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7年第22期(总第25期)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25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7年第22期(总第25期)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7年9月20 日

北京高校贫困生免费饮水洗澡

享受补贴学生占高校学生总数的10%至25%

今年年初,北京市政府承诺将建立和完善校园公共服务体系,投入约2000万元用于高校公共服务补贴,高校中家庭特别困难学生可以在校园内免费饮水、洗澡和节假日打电话。专项补贴由北京市委、市政府出资,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具体负责。

据悉,本学期开学前,北京市教委就下发了“关于做好高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饮用水、洗澡、电话费用专项补贴工作”的通知,对全市所有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提出具体要求:补贴对象为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在校本、专科学生。专项补贴的标准:饮用水每生每年45元,洗澡每生每年80元,电话费每生每年60元,合计每生每年185元。考虑到学校来自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享受专项补贴学生数量为各高校本、专科生总数的10%至25%。

据了解,4月底补助款已全部发放到学校。发放范围涉及全市所有中央部委院校和市属市管院校共77所,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本、专科生约8.1万人从中受益,补贴金额共约1500万元。(记者 赵正元 实习生 李源)

《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24日

让关爱成为习惯 让感恩成为态度

江苏大学学生受资助须做“义工”

暑期快要到了,曾两次获得过助学金的江苏大学学生小周获得一份假期在学校值班的工作,然而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他可能“光干活不拿钱”了。该校新近出台的“受助大学生义务工作管理办法”规定,所有受资助的在校大学生依据资助金额不同,必须参加时间不等的义务工作,同时对义务工作考核的结果将作为学生下一年申请各类奖助学金的必备条件。这种做法在全国高校还是首次。

据江苏大学学生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学校对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不断完善,每年的资助总额达2000万元,但现实中却有少数受助学生认为“穷是天生的,得到资助是应该的”,缺乏应有的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此次出台“受助大学生义务工作管理办法”,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意识,“让关爱成为一种习惯,让感恩成为一种态度”。

依照此办法,江苏大学所有年满18周岁、受到各级各类资助和准备申请各级各类奖助学金的在校本科大学生都必须参加义务工作。其工作内容包括:在校内从事助管、助研和助教等工作,为全校师生提供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参与学校大型活动的服务工作;校内外其他力所能及的义务工作。学生本人申请后,学校对其进行培训并颁发“义工证”,学生凭证工作,学校将记录学生每次参加工作的情况。 (张明平)

《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23日

大学新生如何适应新生活

经过高考的奋力拼搏,大学新生满怀希望进入高等学府。面对新的教学风格和学习方式、新的人际氛围和生活环境,可能会出现“心理不适”。入学之初,新生由于水土不服、想家等原因,往往出现不能融入班级和宿舍,甚至想退学等现象,并引发焦虑、倦怠、烦乱、无聊、自责和行为上的不良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也有研究者把大一这段适应时间称为“心理间歇期”。这本属正常现象,但如果不对其加以引导和疏通,一味任其蔓延,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严重者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

新生的学习适应主要集中在专业认同、自我定位、学习方法三个方面。有些新生由于填报志愿盲目或者是被调剂专业的原因,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有可能发现对专业提不起兴趣,看不到本专业发展的希望,自然对所学专业产生不认同感,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很多学生是高中班级的“佼佼者”,但“山外青山楼外楼”,进入大学后有可能丧失了以往“尖子”的地位与优越感,落差较大,难以在学习上找到新的支撑点和成就感。另外,大学学习风格的改变也要求新生转变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安排学业的能力。大学课堂容量大,教师讲授比较抽象概括,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加之大学课余时间比较多,自由度大,这让不少学生感到很吃力、无助、无所适从。

有关学业问题,学校要改进教学设置,比如增加选修课。学生也应该耐心摸索专业领域里自己的兴趣点,并结合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必要的时候参考“职业人格能力测试”,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业生涯规划。另外要明确我们需要做的以及我们能做的就是忠于自己的选择,并让这个选择更有价值。“选我所爱,爱我所选”,不管喜欢与否,都要尽力学好,积极挖掘内在兴趣。对于那些痛失优势地位的学生而言,要端正心态,能够进入大学校园本身就说明了一定的能力,所以就算横向比较不显优势,跟自身做纵向比较也会保持自信水平。同时,在需要的时候学会求助院系老师、同学、心理咨询师等以获得支持。

交往尽快融入新集体

一项调查统计显示,有34%的学生认为目前最需帮助的是“情感交流”,41%的学生认为“社交能力”的培养更需得到帮助,还有17%的学生“感到孤独”。绝大部分新生都非常想家。可见,新生面临着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困惑。

大学生的组成比高中要复杂,不同地区、不同信仰和民族的学生走到一起,难以很快建立起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谊,加之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有自己稳定的交际圈,到了大学校园更不追求尽快融入集体。

如果学生一味坚持“自我中心”,相互之间不理解、不体谅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另外,新生初来乍到,彼此陌生,青春期又有“闭锁性”的心理特点,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同学之间交往较谨慎,都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难免产生“知音难觅”之感。可靠的故友、亲人都不在身边,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自然有了压抑、孤寂和烦闷的抑郁心理。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是学会与人交往。交往中应坚持真诚、宽容、平等的原则,尊重他人,保持尊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做无谓的斗争,但也不要害怕冲突。除此之外,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也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但却是可以理解的,要努力跳脱自己的巢穴,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双方的沟通会变得更加顺畅和温馨。其次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别人的讲话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因此无形中就会满足对方的自尊心,赢得对方的好感。第三,要积极表达。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害怕别人的指责。所以,交往中不要总是批评、指责别人,而应真诚地赞扬和欣赏别人。在不得已批评别人时,也应采用一定的“谋略”,譬如先表扬后批评,或者委婉巧妙地暗示对方要注意自己的错误。

生活提高自理能力

新生入学面临着生活环境变化的挑战,他们在生活适应方面可能出现以下问题:日常生活管理不善。不少学生没有远离过家门,饮食起居多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进入大学后,他们要住集体宿舍、去食堂排队吃饭,要自己洗衣服、自己买日用品……有的学生因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时间生活不能自理。还有的学生因为南北方差异,不适应当地的水土、气候,不习惯学校的饮食、语言环境与作息时间的变化等。

理财能力欠缺。有的学生开支无计划,不考虑经济承受能力,一进入大学就要求赶紧置办电脑、手机等昂贵物件,同时也不懂得“开源”,没有勤工助学的意识,因此时常陷入“经济危机”。

校园文化及集体生活认同不足。在进入大学前,许多学生心中的大学都是校园风景如画、教室窗明几净、处处欢歌笑语、充满诗情画意。然而,现实中却发现并非那么绮丽梦幻,校园不大不美、教学楼和宿舍楼低矮破旧、图书馆藏书不足。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致使一些学生怅然若失、困惑失望。还有的学生因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在班级和宿舍生活中感觉很糟糕。部分学生难以融入集体,逐渐对集体产生排斥。

对于生活上的问题,首先,要善于利用资源。例如,了解教室、图书馆、商店、电话亭在什么地方,食堂、澡堂什么时候开放,甚至学校有几个门等细琐的事情都在短时间内了解清楚。这样,在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就更顺利、更节省时间。必要的时候,直接向高年级的同学或者老乡请教,他们都比较愿意把经验教训传授给新生,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尽量少走弯路。其次,放开手脚,大胆尝试探索,主动参与班级活动,有选择地参与社团工作。这样与老师、同学接触得越多,掌握的信息越多,锻炼的机会也越多,容易培养自信心。最后,学会健康生活。新生要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合理地安排饮食和睡眠。课余可以多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报刊,以读书为乐事,既可以排遣烦忧,愉悦性情,又可以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对身心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中国矿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项丽娜)

《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19日

和谐人际关系催生高品质大学生活

——写给渴望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大学生们

小A是国内某大学的大一学生,刚入学的几个月始终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同寝室的五个女孩都是来自大城市的独生女,活泼时尚、交友广泛。小A总觉得和她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也难以接受她们的处事风格和价值观念。由于不知道怎样与这样的女孩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时间一长,她成了寝室里的“隐形”人。寝室关系不顺只是小A不快乐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怎样适应大学的课堂教学进度也一直是小A很头疼的问题。大学老师每堂课要讲那么多的内容,并且经常讲些奇妙又高深的东西,于是自认为自己浅薄的小A无法跟上老师的思路,一旦觉得自己什么都听不懂时,就更听不进去了,现在偶尔会有逃课的现象。

由于长期的孤独和郁闷无法排解,小A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有个知心的朋友。最近,小A接受了一个外系男孩的追求,开始了她的初恋。恋爱的感觉还算是美好的,但两个人间常有的矛盾和冲突时常扰乱她的心境。用小A的话说:“我始终生活在大学生活的边缘,羡慕城市女孩的阳光快乐,苦于完成学业的艰难,渴望没有眼泪的爱情……”在这种超负荷的人际压力下,小A最终选择来到心理咨询室向专业老师求助。

各种因素造成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小A所遇到的问题就是大学新生入学需要适应的常见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大学新生在步入大学后,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怎样尽快适应全新的大学学习生活,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拥有高品质大学生活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证。由于小A的人际交往能力较为薄弱且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低,所以在入学不久就陷入了人际困境当中。从目前的国内相关研究结果来看,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诸如小A这样存在着类似人际交往困惑的学生还是很多的。因此,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走出不和谐人际关系的阴影、学会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人际关系呢?我们常说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流意见和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它以情感为基础。主要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远近、彼此间的心理倾向及相应的行为等。

目前,我国大学生常见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偏差所带来的人际障碍,一些大学生不能对自己作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导致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盲目的自我抬高或自我贬低;同样不能对他人进行较为正确、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也会阻碍大学生正常人际交往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是情感和人格障碍所带来的人际困难,一些大学生的消极情感体验(如自卑、闭锁、孤傲和羞怯等)和人格问题(如个体人格差异和人格缺陷等)严重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最终妨碍了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三是缺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四是大学生家庭背景差异所带来的人际障碍,由于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并且各自家庭的社会地位不尽相同,这就造成大学生们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心理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带来人际交往中的摩擦、困惑和冲突。

和谐校园文化搭建人际交往通道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既受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又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既有主观原因,又存在着客观原因。从主观原因上看,主要是大学生在认知、情绪情感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出现了偏差或不足造成的;从客观原因上看,主要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养成还受到家庭背景和教养方式、社会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数量逐年增加。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他们本身的一些问题,比如娇惯、自私、争强好胜、依赖性强、耐挫力差等,很容易迁移到与人交往中来,从而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发展。还有的学生来自缺少温暖的家庭或者单亲家庭,本身已经形成了自我封闭趋向,并对他人缺少关爱和信任,这种情况同样不利于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另外,当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那些不能及时调整自己、适应能力较差或者交往能力较差的大学生也容易遇到人际交往上的困惑。

在生活中,人们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直接或间接的人际交往上。亚里士多德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曾指出,如果一个人被别人抛弃或被拒绝于团体之外,他便会产生孤独感,精神会受到压抑,严重的还会产生无助、绝望的情绪,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可见,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和生活幸福感体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改善大学生不良人际关系不仅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成长、追求高品质大学生活的重要举措。

从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生活和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出发,高校应注重多角度、多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比如,学校可以给大学生创造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如主题交流会等,让不同爱好的大学生都有选择参与的机会;也可以从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开设相关的辅修课程,从理论高度给予大学生引导。当然,学校一定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选配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

利用专业辅导加强人际交往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不但要抓住学校这一宏观外环境所提供的一切机会来锻炼自己,同时也要利用好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辅导,帮助自己调动个人的潜能来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专业训练,并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这里仅从学校心理咨询的角度来提供一些改善不良人际关系的参考建议,大学生也可以在本校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性的自我训练。

认知训练。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和反馈下,大学生首先要学习相关的人际知识,了解人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求,从而端正人际交往的态度,争取做到能够积极地、真诚地去接纳别人;其次,大学生要修正自己的认知偏误,做到不先入为主、不以貌取人、不以点代面、不以自己的好恶揣摩他人;最后,大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承认差异,只有求同存异,才能和平共处。

情商训练。人际关系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因此大学生要学会以情动人。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下,大学生要学会体察、控制和运用自己的情绪情感,同时也给交往对方的情绪情感以积极关注,做到与对方共情,这是奠定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行为训练。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运用角色扮演法、敏感性训练和“信任之旅”、“无家可归”、“人际关系中的我”等心理游戏来提高大学生自身对人际关系的心理感受力和行动力。

魅力修炼。要努力做一个内外兼修的大学生。从人格品质到装扮形象打造出自己的个人魅力,在举手投足间透出良好的个人修养、在眉宇笑脸中流露热情和真诚、在言语沟通时表达自己的理解和信任。

总之,大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大学生个人的高品质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更是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因此,让我们一起努力,最终让和谐的人际关系奏响高品质大学生活的乐章!(长春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刘平 刘立立)

《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27日

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的成因与矫治

目前,在大学生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中,自卑心理是较为突出而且影响力较大的一种不健康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由于某些生理、心理或社会诱因引起的一种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状态。据有关调查结果表明,自卑心理是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心理亚健康状况,在个别情况下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重视和研究自卑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高校领导、教师尤其是思想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能否有效抓住学生的心理,诊断准疾病的病因,再根据病情的不断发展变化,有目的地对症下药,考验着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和素质。事实上,要引导好具有这种心理疾病的学生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从学生本人而言,从对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到能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沟通,最后建立一种彼此之间无话不讲的师生关系,这要依赖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全身心投入。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

1.家庭因素。这是目前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高校实行收费制度之后,这一因素的作用也就日益明显起来。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而每个家庭的状况也是千差万别的。一些出生于工人、农民家庭的大学生,因父母没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同那些出身于大城市、干部家庭、高知家庭、大款家庭的同学形成较强的反差后,容易在心理上觉得在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方面比别人“矮了一头”,从而在大学的学习、社会生活适应过程中产生“先天不足”之感。在这种自卑心理的支配下,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中,很难表现出开朗乐观、大度潇洒、无忧无虑和充满自信,相反会因为经常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自觉不自觉地减少了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往。由于正常的交往受到不正常地压抑,越发强化了这一不健康心理,以致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轰动一时的马家爵事件就是典型自卑心理的最终结局。

2.社会因素。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自身特征和文化形态特殊的群体,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要时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一般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能较快地接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能够正确看待各类社会现象,并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新情况的能力,这无疑是值得倡导和庆幸的。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因素和变化正在直接影响和困扰着当代的大学生,并导致他们中的一些人产生认知和行为上的一些偏差。特别是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使得一些学生产生的危机感、紧迫感不能得到有效地释放,从而加剧了自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3.个体因素。由于个体生活背景、阅历及成长道路的不同,大学生在生理发育、文化素养、智力、气质、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一些自感能力一般又无特长的大学生,看到别的同学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能写会画,有的能说会道,就越发感到不如别人,经常处在羡慕和自责的叹息之中。这种自卑心理一经形成,便会发展到不敢表现自己、不能正视自己的程度。

4.挫折因素。一些自认为在中学时期知识基础较好,尤其是在班级、学校有一定能力和特长,或是在学习上为前一二名的大学生,在中学期间受到教师的重点呵护、同学们的敬佩,赞扬声多于批评和冷漠,考入大学后看不到昔日的光彩,无论名次还是教师的重视程度,与以往相比反差过大,优越感很快丧失,加之把期望值定得过高,成就感难以建立,甚至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对某些有竞争性质的活动便采取自动“退避三舍”的态度,显示出一种自卑的倾向。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矫治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克服和摆脱自卑心理的困扰,除了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外,更应注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治。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指导:

1.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卑心理的危害,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从心理学分析,自卑心理实际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只是这种防御是消极的防御。一个人的自卑心理形成后,对自己的能力评价很低,不敢大胆地、主动地与人交往,会逐渐地疏远别人,从自我孤独发展到自我封闭,与周围的人形成一道无形的高墙;这种状况又会使别人对他形成不良的看法,更为远离和回避他,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他的自卑心理。要让有自卑感的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客观地分析自己,找出自己身上的优、缺点,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在生活和学习上以及与人交往中扬长避短,相信自己,不断发挥、挖掘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2.引导其学会正确看待成败,不断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遇到失败和挫折后要能够正确分析主、客观原因。虽然有时失败、挫折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和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但是很多时候却是由于设定的期望值不当造成的。适当调整期望值,经过努力实现目标,在此基础上再稍提高些目标,再经努力实现。每一次的成功都会带来喜悦、带来信心,这样,不断实现目标,不断增强自信,长此以往,自卑心理就能得到逐步克服乃至摆脱。

3.帮助其塑造良好性格。人的自卑有时来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有了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心理紧张。如果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可以使自己在面临困难时增加战胜困难的信心。自卑心理较强的学生多数有性格内向、胆小、多疑、处事谨慎、优柔寡断、富有想象力、不善社交、应变能力较弱等性格特点。这些特点,有利有弊,但是对于自卑心理的克服和摆脱,是弊大于利。所以应该指导和帮助这样的学生加强锻炼,塑造自己的良好性格,增加积极的心理暗示,将不利的性格特点转化为有利的特点,以增强心理优势。

4.要求其明确奋斗目标,执著地去追求。一个有远大目标和理想、生活充实的人决不会自卑。要教育、指导那些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自卑感的大学生树信心、立壮志,正确认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优势获取成功,以成功战胜自卑。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开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更要认识自己的长处,不能因为自己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而轻视自己甚至完全否定自己,放弃理想追求;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比如目前在各个高校进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各类挑战杯赛是锻炼大学生的极好课堂。只要积极参与,就会不断增强自卑学生自身的能力和自信,最终摆脱自卑心理的束缚,走出自卑的阴影和误区,健康地参与学习和社会活动,并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有益于家庭、社会的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张伟)

《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