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7年第16期(总第19期)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12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7年第16期(总第19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7年6月12日

看,外国大学生这样就业

法国大学生就业重视“提前量”

大学毕业生是法国每年新增劳动力的主力军。多年来;法国政府及教育部门始终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作为考虑重点,为这一庞大群体的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法国的大学生几乎在走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已开始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从而打足了迈入社会的“提前量”。

法国的大学教育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学校与政府机关和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安排实习机会。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四年级学生,多数高校安排的实习时间为6个月,有的甚至超过9个月。目前,没打过工或没实习过的二年级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很少。

法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时间安排也较为灵活。法国有一种“带薪大学生”,他们只要按照课程要求拿足学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就可以兼职。这类大学生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工作。

校方如此颇费苦心地安排,目的就是要使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而大学生较早、较多地去实习,也的确有诸多好处。

第一,大学生可以通过实习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发展情况,形成较为理性的处世态度。

第二,大学生通过实习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和选修课程,为将来更好地择业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法国有些大学生在高中时就开始实习打工,他们通过

从事各种工作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选择大学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时更好地照顾到自己的爰好和能力。

第三,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与用人单位双向交流,从而尽早了解社会及就业的需求,尽快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此,大学生们在毕业时就已清楚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避免了盲目

择业。

第四,通过大学生与实习单位的反馈,校方可以尽快地调整课程安排和指导方向,使就业培训和指导更有针对性。法国多数高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校方会根据有关方面的专

家及教师的意见安排学生的实习单位,并派人到实习单位了解企业对实习生的评价和要求,以此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使就业指导更有实效。

在法国,除校方的就业指导部门之外,全国还设有500多个就业信息和指导中心。这些中心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其中包括帮助大学生制订符合自己特点

和大学要求的实习计划。

(新华社巴黎6月5日电 记者芦龙军)

德国大学生失业风险最小

德国的高等教育比较发达。据统计,目前德国高校在读学生总数约为200万,近年来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超过20万。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失业人数超过400万的大背景下,德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他们面临的失业风险较小。

德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德国经济经过多年发展,劳动力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德国目前正处于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制造业和一般服务性领域工作岗位减少,研发、管理、咨询和教育领域的工作岗位不断增多。高校毕业生因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一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第二,德国人口总数下降导致受过培训的劳动力相对比较紧缺,这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定的保障。目前,德国大部分受过培训的劳动力都是中年人或老年人。随着老年劳动者逐步进入退休年龄,为了填补空缺,必须要有受过培训的年轻入顶上来,而高校毕业生在这方面的优势则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即使德国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前景良好,但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建筑和室内设计这两个专业在德国就属于就业较难的专业,而计算机和信息专业的学生就比较容易找到工作。德国有很多网站都提供帮助学生在进人大学前选择专业的服务,这些网站详尽地列出了不同专业近年来的就业情况。通过浏览这些网站,德国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就可以在专业选择上做到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德国在国内就业市场上的保护性措施也减轻了本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对于那些在德国高校就读的外国学生来说,要想毕业后在德国找到一份工作非常不易。因为德国为了保证本国国民的就业,给外来的劳动力设置了很高的门槛。很多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发现,要在德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机会并不难,但要获得德国劳工局的工作许可却非常困难。因为德国劳工局原则上只允许外国人填补那些德国人不能胜任或无法填补的空缺岗位。

德国联邦劳工和社会事务部的新闻发言人海克尔•黑尔费说,德国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政府的直接干预较少。大学毕业生可以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例如大学里的就业指导中心、互联网、报纸来寻找就业信息。德国企业也会利用招聘会、报纸、专业杂志、网站等平台来招聘大学毕业生。

(新华社柏林6月5日电 记者时翔)

俄罗斯大学生就业渠道多

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大批企业倒闭,失业问题突出,而缺少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也遇到了就业难的问题。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人才紧缺的局面,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在内的全国就业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好转。

上世纪?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逐渐稳定,俄罗斯政府开始关注当时颇为严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劳动部和教育部联合制定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帮助他们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工作纲要。各地区纷纷建立了劳动力安置机构,大学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国家和地方政府也为安置青年就业设置了专项资金,搭建起指导和安置青年就业的基本架构。

目前最流行的做法是:公司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直接从学校选拔人才,让大学高年级学生到公司实习,然后学生和公司进行双向选择。莫斯科大学副校长卡列津介绍说,大公司挑选人才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挑选,从学校人才库寻找候选人,然后约见面谈;二是向高年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实习期通常是几个月到一年;三是采取“优中选优”的方式,搞一些竞赛活动,从中选出最优秀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而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是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招聘广告和熟人介绍找工作。

俄就业指导专家告诫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首先要搞明白“你为什么要工作”,如果经济上不是十分拮据的话,最好找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工作,而不要只盯着高工资。

(据新华社莫斯科6月5日电 记者熊伊眉)

美国大学生就业看长远

在美国当今的社会体制和价值观念下,大学生毕业后能够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一般认为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而不会归结于政府和他人。

也正因如此,美国的大学生往往把就业看作是个人的事情,早早就为自己的未来作打算,进行长远规划。这主要表现为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及早规划,培养能力;二是不急于求成,不企求一步到位。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威克•福雷斯特大学07届英语系毕业生凯特•弗琳则找到一份在社区高中教书的工作。尽管这份工作薪水不高,但弗琳认为,对大学生而言,第一份工作收入如何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锻炼能力,为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她打算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报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以拓展个人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学校、社会团体、用人单位和大学教授也大力参与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起到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美国劳工部主要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和做好就业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劳工部设有劳工统计局,其主要职能是收集不同时期美国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状况、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等数据,重点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就业需求的影响。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关系到一所高校的声誉,也会影响到学校在全美的综合排名和今后的招生。因此,美国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就业问题。美国高校一般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在美国的非赢利性就业组织中,以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最为著名,其会员包括800多家高校和1900多家用人单位,每年为100多万大学生和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3日电 记者扬晴川)

加拿大‘‘合作教育”打造大学生就业“直通车”

郭啸跃是加拿大女王大学商学院二年级学生。从5月份开始,他的大学生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先到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部参加为期4个月的“合作教育课程”并以 领取薪水,然后再返回课堂学习4个月。这样每4个月学习和实践轮换一次,直至毕业。

“合作教育课程”是加拿大高等院校普遍实行的一种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它最早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于1957年从美国引入,当时只有这所大学工程系75名学生参加。目前,加拿大全国提供“合作教育课程”的大学已超过100所,每年参加的学生约7万人。

对于参加“合作教育课程”的学生来说,到企业去不仅仅是“带薪实习”,它还是一门重要课程,只有经企业和学校考核合格,才能取得学分。每期“合作教育课程”结束,学校都要组织专门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企业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团队精神、业务能力等的评价,还有学生在工作结束后写出的报告质量等。考核合格的学生将获得相关证明,以备找工作时使用。

加拿大合作教育联合会指出,“合作教育课程”一方面将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学以致用,相互促进;另一方面,为用人单位创造了提前发现和培养适合本单位所需人才的机会,也为能力出众的学生打造了就业的“直通车”。有统计表明,参加“合作教育课程”的学生不仅更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起薪也比一般的毕业生要高。

一所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就业市场对其毕业生的欢迎程度。毕业生就业率越高,越有利于学校未来吸引更优秀的生源,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加拿大各大学都非常重视帮助学生就业,并成立了专门的职业服务中心负责“合作教育课程”等工作。

比如滑铁卢大学,就设有一个庞大的合作教育与职业服务部,其任务对外是深入企业推广本校专业、宣传学生和了解工作信息;对内则向学生及时公布就业信息,帮助他们确定就业方向并进行填写简历、面试等相关培训。

加拿大各大企业也非常支持合作教育,并主动为参加“合作教育课程”的学生创造相应条件,因为他们早就认识到,对于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在学生们毕业前就已开始,而同高校共同建立“合作教育课程”,则无异于在竞争中抢得了先机。所以对于经慎重面试选择的“合作教育课程”学生,他们都会以正式雇员相待,并安排专人予以“传帮带”,因为这些学生有可能就是企业的“明日之星”。

(据新华社渥太华6月3日电 记者赵青杨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