不免令人心智迷惑。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国内、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在麦克卢汉所谓的“地球村”里,再也没有什么信息可以被“封锁起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按照既定的教育方针,传道,授业,并循循善诱地揭开莘莘学子的心中之惑,是高校对教师的起码要求。新入校的大学生一般涉世未深,有的还是“一张白纸”。在课堂上公开讨论、分析一些负面社会现象,一方面是“国情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也能收到“种牛痘”之效——增强他们的思想免疫力,助其走出“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的怪圈。对于外国留学生和那些曾出国交流过的学生来说,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由此看来,在大学课堂上种种“牛痘”,并不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事儿。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种牛痘”。

《礼记》有言:“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优秀的教师不会满足于照本宣科,而是重解惑、善疏导,“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这就如同“种牛痘”,既要“以毒制毒”,使人对疾病产生抗体,同时又要避免操作不当产生副作用。比如,同是讲“负面现象”,回避问题甚至粉饰太平的态度诚不可取,而罔顾国情、言必称欧美的论调也有悖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警示,“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堪为今日大学教育的借鉴。

在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健全的人格,就要摈弃偏执、封闭的教学方法,强调批判素养和建设性思维的统一。古代西方有一位哲学家,在最后一课把学生领到一片杂草丛生的旷野,问他们如何除掉那些杂草。一位弟子回答说:“只需一把铲刀”,第二位说“用火烧”,还有的弟子建议“撒上石灰”和“连根拔起”。这位哲学家以一年为期,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方法去实验。一年之后,弟子们来到聚会的地点,惊奇地发现昔日长满杂草的荒原,已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田野,这就是老师给出的答案——蔓草难除,但是可以“在上面种上庄稼”。

这个故事中的“杂草”,可以视为盘根错节的各种社会问题。作为一位合格的教育者,首先要承认这些“杂草”的存在,以此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以建设性思维寻求解决之道。比如,在大学课堂上,如果一位老师摘下口罩就否认空气污染,那就有悖于“诚实为人、严谨为学”的师德精神;如果对雾霾只是一味吐槽,而没有任何理性的分析和建议,恐怕也谈不上什么“正能量”。但是,如果由雾霾的话题引出“科学发展观”的讨论,并循着“问题意识”的路径,反思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探讨雾霾治理的有效途径,则可收到“种牛痘”之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博雅教育之道,也在于通过弘扬正能量,使人弃旧图新,造就健全的人格。而通过“种牛痘”获得“免疫效果”,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作者:王君超)

摘自《光明日报》2014年12月13日

大学要重视培养善心善行

由于多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对知识性的追求,而相对忽视对人性和人生的观照,尤其是忽视对人的善心、善言、善行的培植和倡导。正因为这种缺失,造成一些学生价值取向不清、人生方向不明、生命意义不晓。在一些年轻人中,甚至存在着彷徨、不安、寂寞、郁闷、孤独的情绪和心态,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举动,甚而引发令人难以置信的极端事件。这应当引起每一位大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反思。那么,为何形成这种现象?又如何避免和化解大学校园中的各种不良行为甚至恶性事件呢?

一所大学,应当成为培养“真善美”人才的圣洁之地。一个大学生,必须认真思考和领略真善美的内在价值。在你们即将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时,我想以一位学长的人生体验和大家谈谈怎样止于至善、循“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的是君子之道,是一种文化使命,是“成人”的问题。虽然古人所谓“大学”,与现代兴办的“大学”是两个概念,但与我们建设现代大学密不可分。中国现代大学的人文底蕴和泱泱之风要从这里找到源头,并不断传承弘扬。

“立善志,坚定信念”。善良就像一粒饱满的种子,若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将会成为我们内心强大、不断前行的精神食粮。“立善志者得善果”。今天在心中立下的善志,必定能收获美好的未来。

“兴善业,顶天立地”。今天的大学生要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要矢志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大学生身上的“善”不仅是善良,还应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无论是高居庙堂,还是身处茅庐,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当村官,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奉献社会都是大学人永恒不变的承诺和誓言。

“求善德,一生平安”。立德,自古为“三不朽”之首。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曾饱含深情地回忆母亲对他追求善良、培养同情心的谆谆教诲,在他看来,正是善良的品德,帮助他铸就了事业的丰碑。道德境界的提升是人类永不休止的追求。当代大学生要“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不断提升意志品质,完善人格修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熔炉中,做到:不为世俗所累,不为功名牵绊,追求生命本真、坚守道德底线、守望心灵家园。在激烈竞争的人生旅途中,如果你真正能够将善言、善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变成你的性格,变成一种不假思索的“下意识”行为习惯,你就拥有了一种化解各种复杂矛盾的利器,一种高超的人生智慧和力量。

“诚信、宽容、忏悔、感恩”应成为每个人常怀的意识;“我爱你、谢谢你、对不起、请原谅”应成为每个人常说的话语。当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去做了,世界会变得怎样?社会一定会远离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轻慢、仇恨、争斗、残害等不健康状态。如此可实现费孝通先生所描绘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善良”可以获得成功;“仁爱”可以赢得优秀;当我们每个人都能“止于至善”的时候,真正拥有“善邻”,遇到“善师”,享有“善友”,达到人与人,人与万物都彼此友善的境界,那么我们就拥有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从而也就享有了一个幸福的人生。(作者:陈俊)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3年7月3日

新型交互技术加速大学教育模式变革

【核心观点】 新型交互技术的大数据给大学教育模式带来全方位的冲击,大数据的多样性、可扩展性、实时性、个性化价值正在影响并改变大学教育模式。今天的大学,已经处于新变革的前夜。

5月2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盟“慕课”(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的简称);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也加盟了“慕课”。近期,“慕课”这个名词在大学教育领域频繁出现。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5.91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大学的教育模式,“慕课”就是一个突出表现。新型交互技术的大数据给大学教育模式带来全方位的冲击,大数据的多样性、可扩展性、实时性、个性化价值正在影响并改变大学教育模式。

未来的大学教育对象将由课堂里的学生变为全世界的学生。随着光纤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升级,带宽等瓶颈问题得到解决,高清视频清晰流畅的画面质量、同步宽频音效和低延时,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提供了良好的视觉条件。未来,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可以通过新型交互平台同质量地传播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未来大学教育的对象,会由传统课堂里数量有限的学生转变为新型交互平台上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

大学教育的内容将对社会所需进行快速反应。未来,大学教育会迎来微学科和微学位时代。微学科意味着学科生命周期缩短、吸收科技成果速度更快、适应科技发展的能力更强、引领科技进步的潜力更大,其变化也更快。微学位意味着将更精准、更前瞻的知识作为必修内容,最大限度地剔除非必需知识的传授,成为知识冗余最小的学位。同时,云计算将为大学教育新型交互平台提供平台支撑。

随时随地在互动平台上学习将成为未来的教育形式。新型交互平台尤其是移动交互平台的发展,将把大学教育带出课堂、带出围墙。当大学教育交互平台有了移动互联,更多的人可以随时随地在互动平台上学习和参与交流,以互动为核心特征的大学教育模式会加速发展并不断革新,更多的新创学科和专业将得到快速传播。

大学教育的真实课堂景象将复制到全球各个角落。现在的大学课堂,学生在接受教师授课的同时,借助平板电脑、手机等工具实时接入互联网弥补陌生知识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用这种主动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思辨、讨论、研究和实践,这些知识重建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随着全息影像技术的发展,真实的课堂景象可以复制到全球各个角落,打造身临其境的虚拟课堂将真正成为现实。

作为核心技术支撑的新型交互平台技术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大学教育模式的变革正在逐渐提速。国内某大学进行了“混合式的教学变革”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下,学生对课程中的问题掌握得更主动、理解得更深刻,尤其是上课前对知识点有了充分的了解和准备,课堂交流讨论异常活跃。

新型交互技术的发展给大学带来了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场景的重构,将深刻影响大学教育的观念、理想和行为,给大学增添变革的力量。今天的大学,已经处于新变革的前夜。(作者: 覃正)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3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