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15年第12期(总第152期)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6日 | 点击:

我们的本科教育缺什么?怎么改?

五年前,一位对中美教育都熟悉的华裔美籍人士在国内的一次研讨会上说道:“放到前几年,如果有学生家长问我孩子到美国读研究生好还是读本科好?我会答复先在国内读本科再出国读研究生;而放在今天,我会建议他们让孩子直接出国读本科。”近十年来,在笔者同事的孩子中,也不乏考上了国内的“985”、“211”大学后而又到国外读本科的。这里当然有国人富裕程度提高的因素,但我们的本科教育是否也需要反思?

上世纪形成的基本教育模式

世纪之交及高校扩招之前,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经验与教训,我国的本科教学质量其实是得到了世界认可的,有着自己的模式特色。那时,学界普遍认为: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创新性不够,但本科教育还是严谨扎实的,因此理想的状态是国内上本科国外读研究生,国外的大学也乐意接收中国的本科毕业生去读研究生。

回想当时本科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第一,小班教学。当时师生关系很近,系主任甚至能叫得出每个学生的名字。第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论教学安排。结构化的课程安排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形成。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交替进行。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比如,我是学工出身,各种机床我都会开。第四,把毕业设计、论文当作重要的教学环节。这是一种很综合的、任务型的、创新性的科学工作训练。第五,教学要求很严,课程较重,学生的主要精力都在学习上。这些,就是我们很经典、行之有效的本科教学模式,相信中年以上的人都比较熟悉。

此外,那时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社会实践和教学法研究,形成的老教师授课、新教师助教制度,还有以教研室为核心的基层学术制度安排,其实都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法宝。

那时的主要问题是:专业面太窄,学习安排过于刚性,文理、学科间割裂严重。比如,我本科学的是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毕业以后当老师,看到国外的教学计划,机、电完全融在一起,而我们是割裂的。所以,后来我们开始拓宽知识面,倡导素质教育,当然扩招后规模也就大了。

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模式的引入

当看到自身的问题,特别是随着从欧美发达国家学习考察回来人员的增多,大家认识到需要改革我们的大学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如大的方面有一流大学建设、大学综合化、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通识教育等。这些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高等教育大规模的扩张也是相呼应的。

育人问题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看首先就是专业问题。新中国成立初的几十年里,我国的专业建设学习的是苏联模式,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设置过于刚性。而欧美体系下的专业概念其实是学科门类下的课程组合(program)亦称主修(major),弹性较大,课程组合的方式因校而异,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也很大,因此有可能出现“一人一专业”的情况。

以美国为例进一步分析其本科教育模式的特点有:第一,通识教育为主。美国的专业教育主要在研究生阶段完成。第二,学分制,修够学分就可以毕业。为了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投机性,有些学校提供的可选课程是模块式的。第三,多样性。美国的教育权在州,大学又是个自治体,因此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特征鲜明;第四,学习自主性。大学可以风格不同,但都有着规范和严谨的学习要求,学生的学习既是开放的又是严格的,作业的信息承载量很大。当然,这种模式也有问题,那就是可能会参差不齐,所以有“最好的大学在美国,最差的大学也在美国”之说。

为了支撑起这种教育模式,除了制度上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还必须有大量的课程可供选择。因此,大学的课程产出也非常惊人——由科研构成讲座,由讲座生成课程。当今Mooc的兴起,大家都说是信息技术的力量,我个人的看法是那些优秀的大学聚积的课程量实在是太多了,又舍不得浪费,而要回馈给社会、让社会共享。

我国高校的扩招不能是原有专业的简单膨胀,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增加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因此一些短平快专业和名称时髦专业大量产生。这时的教学计划其实多数是平面知识的叠加,构不成合理的结构,因此育人是不完整的。旧模式的优点丧失了,新模式的缺点进来了,我们的本科教育选择了一条最容易实现,但却是最不好的发展路径。这就是我们高等教育的问题。

政府和学界不是没有看到这些问题,如在2005年中央就提出高等教育要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新时期、2010年的规划纲要也将提高质量列为工作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之间还实施过多项质量工程,但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依然严峻。

关键是搭建学生的能力结构

提炼我国和发达国家本科教育模式的共同优点,有:结构化课程、宽基础、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灵活选择课程、小班教学和课堂讨论、综合练习、学术规范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四年的学习时间是限定的,实现的是有限目标,不能一味求多求大,有增必有减,不能假大空。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的落脚点是专业教育,这一点和美国的通识教育为主不同。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提倡通识教育、要走过去的老路,而是要围绕高级专门人才的成长巩固基础和搭建能力结构。

具体而言,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构成包括“知识、技能、思维力”三个基本要素,而知识通过传授、技能通过训练、思维通过开发获得,彼此遵循的教育规律不同。我们当今教育问题的核心,就是一切围绕知识转,把鲜活、多样的教育简化为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因此产生高分低能。

知识如音符,能力如谱曲;知识如文字,能力如作文。这种比喻讲的是能力与知识的关系。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培养与获得能力的基础。但是,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思维力的提升,而且有些知识更有利于训练思维。

技能是指完成某项任务的操作活动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是能力表现的手段。如果缺乏基本技能,知识就难以迁移到新的情境,能力就难以培养和发挥,更谈不上有新的开拓和创新。通常说的“心灵手巧”,也就是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结合与统一的结果。技能是通过实践和认知获得的,知识的领会和技能的形成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例如工程制图是工程师的语言,如果只满足于听懂了点线面体的投影原理、相关理论和测绘知识等,而没有亲自动手与刻苦练习,就绝不可能获得真知,更无法用以表达工程意图及和自己创新构思的复杂关系。

思维是人类最高级的具有新质的心理活动形式,思维力则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完成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比较等认知活动的基本功。思维开发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爱因斯坦认为,“整个科学不过是日常思维的一种提炼”;恩格斯也曾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并盛赞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这里需进一步强调的是,教学计划中课程体系的知识不是罗列上去的,而是结构化的设计,即知识是有序而不是堆加的。这时候知识的作用一是使得专门人才具有专业知识,二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力。所以对知识内容的选择需要特别讲究,有序的知识才有助于思维的开发。

我国本科教育模式的改革方向

本科教育要帮助学生完成从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换,并使之成为高级专门人才。针对当前我国本科教育的虚、散、空问题,我们需要以严谨的态度推动变革。

第一,结构化育人。这是我们的本科教育必须坚守的思想。一是结构性的知识;二是不可缺少的科学试验和专业实践,这一块我们现在存在着“能省就省”的问题,需要规范;三是必要的社会实践,这是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途径。

第二,多样化发展。本科教育内容的结构化既要必须,也要多样,因为社会的需求是多样的。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做出自己的选择,如依据什么教育思想、培养人的面向、教育内容的宽窄和方法的选择等。即各校可以有自己的结构化安排,但不结构化则是不对的。

第三,增加学生选择。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因此我们的教学计划不能千篇一律或过于刚性,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增强学生选择的主动性。当然,学生是受教育者,有不够成熟的一面,学校要有方向引导和理性约束。僵化的教学安排肯定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要增加弹性。

第四,坚持小班教学。提高质量需要学校认真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氛围,小班教学是人才培养最基础性的教学安排。我们不能再搞自欺欺人的东西了,一方面高喊质量是生命线,另一方面继续大规模授课。应把小班教学比例列为高等学校评估的重要指标,各学校也要向社会公开这一比值。

第五,加强课程开发。随着高等学校规模的庞大,许多高校拒绝小型的前沿课程,这是个大问题。其直接结果是导致课程的陈旧,还会使学生无课可选。长期下来,学校的科研水平、教学水平都将受到影响,科教两张皮亦难以改变。(作者:马陆亭)

摘自《光明日报》2015年8月4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做严做实做细本科教育教学

严格考试管理评分标准 毕业生答辩全程录像 经费投入增量达1个亿

西安电子科大本科教育“严实细”

今年5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通过严肃考风考纪、严格毕业设计标准、增加本科教育教学经费投入等措施,本科教育教学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2级本科生冷静走进考场,准备参加期末考试,她习惯性地拿出手机,“唉?怎么回事,居然没信号!”抬头一看,教室前方的讲台上,一台手机信号屏蔽器正在工作着。

在考场放置手机信号屏蔽器,只是该校今年做严做实做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缩影。从今年5月份召开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该校教务处副处长辛红介绍说,今年凡是涉及学生人数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考试,考场全部都放置了手机信号屏蔽器,考试时还要求学生携带身份证、一卡通(学生证),并要求监考人员考前逐一进行核实。“对于在考试中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会按照规定严肃处理”。

学校明确规定:要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所有考场都必须安排两人监考,超过50人的考场必须安排三人监考。此外,学校还强调:各门课程的监考人员,原则上必须是在职教师或管理人员。因此,在今年的监考工作中,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课教师也走进了考场。

“我监考的几门课,学生都能做到严格自律,因为技防、人防到位,作弊现象基本没有出现,考场秩序良好。”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秦翰林,已经从事了几年的本科生“线性代数”和“CCD成像技术”教学工作,今年他参加了本科监考工作。

和严肃考风考纪一样,在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过程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今年也严格了对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标准。

“今年明显感觉毕业设计比之前学长们讲的要严格得多。”这是微电子学院2010级学生张晓风做毕业设计的感受。他以自己为例介绍说,毕业设计中期,指导教师薛军帅要求他们每周三定期见面,汇报当周工作;实验阶段更是带领他们进入实验室,指导完成实验测量;毕业设计后期的论文撰写标准就更严了,不但让他多次修改论文,甚至老师还亲自动手帮他修改论文格式。

不单是学生,指导教师们也有同样的感受:“严了!重视了!动真格的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大大提升了。”田斌教授参与了通信工程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他说:“作为教师,我体会到今年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措施非常有效。”

“在学校论文盲审的基础上,我们抽取超过30%比例的论文进行学院盲审,覆盖了所有指导教师。”通信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张君博介绍说,所有学生的答辩均按学校要求进行了录像,确保每名学生答辩时间不少于30分钟。在师生对毕业设计工作普遍高标准要求的同时,各学院也结合自身情况,规范和严格了毕业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据介绍,除了完成学校对毕业设计的常规要求外,通信工程学院今年还加入了学院层面的盲审、集中答辩、抽检、二次答辩等环节,共组织盲审论文324本,抽检论文40本,73名学生参加了专家组集中答辩,38名学生参加了专家组二次答辩。

“以前学生总觉得都快毕业了,毕业设计肯定会通过,所以就放松了要求。”今年指导了5名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琳说,“今年的答辩规定了时间,并且要求全程录像,对学生起到了积极的督促作用,学生们普遍都很认真。有一名学生论文阐述完后,觉得不理想,还主动要求再讲一些,这是往年没有过的!”

实际上,重视考试环节和毕业设计,只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加强本科教育工作的两个具体案例。学校今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已经从加强领导、完善培养模式、规范教学秩序、深化课程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学风建设、深化试点改革和持续增加投入8个方面,分50项具体措施,对提升本科教育质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和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持续增加本科教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将在3年内使本科教育投入增量达到1个亿,确保本科教育的优先资源配置地位。目前,前期1000万元的启动经费已投入到位。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本科教学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校长郑晓静表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就是要实现从‘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转变,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的转变,从‘要我上课’到‘我要上课’的转变。”(作者:秦明)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4年7月28日

北京大学毕业生眼中的本科教育

高校毕业生质量是检验大学办学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毕业生眼中的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是怎样的?四年的学习让他们收获了什么,又遗漏了什么?笔者针对刚毕业一年的毕业生开展了“北京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倾听他们是如何看待和评价北京大学本科教育以及四年的学习生活。文章呈现的是对开放性问题的分析,从中我们能看到一个个鲜活个体的所思所想。

“学生的声音”

1.北京大学本科教育价值所在与资源优势

在“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的价值所在”这个问题上(“北京大学学习阶段,您感觉收获最大的是什么?”),频数排在前五位的代码是“人格养成”“见识增长”“同辈学习”“思维能力培养”与“专业提升”。除了“同辈学习”,其余4个代码均为结果性指标,而且只有“思维能力培养”是明确指向“能力”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们单纯从“赋能”的视角去解读本科教育,可能无法理解本科教育,特别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其真正价值之所在。正如一位毕业生所说:“我觉得教育最大的意义是使人拥有独立的判断力和辨别善恶的能力。虽然不敢说自己一定事事有独立的判断,但很庆幸四年的学习生活让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且不人云亦云。不管我觉得这个世界怎样的晦暗,那个园子和在园子里遇见的那些人,一直激励着我追求人性的真、善、美和公平与正义。”这些超越“能力”的东西实际上在毕业生们的问卷中俯拾即是。

从毕业生们的反馈来看,本科教育对人真正的培养与影响绝不是“一时、一事”的,而是“一生、一人”的。如果说我们曾经对本科教育价值的探讨更多是在应然的层面进行一种理论的推演,那么这次调查的结果则不妨视为一次从实然的角度对某种应然的验证,让我们更加坚信本科教育,特别是北京大学的本科教育应该有一种大视野、大格局与大情怀,要有些“超越”的东西。北京大学不是也不应是职业培训学校与学位加工厂。它的本科教育应该更加立足于人性的养成与完善、见识的拓展与丰富、素质的养成与提高。

如果说“人格养成”“见识增长”等代码在提醒我们思考北京大学的本科教育应该给学生施加哪些影响的问题,那么“同辈学习”等代码则让我们看到了北京大学究竟何以给学生施加这些影响,换言之,就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的资源性优势问题。在本次调查中,毕业生们对“同辈学习”的肯定,“能够与很多优秀的人接触,我可以经常反思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差距”,再次验证了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最大的资源优势,即生源优势。

在明确生源优势的基础上,学校如何发挥这一优势,创造更多让不同专业、不同个性的学生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的机会,是否需要创造出更多类似元培学院这样的跨专业寄宿制学院,都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除了生源优势外,“学术熏陶”“文化涵养”等代码出现的频率也不低。这也提示我们,北京大学的学术底蕴与文化氛围本身就是最为珍贵的教育资源。就像一位毕业生所说“来到北京大学这样一个钟灵毓秀之地就是最大的收获”,而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之下,怎样呵护与涵养大学自身的学术底蕴与文化氛围,并充分利用其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已成为一个迫切而又重要的问题。

2.本科生学习状态中的“散漫”与“浮躁”

在学生学习状态方面,此次调查发现两个高频代码:“未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未全心投入学习”。“最遗憾的是在本科之时荒废太多时间在上网等无聊的事情上,没有有效利用北京大学的学习资源”“没有尽早认识自己、也没有尽早了解大学的意义。刚开始时走了一些弯路,没有很好平衡学习、社团、实践等各方面的时间,失去了一些历练的机会”。若用另一个词来概括现在北京大学某些本科生们的生活状态,即“散漫”,正是这样一种“散漫”,使得许多对于本科生而言的“应当”最终变为“未能”的懊悔。

在我们的教育中必须要看到这样一群“隐形”学生的存在,通过不同的渠道与手段对他们进行引导与帮助。北京大学的学生往往都有一定的天赋。然而,这些天赋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为此,教育工作者就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地给予其关注与疏导。

当然,我们还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也有毕业生认为自己看似“忙忙碌碌”,但是最后似乎也一样懊悔没能更好地学习。就像这些毕业生所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本科课程太多,学生疲于应付,如辅修双学位,四年下来不仅元气大伤,而且一再忙忙碌碌于完成‘任务’,将使学生无暇仔细思辨更具根本意义的问题,甚至使得同学们不得不‘权衡取舍’—而这通常意味着学术态度的不认真、不端正,乃至抄袭、作弊现象之产生。最终实际的学习效果往往是大打折扣……”

如果说前一种“没能好好学习”是一种“散漫”下的“不愿”,那么这里的状况似乎恰恰构成一种吊诡,即“浮躁”下的“不能”。因就业而浮躁、因实习而浮躁、因社团活动而浮躁、因选修双学位或出国交换而浮躁,甚至为多选课程而浮躁。但真正走完这个过程后,就会有学生发现结果似乎也是“没能好好学习”。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学习的理解,我们知道绝不应局限于课程知识的习得。各种教育环节的安排都具备或多或少的教育价值与学习功能。但是,我们这里想要强调的是任何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在特定的教育时间段里,真正的教育应当引导学习者将其时间与精力投向真正在该时间段具备排他性优势的教育价值负载上。究竟什么才是本科阶段真正具备排他性优势的教育价值负载呢?这确实需要我们进行慎重的思考与抉择。

3.课程与教师:制度的问题与现实的欣慰

在本次调查中,毕业生们对北京大学本科教育在制度安排上最大的意见依次是“课程安排不尽合理”“评价方式不科学”与“课程压力过大”。“课程安排不尽合理”主要指的是本科生课程体系的结构性问题,“评价方式不科学”更确切地说是本科生学业评价体系及其导向问题,“课程压力过大”则指向课程的规模性问题,就像一位毕业生提到的,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繁多、考试繁多、论文繁多,学完就忘”。于是,在这样一种制度情境中,学分绩点成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但“兵不在多而在精”,怎样在“精”“减”二字上做文章是今后本科教学制度改革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毕业生的眼中,对个人成长最没有帮助的课程是这样一类课程:“课程内容无价值”“教学方式不理想”“课程评价方式不合理”等。“课程内容无价值”主要包含两种情形:一种是课程内容不实用,今后工作用不上,毕业生们一致的评价就是“学了没啥用”;一种则是指课程内容未考虑专业学习的实际需要。“教学方式不理想”,毕业生们普遍对照本宣科、缺乏互动的教学表示了不满。“课程评价方式不合理”主要指考试方式过于死板,过分强调书本内容的识记。而对于教师,毕业生们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那些“教学态度与行为不端”的教师。

然而,北京大学依旧有着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与课程。在毕业生们的心目中,对个人成长最有帮助的课程或教师往往具备下面这些基本特征:

首先,给予过他们学术上的引导。正是有了这样一位老师,“让我对这个学科以及学术有了更多的‘温存和敬意’。在学科视角、学习及研究方法上都使我受益匪浅”“在课堂上强调学术规范、获取信息和了解学术动态的能力,强调对研究的严谨态度。在本科生没有专门设置必修的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的情况下,提供了很有用的指导”“满腹经纶,对所在的领域研究极深,为人谦和、没有任何架子,孜孜不倦;条理、逻辑极其清楚;讲授的知识能够让学生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思考,并激发起对于所在领域的兴趣”,甚至“没有他们,我不会知道科研是什么样的”,正是遇上了这样的老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工作的热情,让我即使不再学这个学科,也仍旧相信这个学科的美丽和崇高”。

其次,有个人魅力。就像一位毕业生所说,“个人魅力能够影响他人足以证明老师十分优秀”。

再次,给予学生人生启迪,所谓“为学之道,为人之道”。在毕业生看来,上这样的课,“除了收获知识之外,还能够学习到对生活、工作的积极态度”,因为教师上课不仅是言传,更是身教,“因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学生引路”,讲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指引学生做的是“有风骨有担当的人”。

最后,在知识方面,须得开拓见识视野。特别是通选课,就像一位毕业生提到的“艺术史”这门课,“让我这么一个毫无艺术细胞的人,也沾了一点艺术,了解了一点儿抽象艺术”。这“一点儿”的背后对学生而言实际上是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大门。当然,这种知识的拓展最好还要有一定的系统性,能提供一定系统化的知识:“‘政治经济导论’‘法理学’‘西方哲学史’等这种人文社科的基础类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将碎片化知识整合成为知识体系的努力”。

讨论和建议

1.厘清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的价值所在

在特定的教育时段,真正的教育应当引导学习者将其时间与精力投向真正在该时间段具备排他性优势的教育价值负载上。北京大学的本科教育应该立足人性的养成与完善、见识的拓展与丰富、素质的养成与提高。为此,就必须遵循“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十六字方针,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更加科学完善的制度安排;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相结合,同时积极拓展其他的教育渠道,系统整合不同类型的培养课堂;学校要提供启迪智慧和富于挑战的教育平台。对学生来说,北京大学的学术底蕴与文化氛围本身就是最为珍贵的教育资源,学校应该努力呵护并积极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上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北京大学还有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学会如何与优秀者同行。正如有的学生所言,“北京大学拥有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再加上与这些超级优秀的同学朝夕相处,耳濡目染,自己也会变得优秀起来。”学校应该努力创造更多让不同专业、不同个性的学生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的机会,让竞争的氛围更少一些,让彼此欣赏、彼此学习的氛围更浓一些,教给学生如何去发现别人成功的技巧,如何向成功的人学习。

大学应该淡化成绩排名的氛围,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选择,给每个学生营造个性发展的空间,关注学生个体的变化和进步。教育学家黄济老先生曾经说过,“对专业感兴趣的,就好好学;对专业不感兴趣的,能考过就行,剩下的时间去图书馆看你感兴趣的东西。”给学生提供多元教育选择,让学生多元发展,对不同取向的学生给予宽容和多元化出路,还原大学本来的价值。

2.优化课程体系,提供优质教育

学校的本科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结构性、规模性问题,学业评价体系也不尽合理,学分绩点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巨大的课程体量与不尽合理的课程设置、过分注重绩点等,在一定程度上“逼”着学生变成选课的机器,变得浮躁、功利。建议学校参照国外高校优秀经验,精减本科毕业所要求的课程数量,确保课程质量,尽量每门课程引入更具深度的理解和研讨环节,这样学生的获益才更大。通过合理的考评制度敦促学生依凭个人研习兴趣而非功利目的选修课程,从而真正达到“博雅教育”的目的。

在课程的内容和要求上,要承认多样化需求的合理性,并认真对待这种多样性及其对课程体系建设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如在处理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这对矛盾时,出于对课程广度方面的要求,以“导论”类课程为主要形式的通选课势必大量出现,这就应当引导开课院系及相关教师考虑怎样在该课程中“浓缩精华”,让学习者能够在这样的课程中,见识到“学科真正的知识脉络与发展趋势”,其实这就是在解决广度中的深度问题。尊重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照单全收,重要的在于学校对课程体系要有顶层设计和合理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3.以追求卓越教学为己任

201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教授在接到老朋友的祝贺电话时说:“虽然我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讲不好课,学生们是不会饶恕我的。”在他看来,学生的肯定才是至高无上的奖赏。从学生的反馈也可以看到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和影响是一生一世的。学校应该采取措施激发教师对教学的热爱,应该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推动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北京大学是一个给予年轻人梦想,是他们梦想起飞的地方,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好好利用学校的各种平台,多读点书,不要辜负了大好的青春时光和北京大学这么优越的环境。把该学的学好、学精,掌握一技之长,把自己变强大,将来无论从事任何职业必有一席之地。学校应该积极构建完善的学习支持体系,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关注与疏导。例如:怎样更加有效地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与引导,使得入学教育不只是某一特定时间的行为,而能延伸到整个大一学年的适应期;如何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怎样进一步严格淘汰机制,加强出口质量监控也是有效抑制上述不良学习状态发生的重要手段。(作者:宋鑫 游蠡)

摘自《北京教育(高教)》 2015年Z1期

站在学生的立场看本科教育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发展阶段的中后期,也是在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时期,向内涵式转型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本科教育如何改革?我们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教育要对他们有用。大学是家庭和社会的中间过渡地带,本科四年,学生要部分完成从家庭人到社会人的转换,并成为高级专门人才。那么,大学生如何完成这个过渡,在大学收获什么、如何收获?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点。

感悟大学文化

教育是人实现社会化和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学生从家庭走向大学,进而走向社会,家庭人与社会人有什么不一样呢?在家里,大学生是父母的宝贝,可以任性和撒娇;而走向社会则要承担责任、要自律还要谋生,要为社会作贡献。此外,教育还要实现人自身的进化,要提高个人修养、自我完善,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社会是多元的,而且高校也是多元的。大学生不仅要感悟自己就读的学校,也要知道高校不都是一样的,许多学校和自己的学校不同。懂得高校的不同,才能有意识地促进自己的进步。

传统大学是关注高深学问的场所,即所谓的“象牙塔”。中世纪法国的巴黎大学是仿照行会模式建立起来的教授共同体;英国的牛津大学建立起学院制的育人模式,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寄宿制学院或书院;1810年成立的德国柏林大学实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而此时的研究主要是育人的手段;美国则高举着社会服务的大旗,使大学走出了象牙塔,结果却建立起了密集研究型大学,研究本身成为大学的目的,之后又有了本科教育的反思。这是传统大学的演变路径。

在欧洲大学的冰河期,大学被教会控制,没有跟上社会的需要,导致产生了另一类社会组织—技术学校。经过数百年的演进,技术学校在德国成长为工业大学,在法国则变成了工程师学校,工程师学校的地位高于综合大学。后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应用型高校得到了普遍发展,如美国的专门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大学、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日本的高级专门学校等,这是应用技术类高校的演变路径。

近现代以来,又出现了一些新型大学模式,如创意大学、创业型高校等。这时,各国都形成了复杂的高校体系。每所学校在育人、办学、管理、文化等方面都不同。在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学院之间、学科性人才培养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之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思想之间、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之间、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管理模式之间甚至形成了光谱地带。每所高校其实就是在这些光谱上选择自己的点,即“教学、科研、服务”职能在自己学校的搭配,这就是所谓的办学定位和特色。

学生需要感悟自己的大学文化,也需要知道还有别的大学文化。没有一所大学是万能的,每个学校也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人、每所学校都需要知道自己的长与短。

了解社会现实

大学生终究是要走向社会的,因此要认识社会、明白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转型期是当今社会最显著的特点。2014年,我国的人均GDP为7,485美元,正处于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我们的社会矛盾也非常突出。经济学家认为,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能再沿用过去的发展方式了,因此开始了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人口红利正 在丧失,需要形成技术技能红利。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开始转型,开始建设技术应用型高校。同时,我们还在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计算机、因特网、全球定位、条形码、转基因等新兴领域正在快速地改变着世界,因此我们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转型还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发展政策的重大变化就是从后工业社会走向再工业社会,表明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奥巴马总统签署《振兴美国制造业法案》,提出要重返世界制造业颠峰,重点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立志打造世 界一流的劳动力;德国在欧债危机后之所以能成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就是因为其强大的实体工业支撑;英国在技能上下足了功夫,相继颁发《为增长而提高技能:国家技能战略》《为可持续发展而提高技能》《新机遇、新挑战:创建世界一流技能体制》等政府文件,希望通过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来支撑现代实体产业的发展;欧洲委员会发布《欧洲2020》,明确要推动高就业经济发展。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也都出台相关政策,着力重新打造自己的工业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

中国是一个多元的、区域发展和经济形态不平衡的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需要在国际产业分工、人民消费需求和国家竞争力提高等方面作出自己的战略选择。所以,现在国家对高等教育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每个高等教育界人士都需要思考:蓬勃发展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怎么培养人才,大学怎么适应社会?因为我们毕竟都已不在象牙塔里了。

笔者曾经到企业进行调研,那些老总、人力资源高管、总工程师们对大学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也就是60多分,认为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合作意识和抗压能力是重大缺陷。

搭建能力结构

上大学要学知识,可光学知识行不行?肯定不行。我们当前的教育问题,很大程度就是把知识当成了一切,学知识、考知识,出现高分低能。

以自身学外语为例。笔者是工科出身,知道刻苦学习,年轻时把一本英汉字典都背完了,托福、GRE词汇也背了,张道真的经典语法书也研读了,可还是不能与外国人正常交流,说明有英语知识而缺乏能力。能力不行除了个人的原因外,还有英语教学、考试的原因。例如:英语考试经常考动词后面加ing还是加ed等。可能我们除了考试外一辈子都不会再用这个词了,但没办法考试要有区分度。我们的聪明才智全用在了这里,一辈子都不用的东西我们非要给记住不可。其实语言没那么复杂,能用是目的,有时一个词汇、一个动作对方就会明白。讲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的很多考试到最后都成为对知识点的记忆,甚至哲学、国情教育、政、思想教育等,活生生的学习、生活最后都转化成了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说法,那是指在过去。过去有知识就行了,现在不行。

高等教育要教会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这种能力由知识、技能和思维力搭建而成,它们构成一个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是:“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表明教育要为社会服务。能力是谋生和发展的基础,而发展得好不好,与社会责任感等素质因素密切相关。

中国教育的问题是过于重视知识而忽略了其他。为什么呢?因为知识获得与技能、思维力获得的规律不同,教育不能仅用一种规律而代替所有的规律。具体而言,知识通过教师传授和学生记忆学习,技能通过感官培训和反复练习获得,思维通过心智激发和训练开发提高。它们各有自身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形成个体的智能结构。本科教育就是要合理搭建学生的专业结构,而这种搭建又要兼顾学生的个性特点。那么,知识的作用是什么呢?一是作为专门人才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二是有些知识是培养思维的素材或媒介。学生通过知识的转换,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迁移的能力。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思维力的提升,而思维是创新的核心要素。能力,其实也就是学生就读大学的学科专业规格要求,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来实现。

最后是素质,我们现在强调素质教育。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思维,而素质的概念更大,包括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社会责任感则是素质的组成部分。如果说知识是载体、能力是表现,那么素质是什么呢?以写作为例说明:作文首先要有词、会语法。这些都是知识,没有它们不行,但光有它们还不够;你还要分析文章的结构、比较不同的文风,特别是要训练对语法的灵活运用,练习不同类型、长短的文章。之后,给你个题目和要求,你很快能写出文章,表明你会作文了,有了作文的能力。你记住的词句、范文越多,练习得越全面,可能文章写得就越华丽、漂亮,即写作能力越强;但这还不够,因为你没有生活,缺乏体验,因此难以写出优秀、深刻的文章。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加强实践后,文章就成为发自内心的声音,就增加厚度与韵味了。

大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能力,也需要与社会接触。当你有能力了,再懂得社会,你就成才了。

丰富人生体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只是一个宣传理念,更反映着成才的道理。大学生只有体验多元社会,才能见多识广。因此,大学期间,学习和活动如车之两轮、机之两翼,缺一不可。学习使人育智,培育人的学识、专业和理性;活动给人历练,锻炼人的活力、毅力和能力。在专业成长上,大学生需要通过科学实验、社会实践、岗位实习、创业实战等锻炼,把理论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自己拥有的能力。

有一种游学制度,育人的效果不错,不足之处是成本较高。之所以说它好,是因为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的大学风格和社会文化。比如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就读大学期间就曾经到英国的牛津大学游过学。那么,如何少花钱而又能借鉴这种制度的长处呢?大学生要多与就读其他高校的同学交流接触,多到其他的高校看看,有机会的话听听其他高校的课,知道他们的文化、特色以及和自己学校的差异。

大学生还要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有助于大学生知道怎样成才,如何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使大学学习更有效率。十年来,笔者已连续主持过多届大学生“挑战杯”教育组的比赛,刚开始时就遇到了如何衡量社科类成果水平的高低问题。笔者提出,既然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社科类项目就要鼓励面向社会实际、面向基层的真问题调查研究,得到评委会的支持,多年来教育组的评审导向性非常好。

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体验,如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科技活动等。除了专业外,大学生最好要培养点爱好或一技之长。好处之一是你能多交一些朋友,什么都不会怎么交朋友啊?人有特长就会有自信,就不会发怵了。如果跟人一打交道嘴巴都哆嗦,还怎么去应聘工作?活动不光是玩,也包括创业,包括小作坊,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张扬年轻人的朝气并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是大学生展示个性、扩大交际、积累经验、赢得自信的重要途径。

我们虽然强调活动的重要性,但千万不能忘掉专业学习的严谨性。大学生首先要把专业学好,专业学好之后尽量参加一些活动。合理的课堂学习和活动锻炼组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收获本科教育

首先要收获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经过大学四年,要健健康康地毕业。没有健康,一切无从谈起。过去,清华大学提出的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健康的体魄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保障,在学校要多参加体育活动,运动不仅能增加人的活力和灵敏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向上、开朗的性格和顽强、协作的品质,也是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环节。健康不光指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现在有些人容易走极端,甚至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其实都是不健康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其次是合作,能和谐与人相处。通过大学生活一定要学会与人合作,要知道这个社会并不是围绕你转的,不能任性。走向社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调整自己,你需要理解别人在想什么,要照顾到别人的情绪,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亦施于人”。与合作相关的是规矩和法治意识,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事,不能出格。合作意识的提升就是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试想,如果一个人不爱集体、不爱母校、不爱祖国,怎么能让别人爱你和敬重你呢?合作其实也好培养,要多跟同学们在一起,要多享受集体生活,不能过分强调个性。

再次是能力,得学到立足社会的本领与能力。通过大学四年的本科教育,大学生需要具备在当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读研究生可以延长学习的过程,但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笔者看动物世界时,看大狮子带小狮子就挺有感触。小狮子到一定时候必然会离开大狮子,找不到吃的就要挨饿,在极端环境里甚至会丧失生命。这很残酷,但其实这就是自然社会的繁衍规律。大学生离开父母是必然的,所以在大学期间一定要逐步建立独立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力越高将来会生活得越好。

最后是理想,这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大学是大学生为未来、为梦想扬帆起航的地方,是发现、培育自己兴趣特长的地方,也是志向和个性相融、相结合的地方。人最不确定的是未来。大学生们不妨把自己的理想定得崇高些,并为之奋斗,这样才不枉青春。其中最主要的是创意和创意实现,现在的互联网、阿里巴巴、微软等,在笔者读书时都是不存在的,但他们改变了世界。现在国家提倡创新创业,要与大学的专业教育相结合。说到底还是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者:马陆亭)

摘自《北京教育(高教)》 2015年Z1期

华东师大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打造优质本科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育内容和培养机制改革,着力打造优质本科教育。

实施本科教育精品战略。深化“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创建 “4+N+2.5”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4”为本科阶段,“N”为毕业后入职阶段,“2.5”为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阶段)。构建由教育与心理基础类、教育研究与拓展类、教育实践与技能类和学科教育类等课程组成的教师教育课程群,依托孟宪承书院建设,打造师范生职业养成平台。实施国(境)内外交流合作培养计划,积极推行学校“跨国(境)跨校联合培养”。建设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着力打造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在教育部十二五“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中,学校新增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4项、国家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13项。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为学生提供辅修专业学习、跨国(境)跨校交流、学术研究体验、拔尖创新人才计划等多项选择,构建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大类招生、分层培养、多种学习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金融、统计等领域推进“大类招生、分层培养”改革试点,在生物、艺术等领域践行“一专多方向”培养模式,完善“主修+辅修”并探索“适时分流、分段培养”模式,在言语听觉康复专业领域积极论证“医教结合”模式可行性,进一步完善开放式、双向选择的转专业机制,实行自由灵活的选课制。

开展学术研究培训计划。积极为本科生提供参与学术研究的机会,使学术研究成为本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确立“基于课程的实践指导、项目驱动的研究体验和依托论坛的成果展示”的本科生科研训练实践模式,搭建国家、市、校三级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近年来,学校投入资金近千万元,设立科研项目2000余个,积极为本科生搭建学术训练平台,提供研究实践机会。在相关项目支持下,本科生已公开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90篇,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

构建多元文化体验平台。推进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2+2”联合培养双学士学位等交流项目,目前项目已拓展至美国密苏里大学商学院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商学院的统计学和数学专业。实施本科生海外交换学生项目,派学生赴德国洪堡大学、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等40多所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或一年的交流学习。依托“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拓展学生香港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交流项目,鼓励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积极推进本科学生海外实习项目,选派学生参加“美国迪士尼暑期实习”“美国中小学教学法培训与实习”“暑期海外带薪实习”等项目。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5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