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发展规划部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教参考

2008年第7期(总第39期)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04日 | 点击:

高 教 参 考

2008年第7期(总第39期 )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印 2008年6月4日

谈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训练

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任,大学生是否具备创造力,拥有创新才能,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发展。创造性人才从何而来?必须通过创造教育来培养。创造教育十分强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素质的培养,而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涉及许多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就是其中之一。

一、非智力因素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必须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并注重加强这方面的培养。与创造有关的非智力素质因素包括:

一是好奇心、求知欲。有了对事物的好奇,才能提出各种问题,激发思考,进而才有可能步人创造的境地。科技发展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发明家对于事物都具有独特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以一种认识需要,这种需要促使人们去探索,而探索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因此,求知欲是促使人进行活动的重要动机。好奇心、求知欲不仅是获得知识的前提,而且也是探索科学未知的钥匙,更是进行创造的开始和萌芽。要培养和激发创造力,就必须首先激发人们的求知欲。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求知欲,因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环境的影响是最强烈的,对外部的各种事物都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对任何新奇的刺激都具有亲自尝试的探究性。而许多人随着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眼界的开阔和思维方式的形成,这种良好的求知欲却常常出现衰退,满足现状,对外界的变化迟钝麻木。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现在具有的有利条件和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让大学生清晰意识到,求知是一条永远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路。

二是质疑精神。质疑就是一种怀疑,是指能够对一种理论、一个事物提出各种不同问题的素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灌输式教育,使学生盲目崇拜书本,依赖老师,不善于质疑,不敢发问。而学习贵在质疑,创造也贵在质疑。质疑是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结果,质疑是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造思维的有效方法。

三是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完成某项任务时表现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它是对自我能力、自我价值的积极肯定。有自信心的人往往能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坚持自己的主见,不易受别人态度的左右,能够有效的实施行动,特别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很快调整自己,面对挑战和挫折积极迎战。所以,只要有了自信心就能从容面对创造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成为生活的强者,最终保证创造的成功。

四是勇敢顽强精神。创造的过程,人们普遍的心理是希望成功。但在成功的道路上,总是伴随着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虽然正确,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总是赞扬成功者,贬低失败者。这更需要失败者具有勇敢的精神。勇敢地面

对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开始直到成功。

五是勤奋精神。只有勤奋才有可能成功,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进行创造活动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消耗大量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因而需要勤奋精神。

六是热情。一个人只有对生活、工作、大自然、对前途充满热情,才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使自己从事艰苦的创造活动。反之,一个人对一切都冷漠、都失望,整天萎靡不振,就不会有任何发明创造。

七是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研究某种对象的心理特征。兴趣可使一个人善于发现和思考问题,从而创造性解决问题。一个人的创造力与他对事物的兴趣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的兴趣越广泛,那么他的知识面就可能越广,创造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相反,一个人的兴趣如果太单一,那么他就可能孤陋寡闻,除了单方面的知识之外,他可能会缺乏创造所需要的其他方面的知识。

八是紧迫感。紧迫感就是急于将观念付诸实际行动的欲望。从一定意义上说,创造发明就是争时间、争第一。科学史上许多事实表明,在同一时期常常有多人在攻克同一目标。因为,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人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一致的,看谁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训练

1.强化人文教育,重建人文精神

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领域,对科学教育过分倚重,在专注于科学技术传授与习得的背景下,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受到轻视,导致大学生对文化传统极其陌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完善人格的塑造逐渐被忘却。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不仅体现于人文知识的匮乏,也在其情感、意志等理性思维方面有所表征。建构大学人文精神最直接的途径,便是强化人文教育。即通过人文教育来塑造大学生的品格和意志。强化大学人文教育有许多措施:在价值层面上,要使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人文教育在个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内容方面,必须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将其确立为核心课程之一,彻底改变以往把人文课程看成可有可无,或把人文课程当成专业课的点缀的做法。只有加大人文教育,注重情感、意志的培养,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勇敢、正直、意志坚定、热情向上,在体力、智力、情感、伦理各方面全面发展,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2.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一是培养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应体现在教学实践过程。学校可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内容,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对知识的内容与形式的构造中去,从相互联系的角度来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大学生敢于质疑,还要让大学生掌握、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质疑要据理。就是说质疑要讲道理,不可胡乱质疑。甚至自己错了,也去怀疑别人不对,胡乱挑剔,混淆是非。第二,质疑要据实。质疑要有事实根据,不能完全凭空怀疑。第三,正确对待他人的质疑。对待他人的质疑,我们要采取欢迎的态度。他人的质疑,如果是对的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考,于创造有利;如果是错的,我们也可以一起探讨,弄清事实,正本清源,这本身也是一种进步。

二是自信心的培养和训练。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错误地把自信与骄傲相提并论,把自卑与谦虚等量齐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成为名言,从而造成人们的自信心普遍差。因此,高校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树立大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自卑感,真正相信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潜力,认识自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能主动地开发创造力。

三是坚强意志的培养。培养大学生意志的坚韧性,关键是要挑战两个“敌人”:第一,笑面挫折。对整个人生而言,挫折是人无法回避的伴侣,那么就创造历程来讲,挫折更是成功密不可分的挚友。所以,青年大学生应首先明确:创造道路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险路,必须以准备失败的心情去迎接胜利。如果你不能接受一个个的失败,你最好现在就放弃。当然,你也永远不可能面对成功。笑面挫折,还要求大学生善于化压力为动力。心理学家认为,适度的刺激和压力能够使机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速目标的实现。我们说要笑面挫折,笑面失败,并不是说不需要分析挫折、检讨失败。挫折并不可怕,但挫折后不醒悟却是愚蠢的。冷静的研究为什么失败,才能孕育出成功。第二,看淡逆境。逆境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评价自己的反思机会,我们无法以回避和隐居来面对现实,但只要大学生对待挫折、对待逆境有着正确的认识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并将这些要素逐渐在日常生活中转化为一种意志习惯,就会具有面对挫折和失败永不放弃的勇敢顽强精神。

四是开发创造力必须要有满腔的热情。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热情首先体现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上,也就是说,大学生应该树立坚定的事业心和历史的责任感。在这种热情的驱使下,一个人的创造力必然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因此,为了开发创造力,大学生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培养。只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会产生巨大的创造动力。其次,热情还表现在热爱生活上。创造学的研究发现,科学家和发明家都非常热爱生活和大自然,他们非常喜爱构思、探索、钻研,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从来就没有厌倦之意。正是这种热爱,才使他们获得了成功。可见,热情可以激发创造力,可以使人在创造的道路上不断获得动力,直至达到成功。

五是良好兴趣的培养。兴趣人人都有,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是不多见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某方面的兴趣。所以首先对自己的兴趣进行确定,要珍重这些兴趣。其次,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也不能视而不见,要培养自己的感情,进而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第三,要多参加创造活动,创造的过程可能会使你产生无穷无尽的兴趣。反过来,又会促进你的创造活动。有了广泛的兴趣,随后的问题是在众多兴趣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中心兴趣,有意识在理性的指导下,把专一兴趣上升到追求的高度,兴趣集中才能发展才能,这样,兴趣才能对开发创造力具有真正的促进作用。

六是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每个人的生命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你热爱生命,有所创造,就请你珍惜时间,有紧迫感。除了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好时间以外,更重要的是干什么事情都要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而决不能从明天做起。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会使你集中精力与目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去实施。其次要制定明确详细地实现目标的计划。就是说,只有人生目标还不行,还必须有完成目标的明确详细的计划。再次分析诊断自己的时间。其目的在于知道自己的时间是如何耗用的。为此,要记录时间的耗用情况。要掌握用精力最好的时间干最重要的事。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自己的生活规律,把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间集中起来,专心去处理最费精力、最重要的工作,否则,常会把最有效的时间切割成无用的或者低效率的零碎时间。(作者:刘范霞 刘素娟 单位:青岛理工大学、教育部考试中心)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8期

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

4月11日,哈尔滨某大学的数学学院大四学生小李,走进了该校的心理咨询室,讲述了自己的烦恼:从去年7月找工作直到现在,她的工作还是没有着落,而她周围的同学许多都已经找到工作了。眼看着6月就要毕业了,4月就是自己最后的希望。她现在感觉压力特别大。“老师,我快要承受不住了,一想到我爸妈这么辛苦供我上大学,我心里特别特别难受。”小李说。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这一例例事件至今仍然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研究室主任樊富珉教授曾指出,分析一个人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其实是很难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生活中遇到了自己不期望的结果,遇到了挫折,对生活、生命的理解发生偏差。而东北林业大学一项针对大学生遭遇挫折频率及强度的调查问卷则显示:约85%的学生有时会遇到挫折,有13.56%的学生遇到挫折时会有较强的挫折感。

家长过度溺爱使学生抗挫能力下降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曾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

“我们那一代生活条件不好,赶上上山下乡,吃了不少苦,现在物质条件优越了,不想再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而且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很大,只要他安心学习,考上一所好大学就行,别的什么都不用他管。”在谈到挫折教育时,一位学生家长这样对记者说。据记者了解,现在一些大学生在读书、找工作甚至出国时都有陪伴自己的“家长团”。

对此,哈尔滨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温恒福教授认为,一方面,中国的部分家长过于保护孩子并代为处理生活中一切事务,使这些从小被抱大的一代,因失去体验真正生活的机会而造成独立生活能力减弱。另一方面,时下激烈的社会竞争,又使学生时刻面临失败和挫折的压力。因此,这些孩子在长大以后遇到不可避免的挫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法承受。这也说明,现代学生真正缺少的并不是挫折,而是面对挫折失败时来自家长、教育者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学校对挫折教育尚不够重视

“我的孩子突然要退学,怎么劝都不行,我该怎么办啊?”4月2日,一位学生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某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请求帮助。心理咨询老师经了解得知,原来,她的女儿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秀,但因高考发挥失常,无缘自己理想的大学,只考取了这所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此事对她打击很大,上了大学以后开始厌学,最近干脆提出退学。

首都经贸大学有20多年心理咨询经验的杨眉老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不少家长以为,只要把孩子送进了大学,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殊不知,很多学生在应试教育之下被压抑或掩盖的问题,通常都会在进入大学之后来个“总爆发”。换言之,如果只是从大学的角度来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就失之片面了。杨眉认为,我们在大学心理咨询室所见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学生的中小学时期,由于长时间处于应试教育体制之下,青少年学生除了学习以外的几乎所有问题都被教育者忽略不计,这使得一些学生的自我评价完全集中在分数上,分数好就自信,分数不好就自卑。部分成绩好的“好学生”因此而积累下许多问题,到了高校往往就出现了质变,最严重或极端的表现就是自伤或伤人。

一份针对浙江省内4所高校大学生“如何评价学校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的重视程度和实际体现程度”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工作状况并不如人意,只有17.3%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很重视”和“较重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10%的人认为本校教育过程中已经“充分体现”和“较好体现”了这方面的工作。而记者在走访了哈尔滨市的一些高等院校发现,目前几乎还没有专门针对如何面对挫折的课程。

部分大学生对挫折不能正确认知

哈尔滨某高校的小张,性格内向,不爱交际。刚上大一时,对高等数学专业课程,感觉很难,听着特别吃力,看着周围的同学好像学得都挺轻松似的,上高中时数学很好的小张,一下子觉得自己变笨了,而家里对他期望又一直特别高。所以那段时间小张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后来在心理咨询老师那里,他才知道,每年都有不少新生到这里抱怨高数课难,听不太懂,这其实不是他个人的问题,慢慢适应就会好了。

哈尔滨一位从事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指出,大学生往往认为,挫折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往往会认为大学生活应是丰富多彩、充满欢乐的,大学学习应是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应是和谐的,未来应是一片光明的,因此对于实际到来的挫折,他们缺乏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还有些同学对挫折缺乏正确的认识,把某一次挫折的后果想象得非常可怕。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指出,导致情绪障碍的直接原因往往不是挫折事件本身,而是对挫折的认知。理性的挫折认知能够让大学生对所经历的事情做出恰当的反应,而不合理的挫折认知则会导致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王丽敏建议大学生遇到挫折时要学会求助。“有很多同学都是‘当局者迷’,这个时候应该找同学、朋友或老师聊一聊,有时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或转不过弯的事情,别人一句话,就会让你豁然开朗。”王丽敏同时提醒大学生,在求助对象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否则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对于如何正确解读挫折教育的问题,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学校的曲伟杰校长认为,欲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挫折感。挫折教育应该是教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在失败后如何尽快调整好心态,从而提高学生挫折容忍力的教育。哈尔滨工程大学的金宏章教授则指出,我们所倡导的挫折教育并不等同于简单的吃苦教育,也并非是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设下绊脚石,而在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增强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让学生在挫折的历练之中重新振奋,快速成长起来。

遭遇挫折,积极应对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

有关教育行政部门也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了硬性规定。如上海市科教党委和上海市教委出台了《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标准》(试行),明确规定: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全日制高校应配备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心理学相关学历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与全日制在校学生的比例不低于1:3000等。

与此同时,学校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也正在行动。据了解,黑龙江省95%以上的高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八一农垦大学等院校的心理咨询室建设已达到国内高校先进水平。

小赵是黑龙江工程学院大二学生,每当遇到困惑自己无法解决时他都会找到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在与导师的交流中,他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该校校长魏兆胜教授指出,黑龙江工程学院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灵都能得到精心的呵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外,还有一些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设置了“心理联络员”,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还有专家认为,在加强心理疏导的同时,要重视挫折教育,防患于未然。同时应考虑建立全方位的贯穿于整个教育全过程的挫折教育体系。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互相配合,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使孩子无论在任何年龄段出现问题时都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帮助。(本报记者朱伟光 通讯员张世英)

摘自《光明日报》 2008年4月14日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基本途径

做好大学生挫折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必须认真面对和需要切实解决好的课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竞争,个人发展路上遇到的挫折和挑战也层出不穷,如何科学地教育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挫折,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由于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而患各种心理疾病,甚至因此被迫休学、退学的事件时有发生。《中国青年报》1988年1月13日载,据天津市高校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表明,在全市5万名大学生中,16%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即有8000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良;1993年,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部所作的调查,全省高校有近20%的在校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1999年国家教委调查报告显示,在所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最近,我国一项对1.4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7%的学生存在负面心理1青绪,全国大学生中因心理精神疾病退学的,高达退学总人数的54.4%,且成逐年升趋势。我国有关报告提供的资料也说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入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已达到30%,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以10%的速度递增。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往往与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有关。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充满割h战、充满风险。青年大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拼搏、奋斗、成长的。大学生要想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必须正确对待挫折,战胜挫折。因此,应对学生开展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应对挫折等方面的训练和教育。通过挫折教育,达到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仅能保持身心平衡,而且能战胜挫折。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调整能力以及战胜挫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帮助大学生对挫折正确归因

巴尔扎克认为: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平常人们所说的“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等永远只是一种祝福,不可能变成一种现实。因此,我们不能对每一次轻微的伤害过于敏感,我们既要看到挫折给人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与情绪困扰,同时还要看到它给人的成长带来的机遇和动力。

首先,在挫折教育中,我们要让大学生克服错误的思想方法,建立“失败”的正确观念,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挫折。

心理学家认为,挫折本身并不是导致情绪障碍的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观念,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决定因素。真正引起大学生挫折感的,与其说是那些挫折、困难和失败本身,不如说是当事人对于它们的看法以及采取的态度。因此,战胜挫折,就必须克服错误的思想认识。第一,要克服主观性与绝对化。要正确认识事物,需要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凡事需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第二,要克服片面性。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若在某些事情上失败了,就认为自己没用,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碰到不幸,就认为自己命运不济,前途渺茫。这种以点盖面的评价自身价值的认知,往往引起强烈的挫折反应。第三,要克服夸大性。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挫折经历,现实生活中一些受挫的大学生往往夸大挫折及其对自己的影响。

大学生初涉社会,对挫折比较敏感,害怕失败,害怕挫折。因此,在挫折教育中要培养大学生对“失败”有科学认识,建立正确的“失败”观念。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把没有成功或没有达到目标看作是失败,已成为习惯,但这种看法并不科学。许多成功,常常是经过多次尝试、失败后不断努力的结果。因此,大学生应坦然面对挫折、失败,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害怕。要树立“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思想。

其次,要帮助大学生对挫折和失败正确归因。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人们失败的归因进行了研究,认为一般情况下,失败由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造成。单纯地把失败归于主观原因,会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把失败归于客观原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碰到困难和挫折,既要从客观上找原因,也应该积极从主观上找原因,要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对挫折作出客观、准确、符合实际的分析,寻找克服挫折的方法。挫折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行为,它不同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遭受的挫折打击,它并不是教人去如何回避困难,而是教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在战胜挫折中成长。

二、适当地进行“劣性教育”、“磨难教育”,提高学生的挫折容忍力

挫折教育的本质或最终目的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挫折闭限,提高抗击打能力。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实践也证明,适度的劣性教育是提高人的挫折容忍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回想每一位取得非凡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科学家,无不是在经受了巨大困难后才取得成功。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体育运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来培养大学生的挫折容忍力,教会学生进行挫折的自我调适。教育者通过给学生设置一定的生存障碍,让学生体会到生存的艰难,激发学生的潜能去克服面临的困难,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让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优越生活、学习环境,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磨难教育的实施,首先是要“创设”磨难环境。这里用“创设”是因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生活比较优越,很难面临真正的磨难,也很难获得真正的磨难体验,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创设磨难环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可以继续推广,但是创设的磨难环境一定要有适当的难度控制,既要能够达到又不能很容易达到。难度太大,学生的努力达不到成功的效果,就会使学生丧失斗志。

其次是要提供适当的保护。在磨难环境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办法达到目的,当学生经过各种努力仍然难以找到有效的办法时,教育者就要提供保护。要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创设不同的环境,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潜能发掘出来;而且要多次创设磨难环境,让学生在多次经历中获得真正的成功。

三、宽容受挫者的不良行为,提供情绪宣泄的安全机制

学生在遭受挫折后,可能会产生积极的挫折反应,也可能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反应。如焦虑、压抑、冷漠、逃避、轻生,甚至是攻击。我们既要赞赏学生积极的挫折反应,又要宽容学生消极的挫折反应。人在受挫情境中往往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反应,而这种紧张的情绪如果不能适时地宣泄出来,就可能被“累积”而导致病态心理乃至攻击行为的发生。我们不应该

采取过激的方式对待“攻击”者,不能采取讽刺、嘲笑、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挫折情绪,而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各个方面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从攻击的行为中,从消沉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以避免进一步加深他们的挫折感,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日本一家电器公司设立的所谓“情绪发泄控制室”,以及我国已经出现的情绪宣泄放松的“上门挨打”公司等就是这一方式的典型例子。所以,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多与受挫者进行心理交流,心理疏通。有些大学生处于受挫折的情境之中,往往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反应,因此要与受挫折者进行心理交流,创设一种心理情境,增加心理的透明度,让他们自由地、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忧虑,把不满的情绪全都发泄出来,以达到内心的平衡,恢复理智状态。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我国的教育历来注重学生的智力培养,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学习成绩虽好,但心理素质却较差的学生屡见不鲜。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极低,稍受挫折,就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走上自杀或犯罪等极端的道路。因此,学校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要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在心理具有一种摆脱痛苦、减轻不安、恢复情绪稳定、达到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倾向,这种倾向就是所谓的心理防御机制。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表同、升华、补偿、幽默等。表同,就是在遇到挫折时自觉地效仿他人优秀品质和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从而在主观上增强获得成功的信念和勇气。升华,是指用另一种比较高尚的、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有社会价值的目标来代替,借此弥补因受到挫折而丧失的自尊与自信。它是一种最有建设性的、积极的行为反应。补偿,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障碍,使个人的某一目标无法实现时,行为主体往往以新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目标代替原有目标,从而以现实取得的成功体验去弥补原来失败的痛苦。幽默,当处境困难或尴尬时,人格比较成熟,心理修养较好的大学生,往往以幽默来化险为夷。它是值得称道的对付挫折的积极的行为反应,也是个人智慧的象征。一般人运用得最多的心理防御机制就是所谓的“合理化”亦称“文饰作用”,它指的是当一个人遇到挫折而无法达到目标或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常规时,给自己杜撰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减少自己的失望情绪,从而掩盖那些内心不愿接受的原因,使自己心安理得。在平时的学习和其他活动中,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坚强的意志、宽广的胸怀、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逐渐养成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另一方面还要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运用说理疏导法,有针对性地从受挫折者的心理需求、思想实际和人格类型差异出发,做到有的放矢,把理说到他们的心坎上。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也要有感染性,不仅要使受挫折者在认识上有所提高,而且要使他们在心灵上有所感染,心悦诚服地接受忠告、建议和劝导,还要有持久性,需要多次反复地进行,才能收到效果。逐步培养他们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引导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从受挫折者的心理实际出发,提出恰当的建议和目标。目标一定要合理,难度一定要适当。既要有近期目标,也要有远期目标,把总目标分成若干个阶段性目标,通过实现阶段性目标使其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从而激励个人持续不断地学习、工作、生活,产生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总目标。

五、优化环境氛围,建立民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社会心理学认为,受挫者的不良情绪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有些大学生遭受挫折后,到底是战胜挫折积极进取还是畏缩不前消极退却,同所在群体的入际关系以及环境氛围关系极大。如果群体中充满互相关心、爱护、体贴和帮助的气氛,受挫者就会从其中获得战胜挫折的力量;如果群体中成员相互疏远、感情冷漠,则会降{氐受挫者战胜挫折的勇气。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为受挫者创设一个良好的群体环境,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应“言之有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使学生感受到理解、尊重和友谊,这样师生关系就能融洽,学生对老师也就会无话不谈,如果有不快情绪就会找老师倾诉。在实施挫折教育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潜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合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防止学生由于自尊心受到伤害而转向不自尊和不自信。妄自尊大和没有信心都是学生思想和行为中的两种极端,教育解决不好都会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对自尊心很强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充分的表现机会,发挥其长处,尽量满足其自我实现的价值和愿望。同时,也要合理引导其树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完成,避免因目标过高实现不了而转向自暴自弃,悲观厌世,造成极端后果。特别重要的是,在实施挫折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应当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学生懂得,自尊并不等于虚荣,真正的自尊是建立在自我的严格要求和良好的表现基础上,有了错误,自觉承认,勇于改正,不会失去自尊。相反,会使自己进入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得到更高层次的“自尊”的精神愉悦和升华,才是真正的自尊。

事实表明,青年如果没有遭受挫折磨砺的经历,就很难具有抗挫折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也就不可能具备完成历史使命和适应现代社会竞争机制的良好素质。高校开展挫折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挫折教育必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纳入高校教育管理机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同时也将对大学生以后的人生经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能够逐渐适应、正确面对和积极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将自己锤炼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相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宋东颖 单位:黑龙江大学)

摘自《黑龙江教育》2007年第12期

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思想教育

“逆反心理”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量存在或者说是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当前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心理状态。从心理学的定义来看,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与一般人对立、相反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或者说,逆反心理是主体接受某种客观刺激后没有按一般规律

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而是产生了与一般应产生的心理反应相反的异常心理状态。逆反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思维、情感、意志、品德、个性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都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任其自流,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认真研究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及消除方法,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逆反心理的表现特点

逆反心理的表现,其最大特点是对事物经常持否定态度并往往带极端消极抵触的情绪。它既可能是对某种事物的心理反应,也可能表现为对广泛事物的一般态度和情绪倾向。一般表现出盲目性、抵触性、放纵性、极端性、顽固性的特点。

逆反心理的表现,一般是与某些具体社会现象、事件联系在一起的,有时是与政治性问题联系在一起,因而,一些同志也就直接把这些情况作为政治态度来论处。但我们应当看到,逆反心理的存在和发展,可以影响形成某种政治观点,但是,在个别时期内的具体环境下的一些表现,并不能真正反映该人的政治观点和态度。也可以这样说,当一个学生由于某些因素作用形成了一定的逆反心理,但此时,他可能尚未能达到形成明确的政治观点和态度的阶段。我们做思想教育工作的同志应当分清这二者的本质区别,不要轻易从“政治观点错误”,“政治态度有问题”的角度进行评价或下结论,甚至给这样的学生以一定压力,效果往往不好。

怎样消除逆反心理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尽管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完全是消极的,令人不快的,甚至是带有危险的,但处理得好,也可转化为潜在的积极因素。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如同其他心理发展一样,既可向恶性一端发展,也可向良性一端转化,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教育和影响他们。如果我们只就逆反心理的表现进行批评、反对、压制,不去引导学生同我们一道从根本上认识和消除逆反心理所以产生的根源——各种主客观矛盾,那就只能促使学生的逆反心理向恶性一端发展,走向偏激与形成反社会型人格心态;如果我们敢于面对事实,实事求是地认识这些矛盾,诚心诚意地教育学生并提高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识别是非善恶和权衡轻重缓急的能力,并真挚热情、无私无畏地引导他们同我们一道积极变革那些不合理现象,这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一定会转化为能够推动自己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

消除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这就是:

1.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2.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3.抓住契机,积极、正确、及时的疏导教育。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心理是人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也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只不过是一种扭曲了的反应。这种反映的产生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反映本身受主体主观认识因素影响是歪曲性的;其二是客观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不合理现象。一般来说,由第一种情况所产生的逆反心理经教育和疏导较易于消除,但由第二种情况所引发的逆反心理靠单一的说服教育就较难奏效——因是客观存在,只能是说而不服,只有看到该种不合理现象被消除了,这时,这种逆反心理才能随之淡化或消除。所以,这种情况下逆反心理的消除,不仅要靠我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而且有待于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作者祁立刚 单位: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

摘自《光明日报》 2007年3月14