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16年第14期(总第170期)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03日 | 点击:

让高校人才培养更有的放矢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关于下达2016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共有25个省份的175所高校,撤销576个学位点,同时有178所高校增列了366个学位点。这是2014年初《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实施以来,高校学位点调整涉及范围最广、调整数量最多的一次,标志着高校学位授权点评估和调整步入常态化。

学位授权点的多少,不仅能反映出一所高校的育人与科研水平,也直观体现着它在全国高校矩阵中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位授权点只增不减,导致了竞相申请、一味追求数量尤其是博士点数量的倾向,大家都不惜跑关系、拉资源,个别高校甚至直接将它作为评估校领导功绩的重要指标。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评估、质量监测手段,使得不少高校学位点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尽如人意,毕业生无论在科研学术水平还是岗位适应性方面,都有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的机制应时而生。早在2014年初印发的《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中就明确要求每6年进行一轮合格评估,不合格或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则要调整或撤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5年底又下发通知,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进行动态调整。今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2009年—2011年获得授权的2000余个学术和专业学位授权点进行专项评估,公布了不合格与限期整改名单。

学位点的撤销,有两类原因。一方面是高校主动“挤水分”,过去学位点设置相对比较松,很多学校一窝蜂地追捧新专业,回过头来看却发现并不成熟,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些“鸡肋”专业;另一方面是社会需求变化使然,尤其是就业市场的压力,让一些曾经的热门专业被打入冷宫。比如,此次被撤销最多的学位点,就是一度被视为“香饽饽”的软件工程。

高校学位点的调整,对在读学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因为,不管这个学位点是否撤销,学校都会为学生负责到底,直到他们拿到学位毕业。调整学位点试图改变的,是高校的质量标准和发展方向。这次撤销的576个学位点中,学术学位点是专业学位点的4倍之多;在新增的学位点中,专业学位点增加近160%,其中包括网络空间安全、生物技术等以往布点少、但当下为国家急需的专业方向。学位点的开设更加重视社会需求与实际应用,总体上讲对学生是有利的。而人才培养愈发有的放矢,对学校的声誉从根本上也是有利的。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高校的“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学位点,正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只有高校学位点有撤有增,结构不断优化,才能挤干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水分”,促使高校从争取学位点数量、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等外延式扩张,转向关注育人质量的内涵建设之路,让学校、学生和社会在互相调适中实现共赢。当高校真正面向社会、注重质量、突出特色、育人为本,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作者:赵婀娜)  

摘自《 人民日报 》 20161026

未来技术研究人才该怎样培养

今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宣布,将设立国内首个未来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表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从跟踪模仿到超越引领转变的关键期,而人才培养必须超前于技术研发。我们建立这个学院,就是要为颠覆性、革命性技术研发培养合格人才。”

  对于这个全无先例可借鉴的新学院,舆论有称赞,也有质疑——如果未来技术是不可预测的,岂非徒有其名?在这个学院中,老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带着这些疑问,学期过半之际,记者对未来技术学院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了采访。

未来不可预测,但要做好准备

“没有一项技术是凭空而来的,虽然我们不能准确预言颠覆性技术将发生在哪些领域、是什么技术,但遵循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路径,大体的预见和准备是可以做到的。”丁仲礼解释,未来技术是指着眼于未来的、目前尚无法跟踪模仿的科学技术,未来技术研究旨在探索人类能够预期或未能预见到的,至今仍未被人类实现应用的,只有将来某一时期才被人类所掌握和使用的科学技术,一般具有“原创性、交叉性、颠覆性”的基本特征。

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赵卫对此深有感触。他举例说:“超级透镜是一种分辨率远超目前显微镜的光学透镜,一旦研发成功,将对光学产生变革性影响。我们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由基本物理概念出发,独立提出了解决路径,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还是比美国晚了一点点。我国在很多领域已经具备与国际一流水平竞争的实力,有些就是仅仅差一点点。未来技术学院的建立,或许就会将这‘一点点’弥补上。”

  据未来技术学院首任院长江雷院士介绍,根据专家讨论评审结果,学院首批设置7个教研室: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光子与量子芯片技术、光物质科学与能源技术、仿生智能材料科学与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液态金属物质科学与技术、基因组健康技术。每一个教研室都由中国科学院一个优势研究所主办,其他相关研究所协办。江雷说:“从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看,单一学科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多学科交叉研究是取得颠覆性、革命性技术突破的必要条件。”

与学生一同成长的老师

辛治坤是未来技术学院首批78名研究生之一。这个原本报考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小伙子,被调剂到了未来技术学院。他说:“这学期,我们学院开了11门专业普及课,有液态技术柔性智能机器学、类脑智能导论等。与其他学院相比,我们没有必修的专业课,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自主进行选择。”他选修了“人工光作用与太阳能转换”的课程,“课上老师传授的内容不是哪本书上的知识,而是与研究课题相关基础知识,与其他相关课题组的研究模式和最新进展。”

江雷介绍,未来技术学院不仅集中了像赵卫、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等来自科研第一线的教学精锐,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不同的课程设置体系——凡是其他专业学院已有的课程未来技术学院不再开设,学生可以选修各专业学院的专业核心课;主要针对各研究方向开设各研究领域标志性的研讨课、案例分析课、现场教学及系列讲座等,授课方式以研讨式为主。

  丁仲礼说,既然是未来技术,或许找不到传统意义上具有权威性的老师,而是需要有兴趣、有激情,能和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的老师,“每一个未来技术方向应该有不同的技术路线,每一条技术路线,都得有人去探索;不同技术路线之间,还要紧密合作、密切交流,这就需要特殊的人才培养体系”。

这里的学生怎么学

未来技术学院的学生郝德昭从事仿生智能界面的研究,他觉得学院的课程有点儿难,“我们实验室涉及很多交叉性研究,有时候一些非自己专业的内容,真是听不懂。学院瞄准的虽然是未来技术,但首先必须打好基础,特别是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辛治坤也有同样的感受:“课上涉及很多文献,一时半会儿听不太懂,做作业也有一定难度。”

而未来技术学院要求学生们必须对所在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有所了解,因此学生们需要阅读的文献特别多。郝德昭说:“既然瞄准未来,就不能满足于跟踪、模仿,我们必须关注各学科的前沿文献,知己知彼才能实现超越。”

未来技术学院的学生,学习得很“苦”。郝德昭说:“课上有很多讨论,课后必须使劲学习,多看文献、多请教大家。”据说未来技术学院的学生很少有休息日,学习到凌晨是家常便饭。还有同学“警告”后来者:“这里学习特别累,报考需谨慎。”

  丁仲礼坦言,这样一个新兴的学院,不少制度和课程设置需要动态调整和不断完善。他说:“我们也在探索中。但这个方向必须坚持。中国要想实现超越引领的目标,必须对具有颠覆性作用的技术强化研发部署,积极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科技创新人才,才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先机和主动权。”(作者:齐 芳  王雅娟)

                                  摘自《光明日报》 20161031

再塑大学师生的“从游”关系

在大学,师生关系主要是通过以教学活动为载体而形成的,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教师是引领者,故称为导师;学生是习得者,通过跟教师习得知识和方法以及接受人格熏陶而获得发展的能力。据说,在当年的雅典学院,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亦师亦友”来形容。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则形象地比喻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从游”关系是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质。梅贻琦先生所说的“从游”关系,意味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非常贴近“熏陶”这个词,彼此之间疑义相析,教学相长。正是这样一种“从游”关系,教学活动才呈现出一个美妙的生命互动过程,教师展示生命的魅力,学生舒展生命的活力。怀海德认为:“大学的存在就是为结合老成与少壮以从事创造性之学习,而谋求知识与生命热情的融合。”陶行知先生也有类似的说法:“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

然而,近年来,大学师生间的这种“从游”关系却出现了反向“游离”的倾向:学生逃离课堂或在课堂上做起“低头族”,老师成为学生口中的“老板”,关于大学师生关系畸变的议论也见诸报端。

大学师生关系为何出现这样一种状况?究其缘由,还要从教学环境的变化说起。

首先是校园环境的变化。从理论上讲,保持宁静是大学的本质要求。在宁静的校园,教师潜心从事教学活动,学生静心吸收知识给养。然而,大学又不是孤岛,大学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扩染到大学,比如社会的变化对校园的拉扯,对老师也好,对学生也罢,都产生了强大的外引力。教师或忙于科研项目,或疲于应对各种社会活动;学生或忙于求职,或疲于应对各种竞聘或资格考试。大学师生之间的靶向一旦出现分离,亲近感就会自然趋弱。

其次是空间环境的变化。教室的空间环境对师生关系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在小班型上课时,教室的空间结构形成了学生仰视教师的空间效果,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教师尽情挥洒,学生倾心领会。这种空间结构所带来的仰视效果,会让学生油然产生对教师的敬仰感。然而,为了满足扩招条件下的基本教学需要,大学的班型不断扩容,甚至有的班型超过百人。特别是在阶梯教室上课,少则百人多则数百人。在这里,教室空间变成了学生俯视教师的空间效果。这种空间效果,弱化了学生对教师的敬仰感。由于“向师性”趋向淡薄,进而也就慢慢失去了对教室这一特定空间所特有的兴趣。

此外还有技术条件的变化。教学过程是学生品读教师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带给学生思想的启迪、成功的体验、自尊的满足,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过程的愉悦和美好;如果学生为教师娴熟的公式推导、流利的背诵或深邃的思想所折服,也会油然产生对教师的敬畏感,进而转化为对知识的渴求。这样,教师在学生的欣赏中获得了愉快的教学体验,学生在对教师的欣赏中获得了愉快的学习体验。在这种相互认同的愉快体验中,达到了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最好的学习效果。然而,由于技术条件的变化,现在的许多教学活动依赖课件,教师成为课件的演示者,学生成为课件的观看者。教师囿于讲台,忙于人机对话,一定程度影响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灵互应,课堂的气氛时常出现稀松清冷的情况,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趋向弱化。

大学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凡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大学教育的基石。在大学里,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代表,承担着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双重职责。诚如德国学者包尔生教授在《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大学教师必须是良善之人,一个能够将伟大、高尚的思想灌输到学生心灵中去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对真理的强烈热爱、引以为荣的独立精神,以及能够自主摆脱傲慢虚荣的高贵谦逊的风度。”大学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应该通过反思大学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把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症结,重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教学体系和充满融洽氛围的大学师生关系;对学生来说,不应成为消极的看客,而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尊师是第一学习动力,正所谓“亲其师,得其道”。在大学里,我们必须是一个自立的有才能的自我驱动者,以最大的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绩。这样,才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重塑大学师生之间的“从游”关系,形成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生关系,达成共学共进之目的。(作者:徐平)  

                                  摘自《光明日报》 2016111

北交大:创新能力培养的三要素

不久前,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吕亮、许明、蔺潇3名研究生着实兴奋了一把。因为他们的参赛作品“基于ARMFPGA的超声波螺栓裂纹检测装置的研制”,在“华为杯”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中与来自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队伍同台角逐,一举荣获全国一等奖。

这个名字略长的检测工具中,凝结了三位研究生和机电学院指导老师史红梅、朱力强的太多的创意和心血。

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把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那么,它们又是怎样挖掘人才培养中的创新点的呢?

创新重在激励

如何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高校通常会在加强过程管理、结果评估上下功夫,而北交大不仅在此基础上有所作为,更是将创新激励机制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据北交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刘世峰介绍,学校坚持研究生培养以科研为导向的原则,明确了各种奖励和资助制度的目标和定位,系统设计了包括研究生基本奖助、创新基金、高水平论文奖励、国际交流基金、企业专项奖学金等创新激励体系。最高单项资助达8万元。

从今年开始,学校还特别增设了“校长奖学金”,奖励在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佼佼者。“创新激励机制是为了鼓励研究生依照自己的科研兴趣,教师加以引导,实现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刘世峰如是说。

丰富的创意也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在北交大还有一片“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它包括了2011年起设立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试点班。

多年来,该校累计有278名研究生进入“试点班”学习。试点班针对博士生选拔进行定制化训练,致力于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体系、新方法。只要有利于学生培养的模式,试点班都可以尝试,学校的经费、资源、政策均可向其倾斜。

在这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下,北交大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

据悉,近五年来,该校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共计立项710项,资助总额1270万元;博士研究生资助出国访学和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资助总额1400万元。2013年实施高水平论文奖励以来,共奖励高水平论文1461篇,奖励金额达437.98万元。

创新需要活动平台

创新能力是一种软实力,不能靠灌输知识简单生成。在北交大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屈晓婷看来,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政策的激励,还需要活动平台的支持。

由此,北交大孕育而生了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计划。在该计划下,数百场名师讲坛、院士校园行和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校内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敬业精神,改进他们的科学研究方法。

“做贡献,长才干”是北交大多年以来倡导的理念。在汶川地震、京津冀支持等社会实践中,北交大研究生为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做贡献,多次获得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

综合素质的提升还带动了研究生自身软实力的提高。在这其中,博士生挂职锻炼无疑是最大亮点。

北交大交通运输学院博士刘志刚的第一份工作就落在了他挂职的单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管理局。而这份工作与他为期半年的挂职经历是分不开的。从200711月至次年4月,作为首批挂职博士生,刘志刚来到挂职单位,运用自身所长,帮助开发区公交场站选址,参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把书本知识化为实践能力,提前以一名“社会人”的身份服务北京。挂职期间,他并不知道自己能否留下,但因表现优异,他最终还是被单位留用了。对于这份经历,刘志刚很是感激。

据悉,自2007年起,北京市组织选拔博士生等高学历人才到北京市直机关、区县和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工作。在刘志刚之后的近十年里,北京交通大学共选派了123名博士生、11名博士后、4名辅导员和2名青年教师先后参加挂职。

屈晓婷表示,挂职锻炼在于寻求学校和挂职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学校选派博士生、博士后等人员挂职锻炼时,除了考虑学科优势外,还考虑了博士生、博士后的专业结构,结合挂职岗位需求,做到“人职适配”,实现共赢。

创新须打开视野

在北交大,“通晓国际规则,扩展国际视野”并不是纸面上的一句空话,而是扎扎实实地渗入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

作为创新激励体系的一部分,北交大每年都会选拔一批博士生出国、出境,进行为期624个月的交流培养,学校给予每生每月1万元的经费支持,这在同类院校中可谓“力度强劲”。对于重点学科的学生,学校实行“按需”出国。对交流执行“三一流”(一流学科、一流的导师、选拔一流的学生)的标准,严格把关。

“我们希望学生出国,是去切切实实地学习、交流,而不是当作出国旅游。”刘世峰说,对此,学校还针对学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在会上宣读论文另作了补助方案的设计。同时,研发了出国追踪服务系统,加强过程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营造信息交流与心得分享平台。

激励机制的到位,让更多的研究生走出了国门。据介绍,以博士生为例,截至目前,2016学年已资助160名博士研究生出国出境联合培养或短期交流,占年度博士招生规模的36%。按规划,“十三五”期间,每名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均有一次6个月以上出国参加联合培养的机会。

而这一切在刘世峰看来,意义非比寻常。因为“研究生需要扩宽国际视野。哪怕是10天左右的短期交流,学生返校后精神面貌就很不一样,他们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自信,极大地激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

不仅是把学生送出国门,作为一所颇具行业特色的院校,近年来,北交大的国际化道路走得更深更远——瞄准“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设立海外项目经理班,专门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定制研究生培养方案。与此同时,中俄交通学院、汉能国际化示范学院和威海国际学院等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中欧可持续工程博士生院”项目……诸多国际项目对接国外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优质的教育和科研资源。

正是多管齐下的创新激励机制、平台建设、国际化发展战略,把发展中的北交大研究生教育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记者:温才妃)

摘自《中国科学报》2016113

 

一流大学人才培养须加强四个自信

 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主要力量。随着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增长,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大学要从战略高度出发,在办学实践中自觉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引领,不仅要培养有创新精神、有全球视野、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型人才,更要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领军型人才的培养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青年学子成长道路上会不断经历利己与利他、为公与为私的考验,没有形成正确“三观”的人才是走不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这种方法的能力。

  在当前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传统的徒劳说教无益,这就要求大学一方面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时效性,大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文通识教育,注重文理结合、科学与人文融合,夯实精英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基础。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积极创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打造丰富多彩的“成电讲堂、成电辩坛、成电舞台”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平台,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人文底蕴与艺术修养,培养志趣广泛、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精英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将军上讲坛、进课堂”活动连续邀请多位将军到校与青年学子交流,讲述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的宏大历程以及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等课题,引起了青年学子的极大兴趣,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民族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梦最终要靠中国人民来实现”。

  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核心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的竞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青年人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国际交流带来了开阔的眼界和拓展的思维,也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只有对中国道路、中国文化的坚定自信,才能使我们的年轻学子在文化交流中站得住、站得稳。

  国家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坚实的文化根基和强大的精神力量。青年学子要成长为兼具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必须要有植根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自信。在大学教育中加强“四个自信”,最根本和基础的是加强文化自信的引领。学校要注重发掘利用校史、党史、近现代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建设,把青年人吸引过来,使学生们亲身体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深入了解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从而获得不断求进、创新变革的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任重道远,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立德树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脚下这片土地、对诞生养育我们的中华民族有深厚感情的青年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也是大学增强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过程。唯其如此,不忘初心,才能终得大成,以创新引领未来,在文明进步中贡献中国智慧,作出中国贡献。(作者:王志强)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6928

中外大学校长共议全球化视野下如何——

撒开双创人才培养的“天罗地网”

为准确把握全球化视野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探讨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法,日前,爱尔兰、日本、法国、巴基斯坦及德国等国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齐聚北京工业大学,围绕“全球化视野下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主题,对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教育内容定位及教育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探讨。

教育环境

打造国际共享教育生态圈

   面对高科技推动全球经济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我们高等院校要培养何种人才来应对信息技术与网络发展的未来?

“目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成现代化之进程,逐步从世界大国迈向世界强国行列,这就需要众多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作为技术支撑。”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柳贡慧作出解答。

人的视野决定未来发展水平和高度,大学的视野则能决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跨国界通讯联系及无国界的自由贸易等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国际合作逐渐成为一种创新的重要途径,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愈演愈烈,永不满足。因此,大学除了发挥育人的最基本职能外,更要有促进全球共同繁荣、引领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视角和高度。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把国际化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北工大为建立多种联合培养模式,现已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200余所大学签订校际交流协议,进行境外优质教育项目拓展,构建成全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网络平台。”柳贡慧指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离不开各国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也将依赖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及管理方式跨国流动。为此,北工大在原有外文网站基础上,将校园网门户网站英文版进行全新改版,注重同步传递学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最新成果,还新增人才板块,方便校内学者与国际同行开展更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国际合作与交流也就意味着科技活动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科技成果共享解决了网络安全问题、食品及药品安全问题等。如何融入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高校以全球视野主导建设发展的新思路。

   “跨境合作,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思想碰撞和分享。”日本东北大学助理副校长山下正广娓娓道出这一思想起源。

   2012年,里见进先生担任日本东北大学校长,就开始领导学校进行转变。

   “我们要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共享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成长为国际社会中发光发热的个体。”山下正广回忆并讲述里见进先生的远大目标,正是在这一“里见进目标”的鼓舞下,该校大张旗鼓地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如设置国际联合培养项目部门,旨在通过与国际同类高校合作,增加学生国际交流、实习以及教工互换机会。

   为配合日本第五次科技强国计划中提出的“5.0版超级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还通过推广全球创业学、领先研究学校计划等举措,在世界范围内寻求产学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科技创新。并在国际环境当中、实际工作场景下开展教育培训等,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营造高度创新环境。

教育内容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创新创业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但由于人们受到现有认知、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难以创新,也就使得创新创业面临比传统创业更高的风险。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如何培养?向当今大学教育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当前社会迫切需要全面复合型人才。在全球化视野下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把理科和工科专业与管理等专业相结合,在基于扎实专业学习的基础上,以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等软技能。”法国电子与信息学院校长弗里德里克分享,该校即坚持分层次地加以鼓励、引导和支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通过设置30%的通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过程中必备的软性技能:如何进行公司注册、管理资金、处理股东结构、进行团队协作及有效沟通等。为拓宽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营销、财务及英语等实用性技能。

   在产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更多地注重人才是否能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

   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斯莫非特商学院是爱尔兰唯一一个同时拥有美国商学院协会、欧洲质量改善系统和英国MBA协会认证的商学院。

   “一进商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具有中国君子象征的竹子,顿时让人有一种亲切感。”该校印度留学生莎拉吉·科尔赞美道,尤其当阳光随意地洒在整个学院里时,更令人心旷神怡。

   该学院非常注重学生实践,经常让学生组成团队参与项目。为给学生团队活动的空间,还特别设有一个可以供学生团队使用的教室,配备顶级的设备设施。其中还可见内涵深厚的汉字,凸显学院国际化精神之浓厚。

   为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都柏林大学设立创新学院,通过与社会组织及企业合作,聘请企业家进行授课。“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和博士生举办研讨会、编程马拉松、夏令营以及集中学习等活动,开展基于实践经验的沉浸式学习,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创新创业。”都柏林大学校长安德鲁·迪克斯介绍。

教育管理

   将教学评价作为战略工具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以一种被动地学习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然后再以考试等形式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重现。”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校长卡荣·欧·卡恩提出,如何将学生的创意释放出来,应该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点提升的内容。

   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逐渐成为各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促使学生在掌握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分析、评价并加以创造,真正做到从浅层性学习方式向深层性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亦是创新时代所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关键任务是让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学习,从而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就将教学评价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战略工具。”卡荣·欧·卡恩介绍,该校对于以往教学评估存在忽略实际应用及过度依赖传统测试等问题,采取注重采纳真实性的评估方式,如案例研究、口头报告、开卷考试及实际业务演练等。并对评估内容进行更进一步划分,包括体制层面、课程层面、模块层面及单独课程层面的要求。“对阿斯隆而言,我们一定要把创新创业的理解贯彻到所有层面,不论是商科、工科还是理科,都是统一这样要求。”卡荣·欧·卡恩说。

   质量管理不应该是被孤立起来看待和处理的,其应该是大学每个部门的责任,也是包括管理质量专家、大学教职人员及行政人员在内的共同责任。

   为保证“质量提升,人人有责”,德国斯图加特应用技术大学就将“质量控制”这一思想和方法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注重考查教师绩效并关注行政人员发展,将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结合,更好地审视大学的教改效果。

“我们还会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调研,通过对学生调查、访问所得到的数据反馈,持续不断地对质量管理系统进行检查、修订和完善。”德国斯图加特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沃尔夫冈认为,为使“质量控制”体系行之有效,也要注重对学生课业负担、学习模块的结构设置进行合理规划(记者:李薇薇)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