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15年第5期(总第145期)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1日 | 点击:

什么是有效的教育?

在时下颇为流行的关于中美教育的比较中,一个看起来是悖论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一方面,中国学生普遍被认为基础扎实,勤奋刻苦,学习能力——特别在数学、统计等学科领域——超乎寻常,在国际大赛中屡屡摘取桂冠,将欧美发达国家的学生远远甩在后面。前年上海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测试中的表现尤其令人振奋;另一方面,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整体地位不高,能够影响世界和人类的重大科研成果乏善可陈,特别是至今没有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事实令人沮丧,难怪钱学森先生临终之前会发出最后的考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与此类似的另外一个看起来也是悖论的现象是,一方面,美国基础教育质量在世界上被公认为竞争力不强,就连美国人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和其他国家——特别是和中国、印度——相比,美国学生在阅读、数学和基础科学领域的能力和水平较差,在各种测试中的成绩常常低于平均值;另一方面,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独步全球,美国科学家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始终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一个水平很低的基础教育却支撑了一个水平最高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也许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吊诡的现象之一。

在通常情况下,优秀的学生和优秀的学者之间存在某种正相关关系。虽然不是所有的优秀学生最后都能成长为优秀的学者,但优秀的学者在学生时代通常都会比较优秀——尽管也会出现例外。也就是说,就整体而言,优秀学生的基数越大,未来从中涌现出优秀学者的可能性就相应越大,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当中谁最终会脱颖而出;反过来,如果优秀的学生和优秀的学者之间不存在这种正相关关系,换句话说,如果优秀的学者并不依赖于优秀的学生而产生的话,那么,人类社会就没有必要建立正规化的教育系统。然而,当下的中国教育正在验证我们的担忧:优秀的学生和未来优秀学者之间的相关性似乎并不显著。如果事实果真如此,我们就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是有效的吗?这也促使我们反思:到底什么才是有效的教育?

教育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帮助人们实现了教育的目的。然而,今天越来越多的我们——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已经渐渐忘记了教育的目的。恢复高考以来的三十多年里,我们一直在不停地奔跑,跑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累,却很少停下来问一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奔跑?教育似乎正在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得不去完成的例行公事:教师上课是为了谋生;学生上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国家规定,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是为了通过上一级的考试;校长看上去像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等等。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出教育的有效性正在慢慢消失。

从比较的角度看,关于教育的目的,中国——甚至整个东亚社会——和美国的教育似乎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以科举制的终结为分水岭,中国教育史可以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古代中国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关于社会和人生的伦理学训练。教育固然有其功利化的一面:“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学而优则仕”,等等;但另一方面,教育也有其超越性的一面:学生们通过反复阅读经典的经书来完善自己的道德,管理家族和宗族事务,进而服务于国家和天下苍生。这一点在《礼记•大学》里表达得非常清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一种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教育甚至远远超过了它的功利性。因此,即使在晚明和晚清政治社会极度腐败的情况下,依然有不少杰出的知识分子恪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在极其艰难的境况下维系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命脉。

科举制废除之后,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的颠覆性变革,中国教育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由此形成了一整套语言、学制和评估体系。20世纪50年代全面转向苏联教育模式仍然没有脱离这一历史进程,只不过是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发生了转换而已。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再度转向以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为对象的借鉴和学习。这一源于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教育体系尤其强调功利性的一面,即教育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某种问题而存在的:教育为了救国;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工具和基础,等等。到了当代,教育更加呈现出相当显著的工具性特征:学生们希望通过教育获得一些“有用”的技能,使他们能够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如果教育不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些目标,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教育——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读书无用论”渐渐开始抬头的思想根源。

美国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或好的公民。它也有功利性的一面,但其功利性不肯直接示人,而是附着在教育背后的产物。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越强调教育对人本身的完善。即使是公立教育机构,也依然把提高本州人民素质作为最根本的教育目标。因此,实用主义哲学最为盛行的美国,在教育领域却非常“不实用主义”: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教给学生的越是些“无用”的东西,如历史、哲学,等等;越是优秀的学生,越愿意学这些“无用”之学。

实际上,美国学生之所以基础差,和美国中小学的教学方式有直接关系。美国教育界深受古希腊苏格拉底“产婆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教育是一个“接生”的过程,教师就是“接生婆”,人们之所以接受教育是为了寻找“原我”以不断完善自身。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知识非他人所能传授,主要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自我领悟的。所以,在美国课堂里——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教师很少给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通常只在最后提纲挈领地把知识点做一总结而已。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写作的量很大,但很少被要求去背诵什么东西。美国学校教育是一个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资料、得出结论的技巧和知识。虽然他们学习的内容可能不够深不够难也不够广,但只要是学生自己领悟的知识点,不仅终身难以忘记,而且往往能够举一反三。

与之相比,中国学校教育深受孔子“学而时习之”思想的影响,老师把知识点一遍又一遍地教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不断地复习背诵,使之成为终身不忘的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传统的人文经典教育是有效的,但对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而言,其弊端显而易见: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扎实,但也因此束缚了思想和思维,丧失了培养创新意识的机会。

从教育的目的和教学方式出发,中国和美国关于“教育有效性”的理解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价值观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统一的高考录取体制对基础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以及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教育的过程正在逐步被异化为应付考试训练的过程。目前,这个过程正在向低龄化阶段发展。由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比拼心理,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正在进入历史上最狂热焦躁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孩子从教育中不能享受到快乐,不快乐的时间一再提前。教育提供给人们的,除了一张张毕业证书外,越来越难以使人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平和。反社会的行为越来越严重。政府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下决心通过大学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来逐步扭转这一局面。然而,当下的社会舆论环境、公众对于教育公平的简单理解和忧虑以及缺乏信任度的社会文化心理,都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过程中对“选拔进程的负责度与选择结果的公正性”的非理性追求,进而加大了改革所面临的阻力并可能削弱改革的效果。此外,正如储蓄不能直接转化为投资一样,学生所具有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如何转化为提供创新思想的源泉和支撑,也是中国教育界所面临的另一个严峻的挑战。

对于美国而言,“诱导性接生教育”固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另一方面的问题,即容易忽视对于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和扎实训练,由此导致美国学生普遍在数学和其他基础学科领域表现不佳。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界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加以改善。比如,众所周知的AP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就是为了提高美国高中课程的严谨性而创造出来的新体系;再比如,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已经影响到大学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迫使许多顶尖大学不得不提供短期强化课程对新生进行“补课”;还比如,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大力推广的STEM(SCIENCE,TECHNOLOGY, ENGINEER & MATH,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体系,更是在国家层面上力求强化美国学生的理工科基础的重要举措,等等。面对中国等其他国家的挑战,许多美国教育界的领导者忧心忡忡,呼吁美国应当建立一个更严格的教育体系来培养更多的熟练劳动者以增强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于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当中国正在大规模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转向美国教育模式的时候,美国教育界却似乎在通过统一课程标准等方式从相反的方向向中国式教育靠拢。

从根本上说,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努力需要对教育的更大投入,更有自信,也更有耐心。教育固然应当为社会经济服务,但更重要的,教育要改善人心,实现教化。也许,最终判定一个国家的教育是否有效的标准,并不在于建立了多少学校,盖了多少大楼和教室,入学率以及工程师的数量等等看得见的数据,甚至不在于培养出了多少国际学术界的领军人物,而是在于,通过教育,这个国家的人民是不是变得更加文明、更加从容、更加友善,更加有道德等等看不见的感觉。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这才是更富于价值,更为根本因而也更为有效的教育。(作者:秦春华)

摘自《光明日报》2015年3月25日

发挥校友育人效应的思考

校友,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特殊群体,既是高校办学成果的体现,也是高校宝贵的办学资源。除了对学校发展的直接回报,校友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义正日益显现并受到重视。作为学校重要的外部资源,充分挖掘校友作为社会资源的育人效应,是新形势下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思路,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仔细探讨和研究。

三大育人效应

校友是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学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力量。校友从认知、思想和实践等层面均能对在校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拓宽学生认知渠道、强化思想教育、提升实践技能等方面发挥巨大效应。具体来说,校友育人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课堂延伸效应。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社会化延伸,校友深谙母校教学的成败优劣,所以他们的经历和体验是母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同时,校友分布广泛且身处行业发展第一线,掌握最新、最前沿的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本身就是实用而丰富的教学案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中教材滞后和脱离实际等方面的不足,是学生课堂知识的延伸和补充,既能有效拓宽学生视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效渠道,也能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发展脉络,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行为示范效应。校友和在校生之间有着相同的学源关系,因此优秀校友的成功成才经验、处世之道以及高尚品德、精神气质等,都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教育素材。和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课堂教育相比,校友资源对在校生的影响是自内而外、潜移默化的,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作用,具有传统思想教育无法比拟的感染力,能够有效引导在校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从而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强有力的示范作用,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强化效应。一般而言,校友所在企业和工作单位与学校的学科设置相对吻合,同时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是难得的在校生实践教育和就业实习基地。通过这样一种将知识获取、生产体验、科研实验、实习就业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能够有效弥补学生课堂教育与实践相对脱节的不足,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强化在校生理论学习、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问题及思考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注意到校友在育人方面的巨大优势,但在具体开发过程中,仍存在重有形、轻无形,重开发、轻培养,重眼前、轻长远的思想倾向,存在归口不清、无序开发等实际问题,存在校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渠道不畅、积极性不高等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校友育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有效利用。着力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发挥校友育人效应,笔者有以下三点思考。

理念为先,加强顶层设计。校友对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但现阶段之所以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对校友作为育人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要破除旧的思想观念,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充分认识校友资源对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要从延伸大学使命的角度看待校友育人资源开发工作,把此项工作视为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和体系之中进行规划,从学校办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自觉加以应用,使之符合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符合拔尖人才培养规律的需要。

机制为本,统一责任归口。校友育人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极易出现各部门各依所需、各行其是的散乱局面。对校友育人资源的全面开发,应遵循“统筹、均衡、合理、有序”的原则,作好整体规划设计,同时要坚持培育与开发并举。全校各部门要本着“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全员参与校友服务工作,培育校友感情。在开发校友资源过程中,应由校友工作机构等专职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全面统筹,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相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重复开发、无序开发、恶性争抢等现象,使校友资源的开发能够有序可依、有章可循。

创新为源,拓宽参与路径。与校友参与学校育人工作的热情相呼应,高校应在充分认识校友资源育人效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校友参与学校育人工作的渠道,创新设计各类校友资源育人平台,使校友的参与热情和资源优势能够得以充分发挥、有效运用,将校友资源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高校发挥校友的育人效应,既要坚持“请进来”,又要敢于“走出去”;既要结合学校课程体系,又要对接行业实际需求;既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又要大胆创新培养机制。

(作者:陈峰)

摘自《中国科学报》2015年3月27日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教学和学习中心”

阿尔伯塔大学是加拿大排名前五位的大学,也是加拿大最好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其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在加拿大乃至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学校以工科专业见长,其中地球科技与地球环境工程、鱼类研究、石油化工、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最为著名。阿尔伯塔大学十分重视教学和教师发展,专门建立了教学和学习中心。该中心由学校教务处直接领导,为在校教师提供丰富的专业发展活动和专业的教学支持,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追求卓越,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举办多样化教学活动,促进教学反思

教学与学习中心创建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和学习社区,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反思教学的平台,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了教师间的思想和经验交流,也树立了追求卓越的教师榜样。

教学节活动。始办于2009年,近年来不断丰富,逐渐发展成为贯穿全年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主题讲座、教学展会、视频制作大赛、换桌会议、“穿越学者”、教师表彰大会等。主题讲座一般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介绍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教学展会主要安排校内优秀教师分享自己的创新型教学方法。视频制作大赛邀请在校生就“谁是史上最伟大的教师?”这一主题制作视频参赛。全校师生投票选出的前三名获奖视频将在教师节开幕活动中展演。换桌会议又称“世界咖啡馆”,是一种分组讨论形式。其特点是通过换桌发表意见的形式,促成观点的交流、传播和创新。参与者通过多轮换桌,与不同对象进行对话,共同反思问题,分享知识,找到新的行动契机。“穿越学者”是教学节活动中最有特色的一项。教学和学习中心邀请校内教师在教学展会和换桌会议等活动中扮演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如柏拉图、泰戈尔、托马斯•库恩、卡尔•波普尔等。参加活动的师生可与这些“穿越时空而来的学者”聊天,了解他们的世界观、教学观及其对教育的贡献。教学节活动的重头戏是教师表彰大会,大会将表彰那些将研究带入课堂教学的教师,在学习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以及为研究和学习提供支持的教辅人员,获奖者将在大会上分享自己的经验。

“催化剂”系列教师座谈。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讨论、反思教学的平台,“催化”教学创新,教学与学习中心自2013年3月以来,举办了“催化剂”系列教师讲座。讲座每月一期,邀请一名或多名阿尔伯塔大学优秀教学奖获得者主持。座谈主题由主持人自行选定,一般都与教学直接相关,如介绍创新型教学方法和先进教学理念的实践操作,讨论教师如何设计教学中的例证,如何从教学失误中吸取经验教训等。座谈中,主讲教师与参与者充分互动,分享自己对教学的观察、思考和经验,回答参与者提问。有时,主持人还会邀请相关学生参与活动,用真实的学生经历佐证自己提出的新方法、新观点。活动对全校所有感兴趣的师生免费开放。

学术研讨会。作为贯穿全年的跨学科学术活动,旨在将教育理论和研究应用于课堂,改进课堂教学。每年,教学与学习中心根据学校教学规划中提出的教学和学习相关问题,定出会议主题,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或教师进行主旨演讲并开展小组讨论。有时,研讨会还设置有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并邀请校内教师做专场讲座或进行海报展示。会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与会者之间的充分互动。

二、开办专业发展工作坊,提供教学服务

教学与学习中心充分挖掘校内专业资源,与校内其他相关部门或科研项目组合作,为教师开办了内容丰富的专业发展工作坊,旨在通过教师间的协商互动,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工作坊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跨学科写作教学、学习环境创设、师生关系处理、开展社区教学合作、学生心理健康讲座、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新教师入职培训等。

课程设计系列工作坊。内容为:教学理念反思、课程决策反思,促进学习的教学策略选择;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等。感兴趣的教师可连续参加也可选择其中任何一个内容参加。该系列工作坊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理解高等教育中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决策能力。完成工作坊学习的教师能够基于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开发课程,有效设计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策略,实现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课堂活动和评价的相互匹配。为了增强互动性,教师可以将自己希望改进或正在开发的课程大纲带到工作坊中,参与讨论。

跨课程写作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收集不同院系的课程资料,归纳教师设立写作任务的动机和目的以及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过程中的体验,并最终建立一个本科生写作任务数据库。项目组在向教师收集数据的同时,对其进行写作教学指导,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并通过讨论会和工作坊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写作任务设计、写作任务评价、学生写作反馈、写作与批判性思维、非正式写作任务的使用等。项目组还委派教学指导者深入到教师的课堂,面向学生进行写作策略讲座,提供学生小组辅导,帮助学生分析写作任务,确定写作思路,对写作草稿提供反馈。

校内合作计划。教学和学习中心与学校其他行政机构和相关院系合作举办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工作坊和讨论会,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学会与学生沟通,在教学中创造满足学生需要的学习环境。教学和学习中心与学校其他部门共同组织了学习工作坊,指导教师教学活动。中心邀请负责研究生质量和博士后指导的教师与研究生教学督导开办了研究生指导系列工作坊、讨论会,向研究生导师介绍指导研究生的方法,帮助导师反思自己与研究生的沟通行为。中心与本科生研究计划项目组合作,帮助各系负责教学和课程规划的副主任了解如何在本学科课程中营造本科生科研文化,指导教师和助教设计研究项目、开发评分标准、获取伦理道德委员会对研究的许可。为了促进教学与社区服务相结合,中心与学生社区服务学习项目组合作,帮助教师了解社区合作者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指导教师如何支持社区学习并评价其效果。中心还邀请学生处教师向全校教师及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介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学习的影响;邀请图书馆和信息研究方面的专家向教师介绍如何查找、使用、分享开放教育资源。

新教师教学适应项目。新入职教师培训是教师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和学习中心在每年8月中旬或12月上旬新教师集中入职期间,为他们开办为期半天的迎新活动,帮助教师了解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对其课程设计提供指导。新教师在这里还能迅速熟悉学校环境,结识新同事。之后的学期,中心还会安排新教师短期培训。此后,中心还持续为新教师提供与一对一的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咨询服务。届时,相关专家将为新教师在迎新培训活动中的表现提供反馈。

三、提供教师咨询服务,保障卓越教学

教学和学习中心为教师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咨询服务。咨询的形式多样,既有同行、专家或团从咨询,也有针对教师特别需求而开办的特殊咨询。所有咨询活动都对教师免费并对外保密,以保护教师权益。

同行咨询。同行咨询是一项非评价性、合作式同伴发展活动。教学和学习中心为参与咨询的教师指派一名教学同伴,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记录,帮助教师共同改进教学或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同伴能够客观地观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更好地分析教学效果,做出相应调整,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同伴一般是校内教学经验丰富、学科背景雄厚的教师志愿者。他们接受过专门培训,乐于帮助自己的同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同行咨询服务的期限一般为一个学期,也可视教师个人需要延长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

一对一课程设计咨询。针对有课程开发或调整需求的教师,教学和学习中心将免费推荐一名课程开发专家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咨询内容包括:课程大纲评估、教学活动设计、中期评估、课堂评价方式评估、教育技术整合等。

导师项目。根据教师的个人特点和需要为其提供导师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导师制一般有三种形式:正式的一对一导师制从教师所在院系挑选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年轻教师的导师;同行导师制由教师自由结对,在教学中形成互助的同伴;团队导师制则是由多名教师共同组成教师学习小组,定期聚会,合作探究教学问题。阿尔伯塔大学教学和学习中心通过合作导师和导师圈这两个项目分别提供同行导师和团队导师服务。

特殊咨询服务。教学和学习中心还根据教师申请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咨询服务。例如,教师若希望尝试使用电子档案袋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那么根据教师的申请,教学和学习中心将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

四、提供教育技术服务,鼓励教育创新

为了促进教育创新,阿尔伯塔大学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以拓展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学校开发了基于Moodle的eClass电子课堂,并配备了先进的实时交流工具Adobe Connect,以辅助网络平台上的师生在线实时互动。2013年秋季,学校还采用了新的媒体服务方案eCast媒体服务,方便师生上载、管理、分享视频资源。其内置的Dodeast(播客)管理工具组能方便使用者将平台上存储的资料整合开发成播客,在网络上发布。为了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学校使用了课堂无线即时反馈系统。针对以上教育技术平台和工具,教学和学习中心专门成立了技术服务团队,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咨询和培训服务等。

教育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在课堂中有效使用教育技术手段需要专业的技术和教学设计指导。教师或院系如有教育技术使用的需求或困难,均可向教学和学习中心下属的技术服务团队寻求帮助。技术咨询和支持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开发新的网络课程或混合型课程,将面授课程转变成混合型或完全网络课程,在教学中增加依托于技术的活动或教学任务,在课程中融入社交网络或其他网络2.0工具。

教育技术培训和工作坊。为了便于教师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教学和学习中心每个月都开设多场教育技术培训和工作坊,帮助教师了解相关网络平台和技术工具。中心还会将培训的视频和资料放在网络上,供教师和感兴趣者自学。同时,中心还随时接受教师和学生的咨询,解决他们在使用教育技术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五、健全教学奖励机制,鼓励教学创新

为了鼓励教师改进教学,追求卓越教学,阿尔伯塔大学还设立了奖教金和助教金,形成了多样化的教学奖励机制。

混合学习奖。为了推进数字化学习在学校的广泛开展,学校教务处设立了“阿尔伯塔大学混合学习奖”,以鼓励教师将现有本科生课程转变为面授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型课程。申请该项目的课程主要为每学年开设多个班级,选课学生总数达到500名以上的基础性课程。每年,教务处专门设立的数字学习委员会将在全校范围内遴选4门课程进行资助,每门课程的最高资助额达7.5万加元,资助期为3年。教学和学习中心负责协调管理项目资金,与中标教师合作,为其提供所需支持。

暑期学生助教奖。为了鼓励并支持教学改革,教学和学习中心每年都设立专项资金奖励部分协助教师开展教改的在校学生。根据规定,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如在暑假期间协助教师调整课程教学设计和专业培养方案,如开发教学网站、制作多媒体教学材料、设计课堂任务、进行文献综述等,将有资格申请暑期学生助教奖。教学和学习中心将提供3个本科生和2个研究生助教金名额,奖励金额总计分别为5000加元和7750加元。

外请专家资助。为了鼓励院系外请专家,举办与教学或本学科领域相关的讲座,教学和学习中心每年设立专款1万加元为外请专家提供部分或全额资助。每位外请专家的最大资助额度为2000加元。获得资助的专家讲座活动将由中心的传播渠道对外发布,并向全校教职工免费开放。(作者:康 艳)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