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7年第17期(总第20期)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15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7年第17期(总第20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7年6月15日

北大暑期学校面向社会开放 65门课可供社会人员选读

近日,北大暑期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学校将面向社会招收600余名学员。今年北大暑期学校计划开设80余门课程,其中65门可供社会人员选读。

北京大学2007年度暑期学校将根据校历安排在7月9日――8月10日期间举办。本次暑期学校注册、缴费、选课等工作仍全部使用网络管理系统进行,5月15-6月29日接受校外人员选课注册。

除了环境生态学、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学等部分学科基础性课程外,今年暑期学校还增加了诸如中国婚姻家庭与社会、世界遗产、话剧片断表演、西方音乐史与名曲欣赏等人文社会类课程供非专业人士选读。

据介绍,执教暑期学校的不但有北大校内的50多名著名教授,还有正在我国做研究的近10位国外教授,其中英语口语、商业音乐管理等语言类课程都将由外教亲自教授。

2004年以来,北京大学已成功举办三届暑期学校。作为北京大学整体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开放的暑期学校实现了北大优质教学资源与社会共享,为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在校学生零距离领略北大学者风采和治学精神、感受北大学术气氛和教育水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三年的革新实践在校内外引起广泛反响,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谈大学开放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等学校开放的教学体系与封闭的教学体系不能同日而语。所谓封闭的教学体系,其实质体现在一所高校的学生只能向这所高校的教师学习,制度不允许自己的学生向其他高校教师学习、向社会学习,学生和教师在学校之间的合理流动不被鼓励。在开放的教学体系中,教师和学生的适度自由流动受到鼓励,一系列制度使得学生可以像蜜蜂一样在广阔的田野和花园自由采蜜。开放的教学体系与大学的国际化、创造性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有紧密关系,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战略性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一些高校在构建开放的教学体系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其中包括山东大学与国内多所大学签订了本科生互换交流协议,北京大学三年开放的暑期学校实践,上海西南片多所大学联合办学中的跨校选课、跨校双学位工作,北京工商大学专门聘请其他高校教学名师到校授课等。随着探索工作的逐步深入,一些制度性障碍进一步凸现出来。在这些方面有针对性的微观和宏观改革,有助于促进开放教学体系的形成,促进全国范围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及其稳定化、常规化,从而促进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一、建立课程互人与学分转换制度

高等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由一门门课程组成,学生完成这些课程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获得作为其知识和能力标识的学位证书,进入社会工作。理论上讲,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可以在一所高校,也可以在不同高校。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学生在不同高校的学习经历非常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不同高校教师教学风格、教学内容的差异、认识问题的不同视角以及学生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亲身体验,都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有利的因素。

对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表明,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制度是其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北京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联合本科生培养项目中,耶鲁大学对于学生在北京大学所选课程任课教师的资格、教学内容都有严格规范的审核程序,对于学生课程学习所取得的成绩也有适当的程序予以转换认可。在我国目前许多高校中,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制度尚未建立,相关制度的缺位已经成为学生自由流动和开放教学

体系的障碍。

高校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制度的核心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对不同高校资质和学术质量的对等确认,更认真细致的工作应当包括对开课教师和教学内容的审核确认。(2)学生在其他高校所学课程转换回本校教学计划中时应当归于什么课类,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3)学生课程所取得的成绩如何进行转换,这包括4分制与百分制之间的转换,包括根据对方学校学术要求的不同,对学生成绩是予以适当提高还是降低的规范。(4)本校认可学生在其他高校所学课程学分数的限度,例如是可以占到总学分的20%,还是可以占到50%。

课程互认与学分转换制度与学生的跨校选课和适度自由流动相互影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给予学生合理预期,促使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交换活动,或者寻找机会自行赴其他高校学习,例如利用暑期自行前往欧美国家参加暑期学校。

与学生的跨校选课和适度自由流动相关的另一项重要制度是按学分收费。学生在其他高校修课,开课高校只有按学分收费才能取得教育成本,使得接受其他高校学生修课成为可持续的工作。为鼓励和促进学生的适度自由流动,学生所在高校也应当根据学生在其他高校所取得的学分数,对其学费予以适当减免。

在我国,按学分收费的改革仍需政府主导完成,目前,江苏省已经出台相关规定,北京市的试点方案也计划推出。

二、设立开放的暑期学校

国内许多高校已经完成了课堂教学时间的缩短与学期制度的改革,开设了暑期学校,然而大部分暑期学校尚未对其他高校学生、对社会开放,属于封闭的暑期学校。在按学分收费的制度出台后,目前各高校相对封闭的暑期学校可以对外开放,实现以下重要适度统—的战略目标:

把国外的优秀学者请进来。暑期正值国外多数大学假期,更方便我国高校聘请到国外著名学者来中国任教,为学生开设特别课程和短期学术讲座以开阔学生视野,弥补各校学术研究领域不足,通过名校、名师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教学产生影响,既促进交流,又有助于提高整个学校课程质量。

促进国内优秀学者的流动,增进学术繁荣。国内各研究单位(例如中科院)和各大学学者在不同领域都有特别造就,在正常学期忙于本职工作很难流动,暑期请其他机构的学者到不同高校开课,无疑有助于促进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增进学术繁荣。

给予本校和其他大学学生更丰富的学术滋养。正常学期学生忙于教学计划内学习,很难有机会到其他高校学习,高校因而相对封闭。开放的暑期学校面向其他大学学生开放,他们可以更方便地亲身感受不同大学的学术氛围、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术观点。如果国内高校普遍举办暑期学校,学生自由选择到其他学校学习并获得学分,有助于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术背景,得到更丰富学术滋养。

有助于提升大学国际化水平。目前国外大学暑期学校一般是开放的,允许其它高校学生自由报名选课,在开放的暑期学校中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到国外大学暑期学校学习。此外,我国大学还可利用暑期在国外组织教学,直接面向国际办学。200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暑期学校在巴西、墨西哥、西班牙等12个国家组织了14个暑期课程;北京大学近年也在欧洲、巴基斯坦、缅甸、日本和韩国开设了暑期课程,系统组织派出学生参加美国耶鲁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的暑期学校。广阔的国际视野、宽广的国际胸怀是新世纪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培养造就具有国际眼光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暑期学校中教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织方式之一。

为社会提供知识服务的新渠道。大学、特别是公立大学承担为社会服务的使命,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在暑期向其他高校开放的同时,也可以有条件地向社会开放,通过知识传播和知识服务加强大学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服务的力度,直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将是中国高等教育作为整体为“人才强国”战略作贡献的崭新渠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以上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开放的暑期学校应当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开放教学体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使各高校的校历安排在一定的范围适度统一

与开放的暑期学校制度相关的另项重要制度就是各高校的校历安排。如果各高校校历存在很大差异,当其中一所高校的暑期学校开始时,其他高校学生如果正在期末考试期间,这些学校的学生就不能前往参加。北京大学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已经注意到校历安排的重要性,由于以前校历与美国高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别,曾有学生提出提前离校办理缓考赴美国参加

暑期学校,但学校因为期末考试而不能批准;当北京大学举办开放的暑期学校时,也有高校学生因为本校期末考试时间与北大暑期学校冲突而遗憾地不能参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各学校的校历安排对于教师的自由流动、学生的自由流动以及提高资源共享使用的效率所具有的制度意义。

对于校历安排,美国教育界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一细节制度常常被我国教育研究者所忽略)。以相关研究为基础,195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以立法的形式对全州各类学校的校历安排予以规范(见第6章:院校容纳能力与区域需求):

“为了提供既适合公立学校的学年又允许更充分地使用本州的高等教育教学硬件设施的年历安排:一是各公立高等学校以及力所能及的私立院校在夏季开设折合1/4年、半个学期或者3/4学期单元值的学术课程。二是州政府向州立学院和加州大学提供资金,以在整个夏季为达到基本入学要求的人员开设一种或多种形式的学术课程。三是协调机构(或其创设的长期委员会)于1960年就三学期制和四学期制对于公私立高等院校硬件设施全年使用的相对益处进行研究,并在该研究的基础上就加州高等院校的年历表提出建议。另外,建议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使用统一的校历。这样的校历将使得教学设施的利用率的提高成为可能,这也将给各级学生提供最大化的衔接,最小程度地减少重叠。”

在校历安排这一制度领域,我们与美国加州相关制度的时间差距约有50年。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之后,建议各高等学校联合体之间采取统一步调、或由各地方教委协调,适度统一校历安排,完成对于我国开放教学体系建设十分关键的制度变革。

四、改革教师工资制度、使度弱化教师的单位制

教师正常学期和暑期在不同高校间的流动与目前教师的单位所有制相矛盾。大学人事部门通常认为,学校为教师支付12个月的工资,为了确保教师精力集中,大学不允许教师在外校兼职是正当的,以上观点无疑具有一定合理性。然而我们注意到,教师在不同高校间的合理流动是建设开放教学体系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而对于所有高校是有利的,对于整个社会则更有利。大学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实际已经暴露出矛盾,一方面他们不允许本校教师外出,另一方面他们也采取措施(如提供较高的课时工资),吸引其它高校教师到本校兼课(因而诱使其它高校教师犯错误)。

开放的暑期学校制度有助于从根本上破解这一矛盾,但问题的解决需要整体高校教师工资制度的改革相配套。如果高校教师每年只有正常学期内9个月发工资,假期无工资,这种工资制度意味着高校教师在假期可以自由流动,而在正常学期不能。这种工资制度会适度弱化高校教师的单位所有制从而为教师的适度自由流动建立制度基础。

在总年薪不变的基础上,教师工资由12个月发放改为9个月发放,教师月工资是增加的,此外教师暑期赴其他高校讲课可以增加收入(教师假期不外出兼课而在校从事科研工作,目前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允许高校教师从科研经费中提取劳务费,作为其假期科研工作的工资).对于这一改革教师并不会反对。对于政府而言,以上改革并不需要另外的财政投入,但却进一步解放了高校在知识传承领域的生产力,对社会整体的宏观效果显著。对于高校而言,教师工资制度的改革也不需另外投入,却使学校建设开放的教学体系具备了更加良好的外部条件,高校得大于失。

高校教师工资制度的改革影响深远,作为一项宏观制度变革只能由教育部和财政部主导完成。工资制度改革与开放的暑期学校相配合,将从根本上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开放教学体系的形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如果在暑期我国可以形成为各高校共用的相对自由流动的教师队伍,那么正如北京大学王义遒先生所愿,这也将有助于促进单科类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深入开展。

(作者:卢晓东 单位:北京大学)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8期

构建跨学科通选课体系的理念与实践

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北京大学在研究教学改革的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办学方向的基础上,经过讨论、研究和论证明确提出:在本科教育中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学科通选课体系,为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理念,以及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实施学分制做准备。

我校新的教育理念奠定了通识教育在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地位,跨学科通选课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的结合使本科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得到发展,正确地处理了“博”与“专”的关系,为本科生提供了一种平衡的教育。

通选课是学校本科课程体系的一条生命线,它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改革,关系到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制能否深入下去。为此,学校从战略规划、理念更新和制度变革等方面对通选课体系的建设予以了强有力的推动。

一、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高起点构建精品通选课课程体系

以全新的本科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充分研讨和论证的基础上,学校于2000年9月正式推出了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以下简称通选课),以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力求把单科化的专才教育转变为整体化的通识教育。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就花了很大精力建设全校公共选修课,要求文、理科学生必须互选4学分的课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通选课是从原来公共选修课发展而来的,但无论是意义和作用及所占的地位,还是课程结构和内容,它都比公共选修课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合理。它是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培养通识的跨学科基础教学新体系,力求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教育领域获取广泛的知识,掌握不同领

域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从而为资质、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所必需的方法。

可以说,学校通选课从设立之初就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上,即强调精品意识,力求成为我校代表教学改革方向的精品课。它的设置不是一个简单的外在课程设置的变化,而是一种对人才培养的观念的转变,即让每一位毕业生不仅受到专业的学术训练,而且还应该受

到广泛的通识教育。它不再是简单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是作为低年级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被纳入到必修课体系中,强调通过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选课已经成为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

目前,我校的通选课暂分为5个基本领域,A:数学与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哲学与心理学;D:历史学;E: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学校要求2000年以后入学的本科生

都要在以上5个领域中选够16学分。要求E领域至少选修4学分,其中须有l门艺术类课程;获得人文社会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在A领域至少选修4学分。学校只对学生提出在每个基本领域选修的最低学分要求,至于选什么课,由学生在学分制约和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以此在指导学生建构知识和让学生自由选课之间寻求平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养成自我建构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的本领,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

在我国,通选课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可以说本身无经验可借鉴,只能通过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经验完善通选课的理念,深化通选课的内涵。我校用科学研究的方式促进通选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写出了研究报告,以教改立项的方式加强对通选课的内涵及理念的可操作性的研究。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在《关于加强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把通选课的理念归纳为3个要点:兴趣、思维方式和综合素质。

具体说就是开设通选课主要有3个目的:一是培养学生对学术和文化长远发展的兴趣;二是拓宽基础、沟通文理,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一些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具有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三是进行科学、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全面素养的人。目前我校开设的通选课基本上能够反映这些理念。

二、注重全程管理,通过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凸显精品性

通选课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通过全程管理和制度导向来达到对通选课资源的最佳配置,主要从师资选拔、制定遴选标准、师生良性互动、严格淘汰制度、加大评估力度、抓好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促进通选课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1.重视师资选拔和队伍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的建设问题首先是精品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通选课作为我校本科生的支柱课程,学校要求由富有教学经验,且有学术造诣的资深教师来讲授,同时要求通选课要有合理的教师梯队,明确指出院系可以把岗位结余的钱用于聘请60岁—65岁的有教学经验的退休教师担任通选课的主讲教师。近几年,我校教授、副教授讲授通选课的比例一直稳定在

90%左右。

2.严格遴选标准,遵守评选程序

通选课作为全校学生跨学科的选修课程,从一开始就是作为精品课程来建设的。因此,对于课程的遴选,学校在设计阶段就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目前,通选课有8个遴选标准:(1)有助于学生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思路和方法;(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加强创新能力和基础知识;(3)有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思想性;(5)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6)有助于从综合角度掌握经典著作的基本精神,启迪思路;(7)有助于学生选修著名学者的特色课;(8)有助于学生了解现有的一级学科的基本理论、思路和方法。

这些课程要经过教师申报、院系推荐和专家评审三个阶段。可以说,学校从入口就突出课程和教师的精品性。2006年,学校又改革了通选课的申报办法。新的申报办法规定,对于新开设的课程,一般应先作为全校公选课开设,是否转为通选课将视课程的教学效果而定。

对于教学效果良好,较受学生欢迎的全校公选课,经教师申请、院系推荐及专家组评审,可以作为通选课开设。

3.学生自主选课,师生良性互动

在选课方面,学校目前实行面对面选课和网上选课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对教师选择权的增大无形中对教师形成了极大压力。学校每学期未都会把下一学期要开设课程的简介和选课方法编辑成《通选课手册》发至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各门课程的情况。学校还投入专项经费,摄录通选课的课程教学实况,放在网上,供学生选择点播。这些措施,为学生了解课程情况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课意愿,同时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与交流,从选课开始就营造了一种师生、教学相互融洽的气氛。

4.拨专项经费,保障教学资源

为保证通选课的教学质量,学校对通选课给予了专项经费支持,同时按选课人数进行资助,促使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些专项经费为教师制作课件、聘请助教、加强作业和辅导提供了保障。但随着通选课数量的增加,一些问题也不断显露出来。为了促进通选课建设向更高的质量方向发展,提高有限的教学经费的使用效率,学校正在研究新的资助方式。

5.严格实行淘汰制度,强化精品意识

严格的淘汰机制对保证通选课的质量至关重要。学校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两次组织专家对已开设的通选课进行了评审和筛选,调整、淘汰了一些与通选课建设目标不相符的课程,同时,还对一些内容、要求基本一致的课程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协调整合,以凸显通选课的精品性。被淘汰的课程主要是一些泛泛的概论性课程和实用性的课程以及一些内容较专、

议题较窄,更适合高年级跨系间的选修课的课程。

在通盘审查现有通选课的基础上,学校准备有计划、有组织、成系列地滚动开设、建设一批核心通选课。目前,学校共有17个院系申报了25门重点通选课,2006年在通选课委员会上这些课程被正式定名为常设通选课。

6.加大评估力度,实行公平竞争

学校每学期都对通选课实行单独教学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院系进行排名,通过公平竞争的机制,逐步推出一批具有北大特色的名师、名课。在评估方式上,我们把学生评估、专家评估和院系评估结合起来,给教师综合打分。我们还组织一批老教授现场听课,与承担

通选课的教师座谈,共同探讨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7.抓好教材建设,促进成果转化

在通选课建设过程中,教材建设是一个基本环节,对通选课今后成为学校的名牌课、精品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以立项的方式重点进行通选课教材建设,争取在5年内形成系列。到目前为止,已有50多部通选课教材得到学校立项支持,其中10多部教材

已出版。这些教材使我校通选课建设迅速转化为教学成果,产生了巨大效益。

三、重点抓好理科院系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通选课

由于自然科学学科知识有非常明晰的递进关系,不懂基础知识,无以讲授专业;不懂专业,无以讨论课题,而高中分科使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生自然科学基础比较薄弱,与文科相比,理科院系开设通选课的难度较大,因此,学校把理科院系开设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作为建设的重点。在这方面,我们采用的主要做法有:

1.加强研究,明确思路

学校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这类课程的设计思路:(1)能够反映学科的基本精神和方法,如“数学的精神、方法和应用”、“古今数学思想”、“大学化学”;(2)能够反映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学科前沿知识和方向,如“今日物理”、“纳米科学前沿”;(3)能够较为密切地与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相结合,如“化学与社会”、“人类生存发展与核科学”、“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

2.建设精品,提高课程的品质

学校本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保证一定理科通选课数量的基础上,集中精力,优先建设好一批精品课。目前,“数学的精神、方法和应用”、“大学化学”、“演示物理学”、“环境生态学”、“保护生物学”、“脑科学导论”、“心理学概论”等课程都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这些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在授课中,他们不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些科学知识和概念,而是注重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例如,“保护生物学”通选课把小组讨论、发言引入到教学环节之中,还利用寒假把课堂延伸到校外,并挑选40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奔赴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共同就生物多样性、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实地考察及探讨。同时,参与教学的教师和部分选修学生将此次授课和研讨会的成果编著成书,作为下一次授课的讲义和参考书目。

学校通识教育的培养方案采取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穿插进行的方式,即一二年级时,让学生接触专业教育课程,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开设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通识教育课程,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四年一贯制教育。这体现了学校既注重通识教育,又保证专业教育水平的理念。通选课的开设体现了这样一种理念:让学生在专门的学术系科中受到训练的同时,也受到广博的教育;对头脑进行充分训练,使受教育者的视野更加开阔;培植一种探索的习惯,使培养的人不只是有知识,而且能钻到知识的背后,站在上面,深入内里,向纵深发掘。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避免开设“概论”、“介绍”、“入门”之类的课程,而着重向学生教授观点、概念和思考方法,使学生学会分析和学会处理问题。

(作者:宋鑫 单位:北京大学教务部)

摘自《北京教育》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