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17年第8期(总第180期)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3日 | 点击:

                       人民日报:中国科技步入跨越式发展

编者按: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我国科技发展近年来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未来我国科技在哪些领域可能领跑全球?如何更好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赵志耘:硕果累累成就辉煌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其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奋力拼搏,我国科技创新发生了整体性、格局性的深刻变化,在若干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总的看,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基础研究加速赶超。在信息、生命、物质等科学领域涌现出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正逐步从“仰视”向“平视”演进。在信息科学领域,首次在光晶格中并行制备并测控约600对超冷原子比特纠缠对。在生命科学领域,首次实现精准定位高分辨全脑连接图谱,首次构建小鼠—大鼠异源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首次发现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关键基因。在物质科学领域,首次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首次实现分子间相干偶极耦合的实空间直接观察。此外,我国还建成了探秘宇宙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解决人类清洁能源问题的“人造太阳”核聚变装置、能产生世界上最清晰的科技之光的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在岩层深处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被称为“诺亚方舟”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等世界一流的大科学工程。

  战略高技术持续突破。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部署的科技重大任务实施成效显著,涌现出一大批重大成果,有力提升了国家竞争力,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在深空领域,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交会对接,航天员实现中期驻留;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牵手”成功;“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在轨运行一年,太空科学探索迈出新步伐。在深海领域,深海技术装备迈向谱系化和全海深,“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最大潜深达10767米,我国成为第三个研制出万米级无人潜水器的国家。此外,不久前我国又取得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这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深地领域,陆地资源探测开发技术向深部进军,形成2000米深地固体资源探测、5000米深层油气资源探测技术能力。在深蓝领域,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世界首台十亿亿次超算系统“神威·太湖之光”居世界之冠;千万核可扩展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首获全球超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拟态防御技术颠覆攻防不对称现状,有望成为网络空间安全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在对地观测卫星领域,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返回式卫星“实践十号”、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在大飞机领域,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首款大型运输机运—20正式列装。在导航领域,羲和系统打通北斗应用最后一公里,实现米级广域室内外无缝精确定位,在国内40多个城市应用。在新材料领域,三元材料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20瓦时/公斤,驱动电机比功率达到3.3千瓦/公斤。

  区域创新高地加快形成。北京、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在强化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等方面推出重大举措;京津冀、上海、安徽、广东、四川、沈阳、武汉、西安8个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启动,在市场公平竞争、成果转化、人才激励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举措。此外,1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46个高新区对区域发展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双中高”目标的重要支撑。全国众创空间数量超过4200家,与3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00多家加速器形成创业孵化服务链条,服务创业企业和团队超过40万家,培育上市挂牌企业近1000家,提供180万个就业岗位。

  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首先,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新一代高铁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占世界总里程60%以上,并不断进军海外市场;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让中国电力技术从跟随变为引领,占领了世界高压输电的制高点;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实现了全产业链的群体突破,并在全球广泛应用,用户超过5亿;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成为继高铁之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另一张亮丽“名片”。此外,国产掘进装备突破大于12米盾构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并实现批量出口;“数控一代”、制造业信息化等应用示范工程深入实施,研制专用数控系统及相关设备350余种。其次,在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七大作物育种、粮食丰产增效、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等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在渤海粮仓示范区内集成30多套技术和模式,每亩节约成本110元左右。最后,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首个覆盖脊柱全节段的微创手术机器人获医疗器械注册证,完成2000余例临床手术;首枚金属3D打印人工椎体获医疗许可,成功应用于大跨度椎体重建手术等。

  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建设跟不上科技形势的发展,这是过去影响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一大掣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深化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等行政改革、推进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改革创新、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等,着力破除了一些制约创新创造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此外,还减少了政府对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活动的直接干预,初步形成了宽松自由、公平竞争的制度保障。

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相连、高度契合,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按照“三步走”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们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坚持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坚持把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我国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

杨卫: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转身

  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既是华丽的,又是艰难的。它需要高瞻远瞩地把握创新规律,认识到领跑特有的表现形式,并审时度势选择正确的领跑方向。

  按照创新的阶梯发展规律,从低到高共有四种创新。效率式创新是通过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周密的管理体系、严谨的工艺路线和精准的资金投入,从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切入;开发式创新是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集成创新来实现整合型技术发展;高新技术式创新涉及把现有的科学知识变成可实现的技术突破;颠覆式技术创新是最高阶的创新,它是在基础研究新成果与新技术结合的基础上推动产业新变革,需要从基础研究做起,实现全链条贯穿。上述前三个阶梯,仍属于跟踪式创新的范畴,只有到达最后一个阶梯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领跑者。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效率式创新已进入边际效益递减阶段,开发式创新已接近尾声,热点领域的高新技术式创新大都差人一步。现在,我们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就一定要锻造以自主创新为利刃的颠覆式技术创新之剑。能让一个国家一举成为领跑者的颠覆式技术创新有四种类型:一是里程碑式进展,其在理论或技术上具有新一代的标志;二是源头式发现,就理论而言它就是文献计量学中引用树的分叉点,就技术而言它就是新开辟的技术;三是颠覆性发现,既推翻或升华了现有理论,又能碾压现有的主流技术,其标志是覆盖式的理论平台或由此而扬弃的技术链;四是从理论到技术的新贯穿,其标志是突然出现的、密布的专利群或新产业的孕育。

  颠覆式技术创新要求极高,实现起来非常不易,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突破。首先要有思想理念的突破。以产生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为荣,不能言必称希腊、贤必举欧美,同时在研究选题上不能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夹缝中选择题目。其次要有科学手段的突破。大科学仪器、大科学工程将成为颠覆式技术创新的基础。如何支持这些投入巨大、有回报也有风险的科学手段建设,将成为考验各个研究资助机构的试金石。最后要有评价体系的突破。现有的主观式评价(如常规的同行评议)基于对已有学术价值观的共识,现有的客观性评价来自对已有学术数据的延续。但若要遴选出真正的领跑者,需要采用非共识评价、颠覆性评价、创新度评价、交叉式评价等非常规评价体系。

  讨论完理论,回到我国现实。到2020年或2030年,我国科技在哪些领域有可能领跑全球?这是一个宏大的问题,虽然无法准确判断,但可以从可能性和重要性这两个维度来作出预测。综合分析,在以下五个重要领域我国科技有可能率先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一是智慧数据。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数据体量,而且具有相当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是发展智慧数据科学的土壤;我国具有强烈的对超大数据进行智慧发掘的需求,这是发展智慧数据科学的驱动力。同时,我国还具有发展智慧数据科学的人才基础。二是新物理。我国在低维物理方面人才济济,在低维超导、低维器件等方面孕育着新突破,在暗物质科学的实验手段和空间探测上已经占有先机。此外,我国在中微子物理上也有人才、装置和国际合作的优势。三是合成生命。化学生物学领域我国已快速地从跟踪走向并行,基因编辑的横空出世、对生命结构探测手段的大规模运用,都可能促进我国升级为合成生命研究的强国。四是量子跃迁。量子通讯方向是我国在该领域领跑的首选之路,量子计算则可能带来计算机技术的颠覆式发展而紧随其后。在量子化学、量子限域和单原子催化领域,我国学者目前已非常活跃,是另一个有希望的方向。五是人机网共融。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的主流方向,我国科学家已经吹响向以人工智能2.0为标志的科技前沿挺进的号角,在互联网、物联网、务联网、智慧网联动下的人网共济研究是人工智能的新方向。

  我国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到来。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值得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之奋斗。(作者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穆荣平:聚焦人才、奖励、产业三方面创新向科技领跑者跃升需从改革找动力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什么是改革的重点?显然是体制。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我国科技要实现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深化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谁拥有了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我国现行的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厘清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打破创新人才管理的思维定式,尤其是完善人才计划,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目前,我国人才计划种类繁多、政策目标差异较大,这使人才引进、人才选拔、人才奖励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人才计划的层层申报评审机制,特别是人才计划的“标签头衔”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诱发了一些问题,容易导致人才计划的异化,使创新人才把许多精力浪费在追求“标签头衔”上,而不是放在创新活动上。解决这些问题,应进一步改革人才计划管理模式。一是将人才计划的政策目标进一步聚焦到引进合适的人才上,国家人才计划应以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目标,地方人才计划应以满足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为目标,二者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应注重人才质量,采用“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方式,并强化人才使用单位在人才管理中的主体责任。二是推进人才管理模式从政府通过人才计划直接管理人才,向政府通过人才政策引导用人单位完善人才管理转变,统筹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防止人才计划出现标签化倾向,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积极性。三是强化人才计划顶层设计,精简合并相关人才计划,优化完善引进类人才计划,将奖励类人才计划分别纳入政府奖励和社会奖励。纳入奖励体系的人才计划可以采取推荐制,纳入资源配置竞争体系的人才计划应继续实行申报制,强化对人才科研方向的引导。

  深化科技创新奖励体制改革。近年来,我国科技奖励体系不断完善,在激励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科技奖励体系在奖励的主体、客体、过程与效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体系大部分以社会性奖励为主、政府性奖励为辅,大多数奖励主要面向个人设奖。我国科技奖励以政府性奖励为主,且主要针对项目进行奖励,学术共同体认可和市场认可在激励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针对项目的科技奖励由于获奖人数有限,一些项目参与人员的贡献往往得不到体现,因此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隐患。此外,在科技奖励体系中,奖励评审成本过高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一项国家级科技奖励,需要通过逐级申报、推荐、选拔、答辩等程序,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也给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活动带来一定困扰。因此,深化科技创新奖励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奖励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是一个需要解决好的重大课题。科技奖励应聚焦于科学价值创造(自然科学奖)、技术价值创造(技术发明奖)、经济价值创造(创新发展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应主要面向科技工作者,创新发展奖应主要面向企业家。此外,应建立公开透明的奖励遴选评价办法,改革科技奖励申报制度,加强遴选过程和结果的社会监督,将奖励对象从以项目成果为主向以创新人才为主转变,进一步区分政府性科技奖励与社会性科技奖励,突出政府奖励的荣誉性质,支持鼓励符合标准的科学共同体、社会组织设立社会性科技奖励,更好地激励科技人员创新。

深化产业创新发展体制改革。自2006年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来,我国产业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但是,总体而言,我国产业研发投入能力、产业创新能力仍然不强。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机遇、争取新一轮产业国际分工主动权的需要来看,我国产业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因此,需要深化创新领域政府“放管服”改革,明确政府权力清单,改进市场准入管理机制,健全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一是聚焦重点行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特别是大飞机、高铁、燃气轮机等重大装备发展需求,鼓励建设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有效整合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资源。二是加强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领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企业加大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力度,抓住技术追赶“机会窗口”。三是支持企业海外技术并购,构建适应全球生产营销业务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强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产业基础和前沿技术的持续支持,组织开展产业技术预见和基础、前沿技术研究,掌握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主动权。(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6月4日

优化大学教师薪酬结构很有必要

  日前,复旦大学一位教授的工资单在网上流传。工资单显示,这位教授实际到手的工资只有8000多元。大学教授应该有多高的薪酬,一时成为社会话题。

  在全国高校中,复旦的教师工资还是较高的。该校教授工资被网友认为少,只能说明全国大学教授工资的整体水平不高。

  高校教师工资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现有教师薪酬体系里,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对教师的管理、评价和薪酬回报三个环节。

  在管理上,这些年高校过于看重到各方面争取项目,行政部门过于看重通过课题对高校进行管理,很多教师被迫要通过各种项目来提高收入。有了项目,不仅教师个人有充足的经费,所在的部门以及财务管理机构也从中大大获益。如果不做项目,大学教授即便地位崇高,所得也很有限。这种管理显然是被趋利倾向绑架的,显示出高校管理的偏差。

  在评价上,怎样才是一位好教授?他的职责是什么,是不断地去争取项目,还是将主要精力用于从事教学,或从事自己认为有价值而没有必要申请经费的研究?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这两种价值取向,在高校本应兼顾。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大量赶鸭子上架的课题研究产生巨量学术垃圾的时候,教师自主研究却能出现不少精品。但在不少高校,教师没有申请到相应项目,考核就不合格,这就逼迫教师做无效的奔波。当下紧要的一点,就是要让那些甘愿坐冷板凳,做自己喜欢做的研究的教授和喜欢教学的教授也能通过考核、评优,获得学校的认可。

  在薪酬回报上,大学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保底,也就是要维护好所在学校教师尊严的底线,使他们的所得与付出相当。保不住底线的高校对教师就没有吸引力。这些年,不少高校花了不小的精力做广告高薪招聘,却很少顾及自己的底线是否保住了。

  从深层次看,大学教师工资还涉及国家高等教育经费应该怎样支出的问题。当下,高等教育经费常常以项目的方式被多个部门分割,大学教师只有不断投部门所好申报项目,才能获得经费。这使得高校教师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不断地填表、申报项目、迎接评估,然后才能获得更多收入。许多不愿屈身其中的教师日益被边缘化。

  的确,加上课题、项目等经费,一些大学教师的收入已经可观,但这并不能掩盖大学教师薪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种薪酬体系有违大学的精神,基本工资太低的负面后果越来越凸显。教师疲于报账、跑项目、做课题、兼职讲课,就没有时间安心教学和做真实的研究,浮躁的风气随之而生,学生也就成了受害者。

  要根本解决问题,不是简单地从数字上提高教师的工资,而是从管理体制、评价体系、薪酬制度三个环节加以转变,使大学教师的工资结构更合理,并且能够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升。在保底的问题解决好以后,再让真正有能力的教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学校以外的资金。

  转变财政经费拨付方式,尽可能通过全口径的预决算把更多的项目经费转换成大学基本支出,而非项目的方式拨款,应该是改革的方向之一。以提高大学基本支出标准的方式,让钱通过规范的渠道进入教师的基本工资当中,其最终目标就是让那些在校内兢兢业业工作的教师能获得体面的收入和尊严。(作者:储朝晖)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6月2日

谢和平院士:怎样才是优秀的老师

我们要改变理念、改变思维、改变习惯,让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成为新常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水平的精英教育。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5年10月,我国颁布实施了“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对于高校而言,要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那么,什么才是教学优秀的好老师?什么才是真正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一流师资队伍呢?

在此,我们可以参照一些国外的经验。在哈佛、耶鲁等世界顶级名校,都明确要求他们的老师要教会学生三样东西:一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更能参与到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二是使学生习得一种思维方式,更能够胜任任何学科和未来的职业;三是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的行为转化为自主的行为。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就要努力办最好的本科教育,这也是我作为校长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

在我看来,最好的本科教育至少要教会学生四项内容:一是基本的知识点与核心价值观;二是创新思维方式;三是独立思考与创新创造的能力;四是协作精神与社会责任担当。所以,高校要真正建世界一流大学,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就必须要求教师改变观念,提升自己的定位。

要成为能够真正适应学校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老师,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需要从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转变为以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为主的授课方式,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和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小班化、互动式课堂的教学,从而真正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真正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

那么,具体而言,教师的课堂改革应有哪些改变呢?

改变原有教学理念

高校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就必须要大力推进实施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但是这项改革不是在形式上简单地减少课堂上学生的数量,也不是简单追求小班课比例,最根本的还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内涵上、教学过程中体现互动式教育、启发式讲授。

当前,高校老师大多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还习惯于把知识点讲得清清楚楚,习惯于从题库中选择标准答案的题目考查学生,习惯于只要学生最后考试60分就算通过的考试制度。如果我们仍然存在这样的理念和思维惯性,教学改革意义就不会太大,因为这样培养的学生,其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强,批判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更不会强。

因此,我们就是要通过课程教学环节的改革,让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真正常态化,真正体现“教学相长”,去真正影响每个学生,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完善和改变传统应试教育课堂教学的不足。

当然,传统的应试教育有其优缺点,我们不能简单全盘否定。应试教育的优势就在于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记忆,而应试教育的缺点则在于使学生缺乏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更缺乏批判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两大重要功能,一个是记忆功能,另一个是想象功能。但从中小学开始,我们一直在开发学生大脑的记忆功能,基本上已经开发到了90%,但对学生大脑想象功能的开发还不到60%。

所以,我们要改变理念、改变思维、改变习惯,让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成为新常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水平的精英教育。

为改革投入更多时间

在国外一流高校,教师承担的课时数可能还不到国内高校教师的1/3,但在课外花的时间和精力却是后者的十几倍。当前,国内高校的某些教师在准备好一份教案后,可能会用上三五年,甚至十年之久。反观哈佛、耶鲁等高校,每门课程的教师都会在课上拿出更多时间提问、交流、辩论和质疑,都会提前精心谋划、考虑,并布置学生课后查询、阅读十几篇最新的学科前沿论文及参考书籍,否则学生就很难跟上课程,更难以完成课堂布置的小论文。

我们实施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后,学生便不得不经常去图书馆查资料,不得不熬夜看书学习。这不是学校和家长的强制要求,而是课程学习的需要和考试的要求。因为在非标准答案考试中,即使学生带上参考资料也不一定能考高分。而在传统课堂教学和标准答案考试中,学生只要背住重点内容、记住公式就能考高分。

因此,如果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在非标准答案考试中就很难拿到高分,甚至可能拿不到相应的学分。我们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不是靠一次讲座、一个要求、一份文件、一次会议就能实现,而是需要每位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真正实施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同时还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精心设计非标准答案的试卷和题目,考试的内容不是简单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背诵,而是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和领会。

从这个角度上说,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最难的不只是教师本身,这一改革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60分及格”,习惯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习惯于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教学模式,甚至有极个别学生通过“抄袭”“舞弊”等极端手段来“赌一把”、获得学业成绩。

鉴于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45分钟的“小场景、大天地”,真正办好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最好的本科教育,真正体现大学作为学术殿堂和教育最本真的内涵。

积极拓展教学广度

一般而言,具有宽广的知识结构是增强学生竞争力和后发优势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师对课程的讲授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知识,而要有更宽广的学科知识背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会把本学科知识活灵活现地教给学生,更会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点,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在学好本门课程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学习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使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出发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意味着在实施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能力,更要努力拓展课堂教学的广度;不仅要教会学生本学科的知识、教材上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去学习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鼓励学生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和结构。

曾经,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然而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桶水”也已经不够了,教师甚至可能需要一方“海洋”,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这无疑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平时必须高标准要求自己,要当好一名一流大学的教师,就要多积累、多学习,要求知若渴地了解所在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前沿动态,不断完善提升自我。

总之,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选择和谋生手段,更代表着一项崇高的事业和理想的追求。既然选择了“老师”这个光荣的称谓,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份责任和担当,就必须倾注自己全部的知识、能力、智慧和情感,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作为老师,就应该坚持把上好每节课、讲好每堂课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而不是去简单应付;就应该把教学作为一项事业去热爱、去珍惜。衷心希望每位老师都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改革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全身心投入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中。(作者:谢和平)

                                  摘自《中国科学报》2017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