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15年第9期(总第149期)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6日 | 点击:

教育部就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答记者问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实施意见》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答: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重要部署,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

为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把握改革重点,在深入总结经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实施意见》,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办印发。《实施意见》提出了9项改革任务、30余条具体举措。

问: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把握哪些原则?

答: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着重把握好三点:一是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问: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实施意见》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问:如何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答:一是制订实施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实施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标准和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明确本科、高职高专、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二是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制订修订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三是高校制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问: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上有哪些举措?

答:主要是探索建立三个新机制。一是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完善学科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二是实施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三是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问:如何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答:课程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一是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三是要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

问:在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有哪些举措?

答:一是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二是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三是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

问:如何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答:主要是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出以下举措:一是促进高校实验教学平台共享。二是各地区、各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三是鼓励各地区、各高校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同时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四是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举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支持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五是支持高校学生成立相关社团,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问:对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作了哪些规定?

答:一是高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二是高校要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三是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四是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五是高校要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

问:如何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答:一是各地区、各高校要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二是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并建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三是聘请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形成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四是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培训,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五是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问:如何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

答:一是各地区、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二是健全持续化信息服务制度,完善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功能,建立地方、高校两级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落实创业培训政策,建设网络培训平台,鼓励高校编制培训计划、联合开发创业培训项目。四是各地区和具备条件的行业协会要发布创业项目指南。

问:如何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

答:一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整合发展财政和社会资金,支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二是高校要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部委属高校按规定使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在校学生开展创新科研工作。三是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基金。四是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五是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重点支持大学生到新兴产业创业。六是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有利于互联网创业的扶持政策。

问:对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有哪些要求?

答: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任务已经确定,下一步关键是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健全体制机制。各地区、各高校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任务、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指导管理与监督评价。各高校要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教务部门牵头,学工、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二是细化实施方案。各地区、各高校要结合实际制定深化本地本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三是强化督导落实。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

摘自《教育部网站 》2015年5月15日

高校“双创”教育改革尤其要注重细节

中国大地正处处涌动着创新创业的浪潮。5月13日,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当日,深圳正在举行一场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在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文化创意园分会场,深圳文化创意园与广东东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一片工业厂房基础上改造的深圳文化创意园自成立至今,已成功孵化三家上市公司,而出自东软集团的广东东软学院自成立起,体内便流淌着创业基因。两者身上都具有创新创业的标签,他们的强强联合,正是《意见》所倡导的合作模式。

《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通过“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以“努力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氛围环境”,来“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当下,创新创业风起云涌,身在其中的无数大学生创业者既在“隔岸观火”,亦在“下海捞鱼”,他们机敏的目光与富有激情的心跳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时代的脉搏,他们更加清楚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是口号,不是标语,而是一个个细节——国家政策是否支持、舆论是否扶持、政府服务效率如何、融资平台有没有、发展空间大不大……他们甚至在乎的可能就是学校领导和老师有没有“几句暖心窝子的话”。时至今日,虽然大学生创业做生意不再是不务正业、偷偷摸摸的事情,但不排除一些“保守者”会在内心里对他们嗤之以鼻,脸面上横眉冷对。这绝非小事。大学生在人生第一桶金的“挖掘”阶段,与任何人的第一次尝试一样,甚至与一只未经世事的小花猫一样,胆怯、羞涩、怕伤自尊。《意见》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的营造者、呵护者、保护者。我们每个人看似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力量,但是汇聚起来便能垒砌创新创业的万里长城,而为创业者抵挡风霜。

《意见》还指出,今年为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起步之年,到2017年要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要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我们可以视2017年为两年规划,2020年为5年规划。前者700多天,后者不到2000天。时间可谓紧,任务可谓重,但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程已将我们每一个人推向了快车道,我们没有退路,也没有归路。其实,我们不需要退路,也不需要归路,春天在对岸的山间,渡过创业之河,“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但是,远处的风景再美,没有跋涉的足迹一切都是空谈。《意见》要求高校要积极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这就需要高校之间破除人为壁垒,消除局部利益,让小利益服从大利益,让大利益成为全民利益。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所要求的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尤为重要。但一个新问题又出现了,在总课时和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因为增加了创业课,必然要减少其他课,如何科学合理地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其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又不因为课程调整(甚至“关停并转”)而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有能力并愿意与时俱进的每一名老师在创新创业浪潮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讲台,是各高校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个“创”字,正引领风骚。但不论叫什么,实质只有一个:创造价值——人生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作者:许锋)

摘自《新华网》2015年5月14日

一所大学,对创新发展能起多大作用

——对话以色列理工学院创新知识中心主任米瑞姆·埃瑞

一所大学,对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能起多大作用?地处海法的以色列理工学院,用数字来阐述:该校校友所领导的公司出口量,占以色列工业出口总量的51%;以色列85%的技术从业者所效力的公司,由以色列理工学院校友领导;该校有23%的毕业生在其职业生涯中,至少创办过一家公司。近期,由麻省理工学院针对创新和创业人才的调查中,以色列理工学院排名全球第六位。以色列理工学院创新知识中心主任米瑞姆·埃瑞女士接受了记者专访。

创新成为模式程序

记者:学校建立创新知识中心,宗旨是什么?

米瑞姆·埃瑞:众所周知,创新在当前时代下,已是成功的关键要素。创新知识中心的设立,旨在建立程序模式,让校园里充满学术味道的创新点子,更容易接触、取得产业创新的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科学知识层面,也包括管理层面。我们的程序模式从发现机会、生成想法,最终通过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这种模式也带动了许多积极务实的行动,最终让创新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内。

记者:关于这个程序模式,能再详细解释吗?

米瑞姆·埃瑞:这个程序模式,我们称之为创意之旅。创意之旅里分为六个环节:确立创意、产生创意、遴选甄别、细化建议、贯彻实施和市场渗透。所有毕业生都会参加到这个程序模式的筛选之中,一旦“点子入围”,产品很可能就会落地开花。

记者:这六个环节,历经几年实践,哪个环节更重要?

米瑞姆·埃瑞:其实六个环节缺一不可。我要着重说下,细化建议这一步开始,接下来主要就是经营计划了,而不仅局限于技术。所以我反复强调,创新不是研发那么简单,创新还是一种创意的革新,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的革新。

创新更需经营奇才

记者:您对创新的概念听起来更宽泛,这种对创新的认知,本身也是一种创新。

米瑞姆·埃瑞:对,我们不要拘泥于创新就是原创、发明。举个例子,贝尔发明了电话,这是绝对的原创;诺基亚革新了这种技术,移动电话已经不算是原创,但它无疑属于创新,一种技术的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如果你能进一步提升质量、提高效率,拥有更胜一筹的优势,那么你也是创新。

记者:实验室产品走向市场,您觉得最该助力的是哪一部分?

米瑞姆·埃瑞:一旦创意被遴选出来,我们会给项目组一笔启动资金。实践下来,我们发现许多项目组最缺乏的是经营管理层面的知识,卖创意、卖点子,很多人其实还做不来。比如曾有一个项目组的创意是向巴西出口咖啡,创意绝对好,但怎么落地,需要经营管理领域的独到思路。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商业计划,这些年,创新知识中心组织了一个创新经营论坛,创意从中迸发,以便我们更好地将高校产品与市场对接。

创新需要思想碰撞

记者:目前中国上海也在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您觉得以色列理工学院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米瑞姆·埃瑞:我曾到过中国,在北京大学管理学院学习了三个月。我对中国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他们求知欲强、特别用功。可能受限于传统授课方式,我在客座授课时,起初大家交流并不踊跃,只是很认真地听讲,但只要稍微启发一下,思想的交流就打开了。这提示我们,授课方式有时不妨调整一下,单纯的你讲我学,无法满足当下的创新需求。让知识流动起来、让思想碰撞起来,创新的点子就会源源不断。

此外,就是尽一切可能,营造创新环境。有人会问,创新到底能经营吗?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创新知识中心提供工具、提供服务,让学校里的产品与公司、组织对接,如今我们已建成了社会组织网络、并与以色列劳工部进行合作,这种经营模式将日渐成熟。(作者:顾 泳 任 翀)

摘自《解放日报》2015年4月12日

创新育人理念 培养未来人才

以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普遍仍以农业时代的时间表、工业时代的组织方式和流程进行人才培养,标准化的知识输出和同质化的教育教学,与信息社会对个性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巨大差距。新的时代呼唤创新育人理念,培养未来人才。

树立“3生”育人理念

学会生存。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培养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生存之道尤为重要。一方面,大学应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建设“指尖上的大学”和数字化校园,让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增强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大学要主动调整新兴专业设置,大力发展物联网、数字媒体和文化产业等专业。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遵守网络生态下的道德规范。提升学生对信息的辨别和处理能力。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注重提升学生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设置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将就业纳入课程建设体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实验区。

热爱生活。大学生过一个怎样的大学生活,与他对大学生活是否热爱有密切关系。大学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教会学生如何生活,过有价值的人生。华中师范大学注重营造“快乐学习,幸福生活”氛围,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并适应学习型生活。学校改造建设星级厕所,倡导垃圾分类,积极培养学生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学校积极开展“桂子山艺术文化节”“桂苑之歌”等校园文化活动;利用虚拟社交网络,传播华师版《小苹果》、《爱在华师》等视频,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珍爱生命。当前,大学生虐待动物、谋害他人甚至自杀的事例并不鲜见,做好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意义重大。大学应积极开展励志成才教育,培养学生“逆商”,让他们学会正确看待生命中的磨难和挫折。注重开展感恩教育。学校利用圣兵爱心社等爱心公益类品牌社团的影响力,实施感恩教育工程。

培养“3C”素质能力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是未来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学校在推进本科教学改革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建立了诸如同步课堂、翻转课堂、混合课堂等多元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在网上学习课件、课堂讨论研究问题的学习习惯,在研究解决问题中不设唯一答案,鼓励批判。另一方面,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加大学习过程评价,从注重考试成绩向回答问题、作业检查、论文研讨、实验研究等方面扩展。实现了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空间和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四个转变”。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Creativity)。学校重构本科教学课程结构,加大通识课程比重,按照公共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社群教育四个平台重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文科实践学分不低于总学分(含实习、见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学分在内)的20%;理工科实践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0%。同时,优化实验教学中心资源使用效益,加大对学生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培训力度,支撑学生研究性、创新性实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校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建立创业基地和创业特区。完善创业孵化器,开展创业项目路演,积极争取创业项目资金和平台,重点扶持创业团队,积极参与武汉市“青桐计划”。在教学方面,创设社群教育平台,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外聘创业导师。同时鼓励学院根据自身实际培育创新创业体系,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Cooperation)。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在竞争中求双赢,在合作中共发展”已成为世人共识。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学会合作也是未来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一方面,学校将信息化深度引入人才培养过程,积极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网络教学和协作式学习等教学模式创新。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及线上教学中建立一种师生合作关系,为实现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供前提。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设置团队合作项目,加强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和创业团队的发展,让学生在社团和创业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合作、学会合作。

实施“3S”自主教育

学会自主学习(self-learning)。新生在入学前就要通过学校的“素质拓展课程网上学习平台”自学完成“大学第一课”,收获大学第一个学分。学校还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校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数字教师培养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学校还依托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了专门的教学应用工具,搭建“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积极构建云环境下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并进行自我评价和测试,学生用鼠标轻松一点,就能修读相关课程,获得相应学分。

学会自助服务(self-service)。华中师范大学在学生自助服务方面,推出两大举措:首先,推行“数字化迎新”,新生自助办理报到。新生直接在线注册、选宿舍床位、缴费充值。其次,建立和完善学生事务大厅,学生自助办理学生事务。学生事务大厅内开设各类学生事务服务窗口,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入驻,所有学生事务柜台集中办理,减少中间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实现学生事务扁平化管理。

学会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学校鼓励学生及学生组织进行自我管理,并为大学生自我管理创造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与校领导午餐会、教授午餐会以及各种意见征集会、民意调查会,学校还让学生进入学校学术委员会,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培养公民参与能力。学校建设了“i华大”学生教育管理系统,学生可在平台中填充和维护个人信息,办理各种缴费等项目,还可以进行素质课程选修、在线学习等活动。(作者:杨宗凯)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15年4月6日

创业教育的价值仅为就业吗

清晰中的困惑

不可否认,创业教育重要性凸显的直接原因有:就业压力巨大,今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将创历史新高达到749万人,而且多年来毕业生的即期就业率也一直在70%出头徘徊;经济转型发展,国家正努力调整经济结构,以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2015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调整教育结构、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回顾近期高等教育领域的主题词,主要有适应、改革、转型、制度,而社会发展方面的主题词是小康社会、创新型国家、国际竞争力、现代化。把它们放在一起比照,可以看出创新创业的确很重要,而我们的高等教育也一直在努力适应社会。这一点可以回溯到1985年,当时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曾指出,要“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力。”三十年来我们的做法也是一以贯之的,如1990年代初提出高校科研要面对经济建设主战场,之后的一流大学建设,“十二五”期间开始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去年又推动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工作。

30多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明确的、路径也没有问题,但却产生了困惑。比如,我们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二,但依然不是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早已位居世界第一,但也不是高等教育强国。

创业教育的即期和长远价值

国家为什么要推动大众创业,是因为存在就业难吗?回答无疑是肯定的。国务院刚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就十分明确地提出“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经济保GDP7%增速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就业。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即期作用得以凸显。

对高校自身而言,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焦点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根据笔者的计算,从1978年到2013年,以当年价格衡量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55倍,年均增长15.52%;与此同时,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教育规模增长28倍,年均增长10.08%。而国民生产总值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数之比,近8年呈增长态势,结果分别是2007年5.57、2010年6.91和2013年8.14;这一比值,在刚刚迈向市场经济体制的1993年是6.19,在拉开高校扩招序幕的1999年是10.98。数字揭示,高校毕业生数量和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是相适应的,甚至还会面临不足,出现就业难,其实是高校人才结构和培养模式出了问题。

回到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还很低,有统计说在1%左右,大家都很着急,其实这并不足为奇。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创业的基本要素——资本、经验、人脉、市场。相反,它们恰恰是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的弱项。这不是说我们不该去提高创业率,而是要进一步找到问题的根本,即创业教育的长远价值。

大企业是当今经济的支撑,小企业是未来经济的支撑。小企业更具有生长性,因此更有活力。当企业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僵化,甚至阻碍创新。我读书的年代心目中的大托拉斯代表,诸如汽车制造公司、钢铁大王,现在已完全被微软、乔布斯、马云等所代替。笔者曾多次访问英国,参观过他们几十所大学,有一次在研讨会上问他们的校长:“‘中小企业’是到你们大学参观时听到的一个高频词汇,是因为你们没有牛津、剑桥大学牛,大跨国公司不找你们合作,还是你们感到有帮助小企业发展的责任?”英方七八个校长争先恐后回答,共同点是:“你怎么知道今天的中小企业,不会成为明天的微软?”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倡导大众创业,是因为社会发展到了这一步,将来的大企业是靠今天的小企业生长产生的,微小企业是经济的活力之源。

当把创业教育只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行为时,它的作用是眼下的。但当将其作为一种未来人才培养规格看待时,就有了教育模式的含意。即如果仅仅把创业教育理解为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而需要扩展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这种因素有,但这也就把创业教育的意义说小了。创业活动可以真实地发生,也可以是一种意识或者精神的培养。真实地发生当然很好,我们当然愿意我们的学生都去创业,而且都能创业成功,但这是不现实的,甚至不能单靠高等教育来完成。创业教育更是一种企业家精神的孕育,是要让学生知道创业是如何有效发生的,如何把自己的知识技术去与市场的要素结合。今天的不成功不代表明天的不成功,有市场创业也有岗位创新创业。

高校修身立世的基本原则

大学走出象牙塔,开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也就开启了其世俗化的历程,以前可以隔绝社会,现在却是社会的一部分。但是,世俗不等于庸俗。承担育人大计,需以责任为基础,高校还需要重新思考、核定自己修身立世的基本原则,这包括:

社会性。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凸显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趋紧密,地域贡献、学术创业、科技创新、协同育人等正在成为学校变革的重要方向。高校需要服务社会,在满足社会的需求中获得自己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点。

自主性。高校需要服务社会,这是基本的办学方向。但是,它在精神、文化、制度等方面还需要划出与社会的边界。如果没有边界,也就意味着高校可以被别的社会组织所替代。自主办学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

公益性。探讨高校这种组织机构的社会职能和服务性质,终属满足公共利益需求、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因此是社会的公共事业,需要践行其不可替代性的大学精神。社会虽走向多元,但仍然需要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大学精神,仍需要高校成为人的精神家园和成长基地。

多样性。高校多元的社会功能和公益特征需要通过自身发展的多样性来体现。理想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一个高校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大学的核心精神不变,满足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需求。但高校发生了分化,每所学校又是不一样的,高等教育的几大职能在不同学校的侧重有所不同。

专业性。不管怎么样分化,高深学问仍然是高等教育的专属领域,学术是高校的本质工作,专业性是高校工作的基本特征。即高校处理的知识是专业性知识,也是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处理的知识。同时,也只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教师才具有权威性。在不同的高校里,对专业精神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如世界一流大学需塑造起为人类终极使命服务的胸怀并守护学术的高贵尊严,行业特色大学要担当起行业发展的技术先导并培育精益求精的学术品质,地方性高校要有推动区域发展的责任意识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道德情怀,民办高校要面向市场育人以培养学生务实的精神。

创业教育需要高校整体设计育人模式

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自身的规律,不是强调什么就增加什么的简单加法。涉及创业教育,还需要明白创业活动是真实的而不是书本上的,创业教育是历练出来的而不是说教出来的,学术创业者需要整合技术、资金、市场等多种要素,特别是要有捕捉市场需求机会的能力。因此,高校的创业教育不是设计一两门课程那么简单,而是要对自己的育人模式有整体设计。

首先是育人思想。《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过去我们老提创新精神不强,实践能力不够,这其实是法律赋予每所高校育人的责任。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高等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是育人内容。高级专门人才需要通过知识、能力、素质来实现,而能力又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思维力。现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方面,知识灌输的内容过多,这是重大缺陷。为什么呢?因为知识是靠传授和记忆,而技能和思维力要靠训练和练习,它们的培养规律不同,我们不能以一种规律代替所有的规律。创新创业教育的大部分内容其实是需要包容在高校专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的。

第三是育人模式。我们需要完成专业教育,这是《高等教育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格要求,主要体现在能力培养上;我们需要有实践活动,包括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既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住能力,又能提高其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素质;我们需要培育学校的创意文化,它起着环境熏陶的作用,潜移默化地育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的基本育人模式是:文化熏陶+专业学习+实践活动。当然在具体实施方式上,各校可有异同。

最后是学术创业。创业可以有创新,也可以没有,但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创业活动,应包含知识和科技的成分,那就应该有创新。所以,对于大学生创业,我的观点是:希望能走学术创业或专业创业的道路;有其他创业机会也不回避、不放弃;没有创业,而去就业了,仍可以考虑岗位创新和创业;待将来把创业的要素积聚起来,重新走向创业,也很好。

所以,高等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要以专业教育为基础,要有实践内容,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而有了这些精神和意识,就会促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作者:马陆亭)

摘自《光明日报》201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