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15年第15期(总第155期)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3日 | 点击:

清华大学:新一轮教学改革需要听到学生的声音

“2015级新生开始废百分制而采用等级制,这一重磅消息就是最先从这里发声的。此外,我们还是参与等级制制定、补退选时间安排、阳光长跑体育改革的唯一学生力量。”谈起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一年来的成果,卢森颇为自豪。在这一年中,他以清华大学首届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主席身份,参与了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

学生参与教改有多大作用?

2014年11月3日,清华大学发布成立“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并面向校内所有本科生招募委员的通知。消息甫出,便在学生中引起不少关注。不过,也有人疑惑:学生参与教改能有多大作用?学生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能否通过咨询委员会得到解决?

“希望能有机会以学生视角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建立新型校园反馈机制,让它变得更好。”美术学院雕塑系大四学生卢森乐于为同学服务,经过多轮严格遴选,他成为首届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主席。

这个委员会很“不一般”。20名学生委员来自理、工、文、艺术等学科,年级覆盖大一至大四,接近一半人有出国交流经历。用卢森的话说,大家都很“厉害”,有学术大牛、竞赛大神,也有文艺特长生,有的有创意,有的有激情,个个特色鲜明。

但在卢森看来,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经常对自己学习的课程产生各种思考,对学校课程体系的优缺点深有体会。不一样的是,他们乐意用心聆听其他学生的反馈,并将其传递到最应该听到这些声音的地方。

“学校将我们作为本科生代表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中,意味着此番改革的动作之大,对学生的关注之深。正因如此,咨询委员会必须尽早进入角色,加快工作进度。”卢森说。

20人如何代表14000人?

二十几个人如何能代表本科生,真正发挥正确的“咨询”作用,是摆在卢森和咨询委员会面前的最大难题。

自成立以来,卢森一直带领着咨询委员会高效运转,他们不但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提炼了十余个选题,而且还设计了自己的标志,申请了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来自学生对教学的建议,并呈现沟通和解决的结果。

经过反复的归纳、研究、讨论,委员们达成一致:要把同学们的“大意见”整合起来,科学“吐槽”!“每一个问题向上都对应于不同的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我们分别去传递信息。”卢森说。

基于调研结果,委员们认为“不能并行解决所有问题”,决定“抓住主要矛盾”“以提案为导向,用提案促改革”“做一个问题就做实、做透”。几个月里,他们与各个教学主管部门反复沟通、讨论,先后提出了“适当降低平台基础课学分”“中期退课”等多项提案,为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和院系课程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无数据,不说话”,是他们奉行的理念。卢森带领委员们从科学调研方法的学习入手,认真研究每一个问题的层次和问题间的逻辑。学分绩改革是他们年度二号重点任务,通过访谈学生、教师,了解56所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14所著名高校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撰写成的学分绩改革提案,有多条已被学校采纳。

让改革听到学生的声音

负责联系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日常工作的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顾佩,很快就体会到咨询委员会对教学的重要性:“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也必须听到学生的声音,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学校很多工作也在沟通和交流中得到了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每一次观点的碰撞,得到的是更深的理解与体谅,换来的是更严谨的政策措施。良好的互动循环,也推进了委员会的自身建设。“这是一个非常团结的集体。”大一新生委员新闻学院学生左烜晅说,“尽管争论是常有的事情,可这样的争论非但没有让大家松散,反而让大家越来越亲。”

平时,卢森不仅用心协调各委员工作,整体推进各项进程,还尤为重视委员会的建章立制。在他看来,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是新型学生智库,在新型校园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将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架起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意味着委员们要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从学生到校园管理者的转变。

“培养人,是大学的根本。教育教学改革要靠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学生是教改的主角,改革要依靠你们。”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上任后与学生代表座谈时的这番话,一直激励着学生委员们,继续投身到这项新鲜的事业中。(作者:万玉凤)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11日

英国政府继续寻求高教改革新途径

近日,英国大学与科学部部长约翰逊在英国大学联盟发表讲话,在充分肯定英国高等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宣布了新一届政府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进一步推动英国高等教育改革。

约翰逊认为,英国高等教育的成功源于大学的自治与学术自由,因此吸引了各类优秀人才在大学从事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并引领了英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即便如此,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约翰逊表示,新一届政府将根据竞选纲领,通过扩大高等教育的参与度、实施教学卓越框架评估、确保公众投资和学生参与高等教育的预期等三个方面推动英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2012年,上一届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改革目的是使任何有能力的人都可以进入大学接受教育。在此基础上,新一届政府决定从2015至2016学年开始取消大学招生名额的限制,使那些有可能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益的人,不会因为生活贫困或资金匮乏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同时,本届政府还将全力促成英国首相卡梅伦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使贫困家庭学生就读英国高校人数比2009年的翻一番。本届政府也欢迎和鼓励英国高校积极进行课程创新,比如确立学徒制学位以及开展两年期的高等教育课程,为更多的人能够获益于高等教育开辟一条更快捷的、可参与生产性就业的渠道。

约翰逊还表示,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应确保科研与教学的平衡,即重新专注大学的教学。本届政府将着手设计并实施教学卓越框架(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TEF)评估,鼓励高校更多地关注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与就业市场雇主对高等教育的预期。实施教学卓越框架评估的目标包括:使学生在大学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体验,由此激励他们的原创性思维,提高学习参与度,并为今后就业做好准备;在高等教育体系内部营造一种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氛围,使优秀的教师也可获得与研究人员一样的专业认可、职业发展机会和收入增长;促进高等教育市场多样化,向学生提供所需的参考信息,以便其评价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提高对那些广泛受到学生欢迎、在学率高、帮助学生不断在学习上取得进步与就业的大学的认可度。

本届政府建议,由商业、创新与技能部,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和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协作完成教学卓越框架评估体系的设计工作。

此外,约翰逊还希望拟实施的教学卓越框架评估可以对英国高等教育现有的学位分级和评分体系进行改进,解决目前存在的学位贬值问题,从而更准确地向学生本人和未来的雇主反映其在校学习情况。

2015年,第一批参与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本科生将从大学毕业,但高等教育研究所与高等教育学会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仅有近50%的学生认为其在大学接受的教育物有所值。大学还应向学生提供清晰的教学安排与授课教师信息,以满足学生接受教育服务的需求。与此同时,政府鼓励高等教育机构通过竞争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从而使接受教育的学生和投资教育的纳税人都满意。此外,政府、企业与大学应共同合作,弥补大学教学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缺口,特别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从而解决大学毕业生起薪水平下降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之间的矛盾。(作者:胡小芃)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15年10月22日

科技创新需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科技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人才。因此,创新驱动说到底是人才驱动。经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人才数量已居世界前列,但要从人才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任务还很艰巨,尤其是在科技人才培养方式上还需要进行实实在在的改革。

当今时代,绝大部分优秀科技人才都经历了系统的本科、研究生教育。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方式,需要对高等教育不同阶段的目标定位、培养重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作出妥善安排,使历时10年左右的人才培养形成一个紧密衔接的体系。从本科教育看,目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对本科低年级教学不够重视。过去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即安排最好的老师给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授课,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这个传统被削弱了。随着科研成果在大学评价、教师评价中的占比不断增大,最优秀的教师很少有时间站在本科课程的讲台上。其实,科研与教学并非二元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大学的科研应与学科建设紧密联系起来。

二是尚未把尊重学生的兴趣落到实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本科教育实践中,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做得还不够,许多学校对学生转专业等问题缺乏弹性制度安排,以至许多有“专业情绪”的学生早早失去了学习积极性。

三是课程体系通识化有待加强。在我国开始大规模研究生招生前,本科教育强调专业性人才培养。而研究生教育发展起来后,本科教育的重点应尽快转到通识性人才培养上。但目前,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性人才培养体系还有待建立。对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来说,其课程学习应主要经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三个阶段,最后进入科研阶段。本科阶段的重点应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学习,其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应占较高比例,还应留出空间让学生自主选课。

四是尚未建立淘汰制度。要成为高水平科技人才,学生必须下苦功读书、做学问。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机制,使本科阶段的学习比高中阶段更辛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比本科生阶段更忙碌。当前,一些大学生尽管天资很高,但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混日子”现象。对于这一现象,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淘汰制度。当然,现阶段要在所有大学都建立以学业表现为标准的淘汰制度是比较困难的,但应鼓励先行先试,同时对于被淘汰的学生要有妥善的制度安排。

研究生教育是优秀科技人才的主体培养阶段,其中一些问题也需要关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以大学为主、研究院所为辅,近年来则越来越强调科教融合。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学会做研究出发,目前的格局有其可取之处。但从操作层面看,有不少方面需要改革。例如,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问题。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应在专业方向课学深的基础上,再追求相关专业知识的广博。在教学上,不能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而须把重点放在研讨式学习上,把自学与研讨相结合作为主要方式。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目前分别通过硕士、博士研究生考试招录。为提高培养效率,这种做法可以适当调整。今后应更多以博士研究生方式录取学生:有意读博的学生,必须通过严格的博士资格考试才能撰写博士论文,通不过者撰写硕士论文。这样可以保证研究生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集中攻读一个专业方向,而硕士读完再考博士则难以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更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生名额分配机制,优先满足优秀导师、国家重点项目承担人、研究经费充裕者以及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未来技术研究、科技难题攻关单位和团队的招生需求。此外,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支出包括奖学金,应主要来自科研经费,同科研项目紧密联系。(作者:丁仲礼)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5日

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途径

10月5日,85岁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青蒿素治疗疟疾研究,和另外两名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次获奖在令国人自豪的同时,也引发对于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中国的高等教育该如何做,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国家需要、推动科学进步、引领社会潮流的领军人物、杰出人才,培养出适应21世纪全球化竞争的拔尖创新人才?

今天,距离这个“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已有10年。对于如何破解这一问题,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创研究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

陈骏认为,在经济转型进入关键时期的当下,仅依靠追踪前沿问题做科研,无法培养出真正一流的创新人才,无法支撑起国家强盛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他提出,在教学科研领域,国内高校应有根本性的转变。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取代论文导向,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从前人成果中提炼问题,从社会需要中寻找问题,真正完成科研导向的转变;聚焦国际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以问题导向的研究提升科研水平,锻造创新人才。

过去十年,南京大学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围绕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这一目标,该校调整了学科布局结构,改革了科研资源配置模式、科研平台管理模式、科研团队组织机制、科技评价体制机制。同时,学校力图以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打破制约创新活力迸发、影响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开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比如,从2009年开始,南京大学在本科生中实施“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改革按照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和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赋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打破院系壁垒,开放课程平台,从而探索出一条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途径。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2级本科生程宇豪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进入南大后,他被学校“拔尖计划”选中,获得破格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将进入医学院继续进行交叉学科研究,成为“三三制”的受益者。

“本科生驻院研修项目”是南大“本科生学科交叉研究计划”的首个项目,也是学校继续推进“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的一次探索与创新。该项目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体验,推行“导师+小组”模式。每名导师指导不超过5名学生的学习小组,而学生以“青年研修者”的角色,在导师指导下,对感兴趣的学术领域进行自由探究。

与此同时,将世界级学术大师请进校门、点燃学子心中的理想之火可谓是南京大学一贯的培养人才的“大招”。比如,最近在南京大学举办的一个论坛上,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学子们交流了创新创业话题。此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高研院院长周宪等知名学者与首批入选学生进行了交流。

陈骏表示,教师的原创研究水平越高,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然越强。只有实现科研转型,切实构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研、研中有教、教研相长,真正破解长期困扰中国高等教育的“钱学森之问”,为民族复兴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支撑。(作者:崔雪芹)

摘自《中国科学报》2015年10月5日

提高高校教学水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第一次把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写在五年规划之中,第一次把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写在党的重大文件之中,而且放在“创新能力”之前予以突出和强调,同时,明确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高校和学科达到一流水平,足见党和政府对高校教学、对人才培养的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

(一)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2000年,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成立。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项目,创立“提高质量保证能力的全球计划”。200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达成一系列共识。其中的核心观点是,“质量保障是当前高等教育至关重要的任务”“质量保障不仅要求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模式,而且要求促进机构内部质量文化的发展”“坚持严格的教学标准”。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纷纷把高等教育质量的竞争作为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并为保障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努力。如欧美一些国家将学生的学习性投入、学生的体验调查纳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日本自2012年开始发起“关于亚洲大学教员变化的调查”,以此分析影响日本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并强调日本有重视科研的传统,但更需要在改善教学质量上下功夫。

提高教学水平,并以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题。我们要顺势而为,积极主动,作出我国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新探索、新贡献。

(二)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是国家发展的紧迫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大而不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提高技能的主渠道,必须切实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三)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速度”使我国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和经济问题一样,“大而不强”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最为突出的问题。在宏观上,这不仅表现为高等学校办学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不协调,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制度不健全,也表现在高等学校原创性研究成果不多、拔尖创新人才不足等现象上。在微观上,表现为教学过程中的许多“非主流现象”:不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陈旧,实验、实训条件欠缺,实践育人缺少基本保障,创新教育缺少有效措施;有的高校课堂教学索然无味、沉闷压抑,学生心不在焉、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堪忧;有的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学生期末突击应试,毕业设计纸上谈兵;有的高校甚至以“清考”的方式,恩准学生毕业,如此等等,怎么谈得上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而且,这种“非主流现象”已不是个别现象,甚至还有扩展蔓延的趋势!而我们的一些大学却习以为常、麻木不仁。对这些问题再不正视,非主流不仅影响主流,而且可能成为主流,我们必须高度警醒!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教学是高等学校生存的本真。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转变的根本标志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出路何在?靠政府投入、靠体制改革,更靠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改革!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深化教学改革贵在行动!我们要以广大教师和所有学生都参与的教学活动为基础,实实在在地开展教与学的改革,切切实实地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伟大的口号变成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当前,要特别注意如下三点:

第一,不能以体制机制改革代替教学改革。深化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犹如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应当“双轮驱动、协调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激发动力,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使人才培养真正落地,才能使体制机制改革的价值追求真正实现。当下,要克服重视体制机制改革、轻视教育教学改革的倾向,使教育教学改革真正深化,教学水平真正提高。

第二,不能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代替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中,要把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相结合,使人才培养的一流和科技创新的一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建成真正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第三,不能只重视培养少数拔尖创新人才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差异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策略,一些高校实施的面向少数特质学生的实验班,集中优质教学资源重点培育,作为教学改革的实验无可厚非。但是,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牢固树立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和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竞争成才、实践成才的观念,使教学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学生,这是体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抓好创新创业教育,使提高教学水平落到实处

全面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已是党中央的要求、教育界的共识。我们要顺应形势,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撬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推动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游离于教学改革之外空谈创新创业教育。

一要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级各类人才的蓝图。为此,要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

二要抓住课程建设这个关键环节。课程改革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如果说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课堂教学是具体实施,那么,课程建设就是承上启下的枢纽关键环节。枢纽关键环节不抓好,就像喇叭使劲按、油门踩到底,就是不挂挡,汽车照样不动。为此,我们要遵循教学规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导引下,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审视,使课程建设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要坚持规范性、指导性和选择性相统一的原则,完善课程体系,使学生基本功过硬、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三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增设一些专门的课程,但不能习惯于简单的加法。更为本质的是要实施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渗透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中;还要改革教学方法、恰当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学起来!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每一门课程中所蕴藏的创新创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要素,构建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外教育为补充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学习共同体”,营造创新创业文化,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地。

四要补足实践教学这一短板。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条件。为此,要加强学校已有的实验、实践、实习基地建设,要基于“协同育人”的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共建共享。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实践能力。

五要改革考试评价方法。改变死记硬背、突击考试等考评方法,建立学业考核全程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的学业考评新体系,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考核结果符合学习效果。

六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当今时代,创新创业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那种凭借偶然发现一举成功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了。为此,要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将着眼点放到对自身发展真正有益的能力和素质上。创新创业需要科学的精神与思维方式,同时,也需要激情驱使和精神动力。这一切均来自于创业者的科学态度、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们要通过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科学创业、理性创业,这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我们还要研究大学生创业的规律。人们常说,创业是“九死一生”。研究规律,就是引导学生少走弯路、避免重大的失败,使更多青年走上成功创业之路。

还要处理好创业与就业的关系,在保持较高就业率的同时努力提高就业质量。绝不能以提倡学生自主创业为借口,而放松大学生就业工作,甚至把只读过几本书、一无资金、二无经验的年轻人不负责任地推到社会上去。我们要秉持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去做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建设优良教学文化,促进教学水平持续提高

从文化视角看,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思维定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是深刻和久远的。一方面,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大学教学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教学文化是高等教育的本源文化,它体现着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对培养人才、传播文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精神追求,汇聚着大学人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

建设优良的教学文化,首先要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要在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深处确立“老师是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责任”的价值追求,激发个人和集体重视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内驱动力。

建设优良的教学文化,要构建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是优良的教学文化生成的环境生态,优良的教学文化的形成,既需要营造崇尚教学的共同信念,也需要内外部环境力量的助推。缺乏相应的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教学文化的价值追求很难转化为现实层面的教学文化的行动实践。

建设优良的教学文化,要鼓励支持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要通过制定完善各种有效措施,激励教师热爱教学、崇尚教学,特别是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研究教学、革新教学,当前,要更加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此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形成良好的教风。

建设优良的教学文化,要重视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建设。学习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要支持和奖励爱学、勤学、善学的学生,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学风。(作者:瞿振元)

摘自《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7日

新教育目的观如何确立

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新中国有关教育目的最为重要的思想来源。但遗憾的是,前人在运用这一学说制定教育目的时存在一个重要误区:社会本位主义作为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淡化了这一理论中促进人自主、自由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思想。当时代向人的发展提出多元化要求,中国教育改革步入攻坚克难深水区,我们必须做出改变。

我国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出台,各地特色学校的建设如火如荼,中国教育改革步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要想走出一条顺畅、健康的改革发展轨迹,必须找到一座能引导其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灯塔。笔者认为,这座灯塔就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时代发展特征的新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制约着教育发展方向,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总规格,是校长和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还是检验各项教育改革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从现实看,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简称为“全面发展”的我国教育目的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人的要求和深层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无论是可选择考试科目的高考改革方案,还是支持学生特长发展的基础教育特色化建设,都要求人们必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关系,并按照新的理解适时调整我国教育目的。

旧有教育目的观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书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将这段话正式规定为我国的教育目的。

改革开放后,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党和政府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做了一些修订,代表性的有: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表述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变革,除了教育方针的表述有所变化外,对教育目的内核一直没有作过重要修正,基本沿用了1958年的表述,其核心思想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但这种教育目的观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基础教育上,统一要求的课程比例大,选修课程和选作活动少,无法适应不同学生优势潜能和个性化兴趣发展。面对可选择考试科目的新高考改革方案,许多高中和高校表现出畏难和消极态度。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披露,2017年拟在浙江省招生的全国1368所高校中,有500余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在所有2.37万余个各个高校提供的招生专业(类)中,不限选考科目的占54%,总共12798个。

而从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看,国际相关研究越来越支持“不同的人具有不同优势发展潜能”的判断,并将其作为教育改革和人才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原因有二:一是它符合人优势能力发展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二是只有人们在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才能爆发出强劲创造力。世界教育改革的这一发展趋势契合了以创造为主旋律的当代社会内在需要,只有坚定推进,才能为中国步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提供持久而坚实的人才基础。

重视人自主、自由发展在教育目的中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新中国有关教育目的最为重要的思想来源。但遗憾的是,前人在运用这一学说制定教育目的时存在一个重要误区:社会本位主义作为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淡化了这一理论中促进人自主、自由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思想。

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专家厉以贤先生曾深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基本内涵,“指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物质基础,人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和发展这一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消除人的发展中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从而达到人的智力和体力,精神劳动、物质劳动和享受,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人的潜能和天资、兴趣和才能得到空前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人的身心、精神(道德)、才能、个性全面而丰富的发展。”这正说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包含着促进人的潜能和天资以及兴趣、才能和个性得到空前未有的充分发展的主张。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体系中,还包括了十分丰富的促进人自由发展的思想。厉以贤先生对自由发展有更为具体的解读,“所谓自由发展,第一,就是说每个人的发展不再屈从于其他任何活动和条件,例如,奴隶般的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等;第二,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

人绝对的自由发展是不存在的,但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却是社会和教育进步的发展方向。教育目的变更和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在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强调教育的个人价值间博弈和选择的历史。中国是社会本位主义思想传统深厚的国家,在阶级斗争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人们在解读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时有意或无意强化其中社会性要素不足为奇。但无论从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角度,还是从人类社会和教育进步的角度,我们都应特别关注人自主、自由发展在当代教育目的中的价值和意义,并据此不失时机地调整教育目的重心。

适度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我国教育目的应当修订为:培养德智体美等适度全面协调发展,个人优势潜能和兴趣、爱好自主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应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适度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需求的协调一致。

这个修订方案有三个着重点:

第一,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化发展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彰显时代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改革指出发展方向。

第二,提出了适度全面发展的新理念。这可以防止多方面过度发展要求带来的过重身心压力,让出足够时间和空间,推进学生个性化的优势潜能和兴趣爱好充分发展。

第三,进一步强调了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需求协调一致的理念。让多数优势潜质充分发展的人从容顺畅地流动到适合他们的社会工作岗位上,从而大大提高社会的总体效能水平。

社会分工如同乐队,由不同类型的乐手组成,没必要每个乐手都精通所有乐器。当个人爱好、优长与团体工作效率和谐统一时,整个社会就能实现社会进步与人的自主充分发展的协调一致,演奏出华美乐章。而一个令人向往的教育,一定会尽最大可能在满足社会未来对人才总体需求的前提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日益广泛的选择空间和资源条件——它代表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作者:傅维利)

摘自《光明日报》2015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